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我愛二次元》開播測評:二次元風向中的頭一槍打得怎麼樣?

文/澎湃新聞記者 楊茜

如今提二次元這個詞, 即便不太瞭解的老人家們也知道, 這個詞是指比自己少活一個次元的ACG(動畫、漫畫、遊戲)愛好者守護的領地。

從去年開始, 二次元作為年輕人文化中一個重要標誌逐漸登上主流舞臺, 影響力逐漸擴大, 人數增多。 隨之而來的, 是國產動畫的投資變多, 有《全職高手》這樣的大製作出現, 以及二次元開始進軍主流娛樂領域, 比如綜藝。

去年開始二次元綜藝已經悄然鋪開, 多達八檔。 不過這八檔幾乎都是默默播出。 直到放在今年兩檔——《我愛二次元》和《次元星計畫》, 從製作到宣發, 才意味著這股風終於吹起來。

動畫lovelive的舞蹈、展現逝去的《拳皇》舞臺劇、遊戲角色舞蹈……口號是“中國首檔二次元高能達人秀”《我愛二次元》週二在騰訊開播了。

這是檔二次元選秀比賽, 陳赫和孫藝洲擔任“大魔王”(評委), SNH48李藝彤、周深及另外兩位資深coser擔任隊長,

被分為唱見、舞見、舞臺黨和不可描述四類的coser選手或up主上臺表演, 看是否被四個隊長選中。

本來看到節目之前很擔心。 作為常年遊走在二次元邊緣的人, 深知身邊不少資深二次元一直對多數處於三次元的人態度有分歧, 也有掙扎。

一方面所謂“次元壁”要打破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

儘管近兩年, 已經有不少明星大膽曬出cosplay或相關的二次元愛好, 也有《畫江湖之不良人》這樣的優質漫改劇得到好口碑, 但本質上普通人對二次元文化的認同還非常有限, 多數人還處於是否能接受的階段。

二次元領域中, 動畫、動漫、遊戲是ACG最標準的定義, 而節目能展示的屬於衍生文化, 比如cosplay, 舞臺表演, 連喜歡ACG的人也不是全都接受, 更何況是三次元。

另外, 二次元內部存在分歧, 鄙視鏈重重。 因為二次元世界術語眾多, 文化稱不上底蘊深厚, 但是有獨特的特點, 是和三次元完全不同的審美, 甚至於三觀。 直接從綜藝做起, 很容易陷進, 是為三次元普及姿勢還是為二次元自我滿足的選擇中。

前者顯得不尊重參賽選手, 後者有太小眾沒熱度的風險。

知乎上對這個節目的評價, 多數高票答案認為目前國內二次元範圍逐漸擴大, 導致投資方只懂唱跳, 忽略了其背後文化。 這檔節目就是這種心態下的產品, 簡而言之, 是“快看!這就是二次元!”

看完一期, 製作上略顯粗糙, 但如果是完全不懂二次元的觀眾, 感受會不錯。 如果是二次元世界的觀眾, 恐怕就乙之砒霜了。 問了問一些本身愛好ACG文化的觀眾評價, 都持鄙視態度, 支持者少。

作為喜歡動畫的邊緣二次元觀眾, 說說看完之後的想法。

選秀的方式有錯嗎?身邊對節目有負面評價的朋友, 主要討厭節目理由之一是選秀方式太老土, 只不過把唱歌跳舞換成穿著cos服唱歌跳舞,

這麼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簡直侮辱二次元。

我倒認為這個形式可以接受。 選秀作為有賴於選手成長這一看點的節目形式, 吸引觀眾有成熟的體系可以參考, 什麼時候有矛盾衝突, 什麼時候和解, 什麼時候蛻變, 這些節點有現成的可學習案例, 如果節目組不是敷衍了事的態度, 完全可以避開雷區。

選秀節目好壞不在於形式老土, 是選手和劇情設置問題。 《奇葩大會》本質上也是選秀節目, 但仰仗著導師會說, 選手有看頭, 照樣還是好看。

《我愛二次元》呢?其實節目組耍了小聰明, 參考《奇葩大會》做法, 對小眾文化選秀節目的處理方式是, 挑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完全跳過所謂海選, 分成兩類選手。

一部分是在b站上人氣高的up主(視頻創作和上傳者), 開頭跳舞的淺淺小冽↓↓

中間的陸二胡↓↓

舞臺方向的“驚悚少男”組合,都屬於這一類。

通過網路投票形式自帶分數,選擇四個隊長其中一個後,該隊長就擁有選手的人氣分數。這個分數有什麼用還要看下面節目。

另一類是純屬展示類,比如擁有6.4億投票人氣的“Lao乾媽”,表演但不選隊長,不參加比賽。用這類選手意圖明顯,只是普及次元文化,給節目增加熱度。

和《蜜蜂少女隊》、唱歌節目不一樣,二次元選手不存在“售後服務”問題,也就是說這些選手的未來道路節目組暫時不需要負責,只是完成推出任務就好。當然,這也是暫時問題,如果節目做到第二季第三季,後續開發才要議起。

十年前《超級女聲》讓人一夜成名的想像幾乎不存在了。那選手參加節目圖什麼?觀眾看個不常見的二次元世界節目又圖什麼?兩方需求供給對的上,未來道路這回事還沒出現,那麼有選擇性的推選手,多打磨一下流程細節,不論哪個次元的觀眾,自然會做出選擇。

不過在呈現方式上,翻牌子叫出選手PK的方式顯得太粗糙,沒有目的性,翻完牌子不還是要選擇四個隊長,那這個環節就沒什麼意義。

嘉賓方面,節目請來陳赫、孫藝洲作為兩大評委,以及SNH48李藝彤、周深、有名coser嵐陵蕭蕭聲、扶蘇做隊長。

在開播前的發佈會上,製片人解釋是,“選擇嘉賓首先要非常懂二次元,比如陳赫,他是深度二次元用戶,孫藝洲是不懂二次元的,但他這個角色對節目非常重要,因為不懂所以會站在三次元的角度說出他的看法。”

陳赫扮演櫻木花道

嘉賓請的合適嗎?目前呈現的效果陳赫和孫藝洲基本上是負責煽情、提問,講金句,還是起到了關鍵作用,尤其陳赫的綜藝感很有幫助。

四個隊長則負責調節氣氛,鋪墊情緒,普及知識。老實說,四個隊長的表現不太到位。

為什麼要選這四個人做隊長?起碼要給觀眾足夠理由吧。一直到李藝彤表演了niconico,才算讓人知道她是二次元愛好者。周深是《中國好聲音》出來的選手,看起來在節目裡對二次元幾乎是一無所知的狀態,所以來了是鑒定唱見類選手? 另外兩位資深coser,對不熟悉cosplay領域的觀眾,也沒有介紹清楚兩人的履歷。

隊長們在發言方面也實在欠缺。驚悚少男組合表演結束後,其中一位講了比較煽情的故事,不過想拿這個套路送給年輕觀眾,確定不會反而成為槽點嗎?

一輪選手表演完,對一個不算瞭解ACG衍生次元文化的觀眾來講,節目觀感上是挺新鮮的,這是好事。

但另一批二次元朋友講了另一個吐槽理由,是內容上的單一局限。二次元文化本質上還是動畫、動漫和遊戲,把cosplay和唱跳等衍生品拿來作為節目主體,並沒有體現二次元內核,這造成了主流文化對二次元的誤會愈發深了,以為喜歡二次元就是等於cosplay或者宅舞唱跳。一個網友說,“圈內的人看了尷尬,圈外的人看了驚嚇”。

這種想法就好比,本來自己很喜歡的小眾歌手,突然紅了,因而讓資本發現這類音樂的市場價值,接著進入盲目開發階段,但其實開發結果遠不是這類音樂的本質體現。都知道說的是什麼音樂吧。

通常這種事情發生時,有內訌是正常的。Cosplay後的唱跳表演固然不能代表全部二次元文化,但的確是其中一部分,是主流文化裡最好利用的一部分。壞處是有偏見誤會,好處卻是能得到資本和市場關注,因而福佑到二次元本源裡內容更豐富的主要部分。

實際上,《全職高手》這樣的國產動畫現在能得到這麼大關注,和資本市場對二次元文化的注目有密切關係,不論這種注目來自于衍生文化,還是ACG作品本身。

這個節目結尾處,也有暴走漫畫出場,對節目中出現的二次元術語和作品來源做了解釋,算是一種彌補。

節目組在發佈會上說,他們有三個原則,分別是:尊重二次元,不抱著獵奇心態;絕不會不懂裝懂,會慢慢摸索怎麼做節目;以二次元為主,找到他們的意見領袖。

態度好談,節目,是另一回事。說幾個改進建議吧。

1,四個隊長要發揮更多作用,比如把解釋動畫作品本身的任務承擔起來,每場換個行頭解釋扮演角色來源。選手表演之後也要多互動,過程中普及一些次元文化。

2,參考日本一些次元文化綜藝,把選手範圍擴大,只看唱跳和表演時間長了,觀眾都會膩,因為選手和選手間的區別僅在於唱歌跳舞曲目不同,這就跟唱歌選秀沒區別了。比如做手辦的,收集動畫周邊的,或者製作動畫、遊戲的,以及國內漫畫家。儘管參賽有困難,但作為展示內容也能讓節目看起來更多元。

3,在還沒播出的比賽階段,要對選手的節目把關做得更嚴格。奇葩選秀值得期待的地方在於《奇葩說》,二次元選秀值得期待的還是在能表演出來的節目本身。觀眾可能對次元文化不瞭解,但對是不是好聽、好看,都有雪亮的眼睛。

開頭跳舞的淺淺小冽↓↓

中間的陸二胡↓↓

舞臺方向的“驚悚少男”組合,都屬於這一類。

通過網路投票形式自帶分數,選擇四個隊長其中一個後,該隊長就擁有選手的人氣分數。這個分數有什麼用還要看下面節目。

另一類是純屬展示類,比如擁有6.4億投票人氣的“Lao乾媽”,表演但不選隊長,不參加比賽。用這類選手意圖明顯,只是普及次元文化,給節目增加熱度。

和《蜜蜂少女隊》、唱歌節目不一樣,二次元選手不存在“售後服務”問題,也就是說這些選手的未來道路節目組暫時不需要負責,只是完成推出任務就好。當然,這也是暫時問題,如果節目做到第二季第三季,後續開發才要議起。

十年前《超級女聲》讓人一夜成名的想像幾乎不存在了。那選手參加節目圖什麼?觀眾看個不常見的二次元世界節目又圖什麼?兩方需求供給對的上,未來道路這回事還沒出現,那麼有選擇性的推選手,多打磨一下流程細節,不論哪個次元的觀眾,自然會做出選擇。

不過在呈現方式上,翻牌子叫出選手PK的方式顯得太粗糙,沒有目的性,翻完牌子不還是要選擇四個隊長,那這個環節就沒什麼意義。

嘉賓方面,節目請來陳赫、孫藝洲作為兩大評委,以及SNH48李藝彤、周深、有名coser嵐陵蕭蕭聲、扶蘇做隊長。

在開播前的發佈會上,製片人解釋是,“選擇嘉賓首先要非常懂二次元,比如陳赫,他是深度二次元用戶,孫藝洲是不懂二次元的,但他這個角色對節目非常重要,因為不懂所以會站在三次元的角度說出他的看法。”

陳赫扮演櫻木花道

嘉賓請的合適嗎?目前呈現的效果陳赫和孫藝洲基本上是負責煽情、提問,講金句,還是起到了關鍵作用,尤其陳赫的綜藝感很有幫助。

四個隊長則負責調節氣氛,鋪墊情緒,普及知識。老實說,四個隊長的表現不太到位。

為什麼要選這四個人做隊長?起碼要給觀眾足夠理由吧。一直到李藝彤表演了niconico,才算讓人知道她是二次元愛好者。周深是《中國好聲音》出來的選手,看起來在節目裡對二次元幾乎是一無所知的狀態,所以來了是鑒定唱見類選手? 另外兩位資深coser,對不熟悉cosplay領域的觀眾,也沒有介紹清楚兩人的履歷。

隊長們在發言方面也實在欠缺。驚悚少男組合表演結束後,其中一位講了比較煽情的故事,不過想拿這個套路送給年輕觀眾,確定不會反而成為槽點嗎?

一輪選手表演完,對一個不算瞭解ACG衍生次元文化的觀眾來講,節目觀感上是挺新鮮的,這是好事。

但另一批二次元朋友講了另一個吐槽理由,是內容上的單一局限。二次元文化本質上還是動畫、動漫和遊戲,把cosplay和唱跳等衍生品拿來作為節目主體,並沒有體現二次元內核,這造成了主流文化對二次元的誤會愈發深了,以為喜歡二次元就是等於cosplay或者宅舞唱跳。一個網友說,“圈內的人看了尷尬,圈外的人看了驚嚇”。

這種想法就好比,本來自己很喜歡的小眾歌手,突然紅了,因而讓資本發現這類音樂的市場價值,接著進入盲目開發階段,但其實開發結果遠不是這類音樂的本質體現。都知道說的是什麼音樂吧。

通常這種事情發生時,有內訌是正常的。Cosplay後的唱跳表演固然不能代表全部二次元文化,但的確是其中一部分,是主流文化裡最好利用的一部分。壞處是有偏見誤會,好處卻是能得到資本和市場關注,因而福佑到二次元本源裡內容更豐富的主要部分。

實際上,《全職高手》這樣的國產動畫現在能得到這麼大關注,和資本市場對二次元文化的注目有密切關係,不論這種注目來自于衍生文化,還是ACG作品本身。

這個節目結尾處,也有暴走漫畫出場,對節目中出現的二次元術語和作品來源做了解釋,算是一種彌補。

節目組在發佈會上說,他們有三個原則,分別是:尊重二次元,不抱著獵奇心態;絕不會不懂裝懂,會慢慢摸索怎麼做節目;以二次元為主,找到他們的意見領袖。

態度好談,節目,是另一回事。說幾個改進建議吧。

1,四個隊長要發揮更多作用,比如把解釋動畫作品本身的任務承擔起來,每場換個行頭解釋扮演角色來源。選手表演之後也要多互動,過程中普及一些次元文化。

2,參考日本一些次元文化綜藝,把選手範圍擴大,只看唱跳和表演時間長了,觀眾都會膩,因為選手和選手間的區別僅在於唱歌跳舞曲目不同,這就跟唱歌選秀沒區別了。比如做手辦的,收集動畫周邊的,或者製作動畫、遊戲的,以及國內漫畫家。儘管參賽有困難,但作為展示內容也能讓節目看起來更多元。

3,在還沒播出的比賽階段,要對選手的節目把關做得更嚴格。奇葩選秀值得期待的地方在於《奇葩說》,二次元選秀值得期待的還是在能表演出來的節目本身。觀眾可能對次元文化不瞭解,但對是不是好聽、好看,都有雪亮的眼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