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這些爺們告訴你,什麼才是手球

【2017年5月, 發自北京】

這是一種衝撞力堪比橄欖球的運動;

這是一群打進過專業錦標賽的業餘手球隊員;

他們是一群35-50歲的“老男孩”;

他們的職業跨度從天使投資人到創業者;從上市公司高管到公務員;從企業家到推銷員;從學生到退休人員;

他們曾經是被譽為“善於用腦子打球”的清華大學手球隊的隊員;

他們是紫京手球隊。

讓記者驚歎的, 不是他們的成績, 也不是年齡、身份的跨度, 而是手球運動帶來的光芒人生, 體育精神帶來的自由與平等, 競賽中迸發的強者氣質。

在賽場上重新定義你自己

“手球是強者之間的對抗。 如果你想證明自己, 應該試一試手球。 ”紫京手球隊的右內鋒楊正宏說。

賽場外的楊正宏, 是弘道資本的創始人。 令記者驚訝的是, 這位用左手射門的隊員, 竟然是3W咖啡、人人貸、太和娛樂、ofo共用單車等知名公司的背後投資人。 他說:“正是通過手球,

我學習並懂得了什麼是團隊合作。 這讓我終生受益。 ”

(楊正宏 弘道資本創始人/內鋒)

紫京手球隊是全國排名數一數二的業餘手球隊, 包括7名清華大學畢業的校友, 以及來自國內各專業隊的退役運動員。 對手球的熱愛, 讓不同年齡、背景和職業的他們在賽場上走到一起,

企業家、公務員、工程技術人員、員警、體育老師、推銷員、投資人……

“儘管我們平時的生活完全不同, 但只要大家一換上球衣, 就都是盡職盡責的運動員。 ”紫京手球隊中鋒李文岳說。 這位曾經是國家手球隊隊員的光頭漢子, 不僅要承擔退役後的生計, 更要照顧先天患病的孩子。 然而, 每當踏上球場, 老李總是意氣風發。 他主動承擔起整個紫京隊的賽前訓練, 是隊員們共同敬重的技術指導。 賽場外, 老李在一所專門針對腦癱和自閉症孩子康復訓練的學校做訓練師, 他將自己多年的手球經驗, 用來幫助有運動障礙的孩子。

(李文岳 馬術康復訓練師/內線、教練)

一直默默贊助球隊費用的楊正宏, 在採訪中形容自己“只是一名執行者”。 他說, 讓更多的人瞭解手球, 分享手球的快樂, 讓它流動起來, 這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真正價值所在。

“手球不僅是一項運動, 它更是一種介質, 把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 ”邊鋒王益民對此感觸良多。 這位上市公司的高管, 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父親。

而每個週末帶著孩子們一起打手球, 已成為他和隊友們的習慣:“讓孩子感受父輩在賽場上的堅持, 這就是我們渴望傳遞的。

(左:王益民 中軟金卡CEO/邊鋒, 右:于洪泉 海澱區手球協會會長/組織、教練)(左:王益民

除了競技, 還有傳承

三十年前, 楊正宏踏入清華大學,和睡在上鋪的兄弟王剛一起加入了清華手球隊。當年,清華手球隊幾經輾轉殺入全國專業隊聯賽,並獲得了名次。從此,莘莘學子的青蔥歲月熔合了淚汗交織的驕傲記憶,而手球也成為他們生命中永不磨滅的那一片明亮底色。

(王剛)

“當年球隊的師兄們,除了手球技巧,還有他們的學術態度、為人處事,在大學期間給了我巨大的影響。”王益民說,他相信Pay it forward的精神會在紫京手球隊一直傳承下去。

陳良程,幾何科技創始人。“1999年從清華畢業時,總結大學五年,似乎就只做了三件事,一是打手球,二是遠途騎行,三是一個人寫了十萬行軟體代碼。”兩年前,他在手球場上負傷,腳跟腱斷裂。好不容易丟掉拐杖後,他始終堅持康復訓練:“就為了可以重新去打球。太渴望回到賽場了,真的,心裡既期待又忐忑。”

(陳良程 幾何科技創始人/邊鋒)

姚燕軍,清華畢業後一直從事技術工程,對手球的癡迷程度可謂“走火入魔”。他不僅成天央求妻子幫忙傳球練習,到了夜裡,竟然雙手緊緊抱著手球睡覺……老姚解釋道:“這麼多年來,總覺得自己球感不好,苦練不得而沮喪。琢磨來,琢磨去,想出這麼個方法:抱著球睡覺,或許能夠給我點幫助,增加雙手對球的感覺…….”

(姚燕軍 創業者/內線)

手球連接的兄弟情

(韋文廣 自由職業/守門員) (于洪泉 技術指導/教練)

2009年,清華手球隊老守門員韋文廣和海澱區體校副校長于洪泉相遇。他們商量著把當年各自的夥伴都聯絡起來,萌生了共同組建一支手球隊的念頭。老韋的提議,迅速得到清華大學校隊老隊友們的熱烈回應。與此同時,老於也很快發展了一批從專業隊退役的隊員。無論是從清華大學畢業,還是從專業隊退役,這群曾經熱愛手球的人,在多年來的各自奔忙中,由於國內手球場地稀缺、加之這項運動少為人知,內心深處總是仿佛有某種缺失,直到——

2009年早春,球場集結號響起。往日並肩作戰的隊友們再度聚合,翻出塵封已久的球衣。多年不見的陌生、荏苒的光陰、人至中年的種種得意或不得意,都在換上球衣的那一刹那煙消雲散。已經不再年輕的身體再次奔跑、碰撞、跳躍、衝擊......一場場汗水洗禮往昔那遺忘手球或被手球遺忘的歲月,兄弟依然在。

2015年,這支球隊正式命名“紫京隊”。隊名是“紫荊”的諧音,而紫荊花則是清華大學的象徵。

浪漫一刻,在賽場即將降臨

五月底,第三屆全國手球業餘錦標賽即將在北京舉行,來自各地的12只手球隊將參賽角逐。

而紫京手球隊的所有隊員都已經知道了一個秘密:隊員黑耕晨,將在球場上向心愛的女友求婚。

(黑耕晨 體能訓練師/組織)

“手球和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改變我的人生,一個將要陪伴我走完人生。所以,我一定要,一定要贏得比賽,然後向她求婚。”小黑說。

如果比賽輸了呢?記者問。

小黑笑著回答:“不會,我們不能輸。相信我,所有隊員都會為了我,拼盡全力去贏得比賽的。”

這樣的浪漫一刻,你好奇嗎?

為愛進發,紫京隊,一起來期待吧!

第三屆全國業餘手球公開賽

2017年5月28日——30日

地點: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體育館

主辦:中國手球協會

承辦: 紫京手球俱樂部/北京海澱區手球協會/北京市海澱區體育運動學校

相關知識:

手球起源於歐洲。19世紀末,德國、丹麥等國出現類似手球的遊戲。而1917年柏林體育教師海澤爾發明手球規則,迄今恰好100年。

手球是一項快速、連續、激烈的對抗性球類集體項目,其衝撞力僅次於橄欖球。參賽兩隊各派7名隊員參與,包括6名球員及1名守門員,在長方形的球場上互相進攻、對抗。比賽目的是儘量將手球射入對方球門內。手球兼具足球和橄欖球的爭奪與對抗,並借鑒了籃球的規則,其特點是攻防轉換快,身體對抗激烈,團隊配合和個人技巧需要完美結合,極具衝擊力。在歐洲,手球是僅次於足球的第二大團體項目。

紫京手球隊:

紫京手球隊,是由一群原清華大學手球隊的校友發起的非盈利實體。因象徵清華的校花“紫荊花”諧音而名。這只全國排名數一數二的業餘手球隊,年齡跨度在20-50歲之間,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清華畢業的校友和各專業隊的退役運動員。

* 聯繫紫京手球俱樂部,參與球隊每週日的訓練活動。

楊正宏踏入清華大學,和睡在上鋪的兄弟王剛一起加入了清華手球隊。當年,清華手球隊幾經輾轉殺入全國專業隊聯賽,並獲得了名次。從此,莘莘學子的青蔥歲月熔合了淚汗交織的驕傲記憶,而手球也成為他們生命中永不磨滅的那一片明亮底色。

(王剛)

“當年球隊的師兄們,除了手球技巧,還有他們的學術態度、為人處事,在大學期間給了我巨大的影響。”王益民說,他相信Pay it forward的精神會在紫京手球隊一直傳承下去。

陳良程,幾何科技創始人。“1999年從清華畢業時,總結大學五年,似乎就只做了三件事,一是打手球,二是遠途騎行,三是一個人寫了十萬行軟體代碼。”兩年前,他在手球場上負傷,腳跟腱斷裂。好不容易丟掉拐杖後,他始終堅持康復訓練:“就為了可以重新去打球。太渴望回到賽場了,真的,心裡既期待又忐忑。”

(陳良程 幾何科技創始人/邊鋒)

姚燕軍,清華畢業後一直從事技術工程,對手球的癡迷程度可謂“走火入魔”。他不僅成天央求妻子幫忙傳球練習,到了夜裡,竟然雙手緊緊抱著手球睡覺……老姚解釋道:“這麼多年來,總覺得自己球感不好,苦練不得而沮喪。琢磨來,琢磨去,想出這麼個方法:抱著球睡覺,或許能夠給我點幫助,增加雙手對球的感覺…….”

(姚燕軍 創業者/內線)

手球連接的兄弟情

(韋文廣 自由職業/守門員) (于洪泉 技術指導/教練)

2009年,清華手球隊老守門員韋文廣和海澱區體校副校長于洪泉相遇。他們商量著把當年各自的夥伴都聯絡起來,萌生了共同組建一支手球隊的念頭。老韋的提議,迅速得到清華大學校隊老隊友們的熱烈回應。與此同時,老於也很快發展了一批從專業隊退役的隊員。無論是從清華大學畢業,還是從專業隊退役,這群曾經熱愛手球的人,在多年來的各自奔忙中,由於國內手球場地稀缺、加之這項運動少為人知,內心深處總是仿佛有某種缺失,直到——

2009年早春,球場集結號響起。往日並肩作戰的隊友們再度聚合,翻出塵封已久的球衣。多年不見的陌生、荏苒的光陰、人至中年的種種得意或不得意,都在換上球衣的那一刹那煙消雲散。已經不再年輕的身體再次奔跑、碰撞、跳躍、衝擊......一場場汗水洗禮往昔那遺忘手球或被手球遺忘的歲月,兄弟依然在。

2015年,這支球隊正式命名“紫京隊”。隊名是“紫荊”的諧音,而紫荊花則是清華大學的象徵。

浪漫一刻,在賽場即將降臨

五月底,第三屆全國手球業餘錦標賽即將在北京舉行,來自各地的12只手球隊將參賽角逐。

而紫京手球隊的所有隊員都已經知道了一個秘密:隊員黑耕晨,將在球場上向心愛的女友求婚。

(黑耕晨 體能訓練師/組織)

“手球和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改變我的人生,一個將要陪伴我走完人生。所以,我一定要,一定要贏得比賽,然後向她求婚。”小黑說。

如果比賽輸了呢?記者問。

小黑笑著回答:“不會,我們不能輸。相信我,所有隊員都會為了我,拼盡全力去贏得比賽的。”

這樣的浪漫一刻,你好奇嗎?

為愛進發,紫京隊,一起來期待吧!

第三屆全國業餘手球公開賽

2017年5月28日——30日

地點: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體育館

主辦:中國手球協會

承辦: 紫京手球俱樂部/北京海澱區手球協會/北京市海澱區體育運動學校

相關知識:

手球起源於歐洲。19世紀末,德國、丹麥等國出現類似手球的遊戲。而1917年柏林體育教師海澤爾發明手球規則,迄今恰好100年。

手球是一項快速、連續、激烈的對抗性球類集體項目,其衝撞力僅次於橄欖球。參賽兩隊各派7名隊員參與,包括6名球員及1名守門員,在長方形的球場上互相進攻、對抗。比賽目的是儘量將手球射入對方球門內。手球兼具足球和橄欖球的爭奪與對抗,並借鑒了籃球的規則,其特點是攻防轉換快,身體對抗激烈,團隊配合和個人技巧需要完美結合,極具衝擊力。在歐洲,手球是僅次於足球的第二大團體項目。

紫京手球隊:

紫京手球隊,是由一群原清華大學手球隊的校友發起的非盈利實體。因象徵清華的校花“紫荊花”諧音而名。這只全國排名數一數二的業餘手球隊,年齡跨度在20-50歲之間,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清華畢業的校友和各專業隊的退役運動員。

* 聯繫紫京手球俱樂部,參與球隊每週日的訓練活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