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經濟參考報2017年3月:“改變醫療服務”是我的終生夢想

2016年3月, 龔曉明集結全國百位婦產科醫生, 成立中國第一家婦產科醫生集團。 這位44歲的婦產科男大夫將其命名為“沃醫”, 寓意“醫生成長的沃土”。

這家新成立的醫生集團由選擇自由執業或者多點執業的醫生們組成, 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多家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合作, 提供醫療服務。 患者可以通過電話、網路預約的方式, 在合作的沃醫門診掛到平時緊俏的專家號。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需求及時安排手術。 儘管費用比公立醫院的平價門診要高, 但龔曉明認為, 走出體制的醫生們幫助老百姓免除了在公立醫院“排隊2小時,

看診5分鐘”的煩惱。

大夫們和執業醫院的關係則從“被管理”轉變為“平等合作”, 收益按合同分配;診療服務可以隨自己和患者的時間來安排, 付出與回報由市場決定;不再有搞科研、評職稱、應對大小檢查的煩惱。

“沃醫”聯合創始人康楷醫生走出公立醫院時, 曾將自己比作“一隻離開池塘, 游向大海的小魚”。 儘管少了“池塘”裡收入、科研的保障, 但醫生們卻獲得了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社會認可。

離開“池塘”

呼喚醫生走出體制溫床的龔曉明, 曾在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工作15年。 在中國最頂尖的公立醫院, 龔曉明享受著令同行羡慕的名聲。 他是治療子宮肌瘤方面的專家, 他的掛號費被“黃牛”炒到上千元, 診室外總是擠滿了等待加號的患者。

“我本應該沾沾自喜。 ”但2011年冬天, 一位患者告訴他, 自己冒著零下四度的嚴寒熬夜排隊買他的號時, 龔曉明被觸動了, “看病是件多麼痛苦的事”。

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 導致“看病難”成為中國主要的民生難題。 根據衛生部門公佈的資料顯示, 中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 而其中30%的醫療資源又分佈在大醫院。 上海每年門診多達2.24億人次, 住院人數超過3000萬;毗鄰北京的河北省每年有700萬人次進京看病, 而距離首都30公里的燕郊三甲醫院空床率高達70%。 大量外地人口進京就醫, 使北京的公立三甲醫院不堪重負, 也加劇了城市人口和交通負擔, 人們戲稱首都是“全國看病中心”。

嘈雜、“集市”般的就醫環境,

就如同春運時的火車站。 醫生往往和每個患者的交流時間一般只有2、3分鐘。 大夫形容自己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像被釘在椅子上一整天, 即使這樣還不斷有患者要求加號。 ”

龔曉明羡慕歐美國家遍佈大街小巷的診所, 那裡不僅就診有序, 環境整潔, 大夫西裝革履, 彬彬有禮, 更主要的是採取分級診療, 病人分流, 患者就近就可以接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2012年他去美國克裡夫蘭診所學習後, 形容那裡“讓就醫成為一種享受”。

2013年, 龔曉明從協和醫院辭職, 嘗試多點執業。 2015年, 他徹底離開公立醫院, 成為一名自由執業的婦產科醫生。

1972年出生在浙江臨海的龔曉明自小就成績優異。 因為性格內向, 父親給他填報的高考志願是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認為學醫是門“技術活兒”, 到哪裡都需要, 將來吃穿不愁。 他起先在協和醫院的內科實習, 曾看到很多病人到了中晚期, 醫生們卻無能為力。 他很不喜歡這種無力感。 他希望徹底快速解決問題, 於是決心做一名外科醫生, 並最終選擇了婦產科。

他曾經在手術臺上“血戰”5個小時, 從病人子宮裡一顆一顆地剔除419枚大小不等的肌瘤。 他的努力保住了一名未孕女性的子宮, 而在他之前, 病人看過的所有醫生都建議她摘除子宮。 “我得替病人考慮。 ”龔曉明說。

回歸市場

龔曉明在私立醫院的掛號費大概是在協和醫院7塊錢掛號費的60倍, 但給每個病人的診療時間至少15分鐘。 起初成立醫生集團時, 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定價,

最後完全是依據求醫需求而定。 在“沃醫”集團裡有一位資深醫生, 因對病人耐心負責, 常常要到晚上8、9點才能看完最後一個號, 結果“沃醫”將她的門診費提高到了800元, 但依舊門庭若市。

有人斥責如此高價是讓醫生只為富人服務, 但龔曉明認為, 私立醫院幫助病人節省的是時間成本。 患者可以省去排大隊、等加號的麻煩, 並體驗方便、舒服的優質診療過程, 同時醫生的價值得到體現, 醫患雙方共同受益。

儘管有國家政策支持, 但龔曉明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是孤獨的探索者。 2016年兩會期間, 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公佈資料, 到2015年年底全國一共有45000名醫生註冊多點執業, 其中36.7%來自公立三甲醫院, 28.4%來自二級醫療機構。

但醫生的“出走”, 讓公立醫院的資源優勢多少受到了衝擊。 去年6月,北京一家知名公立醫院的兩名眼科主任,就因多點執業而被免職,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同時,很多醫生對是否“出走”也猶豫不決,畢竟大醫院積累的病例是私立醫院不可及的。“醫生們最大的擔憂是沒有病人。”龔曉明說。

上海知名血管外科醫生張強在創立他的醫生集團時,也曾面臨沒有患者的境況。“我離開體制前,有200多名病人等著我手術,但我出來以後只有5位病人願意來找我,這對醫生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張強曾說。

“認廟不認人”是中國人普遍的就醫習慣。公立醫院的大平臺是病人來源的保障。龔曉明常把現在的公立醫院比作上世紀80年代的國營餐館——即使態度不好,也從不愁沒人光顧。成長于大醫院的大夫們,從來不用去“討好”病人,他們一旦走出體制,便在市場競爭中有些無所適從。

“跨界”互聯網

在龔曉明看來,解放醫生,首先要讓醫生跳過醫院,培育自己的口碑。

“醫療是服務行業,患者就是用戶,醫生不管願不願意,都會像餐館一樣,面對患者的點評打分。”龔曉明說,醫生要靠優質的“服務”打動“使用者”,構建醫患之間的信任。

龔曉明無意中觸網,“我開始只是利用互聯網幫助些患者,沒想到好口碑成就了互聯網上的醫生品牌”。龔曉明現在相信互聯網可以幫助醫生更快地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改變就醫從“奔醫院去”到“奔醫生去”。而他從體制內到自由執業的經歷,也恰好驗證了醫生建立口碑需要“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互聯網思維。

龔曉明可能是國內最早“跨界”互聯網的醫生。2000年,他進入協和工作的第三年,就利用業餘時間創建了“中國婦產科網”。那時候,網路普及率還很低。龔曉明起初只是因為“好玩兒”,自學了功能變數名稱申請、網頁設計等技術,摸索中一點一點建立起網站,將一些手術視頻、課件,還有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出來,供婦產科醫生們學習、交流。

有一次,他從國外學到治療產後出血的新技術,回國以後馬上找人製作成動畫,發佈在網站上。不久後,他看到一位醫生在論壇中留言,說他學會了這項逢合方法,在手術中挽救了一個子宮。龔曉明很欣慰,這讓他看到了互聯網平臺的價值。“醫生們的技術提高了,患者也受益。”

這兩年,隨著移動互聯網醫療飛速發展,龔曉明又喜歡上了在網路問診平臺回答病人的提問。他認為,線上問診的價值在於醫生與患者的交流完全公開,醫生的好壞取決於醫術和態度,而不是職稱和資歷。醫生個人的聲譽甚至超過了醫院。龔曉明說,他的很多門診患者都是看了網路平臺後慕名而來的。

2015年,這位元醫療界的網路先鋒轉型為一名互聯網醫療創業者。他創立了“風信子”孕期管理APP,為備孕女性、孕婦和產婦提供圖文和語音的線上問診服務。

堅守之路

龔曉明的隊伍在慢慢壯大。當年獨立經營的網站,如今已有數十個人的支持團隊,並成為業界權威。今天,醫生已是中國社交網路上最活躍的群體之一,在龔曉明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白衣天使”用自媒體普及醫學知識,回答患者諮詢。

更令人振奮的是,醫生自由執業被提上了國家日程。2016年10月國務院發佈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

分析人士預測,未來15年內,越來越多的醫生將會實現從“單位人”到“社會人”的轉變。有人稱,“醫生將迎來自由執業的春天。”

龔曉明曾在付費語音問答平臺上向同樣成名於網路的“急診科女超人”於鶯提問,表達對創業同行的支持。因為他深知互聯網醫療創業的道路充滿艱辛。儘管網上問診模式為備受詬病的“排隊2小時,看診5分鐘”問題提供了解決之道,但一些醫生和病人對網路醫療的安全和效果還存有疑慮。

不僅如此,國內私立醫院良莠不齊,缺乏監管,且大多被貼上“收費高”、“貴族化”的標籤,患者對私立醫院的信任感不強。“願意多花錢去私立醫院看病的老百姓還不多。”龔曉明說。他設想的“醫改”是兩條路並行,即以教學醫院為基礎的保障型醫院,和以市場化為基礎的私立醫院,將共同構成未來中國的醫療格局。

從去年開始,龔曉明的醫生集團開始和京、滬周邊省份的基層醫療機構合作,派專家去當地醫院出診、手術。目前在河北省和浙江省共有4家醫院與“沃醫”建立合作。

據河北省張家口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高峽介紹,自去年9月醫院和“沃醫”合作以來,門診量、手術量都比往年同期有明顯增加,不僅當地醫護人員的水準提高,同時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享受了北京專家的優質醫療服務。“看病不用在勞頓奔波往返于京、張兩地,醫院能把病人留住了。”高峽稱。

龔曉明現在每個月除了在北京的門診外,還會去一次上海和深圳出診和手術。看似緊張的節奏,但他卻由此在生活上擁有了更多自由。龔曉明坦言,他在努力把醫生集團建設成為線下醫療機構——一個老百姓可以信賴的醫療實體。

“慢慢改變,我相信醫療就是要靠我這樣的創業者去改變的,我會在這個行業堅守下去。改變醫療服務,是我的終生夢想。”

本文經“經濟參考報”授權轉載。

去年6月,北京一家知名公立醫院的兩名眼科主任,就因多點執業而被免職,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同時,很多醫生對是否“出走”也猶豫不決,畢竟大醫院積累的病例是私立醫院不可及的。“醫生們最大的擔憂是沒有病人。”龔曉明說。

上海知名血管外科醫生張強在創立他的醫生集團時,也曾面臨沒有患者的境況。“我離開體制前,有200多名病人等著我手術,但我出來以後只有5位病人願意來找我,這對醫生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張強曾說。

“認廟不認人”是中國人普遍的就醫習慣。公立醫院的大平臺是病人來源的保障。龔曉明常把現在的公立醫院比作上世紀80年代的國營餐館——即使態度不好,也從不愁沒人光顧。成長于大醫院的大夫們,從來不用去“討好”病人,他們一旦走出體制,便在市場競爭中有些無所適從。

“跨界”互聯網

在龔曉明看來,解放醫生,首先要讓醫生跳過醫院,培育自己的口碑。

“醫療是服務行業,患者就是用戶,醫生不管願不願意,都會像餐館一樣,面對患者的點評打分。”龔曉明說,醫生要靠優質的“服務”打動“使用者”,構建醫患之間的信任。

龔曉明無意中觸網,“我開始只是利用互聯網幫助些患者,沒想到好口碑成就了互聯網上的醫生品牌”。龔曉明現在相信互聯網可以幫助醫生更快地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改變就醫從“奔醫院去”到“奔醫生去”。而他從體制內到自由執業的經歷,也恰好驗證了醫生建立口碑需要“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互聯網思維。

龔曉明可能是國內最早“跨界”互聯網的醫生。2000年,他進入協和工作的第三年,就利用業餘時間創建了“中國婦產科網”。那時候,網路普及率還很低。龔曉明起初只是因為“好玩兒”,自學了功能變數名稱申請、網頁設計等技術,摸索中一點一點建立起網站,將一些手術視頻、課件,還有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出來,供婦產科醫生們學習、交流。

有一次,他從國外學到治療產後出血的新技術,回國以後馬上找人製作成動畫,發佈在網站上。不久後,他看到一位醫生在論壇中留言,說他學會了這項逢合方法,在手術中挽救了一個子宮。龔曉明很欣慰,這讓他看到了互聯網平臺的價值。“醫生們的技術提高了,患者也受益。”

這兩年,隨著移動互聯網醫療飛速發展,龔曉明又喜歡上了在網路問診平臺回答病人的提問。他認為,線上問診的價值在於醫生與患者的交流完全公開,醫生的好壞取決於醫術和態度,而不是職稱和資歷。醫生個人的聲譽甚至超過了醫院。龔曉明說,他的很多門診患者都是看了網路平臺後慕名而來的。

2015年,這位元醫療界的網路先鋒轉型為一名互聯網醫療創業者。他創立了“風信子”孕期管理APP,為備孕女性、孕婦和產婦提供圖文和語音的線上問診服務。

堅守之路

龔曉明的隊伍在慢慢壯大。當年獨立經營的網站,如今已有數十個人的支持團隊,並成為業界權威。今天,醫生已是中國社交網路上最活躍的群體之一,在龔曉明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白衣天使”用自媒體普及醫學知識,回答患者諮詢。

更令人振奮的是,醫生自由執業被提上了國家日程。2016年10月國務院發佈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

分析人士預測,未來15年內,越來越多的醫生將會實現從“單位人”到“社會人”的轉變。有人稱,“醫生將迎來自由執業的春天。”

龔曉明曾在付費語音問答平臺上向同樣成名於網路的“急診科女超人”於鶯提問,表達對創業同行的支持。因為他深知互聯網醫療創業的道路充滿艱辛。儘管網上問診模式為備受詬病的“排隊2小時,看診5分鐘”問題提供了解決之道,但一些醫生和病人對網路醫療的安全和效果還存有疑慮。

不僅如此,國內私立醫院良莠不齊,缺乏監管,且大多被貼上“收費高”、“貴族化”的標籤,患者對私立醫院的信任感不強。“願意多花錢去私立醫院看病的老百姓還不多。”龔曉明說。他設想的“醫改”是兩條路並行,即以教學醫院為基礎的保障型醫院,和以市場化為基礎的私立醫院,將共同構成未來中國的醫療格局。

從去年開始,龔曉明的醫生集團開始和京、滬周邊省份的基層醫療機構合作,派專家去當地醫院出診、手術。目前在河北省和浙江省共有4家醫院與“沃醫”建立合作。

據河北省張家口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高峽介紹,自去年9月醫院和“沃醫”合作以來,門診量、手術量都比往年同期有明顯增加,不僅當地醫護人員的水準提高,同時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享受了北京專家的優質醫療服務。“看病不用在勞頓奔波往返于京、張兩地,醫院能把病人留住了。”高峽稱。

龔曉明現在每個月除了在北京的門診外,還會去一次上海和深圳出診和手術。看似緊張的節奏,但他卻由此在生活上擁有了更多自由。龔曉明坦言,他在努力把醫生集團建設成為線下醫療機構——一個老百姓可以信賴的醫療實體。

“慢慢改變,我相信醫療就是要靠我這樣的創業者去改變的,我會在這個行業堅守下去。改變醫療服務,是我的終生夢想。”

本文經“經濟參考報”授權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