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被郭廣昌嘲諷的企業,從瀕臨倒閉到做到100億,只用了2年!

現代企業的競爭早已不是刀耕火種, 更不是單兵作戰, 而是整個價值鏈企業的競爭。 華為、騰訊、阿裡、小米、樂視......幾乎所有的大公司都在整合資源,

力求產業鏈企業的共同進化, 籌建自己的商業生態圈。

偉大企業的成功, 本質上是成氣候, 是成產業, 產業創新是企業創新的最高層次。 最能證明這句話的是一家名叫“少海匯”的企業, 其團隊在跟複星集團融資過程中被諷“一文不值”, 還差點被總部海爾集團強行關掉, 卻自我變革, 屌絲逆襲, 兩年時間做到產值超過一百億, 成為了智慧家居行業的獨角獸。

在商業世界, 不是沒有奇跡。 撬動產業, 可能是一個支點, 也可能是一個鏈條。

差點被扔掉的1000億

對於少海匯的創始團隊來說, 2014年是一個難以遺忘的月份。

少海匯的前身, 是大名鼎鼎的海爾家居。 由於一直都是做傳統裝修, 海爾家居雖然增長迅速, 但其中一半的利潤來自海爾集團的內部訂單,

在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力。 而彼時的海爾集團正在進行小微自演進, 海爾家居面臨的命運, 要麼被賣掉, 要麼被關掉。

無論關掉還是賣掉, 對於海爾家居的員工來說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等待那場“近乎恥辱”的死亡宣判之前, 他們不得不去主動掌握命運, 尋找外部投資。 結果沒人願意投, 僅有的一家風投把海爾家居估值砍到一半, 還說這個團隊一文不值。

更大的打擊接踵而至。 2014年7月, 由於海爾家居轉型不達預期, 又因為海爾集團推進創業機制, 海爾家居被宣告整建制解約, 400多人不得不全部離開海爾。

外部風投不要, 內部海爾也不要, 整個團隊唯一資源就是“海爾”這個品牌, 使用期限是2-5年。

這些壓力, 反倒讓家居團隊下定了決心, “我們一定要做起來, 不僅要證明給風投看, 還要證明給集團看, 我們這個團隊是有價值的。 ”

經過變身小微後, 海爾家居很快就進入了一個自我變革的時期。 在轉變過程中, 部分員工開始獨立創業, 他們為海爾家居提供了一家家新型、充滿活力的企業。

如今, 這些企業都在海爾家居的生態圈中。

與此同時, 公司內部的管理流程也發生了改變。 以前, 海爾家居同大客戶簽約一般是21天, 現在一天之內即可完成。 海爾家居在2015年創造了上億元的利潤, 比2014年翻了一番。

海爾家居聯合有住網、博洛尼、克路德機器人等企業組成了一個叫少海匯的生態圈, 意味著合作企業如一片片小海般彙聚一堂。

“現在少海匯各企業的骨幹, 那時候開會都坐在一個角落裡, 一言不發。 ”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在到訪少海匯時感慨。 這班原本習慣於“沉默”的團隊已經煥然一新, 並試圖用自己的實力和智慧顛覆傳統裝修行業, 創立智慧家居生態圈。 讓周雲傑不得不刮目相看。

“古羅馬征服一個地方後, 不是去控制殖民他們, 而是在古羅馬的元老院裡設有被征服的地方的席位, 這樣讓各個地方獨立發展。 少海匯的模式也是這樣, 我們並購投資一家企業, 不是說要控制這家企業, 而是讓這家企業負責人成為少海匯的合夥人, 企業還是獨立發展的, 我們不會干涉。 ”少海匯創始合夥人說。

商業模式的靈感或許可以借鑒哲人的智慧, 但商業模式的形成必須依賴創業團隊一步一步的打拼。 目前, 少海匯已完成智慧家居產業鏈佈局, 共有36家細分企業入駐, 其中核心成員企業2016年的年產值超過了一百億。 根據規劃, 2020年少海匯力爭實現年產值1000億。

智+新物種

有住網的想法來源於創始人楊鐵男自己新房的裝修經歷。 在裝修過程中,他發現裝修市場非常混亂,設計、施工、做櫥櫃的、做門的,都由不同的裝修承包商負責,沒有一套清晰、統一的管理制度。同時,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已不滿足于千篇一律的傳統裝修,他們需要更個性化的設計、更高端的品質保證。

基於此,少海匯決定脫離海爾家居原本以“裝修”為主的商業模式,成立了國內首家互聯網家裝概念的新型裝修企業,有住網。

不同于傳統裝修方式,有住網希望通過互聯網思維實現標準化,提供真正讓消費者體驗“安心、放心”的家裝產品。以有住網旗下首個環保產品N-home為例,該產品以“模組化裝配”、“極簡環保”為特色。

N-home所採用的裝配式,將古法榫卯結構優化應用,可以實現3小時單面裝飾牆體的自由快捷換新。施工時,N-home的裝配也無需粘合劑,甚至不使用水泥砂漿,這種裝修工藝比傳統裝修減少90%膠合劑的使用,也減少95%的粉塵存積。

當然,僅僅做一家互聯網裝修企業並不能滿足少海匯的“壯志”。

2015年,少海匯創立青島有屋科技有限公司,海爾家居旗下全資子公司,公司業務包括裝修、投資、產品研發、品牌代理等,形成多元化的產業格局,主打“科技宅 新生活”的住房方式。

“我們的基本理念就是對傳統家居行業和家電行業實行融合,並實施智慧改造,傢俱、家電、藝術、智慧完美融合,就像iPhone跨界與融合改變手機行業是一樣的。”有屋科技產品研發負責人曾在媒體說。

▲有屋科技

有屋科技的出現讓智慧家居對少海匯刮目相看。在此之前,科技巨擎、家電巨頭們用多年時間爭奪智慧家居市場,但至今,依舊沒人佔領風口。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屋科技去年發佈的蟲洞系列產品贏得了國內智慧家居市場不錯的份額與口碑。

目前,有屋蟲洞基於家居場景,研發了智慧客廳、智慧廚房、智慧衣帽間三款智慧家居產品,第一次實現了智慧家居的場景化構建。比如蟲洞智慧客廳開啟影院模式,窗簾、主燈光關閉,120寸全高清無輻射鐳射影院點亮,哈曼卡頓5.1聲道音效震撼,提供沉浸式觀影體驗;朋友家庭聚會時,體感遊戲、無線VR遊戲,語音命令秒速切換,無需等待。

有屋科技透露,“這是一款家電和家居結合的智慧產品,在國內外都沒有先例,預計將會申請124個專利。我們要在對手還沒有清醒前,通過專利來設置門檻。”

不久前,在深圳舉行的“迎接I-City時代”發佈會上,有屋科技再度發力,將最聰明的家庭機器人哇歐大腦深度植入產品。哇歐大腦的智力相當於一個3歲小孩,能對人的語音做出準確反應,並理解一些模糊指令。無愧於當代跨界融合的“智+新物種”之稱。

將哇歐大腦植入有屋蟲洞後,有屋蟲洞可實現全屋語音控制,通過語音指令,自主切換電視頻道、電影、音樂等轉換,想看哪個頻道、想看哪部電影,想聽哪首歌,直接說出來就可以。這是國內首款全屋語音控制的智慧家居產品。

被媒體稱作是國內家庭應用領域最聰明機器人大腦的哇歐大腦1.0,其智力相當於一個3歲的小孩

依託於少海匯生態圈,哇歐大腦未來還將推出推出消防機器人、安防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等產品,助力智慧城市與智慧社區建設。

最不一樣的生態圈

少海匯的生態圈沒有先例,但憑藉著對行業的敏銳洞察,少海匯打造出了一個與BAT、樂視、小米截然不同的生態圈,這一生態圈可能會顛覆智慧傢俱行業。

“將來家居行業的獨角獸一定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由很多家相關公司組成的產業生態圈,平臺和資源是打通的,各企業之間也是互相依賴、互相依存的。”少海匯召集人、有住網董事長楊鐵男說。

不過,歸根結底,少海匯生態圈商業模式的成功與企業內部的去中心化、專注極致、平等、開放有著密切關係,其本質是對傳統商業模式的突破創新。

▲少海匯智能家居展館

在少海匯生態圈中,每家成員企業都有可能成長為大型企業,少海匯的任務是幫助孵化成員企業。例如,在少海匯支持下,有住網先後孵化出寓公網、愛上辦公等在公寓和辦公室領域的企業,儼然已經是一個小中心。

資本層面,少海匯和成員企業之間的股權合作通過少海匯旗下的相關基金進行,至少要在這家企業中佔有一定的股份,在這家企業的董事會佔有一個董事席位。

考慮到智慧家居的特點(細分領域多,每個細分領域都有多家企業),少海匯發起了智慧家居跨界聯盟。目前,少海匯生態圈中的36家成員企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鏈,從智慧門鎖、語音辨識、智慧對講系統到智慧照明等,覆蓋整條產業鏈。

在少海匯生態圈中,真正核心的是平等、開放的企業管理思維。

以一家百年日本木門企業歐克瑪為例。該企業以使用食用級木材著稱,但入駐中國市場20多年,歐克瑪業績始終不好看。2016年,歐克瑪加入少海匯生態圈後,在青島膠州開發區的少海匯產業園建立自動化的生產工廠。此後,通過與海爾家居、有住網等成員企業合作後,今年第一季度已經實現了全年的銷售目標。

“現代企業的競爭已不是單一企業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企業的競爭。”少海匯合作夥伴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說。

如今,完成智慧家居整體價值鏈佈局的少海匯已經站在了行業前端,一些具有遠見的投資機構紛紛向少海匯拋出橄欖枝。

日前,海爾家居、有住網和克路德機器人等少海匯核心成員企業均宣佈完成了新一輪融資。

海爾家居完成B輪融資,投後估值29億。本輪現金增資人民幣4.8億元,由光遠資本領投,天風證券、清晨資本、海創匯、信中利、高新創投等跟投,主要用於跨境收購海外高端品牌及國內優質的建築科技及產品公司;此外,公司對海爾集團增發 4.7 億,收購其廚房和衛浴資產。

有住網則剛完成了B輪融資,由光遠資本領投,清晨資本、同威資本、信中利資本參投,融資金額高達1億元。

而克路德機器人完成A輪6000萬融資,由信中利領投,北京奇駿鴻業投資有限公司等跟投,本輪融資後,克路德機器人估值4.2億。

另一方面,北京信中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少海匯共同合資成立了總規模12億元的信中利-有住產業升級基金,主要投資于智慧家居、高端消費與升級領域。“信中利與少海匯走到一起,就是讓資本支持創意,讓資本支援科技,讓科技、創意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信中利資本集團董事長汪潮湧表示。

對於少海匯來說,從確立商業模式到現在僅兩年時間。資本的如注必然會為其帶來更多發展動力,少海匯的成長無疑將更加快速。

在裝修過程中,他發現裝修市場非常混亂,設計、施工、做櫥櫃的、做門的,都由不同的裝修承包商負責,沒有一套清晰、統一的管理制度。同時,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已不滿足于千篇一律的傳統裝修,他們需要更個性化的設計、更高端的品質保證。

基於此,少海匯決定脫離海爾家居原本以“裝修”為主的商業模式,成立了國內首家互聯網家裝概念的新型裝修企業,有住網。

不同于傳統裝修方式,有住網希望通過互聯網思維實現標準化,提供真正讓消費者體驗“安心、放心”的家裝產品。以有住網旗下首個環保產品N-home為例,該產品以“模組化裝配”、“極簡環保”為特色。

N-home所採用的裝配式,將古法榫卯結構優化應用,可以實現3小時單面裝飾牆體的自由快捷換新。施工時,N-home的裝配也無需粘合劑,甚至不使用水泥砂漿,這種裝修工藝比傳統裝修減少90%膠合劑的使用,也減少95%的粉塵存積。

當然,僅僅做一家互聯網裝修企業並不能滿足少海匯的“壯志”。

2015年,少海匯創立青島有屋科技有限公司,海爾家居旗下全資子公司,公司業務包括裝修、投資、產品研發、品牌代理等,形成多元化的產業格局,主打“科技宅 新生活”的住房方式。

“我們的基本理念就是對傳統家居行業和家電行業實行融合,並實施智慧改造,傢俱、家電、藝術、智慧完美融合,就像iPhone跨界與融合改變手機行業是一樣的。”有屋科技產品研發負責人曾在媒體說。

▲有屋科技

有屋科技的出現讓智慧家居對少海匯刮目相看。在此之前,科技巨擎、家電巨頭們用多年時間爭奪智慧家居市場,但至今,依舊沒人佔領風口。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屋科技去年發佈的蟲洞系列產品贏得了國內智慧家居市場不錯的份額與口碑。

目前,有屋蟲洞基於家居場景,研發了智慧客廳、智慧廚房、智慧衣帽間三款智慧家居產品,第一次實現了智慧家居的場景化構建。比如蟲洞智慧客廳開啟影院模式,窗簾、主燈光關閉,120寸全高清無輻射鐳射影院點亮,哈曼卡頓5.1聲道音效震撼,提供沉浸式觀影體驗;朋友家庭聚會時,體感遊戲、無線VR遊戲,語音命令秒速切換,無需等待。

有屋科技透露,“這是一款家電和家居結合的智慧產品,在國內外都沒有先例,預計將會申請124個專利。我們要在對手還沒有清醒前,通過專利來設置門檻。”

不久前,在深圳舉行的“迎接I-City時代”發佈會上,有屋科技再度發力,將最聰明的家庭機器人哇歐大腦深度植入產品。哇歐大腦的智力相當於一個3歲小孩,能對人的語音做出準確反應,並理解一些模糊指令。無愧於當代跨界融合的“智+新物種”之稱。

將哇歐大腦植入有屋蟲洞後,有屋蟲洞可實現全屋語音控制,通過語音指令,自主切換電視頻道、電影、音樂等轉換,想看哪個頻道、想看哪部電影,想聽哪首歌,直接說出來就可以。這是國內首款全屋語音控制的智慧家居產品。

被媒體稱作是國內家庭應用領域最聰明機器人大腦的哇歐大腦1.0,其智力相當於一個3歲的小孩

依託於少海匯生態圈,哇歐大腦未來還將推出推出消防機器人、安防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等產品,助力智慧城市與智慧社區建設。

最不一樣的生態圈

少海匯的生態圈沒有先例,但憑藉著對行業的敏銳洞察,少海匯打造出了一個與BAT、樂視、小米截然不同的生態圈,這一生態圈可能會顛覆智慧傢俱行業。

“將來家居行業的獨角獸一定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由很多家相關公司組成的產業生態圈,平臺和資源是打通的,各企業之間也是互相依賴、互相依存的。”少海匯召集人、有住網董事長楊鐵男說。

不過,歸根結底,少海匯生態圈商業模式的成功與企業內部的去中心化、專注極致、平等、開放有著密切關係,其本質是對傳統商業模式的突破創新。

▲少海匯智能家居展館

在少海匯生態圈中,每家成員企業都有可能成長為大型企業,少海匯的任務是幫助孵化成員企業。例如,在少海匯支持下,有住網先後孵化出寓公網、愛上辦公等在公寓和辦公室領域的企業,儼然已經是一個小中心。

資本層面,少海匯和成員企業之間的股權合作通過少海匯旗下的相關基金進行,至少要在這家企業中佔有一定的股份,在這家企業的董事會佔有一個董事席位。

考慮到智慧家居的特點(細分領域多,每個細分領域都有多家企業),少海匯發起了智慧家居跨界聯盟。目前,少海匯生態圈中的36家成員企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鏈,從智慧門鎖、語音辨識、智慧對講系統到智慧照明等,覆蓋整條產業鏈。

在少海匯生態圈中,真正核心的是平等、開放的企業管理思維。

以一家百年日本木門企業歐克瑪為例。該企業以使用食用級木材著稱,但入駐中國市場20多年,歐克瑪業績始終不好看。2016年,歐克瑪加入少海匯生態圈後,在青島膠州開發區的少海匯產業園建立自動化的生產工廠。此後,通過與海爾家居、有住網等成員企業合作後,今年第一季度已經實現了全年的銷售目標。

“現代企業的競爭已不是單一企業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企業的競爭。”少海匯合作夥伴雷士照明董事長王冬雷說。

如今,完成智慧家居整體價值鏈佈局的少海匯已經站在了行業前端,一些具有遠見的投資機構紛紛向少海匯拋出橄欖枝。

日前,海爾家居、有住網和克路德機器人等少海匯核心成員企業均宣佈完成了新一輪融資。

海爾家居完成B輪融資,投後估值29億。本輪現金增資人民幣4.8億元,由光遠資本領投,天風證券、清晨資本、海創匯、信中利、高新創投等跟投,主要用於跨境收購海外高端品牌及國內優質的建築科技及產品公司;此外,公司對海爾集團增發 4.7 億,收購其廚房和衛浴資產。

有住網則剛完成了B輪融資,由光遠資本領投,清晨資本、同威資本、信中利資本參投,融資金額高達1億元。

而克路德機器人完成A輪6000萬融資,由信中利領投,北京奇駿鴻業投資有限公司等跟投,本輪融資後,克路德機器人估值4.2億。

另一方面,北京信中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少海匯共同合資成立了總規模12億元的信中利-有住產業升級基金,主要投資于智慧家居、高端消費與升級領域。“信中利與少海匯走到一起,就是讓資本支持創意,讓資本支援科技,讓科技、創意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信中利資本集團董事長汪潮湧表示。

對於少海匯來說,從確立商業模式到現在僅兩年時間。資本的如注必然會為其帶來更多發展動力,少海匯的成長無疑將更加快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