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西湖初見,因去法院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而杭州的精髓在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美麗的西子湖畔成了我嚮往的地方。 但作為律師, 很少有時間專門到某旅遊景點旅遊, 往往是因為案件到了一個地方, 有時間的話就把這個地方游一遊——我的很多次旅遊都是這樣完成的。 最想游的, 自然是江南, 而到江南, 最好到杭州西湖。 2011年, 當接到一個案件需要到杭州市西湖區法院立案開庭, 我是非常高興的。 我想有機會親覽西湖美景。

一、立案

西湖區法院就坐落在西湖附近, 周圍風景優美, 但法院的建築風格卻顯莊嚴肅穆。

我頭一天晚上到了杭州, 被人接到酒店, 第二天又被運到西湖區法院, 其實沒有多少時間欣賞杭州的美景, 路上的鬱鬱青青已經讓我開始流連。

中國各地的法院都差不多, 辦事程式基本一致。 我這種也跑了若干地方的律師, 對立案的程式還是比較熟悉的。 不過, 各地的立案法官態度不一, 表情各異, 這也算是我們律師經常體會到的不同“風景”。 西湖區法院的法官明顯比北方的法官要溫柔, 雖然談不上“吳儂軟語”, 但是同北方一些法院法官的大嗓門喊話相比, 語調算是柔的。

這次我代理的是一個大牌明星的代言合同案件, 對方是一家上市公司, 可能案件比較敏感, 立案庭法官看到案卷的時候特意問我:“原告是XX?!”我回答:“對,

這個人就是你認為的XX。 ”得到確認之後, 法官沒有八卦地打聽其他的事情, 認真地審查完立案材料, 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要我稍微等一下, 因為案件特殊, 需要向領導請示。 我等了一下之後, 法官回來告訴我說:因為案件特殊, 所以不能當場立案, 但會在7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對於法官的回復, 我很理解, 也沒有任何擔心。 此類案件法院謹慎一下是正常的, 但是不會拒絕立案, 因為沒有任何拒絕立案的理由。

二、遊覽西湖

提交立案材料結束之後, 我的這次的工作就算結束了, 於是下午開啟了旅遊模式。 終於有機會親近一下最美西湖景, 心裡自然是暢快的。

本想圍繞西湖走一圈, 到了西湖一看, 我打消了這個主意——西湖太大了,

走一圈非我能力所及, 只能走走看看, 走到哪裡算哪裡——其實只遊覽了斷橋附近。

柔水輕拍堤岸, 微風拂面, 柳條隨意輕擺, 說不盡的愜意, 一向緊張的神經也緩解了下來, 禁不住放滿了總是急匆匆的腳步。

斷橋大名鼎鼎, 《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即相會於斷橋。 本是隨意走走, 沒有想到就走到了斷橋, 這是個驚喜。 隨即我發現:原來斷橋不是斷的, 而是完整的, 那為什麼叫斷橋呢?我也是查詢了一番, 本文就不透了, 留給以後到斷橋的童鞋們繼續猜測吧。

那天剛剛下過雨, 站在斷橋上, 旁邊的小山似有仙氣升騰, 煙霧繚繞, “人間仙境”不過如此。

再往前走就是蘇堤。 當年大文豪蘇軾來到杭州做知府, 留下了多篇偉大的文章以及這個蘇堤,

蘇堤之上, 很多地名均出自蘇東坡之手。 偉大的人物往往會賦予一個地方靈性, 杭州人傑地靈, 人才輩出, 文人騷客來到西湖, 總會忍不住留詩賦詞, 這也給西湖留下了很多可以追憶先賢的故事。

因為第二天需要返京, 其實我只遊覽了西湖的一小點, 留下了很大的念頭。

三、結案

本來想因為這個案件我能多來幾次杭州(小心思), 沒有想到, 這個案件沒有開庭就結案了。

我去立案之後三兩天就收到了西湖區法院的電話:案件立上了。 又過了幾個星期, 收到了主辦法官的電話。 主辦法官告訴我:被告收到起訴狀後主動跟法院聯繫, 希望這個案件能夠通過調解的方式進行, 儘量不要開庭和判決。 對於調解,

我一直是贊成的:訴訟有風險, 原告被告雙方通過和解, 掌握案件的命運, 還能不傷和氣, 繼續合作。

又過了幾天, 被告的老總親自給我打電話, 表達了和解的意願。 為此, 我第二次到了杭州。 可惜的是, 我沒有時間再次遊覽西湖。 雙方雖然都有和解的意願, 但是談判的過程是很漫長和膠著的, 和解協議的每一條、每一點雙方都要溝通好幾次才能定下來。 等談判結束, 我需要到法院撤訴。 拿到法院的撤訴裁定之後, 已經沒有時間再去遊覽了, 回程的時間到了!

這就是初見西湖的經過了。 之後幾年裡, 我又去了杭州多次, 有的是在西湖區法院, 有的是在其他區法院。 工作之餘, 也數次遊覽西湖。 從第一次見到西湖的驚豔, 到後來數次慢慢領略西湖之美, 對西湖、對杭州的喜歡從來沒有改變過。一直到現在,杭州還是我最喜愛的出差之地。

對西湖、對杭州的喜歡從來沒有改變過。一直到現在,杭州還是我最喜愛的出差之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