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錢學明:互聯網治理要扛起保護青少年的大旗

本報記者 白琳報導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西區委主委, 廣西中華職業教育社主任錢學明兩會期間上交了一份提案, 建議互聯網治理要扛起保護青少年的大旗。 錢學明委員認為, 網路空間競爭的根本是人心的競爭, 網路空間是爭奪青少年的戰場。 國家的未來在青少年,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網路。 有什麼樣的網路, 就有什麼樣的青少年;有什麼樣的青少年, 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因此, 世界各國都把加強網路空間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了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之上。

錢學明說, 首先,

從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 加強互聯網治理最能站得住腳, 最容易形成共識。 當前, 全球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溺於網路, 由於大量不良資訊摻雜其中, 危害極大。 為了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世界各國普遍採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淨化網路舉措。 美國採取了立法、重處、分級制等措施, 法國採取家長與孩子互定家庭公約, 英國規定用豐富的課餘活動分解上網時間, 韓國對網吧進行嚴格管理, 日本對遊戲網吧徵收重稅, 而德國則嚴打網路犯罪。 真可謂煞費苦心, 方法用盡。 可見, 世界上不管是什麼政治制度、什麼意識形態的國家, 為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而加強互聯網治理都出重拳, 絕不手軟, 最不會受到異議。

其次, 青少年是線民的主體,

互聯網越來越成為其學習和生活空間的重要部分。 《第38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 截至2016年6月, 10—29歲群體超過線民總數的50%。 其中, 10—19歲群體超過20%。 互聯網日益成為青少年須臾難離的“第六器官”。

再次,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離不開健康、清朗的網路空間。 互聯網是把不折不扣的“雙刃劍”, 一方面拓寬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徑, 為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另一方面, 海量的網路資訊中不乏暴力、色情、詐騙等違法不良資訊, 更有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的惡意攻擊。 對於成年人, 網路不良資訊尚且具有明顯的誤導作用;對於青少年, 其危害更是致命!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調查顯示, 8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都與網路不良資訊有關;少年犯中,

“經常進網吧”的占93%, “沉迷網路”的占85%。

第四, 為青少年掃出一片風清氣正的網路環境是維護國家安全的現實需要。 如今, 網路空間已經成為海、陸、空、天之外的“第五空間”,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許多發達國家都將青少年網路安全作為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內容, 美、日、德等國都對青少年網路安全進行了專門立法。 然而, 西方國家及輿論對我國網路主權、網路空間安全總是採取“雙重標準”, 尤其是對互聯網治理工作妄加扣上“限制網路民主”等帽子。 敵對勢力將“互聯網上的青少年工作”, 作為意識形態滲透的“重型武器”, 將目標指向我們的“互聯網一代”。 可見, 加強互聯網治理、切實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關係國家安全。

第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需要引導和教育的物件是青少年, 人民群眾最容易支持和接受的同樣是保護青少年。 利用好互聯網, 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青少年心中播種發芽, 扣好“人生的扣子”, 是建設網路強國的必然要求。 淨化網路環境、維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關係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 廣大人民群眾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最容易理解和支持互聯網治理工作。

錢學明委員指出, 我們應當站在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道德制高點上, 更加理直氣壯地扛起保護青少年的大旗, 通過完善立法, 切實加強互聯網監管, 以便更加“師出有名”, 贏得各方共識, 讓敵對分子無縫可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