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畫裡的鄉村--安徽宏村

作者:Cvision。 宏村村落經永樂年間到萬曆年間, 樓舍連棟, 高低錯落, 人口繁衍, 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夠用, 又在萬曆年丁末年將村南百畝良田, 鑿深數丈, 周圍四旁砌石立岸, 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樣, 建成南湖。

村口處看到錯落有致的房屋, 水中倒影, 宛如一幅水中畫。

湖成大弓形, 湖堤分上下層, 湖面綠荷搖曳, 鴨群戲水, 另有一番景致。 整個湖面倒影浮光, 水天一色, 遠峰近宅, 跌落湖中, 加之樹蔭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 明暗協調, 動靜相宜, 顯得幽深、雅靜、清新、明麗。

南湖歷史上大修三次, 1986年重建中堤, 建造石拱橋一座,

立於湖面, 隨名畫橋。 畫橋給南湖倍添詩情畫意。 畫橋上的遊客在看遠處的景, 我在遠處看畫橋上的風景。

村口的小狗, 你也是被這美景所吸引著全神不顧我們的感覺, 仿佛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就連畫橋上的小狗狗都是這畫中的一道風景, 而且狗狗們似乎知道遊客們想到做些什麼, 他們乖乖的坐在那裡, 不害怕不慌張擺弄各種姿勢讓遊客們拍個夠。

清晨的南湖, 沒有白天的那麼熱鬧, 多一份寧靜之外更讓人覺得宏村在此時更像是一位安靜的美女子, 你光看著她就覺得很美, 不忍去打破這份美好。

[南湖書院]

走過畫橋左邊就是南湖書院。

南湖書院位於南湖北畔。 聽講解員介紹到在明末, 宏村人在南湖北畔修建了六所私塾,

又稱“依湖六院”。 在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 此六院被合併, 取名“以文家塾”, 又稱“南湖書院”。 曾任清政府內閣中書, 民國時駐英、日公使, 代總理大臣的汪大燮、當代著名的科學家。 澳星發射研製專家之一的李小鵑等學者, 都是在這裡啟蒙的。

南湖書園是座具有傳統徽派風格的古書院, 占地約6000平方米。 書院由志道堂、文昌閣、會文閣、啟蒙閣、望湖樓及祗園六部分組成。 一湖碧水位於書院前, 連棟樓舍接著書院, 書院黛瓦粉牆, 與碧水藍天交相輝映。 書院遠涉的志道堂是講學的地方;文昌閣供奉孔子牌位, 學生在這裡對孔子瞻仰膜拜;會文閣位學生讀四書五經的場所;啟蒙閣是啟蒙讀書之處;望湖樓市閒時觀景休息之地;祗園是內苑。

[月沼]

整個宏村的形狀如一頭牛的的樣子, 而月沼, 就位於牛胃處, 也就是最中心的位置了。 古代整個村落中, 居住在這月沼附近的就是整個村裡最有錢和有名望的人。

月沼北畔正中“樂敘堂”祠堂, 又名“眾家廳”, 為汪氏總祠, 也是15世紀初明永樂年間所建。 前進門樓基本保持原貌, 樂敘堂與月沼組成宏村八景之一“月沼風荷”。

這裡是宏村最出片子的地方, 無論春夏秋冬, 它的微波水面、老屋的古色古香, 都是遊人和攝影愛好者的最愛。

夕陽下, 當地的兒童在月沼邊嬉戲玩耍。

村邊在月沼邊曬著自家的農物。

即使畫面是黑白色, 也不失月沼畫風, 周邊的徽派建築于水中倒影, 形成畫中畫。

而到了夜晚, 月沼周邊的小店鋪,

餐館都亮起了燈火, 於月沼中形成另一幅夜景畫卷。

隨便找一家文藝小店, 無論是喝咖啡還是小書吧, 選一高處, 俯瞰整個月沼, 將其美景盡收眼底。

位於月沼旁邊有一家店名為“舊時光”的咖啡店正對著月沼, 可以在這裡文藝一回, 可以點上一杯咖啡坐在二樓的視窗處可以整個窗外景盡收眼底。

整個店的風格也是很有文藝小調調。

[敬修堂]

座落在宏村月塘北側西首, 坐北朝南, 建于清道光年間, 占地面積340平方米, 建築面積540平方米, 正廳前後序進二單元、三間二樓結構。 東側為偏廳和廊式廚房。 堂前巧妙設置兩套庭院, 內院50平方米, 呈規整長方形、地面青石鋪展考究, 鑲砌花壇魚池, 兩株與房宅同齡的牡丹即駐芳藏豔其間。

內院與月塘外境一牆之隔, 營造了庭宅靜謐祥和的環境氛圍, 是居人怡情悅性的另一空間。 外院融入外界, 是冬日夏晚, 人們喜歡聚合之處, 也是小憇觀賞風景民俗的好地方, 月塘周邊的優美景致, 桃源般境界, 無不在這裡盡收眼底, 沁入心脾。

[承志堂]

承志堂, 宅居名。 建於1855年前後, 為清末鹽商汪定貴住宅。 磚木結構, 全屋有木柱136根, 大小天井九個, 七處樓層, 大小60間, 門60個, 占地面積2100平方米, 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

承志堂前院左側為公子、小姐的書房, 右側為設計獨特的三角形空間魚塘廳, 為家人修心養性的場所, 當時也作為管家的起居之地。

後廳是主人侍奉父母、長輩的地方, 也就是俗稱的“高堂”。

講解員給我們介紹在中門“福”字的上方, 鑲有一幅木雕“百子鬧元宵”圖,圖上雕刻著100個小男孩過元宵鬧花燈時的情景,有劃旱船的、舞龍燈的,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形態各異,惟妙惟肖,這正是古代“多子多福”傳統觀念的生動寫照。

“百子鬧元宵”圖兩邊的“商”字斗拱上則分別雕有四出《三國演義》的戲文,斗拱的上方雕有“南、北”財神,“南、北”財神的上方是閣樓護板,在此,汪定貴設計了“漁、樵、耕、讀”四根木雕立柱,分別代表了古代的四種職業。

承志堂木雕,大多層次繁複,人物眾多,且人不同面,面不同神,有較高藝術價值。

承志堂整幢房屋共開了九間天井,天井在商人的眼中則是另一番意思,他們覺得天井就好似一個聚寶盆,天上下雨便是下金子,下雪則是下白花花的銀子,喻意財源滾滾從天而降,而雨水從天井的四角流入地下,則為“四水歸堂”、“肥水不流他人田”之意,因此,承志堂前廳天井的四個角上分別寫有“天錫純嘏”四字

承志堂氣勢恢宏,不同凡響,堪稱建築中的佳作,尤其是其中的木雕,大多層次繁複,人物眾多,並且木雕表面均塗有金粉,使其看上去富麗堂皇,在集中了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故宮也看不到,這不是說帝王的權力、財力不及汪定貴,而是因為歷代皇帝認為自己是至高無上的,他們的頭頂上絕不允許出現別人的形象,因此,故宮的木雕非龍即鳳,所以,宏村承志堂也被專家們譽為“民間故宮”。

[村人堂]

樹人堂也稱民藝收藏館,是房主汪升九十五代孫汪森強的私人收藏館,為弘揚徽州的歷史文化,主人多年來從民間及博物館收集了明清民間時期老作坊機械,石制器具、徽州版畫、民俗用品、徽商書信用具、宏村族譜等,再現了當年徽州社會生活的一些側面。

樹人堂全屋宅基呈六邊形,取六合大順之意。正廳偏廳背靠水圳,坐北朝南。天花彩繪,飛金走彩。廳堂東邊利用有限空地,建一小水塘,活水長流。外門為八字門樓內置懸坊欄板。

宏村有很多保存完好的舊民居至今仍有居民居住。

敬德堂:整幢建築裝飾簡樸,屋柱為方形,是宏村明末清初民居的代表作,可以瞭解普通商人的生活情況和徽州明、清建築的格局。

敬德堂用天井通風採光,天井下方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根木頭,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陽光直射在家中十分炎熱,主人就在木條上穿上鐵環,掛上布簾,擋住強烈的陽光。廳前有一幅楹聯:“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

當時逛到此地時,瞭解到目前承德堂居住了一位年齡很大的老奶奶,在此我還觀察了一段時間。

似乎此大的一幢舊居就她一個人居於此,老人自己燒飯,廚房位於承德堂最後端,可能是這裡成了遊客們觀賞的景點之一,老人似乎對遊客們沒有任何多餘的表情。願在宏村這樣一個旅遊相當成熟的景點,不要過多的去打擾到當地居民的生活。

在宏村,徽派建築的特點都展露無疑:木雕,石雕,徽派建築的馬頭牆等特點,想看徽派的這些建築風格及特點,宏村或許是你不錯的選擇。

宏村也是很多畫畫學生的寫生必到之地。

徽菜,八大菜系之一。身為徽州人,對徽菜還是相當大愛的。

在宏村你可以嘗到各種風格的徽菜,徽菜的主要特色就是以鹹,重口味,重油為主。

推薦宏村的一家名為《半朵悠蓮》的霜淇淋店,味道超純很不錯,很多種口味。25元一杯。

還有就是宏村比較有名的煎豆腐。

在宏村住上一晚,第二天為了避開遊客,可以起個大早。感受清晨中不一樣的宏村。

高牆深巷中,安靜的行走,就聽到鞋在石頭路中清脆的腳步聲。

清晨,各店家,客棧都還沒有開門,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此次才能真正感受宏村那種安靜的美女子。

位於村口大樹-紅楊樹,學名為“楓楊”胡桃科,為宏村的風水樹,高19米,圍6米,樹齡已達到500歲,是牛形村“牛角”之一。

古時,村中老百姓辦喜事,新娘的花轎先繞樹一周然後出村,預示著新人百年好合、洪福齊天。

樹口的一邊,紅楊樹的左邊是一棵銀杏樹。別名公孫樹,壽命極長。也是宏村的風水樹和牛形樹的“牛角”之一,樹齡也有500歲。樹中如有老人去世,壽棺要繞樹三周,寓意高福高夀,子孫滿堂。

一幅行走在水墨畫中的鄉村,那便是徽州的宏村。不同時節,你來,它都會給有驚喜。

鑲有一幅木雕“百子鬧元宵”圖,圖上雕刻著100個小男孩過元宵鬧花燈時的情景,有劃旱船的、舞龍燈的,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形態各異,惟妙惟肖,這正是古代“多子多福”傳統觀念的生動寫照。

“百子鬧元宵”圖兩邊的“商”字斗拱上則分別雕有四出《三國演義》的戲文,斗拱的上方雕有“南、北”財神,“南、北”財神的上方是閣樓護板,在此,汪定貴設計了“漁、樵、耕、讀”四根木雕立柱,分別代表了古代的四種職業。

承志堂木雕,大多層次繁複,人物眾多,且人不同面,面不同神,有較高藝術價值。

承志堂整幢房屋共開了九間天井,天井在商人的眼中則是另一番意思,他們覺得天井就好似一個聚寶盆,天上下雨便是下金子,下雪則是下白花花的銀子,喻意財源滾滾從天而降,而雨水從天井的四角流入地下,則為“四水歸堂”、“肥水不流他人田”之意,因此,承志堂前廳天井的四個角上分別寫有“天錫純嘏”四字

承志堂氣勢恢宏,不同凡響,堪稱建築中的佳作,尤其是其中的木雕,大多層次繁複,人物眾多,並且木雕表面均塗有金粉,使其看上去富麗堂皇,在集中了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故宮也看不到,這不是說帝王的權力、財力不及汪定貴,而是因為歷代皇帝認為自己是至高無上的,他們的頭頂上絕不允許出現別人的形象,因此,故宮的木雕非龍即鳳,所以,宏村承志堂也被專家們譽為“民間故宮”。

[村人堂]

樹人堂也稱民藝收藏館,是房主汪升九十五代孫汪森強的私人收藏館,為弘揚徽州的歷史文化,主人多年來從民間及博物館收集了明清民間時期老作坊機械,石制器具、徽州版畫、民俗用品、徽商書信用具、宏村族譜等,再現了當年徽州社會生活的一些側面。

樹人堂全屋宅基呈六邊形,取六合大順之意。正廳偏廳背靠水圳,坐北朝南。天花彩繪,飛金走彩。廳堂東邊利用有限空地,建一小水塘,活水長流。外門為八字門樓內置懸坊欄板。

宏村有很多保存完好的舊民居至今仍有居民居住。

敬德堂:整幢建築裝飾簡樸,屋柱為方形,是宏村明末清初民居的代表作,可以瞭解普通商人的生活情況和徽州明、清建築的格局。

敬德堂用天井通風採光,天井下方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根木頭,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陽光直射在家中十分炎熱,主人就在木條上穿上鐵環,掛上布簾,擋住強烈的陽光。廳前有一幅楹聯:“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

當時逛到此地時,瞭解到目前承德堂居住了一位年齡很大的老奶奶,在此我還觀察了一段時間。

似乎此大的一幢舊居就她一個人居於此,老人自己燒飯,廚房位於承德堂最後端,可能是這裡成了遊客們觀賞的景點之一,老人似乎對遊客們沒有任何多餘的表情。願在宏村這樣一個旅遊相當成熟的景點,不要過多的去打擾到當地居民的生活。

在宏村,徽派建築的特點都展露無疑:木雕,石雕,徽派建築的馬頭牆等特點,想看徽派的這些建築風格及特點,宏村或許是你不錯的選擇。

宏村也是很多畫畫學生的寫生必到之地。

徽菜,八大菜系之一。身為徽州人,對徽菜還是相當大愛的。

在宏村你可以嘗到各種風格的徽菜,徽菜的主要特色就是以鹹,重口味,重油為主。

推薦宏村的一家名為《半朵悠蓮》的霜淇淋店,味道超純很不錯,很多種口味。25元一杯。

還有就是宏村比較有名的煎豆腐。

在宏村住上一晚,第二天為了避開遊客,可以起個大早。感受清晨中不一樣的宏村。

高牆深巷中,安靜的行走,就聽到鞋在石頭路中清脆的腳步聲。

清晨,各店家,客棧都還沒有開門,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此次才能真正感受宏村那種安靜的美女子。

位於村口大樹-紅楊樹,學名為“楓楊”胡桃科,為宏村的風水樹,高19米,圍6米,樹齡已達到500歲,是牛形村“牛角”之一。

古時,村中老百姓辦喜事,新娘的花轎先繞樹一周然後出村,預示著新人百年好合、洪福齊天。

樹口的一邊,紅楊樹的左邊是一棵銀杏樹。別名公孫樹,壽命極長。也是宏村的風水樹和牛形樹的“牛角”之一,樹齡也有500歲。樹中如有老人去世,壽棺要繞樹三周,寓意高福高夀,子孫滿堂。

一幅行走在水墨畫中的鄉村,那便是徽州的宏村。不同時節,你來,它都會給有驚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