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洋河“夏不釀酒”看“中國製造”

兩年前的5月,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 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 部署全面推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 決心要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 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很明顯, 產品品質是中國製造唱響世界的關鍵。 而在對品質的追求上, 洋河酒廠“夏不釀酒”的做法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在釀酒上, 有一種工藝叫做“壓窖”, 就是在夏季來臨的時間裡不蒸酒, 而是將酒醅繼續放在窖池裡, 持續發酵。 通常壓窖的時間是30多天。 洋河的壓窖時間更長, 長達90天, 在夏季的6、7、8三個月都不蒸酒,

所有的酒醅必須在全廠7萬口窖池裡進入了休眠狀態。

壓窖時間從30天增加到90天是個什麼概念呢?這意味著洋河酒廠將因此損失了2/3的產量, 意味著企業利潤被大幅度地攤薄, 意味著一台高效的“印鈔機”被自動放慢了節奏。 或許, 連幾千名員工的“錢袋子”都跟著癟下去不少。

但壓窖時間的延長卻給酒品帶來了令人驚喜的變化。 慢工出細活, 經過這般壓窖而釀出來的酒, 是洋河酒廠的寶貝, 被內部員工稱作“頭排酒”, 也是酒中“頭牌”的意思。 市面上最暢銷的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等等, 據說大多都來自不同年份的“頭排酒”。

前些年, 中國高端白酒市場一直波瀾不驚, 而洋河集團能夠從茅臺和五糧液兩強的壟斷中異軍突起,

迅速征服消費者, 或許就在於他們對於品質的堅守與追求。

品質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需要有堅定的信念, 樹立起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的態度, 極度注重細節, 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 給消費者無可挑剔的體驗。 將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個環節, 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 洋河“夏不釀酒”的做法正是對“工匠精神”、“中國製造”最好的詮釋。

著名企業家、教育家聶聖哲曾呼籲:“中國製造”是世界給予中國的最好禮物, 要珍惜這個練兵的機會, 決不能輕易丟失。 “中國製造”熟能生巧了, 就可以過渡到“中國精造”。 “中國精造”穩定了, 不怕沒有“中國創造”。 (鬍子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