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拖延多半還是遇到過不去的坎兒 | 好奇心研究所【好奇心日報】

好了, 在一早打開這個文檔, 吃了個早飯接著上網摸魚並對著空白文檔發呆半小時後, 我終於要帶著切身感受開始寫拖延症這回事兒了。

之前本報「好奇心研究所」做過一次“你都如何拖延?”的投票, 我們收穫了共 2271 次表態。 結果還挺悲情的, 拖延很多時候是因為遇到了過不去的坎, 而並不像看上去那麼飄逸。

投票結果

真的覺得其實事情很好辦拖一拖不要緊的有 7.8%, 總覺得還差點什麼才能開始的方法論偏執症患者有 6.1%,

做到一半自信心爆表丟下去玩的有 9.1%。

然而這些都是借拖延症稱病撒嬌的少數派, 拖延症其實很苦的:

超過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的拖延狀態是一種“做不出, 不想做”的惡性循環, 每天自我嫌棄, 事情毫無進展卻感到身心俱疲, 也不敢真的去休息, 心中苦澀無法言說。

做不成正事, 只能百無聊賴地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的傻事, 像是進入一個黑暗遊樂場:一遍一遍刷手機過山車、絕望打盹海盜船、幻想完成了任務是什麼樣子激流勇進、不斷地打開冰箱看有什麼好吃的深山冒險, 和不小心看完 80 頁天涯八卦觀景纜車。 然而“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對於這些重度患者來說,

百度 136 萬個搜索結果和知乎 2441 個相關問題都並沒有什麼卵用, 你說要列出首要問題制定計劃早睡早起, 但我已經在這個惡性循環無法自拔, 只期待有個機會能把自己重啟一下。

關愛拖延症患者, 與其說風涼話不如做點實際的, 比如, 把 Deadline 提前一個禮拜之類的。

不用謝。

好奇心研究所是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一個調查欄目, 這是一個探討各種生活方式問題的互動平臺, 它針對的可能是生活方式的變化和潮流, 也可能是某個品牌的服務。 你可以在這裡投票、吐槽、表明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