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網易蝸牛讀書上線,開啟“時間付費”模式 你是買時間還是買內容

文/熙悅

近日網易上線了一款新的閱讀App——蝸牛讀書。 它與此前閱讀類App的不同之處在于, 從原先“按單本書付費”、“按章節付費”轉變為按閱讀時長付費, 用戶每天還有一個小時的免費閱讀時間, 在時限內, 用戶可以閱讀App內所有書目。 走過“內容付費元年”的2016年, 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接受知識變現, 為文字、音訊和視頻等內容付費也成了常態。 而蝸牛讀書的出現, 可謂開啟了“時間付費”模式, 成為付費時代的新模式, 在兩種閱讀模式下, 你更願意為哪種買單?

蝸牛讀書裡面有什麼

1、貫穿了網易一向標榜的情懷

網易做的App似乎一直在打情懷牌, 之前的雲音樂, 因為黑色膠片的播放模式, 以及每日推出的私人FM牢牢拴住了一批用戶的心, 讀娛君現在打開雲音樂, 基本不搜歌, 只聽首頁的推薦曲目就可以滿足一個律動的音樂心了。 這次網易做的蝸牛讀書又是一款面向小眾、小資的閱讀軟體(至少目前看來是如此)。

它的定位是對經典書籍沉浸式的深度閱讀, 希望用戶在讀書的時候能像蝸牛一樣慢下來, 這點倒是挺符合網易產品一貫的垂直風格。

在書目選擇上, 蝸牛讀書將書分類為互聯網、看歷史、學管理、讀心術、正能量、看小說、大社科、人物志、新經濟、文藝範、在職場、科學控、愛生活、談感情、學理財、行銷力等16類。 讀娛君是個愛讀書的好孩子, 於是把每一類都打開看了看, 確實都是經過篩選後的精品書目, 有不少書目還是躺在讀娛君的購物車裡準備下單的。 比起其他閱讀軟體中氾濫的網路小說、過氣雜誌, 從這一點看來蝸牛讀書的選書逼格還是蠻高的。 不過希望網易能保持住這種調調,

千萬不要後期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就什麼書都推薦。 現在的用戶不再是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而買單, 而是更願意為“琴棋書畫詩酒茶”中的“茶”買單, 買的就是一個情懷, 一個情調。

2、新增領讀人, 擴大社交圈

用戶的時間是有限的, 每天能讀的書也是有限的,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快速定位自己想看的書?針對這項需求, 網易蝸牛讀書開放了“領讀人”功能。 “領讀人”是帶領你閱讀的人, 在產品中為讀者推薦好書、製作書單、發表書評, 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一本書。 網易蝸牛讀書對領讀人的審核相當嚴格, 需提交自己的身份簡介、擅長領域, 並需持續發佈有效且優質的推薦內容, 目前已有來自讀書會、書店、共讀社群、出版社等領域的讀書達人入駐成為了領讀人。

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分享讀書心得, 可以更全面的瞭解一本書。

“買時間”還是“買內容”

3月7日, 豆瓣上線了“豆瓣時間”, 是北島主持, 請來他的朋友西川、劉文飛、歐陽江河等詩人和詩歌譯者共同朗誦和講解 51 首中外經典現代詩, 訂閱價格 128元。 3月15日, 豆瓣的付費內容產品“豆瓣時間”宣佈, 上線5天銷售額過百萬, 7天付費訂閱用戶過萬。

Round 1 試錯功能誰更強

網上買書、購買電子書, 最擔心的事情是什麼?莫過於看不見書中內容, 付了錢, 打開書一看, 裡面內容完全看不下去, 白白十幾塊錢就浪費了。 雖然現在很多閱讀軟體上都有試讀, 但試讀基本只局限於目錄、前言, 還看不到內容就結束了。 但蝸牛讀書是購買時間, 根據現在的報價, 除去每天1小時的免費讀書時間外, 一天1元, 這1元就可以讀遍軟體內所有的書。 這就讓用戶有了試錯的機會, 打開一本書, 翻了兩頁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內容, 就可以放下去選擇其他的書。 所以在試錯功能上, 蝸牛讀書所代表的“時間付費”更勝一籌。

Round 2 閱讀模式哪家強

蝸牛讀書採取的是“時間付費”模式,同時還每天限時一小時免費看書,這幫助用戶將碎片時間化整為零,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來消化今日的閱讀時長。雖然有倒計時帶來的緊迫感,也幫助用戶每天積累到一定的閱讀量。這種模式有些類似我們現實生活中圖書館採用的模式,書借一個月免費,超過一個月就要收費。所以讀娛君周圍的不少人都表示,圖書館借來的書才會看,自己買的書總覺得什麼時候都能看,往往就束之高閣。這樣看來,在用戶的閱讀量上,蝸牛讀書似乎更勝一籌。

但讀書不僅要多,還要深,雖然蝸牛讀書的初衷是希望用戶像蝸牛一樣慢慢的、深入的讀書,但因為有了時間的限制,其實並不利於用戶在某本書上花太多的時間。反而是“內容付費”類的閱讀模式更占上風,既然這本書已經花錢買了,那不好好研究研究豈不是浪費了。所以在閱讀模式上,讀娛君認為兩種模式各有特點,難分高下,就看用戶是選擇深閱讀還是淺閱讀了。

Round 3 摸摸錢袋子誰更鼓

“時間付費”和“內容付費”哪個更能賺錢?目前閱讀軟體中,主流盈利模式都是內容收費,不管是整書購買,還是按章節購買,實質都是購買單位IP。而購買之後基本都屬於不退不換。

而蝸牛讀書採用的是時間收費,每天還有1個小時的免費閱讀時間。根據極光大資料 iAPP 平臺2017年前兩個月的監測資料顯示,目前佔據市場份額最多的幾款主流移動閱讀平臺,包括 QQ 閱讀和掌閱等,每日的平均使用時長都沒有超過1小時。在使用時長上佔據明顯優勢的QQ閱讀,每日的平均使用平均時長也只有51分鐘,隨後的掌閱是 31分鐘。所以很多用戶每天1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就已經夠了,花錢再去讀書只占到小部分。所以對網易蝸牛來說,怎麼讓用戶願意在平臺上多停留還是亟需解決的問題。不過網易蝸牛讀書的書籍介紹頁中加入了“購買紙書”入口,可以導流到京東。這一做法增加了變現途徑。

所以就目前來看,“內容付費”似乎在盈利能力上更佔優勢,不過“時間付費”是否會後來者居上,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不管是“時間付費”模式還是“內容付費”模式,說到底使用者其實還是在為內容買單,而“時間付費”由於其試錯功能更強大,所以對內容的要求就更高。網易蝸牛由於其在書目選擇上的慎重,已經吸引來不少用戶。但未來如何發展,會不會為了大眾化而降低書的品質,讀娛君心裡還是默默擔心一下。希望蝸牛能秉承做情懷的初心,不要滅了我們這批“元老級”用戶的情懷。

蝸牛讀書所代表的“時間付費”更勝一籌。

Round 2 閱讀模式哪家強

蝸牛讀書採取的是“時間付費”模式,同時還每天限時一小時免費看書,這幫助用戶將碎片時間化整為零,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來消化今日的閱讀時長。雖然有倒計時帶來的緊迫感,也幫助用戶每天積累到一定的閱讀量。這種模式有些類似我們現實生活中圖書館採用的模式,書借一個月免費,超過一個月就要收費。所以讀娛君周圍的不少人都表示,圖書館借來的書才會看,自己買的書總覺得什麼時候都能看,往往就束之高閣。這樣看來,在用戶的閱讀量上,蝸牛讀書似乎更勝一籌。

但讀書不僅要多,還要深,雖然蝸牛讀書的初衷是希望用戶像蝸牛一樣慢慢的、深入的讀書,但因為有了時間的限制,其實並不利於用戶在某本書上花太多的時間。反而是“內容付費”類的閱讀模式更占上風,既然這本書已經花錢買了,那不好好研究研究豈不是浪費了。所以在閱讀模式上,讀娛君認為兩種模式各有特點,難分高下,就看用戶是選擇深閱讀還是淺閱讀了。

Round 3 摸摸錢袋子誰更鼓

“時間付費”和“內容付費”哪個更能賺錢?目前閱讀軟體中,主流盈利模式都是內容收費,不管是整書購買,還是按章節購買,實質都是購買單位IP。而購買之後基本都屬於不退不換。

而蝸牛讀書採用的是時間收費,每天還有1個小時的免費閱讀時間。根據極光大資料 iAPP 平臺2017年前兩個月的監測資料顯示,目前佔據市場份額最多的幾款主流移動閱讀平臺,包括 QQ 閱讀和掌閱等,每日的平均使用時長都沒有超過1小時。在使用時長上佔據明顯優勢的QQ閱讀,每日的平均使用平均時長也只有51分鐘,隨後的掌閱是 31分鐘。所以很多用戶每天1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就已經夠了,花錢再去讀書只占到小部分。所以對網易蝸牛來說,怎麼讓用戶願意在平臺上多停留還是亟需解決的問題。不過網易蝸牛讀書的書籍介紹頁中加入了“購買紙書”入口,可以導流到京東。這一做法增加了變現途徑。

所以就目前來看,“內容付費”似乎在盈利能力上更佔優勢,不過“時間付費”是否會後來者居上,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不管是“時間付費”模式還是“內容付費”模式,說到底使用者其實還是在為內容買單,而“時間付費”由於其試錯功能更強大,所以對內容的要求就更高。網易蝸牛由於其在書目選擇上的慎重,已經吸引來不少用戶。但未來如何發展,會不會為了大眾化而降低書的品質,讀娛君心裡還是默默擔心一下。希望蝸牛能秉承做情懷的初心,不要滅了我們這批“元老級”用戶的情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