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獨家:重慶初一女生卓楊靈兒三次走進非洲!跟著爸爸保護野生動物

少年搞野保?或許在很多人眼裡, 這就是天方夜譚。 可就有這樣一個女生, 在非洲的馬賽馬拉-奧肯耶保護區, 用自己的方式加入野生動物保護的行列。

卓楊靈兒

這個女生叫卓楊靈兒, 現就讀于重慶八中宏帆校區初2019級32班。 你可別看她才初一, 她的經歷興許你一輩子都未曾想過。

當地人教她如何識別野外的植物

野生動物的故事伴她成長

卓楊靈兒的爸爸——星巴, 是第一個到非洲做全職野保工作的中國人,

馬拉野保基金會創始人, 常年在非洲野外與原始部落為伍, 與獅子為伴, 守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卓楊靈兒從小就聽著爸爸給她講野生動物的故事, 4歲時她第一次跟著爸爸去了非洲。 親眼見到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讓她非常興奮, 為此爸爸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小星巴玩轉非洲》。 而小星巴正是卓楊靈兒的非洲名, 星巴則是爸爸的非洲名, 在斯瓦希裡語中意為獅子。

和獅子近距離接觸

8歲時, 卓楊靈兒第二次去了非洲, 並開始接觸野生動物保護的理念。 回國後她開始在學校和同學中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理念, 並經常在爸爸組織的活動中演講。

幼時的兩次經歷在卓楊靈兒心中悄然播下志願做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種子。 去年, 12歲的卓楊靈兒第三次去了非洲, 再次踏上那片充滿回憶的非洲大地, 卓楊靈兒的心情和以往確乎有些不同了。 “這一次, 我不再是遊覽者, 不再是體驗者, 我已經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中的準備。

這不是說說而已。 第三次的非洲之行卓楊靈兒在肯亞待了近2個月, 這兩個月, 卓楊靈兒深入馬賽馬拉-奧肯耶保護區踏踏實實地做著對拯救野生動物有益的事。

參與義工專案

遠離鋼筋混凝土的伊甸園

馬賽馬拉-奧肯耶保護區是非洲野生動物生活的家園,

也是卓楊靈兒爸爸工作的地方。 保護區裡的一切和肯亞首都奈洛比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世界。 保護區裡清新的空氣、鬱鬱蔥蔥的樹木, 映襯著金黃的草原, 還有成群的角馬、斑馬及各種羚羊在草原上和諧地吃著草;大象帶著小象在叢林裡穿梭;獅群悠閒的在灌木叢旁, 沐浴著陽光休息, 小獅子在一旁玩耍、打鬧;雄鷹在碧藍天空中舒展著雙翅自由的飛翔。

卓楊靈兒在日記裡寫道, 每天早上鳥鳴聲會把我叫醒, 然後跟著爸爸出去巡邏, 看看有沒有非法放牧, 有沒有盜獵者, 有沒有動物受傷。 接著在野外享用早餐, 旁邊就是各種各樣的動物。 下午, 可以和爸爸一起在我們野外的家裡工作, 傍晚又出去巡邏, 晚上7點回來以後就在篝火旁邊玩動物遊戲, 夜裡聽著雄獅的低吼入睡,有時動物們會來到野保營地跟我們打招呼。這才是我想去的地方,這,才是我最嚮往的非洲大草原。一個遠離城市鋼筋混凝土的伊甸園。

爸爸的小助手參與多項工作

參與義工專案

這兩個月裡,卓楊靈兒參與到了馬拉野保基金會的野外項目中去,慢慢瞭解了什麼是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什麼是瀕危物種的保護,如何解決人獸衝突和非法放牧。她擔任爸爸的助手,做了很多野生動物保護的工作,如參與修建野外圖書館、開闢新的步道、做野外記錄、更新獅子研究資料、為訪客講解入住野保營地的注意事項、帶領志願者團隊步行識別動物足跡和植物外形及功效、幫首席巡邏官翻譯(英譯漢)、參與組織非洲草原運動會和文娛晚會、參與修建了兩個防獅圍欄、走訪非洲原始部落等。

回國後的卓楊靈兒通過攝影展和演講的方式把自己在非洲兩個月的經歷講述給大家,希望讓更多人重視野生動物的保護。她也呼籲大家不要購買皮草。“當你買皮草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野生動物被活生生扒皮的痛。請不要購買象牙、犀牛角,當你買象牙犀牛角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大象犀牛被殺死然後割掉牙齒的苦。”

班主任看報導才知道她的故事

竇亞新是卓楊靈兒的班主任,一次偶然他在媒體報導中看到了卓楊靈兒的身影,“這不是我們班上的學生嗎?”竇老師找到卓楊靈兒一問,才知道這樣一個初中小女生已經走進非洲開始從事野保工作了。

“看到她這麼小的年齡就為野保做這麼多事情,還做出了一些成績,我感到很驚訝。在校園裡,她一直是性格沉穩、做事踏實的學生。”竇老師說,學校、班級邀請卓楊靈兒分享她的野保經歷。“她談得更多的是自己的體會感受,以及呼籲大家愛護野生動物。”竇老師透露,得知身邊的同學居然參加了這樣一項看似遙不可及的公益活動,班上很多同學都感到很驚喜。

接下來,卓楊靈兒還將在學校舉辦攝影展,竇老師表示自己也很期待。

在大草原上

媽媽希望培養女兒有更大責任心

對於女兒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媽媽楊女士表示肯定和支援。“不論是作為爸爸的小助手,還是回到校園宣傳野保,她都做得很好。除了關注她的學習成長,我希望孩子從小有環保意識。走進非洲這段經歷,能夠讓孩子開拓眼界,更培養了她的責任心。”楊女士說,“我希望女兒能夠成為善良有責任感的人,在生活中也能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

背景介紹:

卓楊靈兒的爸爸——星巴,第一個到非洲做全職野保工作的中國人,馬拉野保基金會創始人,常年在非洲野外與原始部落為伍,與獅子為伴,守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他在非洲的傳奇經歷已經被拍成了很多電視紀錄片,正在影響更多中國人關注全球範圍的生態與野保公益事業。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王乙竹 受訪者供圖

夜裡聽著雄獅的低吼入睡,有時動物們會來到野保營地跟我們打招呼。這才是我想去的地方,這,才是我最嚮往的非洲大草原。一個遠離城市鋼筋混凝土的伊甸園。

爸爸的小助手參與多項工作

參與義工專案

這兩個月裡,卓楊靈兒參與到了馬拉野保基金會的野外項目中去,慢慢瞭解了什麼是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什麼是瀕危物種的保護,如何解決人獸衝突和非法放牧。她擔任爸爸的助手,做了很多野生動物保護的工作,如參與修建野外圖書館、開闢新的步道、做野外記錄、更新獅子研究資料、為訪客講解入住野保營地的注意事項、帶領志願者團隊步行識別動物足跡和植物外形及功效、幫首席巡邏官翻譯(英譯漢)、參與組織非洲草原運動會和文娛晚會、參與修建了兩個防獅圍欄、走訪非洲原始部落等。

回國後的卓楊靈兒通過攝影展和演講的方式把自己在非洲兩個月的經歷講述給大家,希望讓更多人重視野生動物的保護。她也呼籲大家不要購買皮草。“當你買皮草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野生動物被活生生扒皮的痛。請不要購買象牙、犀牛角,當你買象牙犀牛角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大象犀牛被殺死然後割掉牙齒的苦。”

班主任看報導才知道她的故事

竇亞新是卓楊靈兒的班主任,一次偶然他在媒體報導中看到了卓楊靈兒的身影,“這不是我們班上的學生嗎?”竇老師找到卓楊靈兒一問,才知道這樣一個初中小女生已經走進非洲開始從事野保工作了。

“看到她這麼小的年齡就為野保做這麼多事情,還做出了一些成績,我感到很驚訝。在校園裡,她一直是性格沉穩、做事踏實的學生。”竇老師說,學校、班級邀請卓楊靈兒分享她的野保經歷。“她談得更多的是自己的體會感受,以及呼籲大家愛護野生動物。”竇老師透露,得知身邊的同學居然參加了這樣一項看似遙不可及的公益活動,班上很多同學都感到很驚喜。

接下來,卓楊靈兒還將在學校舉辦攝影展,竇老師表示自己也很期待。

在大草原上

媽媽希望培養女兒有更大責任心

對於女兒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媽媽楊女士表示肯定和支援。“不論是作為爸爸的小助手,還是回到校園宣傳野保,她都做得很好。除了關注她的學習成長,我希望孩子從小有環保意識。走進非洲這段經歷,能夠讓孩子開拓眼界,更培養了她的責任心。”楊女士說,“我希望女兒能夠成為善良有責任感的人,在生活中也能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

背景介紹:

卓楊靈兒的爸爸——星巴,第一個到非洲做全職野保工作的中國人,馬拉野保基金會創始人,常年在非洲野外與原始部落為伍,與獅子為伴,守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他在非洲的傳奇經歷已經被拍成了很多電視紀錄片,正在影響更多中國人關注全球範圍的生態與野保公益事業。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王乙竹 受訪者供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