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矽谷是科技的發源地?你可能搞錯了

這是我有嘉賓發佈的第398篇文章

2704字 | 閱讀4分鐘

當大家都在推崇從0到1的創新, 推崇引領科技潮流的矽谷, 《浪潮之巔》《智慧時代》作者吳軍卻在「嘉賓派·智慧×未來」大會上公開表示, 矽谷其實並沒有做什麼發明, 從0到1可能並沒有什麼價值。 那麼, 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創新?在本文裡你可以找到答案。

節選自吳軍在嘉賓派的分享, 敏感內容有刪減

《從0到1》被誤讀了

今天, 我想講一個你們可能不知道的故事。 有一本書《從0到1》, 看過的舉手。 這兒大概有70%的人看過。 這本書首先是一本很好的書, 但是被誤讀了。

因為看完這本書, 大家都相信, 中國現在缺的就是從0到1的突破或者創新。 Peter Thiel的觀點是, 矽谷做的是從0到1, 但是中國做的是從1到N, 當矽谷有一個公司做成一件事的時候, 中國出來複製, 做得很成功, 比如百度、阿裡巴巴等等, 都是這樣。 他舉了4個從0到1的例子, 一個是微軟,

一個Google, 一個蘋果, 一個特斯拉。

其實這4個例子, 我個人倒覺得都是從1到N的。 微軟不是第一個做出windows作業系統的;蘋果也不是第一個做成windows作業系統的, windows實際上是第三個, 但是它做成了。 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Google也不是第一個做搜索的。 特斯拉也不是第一個做電車的。 最早做電車的人是愛迪生, 在內燃機汽車出現以前, 4個輪子, 能走的車, 大部分都是電車, 但是它效率不高, 所以後來內燃機出來, 這種車就消失了。 真正現在意義上的電車是美國GM的EV1, 特斯拉是後來的。 所以這些都不是從0到1的好例子。 真正從0到1特別好的例子, 反而是Peter Thiel自己辦的公司Paypal。

所以, 真正偉大的公司, 它要走過很多很多路, 不是一下想到一個點子, 在行業裡就能夠比較領先的。

為什麼呢?因為即便這個點子不是抄來的, 你只走了一步是不夠的, 從0到1是不夠的。

創新失敗的原因:為了賣藥去發明一種病

實際的情況是, 矽谷沒有發明什麼。 我們知道的這些科技, 都不是矽谷發明的。 電晶體, 貝爾實驗室發明的, 一直到PC, 你想像不到,

是義大利人發明的, 好利獲得這家公司。 曾經是義大利第二大工業公司。

很多科技是MIT、歐洲人發明的, 但是今天的創業, 大家感覺是MIT不如斯坦福, 也沒有覺得歐洲的IT有多麼領先, 至少, 在互聯網時代, 中國能有好多新起來的大公司, 但是歐洲沒有。 也就是說, 完成了從0到1這件事, 和最後成功, 其實完全是兩回事, 你可能在替他人在做嫁衣裳。 如果你還不是從0到1, 是從1到2, 只走了一步的話, 那更不夠, 真正要完成的是從0到N整個過程。

什麼是創新? 創新這個詞, 有時候是個偽命題。 我接觸到很多家的公司, 沒有一家說自己不創新。 如果所有人都說自己在創新的話, 這本身就是一件很無意義的事情。

接下來要深究的話, 什麼是實際問題?或者說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有用? 有一款藥叫Brintellix,

在中國沒有上市, 這種藥是用來治一種叫做模糊記憶憂鬱症的病。 這藥已經被美國FBI要求下架了, 理由很簡單:你不能為了賣你的藥, 去發明一種病。

回到雙創這個話題。 我們仔細想一想, 兩年前雙創的時候, 有多少人是在為了賣他的藥在發明不同的病。 很多人要解決的問題根本不存在的。 所以, 實際上我們創新失敗的第一個原因, 就在於我們在為了賣藥去發明病。

從0到1的發明可能沒有什麼用

接下來我們講一個真正的實際問題。傷口感染,困擾人類至少幾千年,最後是青黴素的發明,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問題。青黴素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發明出來的最偉大的一種藥。

它的偉大不僅在於能夠治療感染,讓人均壽命大概提高了10歲,更重要的是它讓人活著有點信心。以前很多治療時靈時不靈,但是青黴素一吃就管用。人類對醫生的信心是從有了青黴素開始的。

那麼這個偉大的藥怎麼來的?我們聽到的故事是一個偶然的發現,一個有準備的頭腦。其實不是這樣的。

最早使用青黴素的人,有歷史記載,是唐朝的裁縫。從0到1的偉大發現,是怎麼回事呢?因為過去裁縫們用剪刀會不小心把手劃破,要知道那鐵銹上有破傷風,劃破手可能人就死了。後來裁縫發現把長了綠毛的漿糊抹在手上就好了,但是什麼原因沒人知道。

所以你會發現從0到1的發明可能沒有什麼用。當然,你說過去人不懂得科學,當懂得科學,從0到1就有用。我們知道一個青黴素的傳說。英國有個大夫叫弗萊明,他想研製一種藥來殺死細菌。有一次他出去度假,回來以後發現細菌培養皿長毛了,黴菌把細菌都殺死了。他有一個有準備的頭腦,於是發現了青黴素。後來還獲得了諾貝爾獎。

真實故事是這樣的。1928年,弗萊明看到培養皿上長了毛,由此發現青黴素,1929年他發表了研究論文,當時叫盤尼西林。但是接下來10年,他的科研都沒有太大進展。第一,實驗不大可重複。因為濃度太低,時靈時不靈,因而在科學上不被承認。第二,他無法分離出有效成分。

圖為嘉賓派幫主、東家聯合創始人趙普在大會現場

從1到N有多難?

1938年,牛津大學實驗室裡的弗洛裡注意到了這項科研。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對藥品的需求非常強,弗洛裡就從弗萊明的手上接過了這個菌種。弗洛裡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際縱隊,有德國猶太人錢恩,還有兩個很重要的人一個叫哈特利,一個叫亞伯拉罕。

拿到菌種以後,弗洛裡就把它交給了錢恩。錢恩是個生化專家,他就從發黴的毛中分離出青黴素。他最早做的小白鼠實驗很成功,但是青黴素含量太少不足以做人類實驗。

於是弗洛裡在牛津雇了很多女孩去養青黴菌,這些人被稱為盤尼西林女孩。很快,她們把整個牛津大學搞得全發黴了。弗洛裡想,需要尋求工業界的協助。

弗洛裡把團隊一分為二,他和哈特利到美國尋求合作,錢恩和亞伯拉罕留在英國繼續研究。

到美國之後,他們首先想辦法改進培養基。當時美國中部產玉米,他們就發現用玉米汁來培養青黴菌,產量提高了很多倍。第二,尋找更好的菌種。當時哈特利手下一個實驗員叫瑪麗,有一天她在水果攤看到一個哈密瓜綠油油的,就拿回去了。結果發現這個菌種正好是可以用的,產量又提高很多。再加上後來很多美國大學的研究人員,嘗試了各種科學手段,最終使得產量提高了1000倍。

但是離真正工業化生產還差得很遠。弗洛裡開始去美國十幾家藥廠遊說,最後說動了4家。當時戰火還沒蔓延到美國,本來藥廠是要單獨研究,但是沒多久就爆發了珍珠港事件,於是大家就聯合起來進行生產。

戰爭已經爆發,青黴素產量還是不夠。工程師們就想辦法增加產量。先是有人發明一個4萬升的缸,用來培養黴菌。後來又發現它會出現泡沫隔絕氧氣,黴菌就死了,科學家就又發明了除泡沫的機器,讓黴菌好好生長,就這樣開始大量生產。

就這樣,在無數工人、無數工程師、科學家的努力下,到了1944年青黴素產量增加了80倍。諾曼地登陸的時候,每一個傷患基本都能得到救治,藥品價格也從80美元降到了40美分。

再說錢恩和亞伯拉罕在英國的研究工作。他們發現了青黴素殺菌的機理,是裡面有一種物質叫青黴烷,它通過溶解細菌的細胞壁把細菌殺死。如果能把青黴烷提取出來,以後能合成它就好了。後來牛津大學的女科學家霍奇金,用X射線衍射法發現了青黴烷的結構,然後,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在1957年第一次合成出了青黴素。

由此看來,真正改變世界的偉大發明,它遠遠不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世界上從0到1的事情太多了,99%可能都死掉了。我們有時候缺乏的,恰恰是能從0一口氣走到N的能力。而這個過程,需要創業者具備很多能力。好,謝謝大家。

圖為「嘉賓派·智慧×未來」大會現場

從0到1的發明可能沒有什麼用

接下來我們講一個真正的實際問題。傷口感染,困擾人類至少幾千年,最後是青黴素的發明,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問題。青黴素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發明出來的最偉大的一種藥。

它的偉大不僅在於能夠治療感染,讓人均壽命大概提高了10歲,更重要的是它讓人活著有點信心。以前很多治療時靈時不靈,但是青黴素一吃就管用。人類對醫生的信心是從有了青黴素開始的。

那麼這個偉大的藥怎麼來的?我們聽到的故事是一個偶然的發現,一個有準備的頭腦。其實不是這樣的。

最早使用青黴素的人,有歷史記載,是唐朝的裁縫。從0到1的偉大發現,是怎麼回事呢?因為過去裁縫們用剪刀會不小心把手劃破,要知道那鐵銹上有破傷風,劃破手可能人就死了。後來裁縫發現把長了綠毛的漿糊抹在手上就好了,但是什麼原因沒人知道。

所以你會發現從0到1的發明可能沒有什麼用。當然,你說過去人不懂得科學,當懂得科學,從0到1就有用。我們知道一個青黴素的傳說。英國有個大夫叫弗萊明,他想研製一種藥來殺死細菌。有一次他出去度假,回來以後發現細菌培養皿長毛了,黴菌把細菌都殺死了。他有一個有準備的頭腦,於是發現了青黴素。後來還獲得了諾貝爾獎。

真實故事是這樣的。1928年,弗萊明看到培養皿上長了毛,由此發現青黴素,1929年他發表了研究論文,當時叫盤尼西林。但是接下來10年,他的科研都沒有太大進展。第一,實驗不大可重複。因為濃度太低,時靈時不靈,因而在科學上不被承認。第二,他無法分離出有效成分。

圖為嘉賓派幫主、東家聯合創始人趙普在大會現場

從1到N有多難?

1938年,牛津大學實驗室裡的弗洛裡注意到了這項科研。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對藥品的需求非常強,弗洛裡就從弗萊明的手上接過了這個菌種。弗洛裡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際縱隊,有德國猶太人錢恩,還有兩個很重要的人一個叫哈特利,一個叫亞伯拉罕。

拿到菌種以後,弗洛裡就把它交給了錢恩。錢恩是個生化專家,他就從發黴的毛中分離出青黴素。他最早做的小白鼠實驗很成功,但是青黴素含量太少不足以做人類實驗。

於是弗洛裡在牛津雇了很多女孩去養青黴菌,這些人被稱為盤尼西林女孩。很快,她們把整個牛津大學搞得全發黴了。弗洛裡想,需要尋求工業界的協助。

弗洛裡把團隊一分為二,他和哈特利到美國尋求合作,錢恩和亞伯拉罕留在英國繼續研究。

到美國之後,他們首先想辦法改進培養基。當時美國中部產玉米,他們就發現用玉米汁來培養青黴菌,產量提高了很多倍。第二,尋找更好的菌種。當時哈特利手下一個實驗員叫瑪麗,有一天她在水果攤看到一個哈密瓜綠油油的,就拿回去了。結果發現這個菌種正好是可以用的,產量又提高很多。再加上後來很多美國大學的研究人員,嘗試了各種科學手段,最終使得產量提高了1000倍。

但是離真正工業化生產還差得很遠。弗洛裡開始去美國十幾家藥廠遊說,最後說動了4家。當時戰火還沒蔓延到美國,本來藥廠是要單獨研究,但是沒多久就爆發了珍珠港事件,於是大家就聯合起來進行生產。

戰爭已經爆發,青黴素產量還是不夠。工程師們就想辦法增加產量。先是有人發明一個4萬升的缸,用來培養黴菌。後來又發現它會出現泡沫隔絕氧氣,黴菌就死了,科學家就又發明了除泡沫的機器,讓黴菌好好生長,就這樣開始大量生產。

就這樣,在無數工人、無數工程師、科學家的努力下,到了1944年青黴素產量增加了80倍。諾曼地登陸的時候,每一個傷患基本都能得到救治,藥品價格也從80美元降到了40美分。

再說錢恩和亞伯拉罕在英國的研究工作。他們發現了青黴素殺菌的機理,是裡面有一種物質叫青黴烷,它通過溶解細菌的細胞壁把細菌殺死。如果能把青黴烷提取出來,以後能合成它就好了。後來牛津大學的女科學家霍奇金,用X射線衍射法發現了青黴烷的結構,然後,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在1957年第一次合成出了青黴素。

由此看來,真正改變世界的偉大發明,它遠遠不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世界上從0到1的事情太多了,99%可能都死掉了。我們有時候缺乏的,恰恰是能從0一口氣走到N的能力。而這個過程,需要創業者具備很多能力。好,謝謝大家。

圖為「嘉賓派·智慧×未來」大會現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