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輪椅上的“硬漢”書記——金鄉縣雞黍鎮東李村黨支部書記李廣印事蹟材料

東方聖城網訊(通訊員 周瑞香)“這裡的花草需要抽空剪一下!”“這邊不能有大蒜秸稈, 都要挪到那邊的集中堆放處……”5月22日一大早, 雞黍鎮東李村支部書記李廣印就駕駛著電動輪椅, 在大街上一邊巡查, 一邊吃力地指揮其他的村幹部。 “李書記, 你身體不好, 先回家吧, 我們幾個幹活就行, 准保你滿意……”在村幹部的合力勸說下, 到了中午李廣印才肯離開。

說起李廣印, 大家都不陌生。 中年喪子、身體癱瘓、家庭貧困, 一系列的變故都沒有擊垮他、壓彎他, 在村民群眾的眼裡, 他就是一位輪椅上的“硬漢”書記。 出生於1959年7月的李廣印,

自2003年8月擔任東李村支部書記14年來, 他兢兢業業, 任勞任怨, 積極帶領村民群眾發展經濟, 強化黨建, 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鎮乃至全縣的先進行列。 近年來, 東李村先後榮獲“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先進單位”、 “山東省生態文明村”、“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稱號40余項。 他本人也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感動濟寧十佳人物”、“金鄉縣優秀村支部書記”、“金鄉縣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勇挑重擔, 恪盡職守。 10年前的東李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落後村, 村子大, 村情複雜, 村容村貌破舊不堪。 2003年, 由於組織找他談話, 正在企業經商的李廣印便答應回家試試, 一干就是14年。 這幾年, 他3次病倒住院, 特別是2014年, 他不會說話, 就用筆寫,

依然關心著村裡的工作。 出院後, 他下身癱瘓, 便坐在輪椅上主持工作, 把村裡的事始終當成自家的事來幹。 以前, 聽話的兒子是他的“腿”, 去哪都開車送他。 兒子因病去世、自己身體癱瘓後, 他挑選了一輛愛車——電動輪椅。 幾乎每天都在大街上“挑刺”, 看到需要清理的地方, 拿起電話就給村裡的幹部安排工作。 “咱們東李村的形象和名譽, 一定要維護好, 堅決不能因為我病了, 就保持不住了”這句話是他對村幹部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敢闖敢幹, 帶頭發展。 積極鼓勵村民群眾種植山藥, 帶頭成立了“紅花斑山藥種植專業合作社”, 打通了銷售管道, 樹立了紅花斑品牌。 創新了“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科學運作模式, 輻射帶動周邊幾個村莊種植山藥,

面積發展到2200餘畝, 畝收入達2萬餘元。 創新性開展工作是他的強項, 比如, 建設孝德文化一條街, 在全縣率先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 並披紅戴花, 拍照留影, 張貼在村公開欄上;在全縣率先建設陽光公務欄, 實行村幹部輪流值班制度, 設立村級困難群眾幫扶互助基金, 把村裡的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 創造了全鎮農村工作中許多的第一和唯一, 多次代表雞黍鎮召開了現場會, 已成為全鎮農村黨支部書記學習的榜樣。

牢記宗旨, 大公無私。 為了開街修路, 他先從本家侄子住房入手, 以身作則、不偏不倚, 拆除村民住房160余間。 隨後, 他多方籌集資金20余萬元, 鋪設了3條高標準街道, 打通了所有大街小巷, 結束了村裡沒有硬化路面的歷史。

在此基礎上, 他又帶領廣大村民鋪設水泥路面15公里, 修復村生產路5000余米;改造坑塘4處;新建文化大院1300多平米, 修建休閒廣場3處;修建提水站1處, 埋設下水管道20000余米, 重新開挖主幹渠1300多米、支幹渠3000多米;安裝了太陽能路燈, 完成了電網改造, 建設了互助養老院……。 一樁樁、一件件的民生實事, 使東李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心為民, 甘於奉獻。 村民一步步走向小康, 李廣印卻因過度勞累, 透支了自己的身體。 2005年, 村裡的街巷硬化完畢, 李廣印累得大病一場, 引發腦血栓;2007年, 在推銷山藥的路上, 他又一次倒在大街上;2012年秋天, 年僅26歲的二兒子突發疾病, 不到3個月就去世了。 兒子去世後第三天, 他就忍著悲痛出現在修建村辦公室的工地上;2015年5月,

他一早到縣城去爭取村莊綠化專案資金, 直到下午一點還沒有吃飯, 剛想回家, 卻突然暈倒在縣城的大街上。 “只要老百姓還信任我, 哪怕還有一口氣, 我也要為老百姓辦事兒”。 2014年11月, 他又以高票當選為村支部書記。 3年來, 他坐在輪椅上開會、督導、調研, 指揮修路、挖溝、安太陽能光伏, 樣樣都安排的妥妥帖帖。

兩學一做, 基礎在學, 關鍵在做。 在李廣印的身上, 集中反映了共產黨人忠誠使命、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 體現了黨員幹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展示了基層幹部無私無畏、恪盡職守的優良作風。 濟甯日報《小康路上領頭雁》、農村大眾《“四有”村支部書記》以及黨員電教片《壓不彎的脊樑》、《基石是這樣築就的》……, 都對他作出了高度的評價,不僅是“兩學一做”的好典範,也是我們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學習的好榜樣。

都對他作出了高度的評價,不僅是“兩學一做”的好典範,也是我們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學習的好榜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