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流坑,徐霞客眼中的“萬家之市”

急先鋒的旅行達人, 明末徐霞客, 在《江右遊日記》中寫道:“其處闤闠(huán huì, 街市)縱橫, 是為萬家之市, 而董氏為巨姓, 有五桂坊焉。 ”(見《徐霞客遊記》第147頁,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徐達人的“其處”, 指的是流坑。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達人眼中的萬家之市流坑, 在宋代, 曾經科舉董氏一門一年五進士, 即所謂“五桂齊芳”, 可幾經劫難, 早已不復宋時鼎盛。

如今, 行過幾步路, 也號稱旅行達人實為“菜鳥”一隻的我, 置身迷宮似的流坑, 目瞪口呆。

當然, 本“菜鳥”眼中的流坑, 不過是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蟲”, 其形其貌, 既非宋時的鼎盛, 也非清代的繁榮。

久遠宋時鼎盛期的流坑, 徐達人沒趕上, 我與達人同神往。 稍近清朝繁榮期的流坑, 徐達人無從想像,

我卻可以神遊, 因為, 而今的“百足之蟲”, 其規模情狀, 主要是明、清兩代特別是清代的遺容遺貌。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清時的流坑, 雖仍想延續董氏宗族學而優則仕則貴則榮的老套路, 卻無論如何堵在了起點:屢試不中!好在, 他們另闢蹊徑:經商致富, 繁榮昌盛。

追溯流坑清代的繁榮, 得從一個“水”字說起。

流坑之宅屋, 成排成陣, 分立於數條窄巷兩邊。 家家宅屋開天井, 條條窄巷鑿水道。 水道掩于石板下, 連通各家各戶的天井。 村民生活日用之淨水、廢水, 都積散於天井。

廢水出天井, 入巷道, 注入人工湖龍湖。 據當地人說, 下水道裡特別放生著烏龜, 由龜們負責生化疏通。 這樣的排水系統, 沿用至今, 已有數百年, 從未發生過淤堵、洪澇現象, 為村民的生存生活, 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龍湖之水流入烏江,烏江之水匯入贛江。而烏江的上游,可追溯到幾十公里外的金竹飛瀑。民間認為,水即是財。清時,流坑之錢財,正如金竹飛瀑之水,從天而降,滾滾而來。

我今登臨金竹瀑布穀,溯溪而上。轟隆隆飛瀑如白練,在七彩陽光下,也算奇麗,令人震憾,卻絕非最壯觀的瀑布。倒是沿途的竹林竹海,著實令人震驚。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竹林竹海之竹多,其實我是沒有概念的,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驚到我的,是單根今年新生的竹筍,竟有大碗公碗口那麼粗,雙手環握握不住。才三兩個月,筍高已沖雲霄,仰頭看不到筍尖。一身筍衣,只脫下離地一二米的小部分,其上,仍是將粗而嫩的巨筍,裹得嚴嚴實實。抱著散發清香竹香的沖天筍,我幾乎聽到“啪!啪!”的拔節聲。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這麼優質豐產的竹木,伐下運出山,販進城鎮,便是滾滾財源。清代,金竹之竹,正是順瀑而下,入烏江,進贛江,分散到大城小鎮,換來滾滾錢財。

清時流坑,憑他們自古建立的嚴密宗法制度、祖業積累下來的雄厚資金、密集勢眾的人口,處烏江三面環抱如孕腹的地利,竟壟斷了金竹的竹木業,成就了巨姓古村的繁榮富貴。對,因富而貴,因為,這一時期,流坑董氏子孫,雖科舉仕途一蹶不振,卻財運亨通,花錢買官做,不在少數。

比如“村中村”的大賓第,以商業巨富之家,八人納財官府,捐得“州司馬”、“儒林郞”之類官銜,成為官紳,他們家也因此而尊為“大賓”之家。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百足之蟲”的流坑,綿延千年的興盛,個中原因眾多,我想,除了董氏一宗歷朝歷代出仕經商的不懈努力,更有天時、地利、人和、政治諸因素的因緣際會。但是,物盛則衰,也是必然的規律,所以,清時流坑的盛況,有如迴光返照,如今的流坑,一派滄桑衰敗。但是,正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流坑,作為封建農業社會的生活功能,已基本喪失,而作為中國上千年的農村文明活標本形象,從旅遊的角度,正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流坑村古建築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友貞女 發佈:2017.05.25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龍湖之水流入烏江,烏江之水匯入贛江。而烏江的上游,可追溯到幾十公里外的金竹飛瀑。民間認為,水即是財。清時,流坑之錢財,正如金竹飛瀑之水,從天而降,滾滾而來。

我今登臨金竹瀑布穀,溯溪而上。轟隆隆飛瀑如白練,在七彩陽光下,也算奇麗,令人震憾,卻絕非最壯觀的瀑布。倒是沿途的竹林竹海,著實令人震驚。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竹林竹海之竹多,其實我是沒有概念的,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驚到我的,是單根今年新生的竹筍,竟有大碗公碗口那麼粗,雙手環握握不住。才三兩個月,筍高已沖雲霄,仰頭看不到筍尖。一身筍衣,只脫下離地一二米的小部分,其上,仍是將粗而嫩的巨筍,裹得嚴嚴實實。抱著散發清香竹香的沖天筍,我幾乎聽到“啪!啪!”的拔節聲。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這麼優質豐產的竹木,伐下運出山,販進城鎮,便是滾滾財源。清代,金竹之竹,正是順瀑而下,入烏江,進贛江,分散到大城小鎮,換來滾滾錢財。

清時流坑,憑他們自古建立的嚴密宗法制度、祖業積累下來的雄厚資金、密集勢眾的人口,處烏江三面環抱如孕腹的地利,竟壟斷了金竹的竹木業,成就了巨姓古村的繁榮富貴。對,因富而貴,因為,這一時期,流坑董氏子孫,雖科舉仕途一蹶不振,卻財運亨通,花錢買官做,不在少數。

比如“村中村”的大賓第,以商業巨富之家,八人納財官府,捐得“州司馬”、“儒林郞”之類官銜,成為官紳,他們家也因此而尊為“大賓”之家。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百足之蟲”的流坑,綿延千年的興盛,個中原因眾多,我想,除了董氏一宗歷朝歷代出仕經商的不懈努力,更有天時、地利、人和、政治諸因素的因緣際會。但是,物盛則衰,也是必然的規律,所以,清時流坑的盛況,有如迴光返照,如今的流坑,一派滄桑衰敗。但是,正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流坑,作為封建農業社會的生活功能,已基本喪失,而作為中國上千年的農村文明活標本形象,從旅遊的角度,正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攝影/友貞女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流坑村古建築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友貞女 發佈:2017.05.2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