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奇異8:科學家發現64個外星巨型結構 可能由超級文明所建造

去年天文學家有一項驚人的發現, 當時他們看到宇宙中的一顆恒星周圍以奇怪且無法說明的方式變暗。 由於無人能解釋恒星變暗的原因, 天文學家說,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外星人打造的巨型結構, 例如戴森球(Dyson Sphere), 它出現在恒星四周。

當天文學家注意到恒星四周變暗, 它引起很大的困惑。 Tabetha Boyajian, 這位耶魯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postdoc)告訴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我們從沒見過這樣的恒星。 這真的太怪了。 我們以為可能是太空船的資料或裝置壞了, 但我們全檢查過了。 ”

戴森球是一個假設性的巨型結構, 它會完全包圍恒星, 並取得恒星產生的大部分或全部的能量。 戴森球的概念, 是物理學家兼數學家弗裡曼戴森(Freeman Dyson)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的產物, 當時他假設所有高科技文明對於能源的需求會不斷增加。 他推論, 如果人類文明拓展能源需求到夠遠的地方, 就有可能會需要太陽產生的所有能源。

Jason Wright是賓州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 他認為這些結構, 或許該稱作巨型結構, 它們可能是極先進外星文明的產物。

現在天文學家說, 可能不只有一個外星巨型結構, 還有64個, 它們全都環繞著太陽系中的恒星。

科學家說, 只要我們知道去哪裡找這些巨型結構, 我們就不會有該怎麼發現巨型結構的問題。

Zaza Osmanov教授, 這位喬治亞州提比裡西自由大學(Free University of Tbilisi)的天文學家認為, 我們可能真的找到了這種外星巨型結構的證據, 我們甚至能用現有科技來證實此聲明。

2016年, Osmanov教授上了頭條新聞, 當時他發表了一項研究, 說外星巨型結構很可能形成薄碟狀, 而不是“圓殼狀”。

如果此理論受到證實, 就表示戴森球會存在於恒星的適居帶(habitable zone)。

Osmanov發表的新研究指出,

如果載森球不存在于適居帶, 我們可能很容易用紅外線太空望遠鏡看到它。

新的科學報告發表於arXiv, Osmanov在裡面寫了:“我們主張, 監測太陽系中鄰近區域, 估計大約有64顆脈衝星(pulsar)位於其中。 ”

此外, Osmanov警告, 如果我們真的發現超大的外星巨型結構, 那它可能極度強大, 極可能不像我們所知的任何物體。

在報告中, Osmanov主張, 顯然這種宇宙巨型結構需要用大量的材料建造而成。

Osmanov補充:“快速旋轉的脈衝星很強大, 取得它們的能量會很有利, 但適居帶在更遠的地方, 而且建造巨型環的材料數量可能會超過以下事物的總數:幾次方的典型行星系統中, 所有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半人馬星座、星際塵。 ”

這是什麼意思?如果這些超大外星巨型結構是一個超級文明建造而成的,

它極可能很強大, 以致於它能在眨眼間摧毀我們。

還有, 如果不同的超級外星文明建造了多種巨型結構, 就表示我們的星系和宇宙充滿生命, 很可能它們太先進了, 導致我們很難發現它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