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荷蘭楊樹“發推特”報告環境對生長的影響

新華社海牙5月24日電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校園裡的一株楊樹24日開始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文”, 開始每天3次報告生長狀況及土壤水分、溫度、空氣濕度等周邊環境變化, 並與歐洲其他國家幾株用推特“發文”的樹木一道, 為瞭解環境和氣候對樹木生長的影響及科學選擇林業樹種貢獻資料。

這一楊樹雄株樹齡30年, 高27米, 直徑95.8釐米的端直樹幹上穿戴著多條纜線和設備。 它首篇推文說:“嗨!是我, 荷蘭第一棵發推文的樹。 從本週五(5月26日)開始, 我就要報告我的生長狀況和樹幹液流了!”不出兩個小時, 該帳戶吸引了1000多名粉絲。

瓦赫寧根大學研究森林生態與管理的烏特·薩斯·克拉森副教授是楊樹推文的幕後寫手。 她告訴記者, 讓這株楊樹發推文, 是為了讓更多人關注環境和氣候變化對樹木的影響。 研究團隊的工作, 主要是採集測樹器獲取的樹木生長資料、樹幹上各種測量設備獲取的周邊環境資料, 再加上定期的樹芯取樣, 經過長期累積和比對, 找出存儲在樹木年輪裡的資訊解讀模式。

薩斯·克拉森解釋說:“乾旱缺水情況下, 樹木生長會停止或減慢, 新生細胞也更小;等水分條件改善了, 樹木又會長出正常大小的新細胞。 如此一來, 每棵樹都是一部資料志。 它對乾旱、大霧、洪水等一切極端‘事件’的回應, 全都記錄在它的微觀結構裡。

一旦掌握了環境和氣候信號在樹木結構裡是如何被記錄的, 研究樹這一生形成的所有樹輪和年際變化, 就可以逆推出它在哪一年經歷了什麼樣的極端氣候條件;一旦理解了極端‘事件’對樹木生長的影響, 就可以知道不同氣候土壤條件最適合哪些樹種。 ”

目前, 研究者正在測量和記錄這棵楊樹2017年樹輪形成動態。 薩斯·克拉森預計, 只需持續測量和記錄所有資料, 不出幾年就可理解樹木年際變化與環境氣候條件之間的關聯。

據悉, 在荷蘭這株楊樹開始發推特之前, 比利時一株橡樹、一株楓樹、一株山毛櫸, 德國一株歐洲赤松已在貢獻資料並發送推文。 瑞士一株落葉松、西班牙一株松樹不久也將加入這一歐洲合作研究項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