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A股江企10高管年薪過百萬

近日, 註冊地位於開平的春暉股份更新其年報, 江門目前11家A股公司年報正式完整地呈現在公眾面前。 本次年報盤點, 納入了4月新上市的世運電路, 南都記者主要根據世運電路招股書對其經營等資料 進 行 了 盤點。 資料亮點頗多, 從經營面來說, 由於並購等因素江門11家公司營收、利潤等均創下新高, 不過另一面卻是老牌公司傳統主營業務的式微。 高管薪酬, 江門百萬年薪高管不多,

僅為10名, 不過最高年薪亦提高到4 0 0萬以上, 資本運作下各類專業人才進入董事局也推高了年薪。 從職工角度觀察, 生產人員減少是普遍現象。

營業收入

總營收224億, 勁增68%

儘管在過去一年, 整個宏觀經濟環境依然未能如意, 但愈加龐大的江門A股板塊卻交出了一份表面頗為光鮮的業績。 南都記者留意到, 無論是營業收入抑或是營業利潤、歸母淨利潤, 江門A股公司去年表現同比2015年均有大幅上升, 創下歷史新高。 而細讀年報資料, 在市場依然難言樂觀的背景中, 並購最直接地帶來了江門上市公司業績的提升。

南都記者計算到, 去年11家A股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24 .75億元, 較之2015年總營收133.57億元, 大幅增長68.26%。 一個顯著的對比就是,

去年江門板塊“營收王”江粉磁材實現總營收約120億元, 與2015年江企總收入的133億元已較為接近, 當中的秘訣便是並購。

結合各公司經營資料可以看到, 去年營收翻倍的3家公司(春暉股份、江粉磁材、科恒股份), 均與並購直接相關。 其中增幅最大(181%)的春暉股份並購100%香港通達股權, 變身軌道交通設備供應商, 去年2月後香港通達及香港通達的全資子公司景航發展、青島亞通達鐵路設備有限公司、全資孫公司青島亞通達鐵路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納入公司報表。

江粉磁材作為江門公司資本運作的代表, 先後並購了深圳帝晶光電、東方彩亮, 特別是東方彩亮主營精密結構件, 是小米、O P P O、金立等智慧手機品牌的供應商。 東方亮彩也在2016年納入江粉報表範圍。

而科恒股份則是結合自身轉型鋰電材料的需求, 並購了鋰電設備生產商浩能科技, 並在去年11月後納入公司報表。 從並購方向來看, 三家公司並購標的產業均為新興產業, 亦契合了江門發展軌道交通、新材料等新時期產業發展重點。

老牌主營收入普遍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 上述3家公司原有主營業務均為傳統原料供應商, 春暉主營化纖(做服裝及家紡的原料), 江粉磁材主營稀土材料, 科恒股份主營稀土發光材料。 無一例外, 這3家公司傳統主營業務全部下降, 春暉的化纖、科恒的稀土材料業務更是告虧損, 毛利率約-10%。

上市公司已是這些傳統經濟較為優秀的公司,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門傳統經濟面臨的困境與轉型急迫。

去年江門營收負增長的公司有兩家, 分別是量子高科以及美達股份。

其中量子高科營收下降, 主要因為轉讓生和堂公司部分股權致其不再納入報表。

美達股份主營下降與上述春暉等3家傳統收入下降因素無異, 主導在化纖領域的美達股份稱, “外因是國內錦綸企業持續擴產, 供大於求, 下游紡織服裝業需求疲軟, 出口縮窄, 全行業虧損面加大”, 內因則是公司生產線的檢修。 在轉讓股權後, 美達股份今年也正式易主, 實控人變更, 轉型勢在必行。

營業利潤

11家公司淨賺10億 可在北新區購房逾千套

相比營收的增長, 去年江門板塊營業利潤增長幅度更大。 江門板塊去年營業總利潤首次突破10億元達到10 .02億元, 較之2015的5.41億元增長85.21%。與營收增長類同,營業利潤增幅前三依然是並購得力的上述3家公司。營業利潤翻倍的還有道氏技術,主要是得益於其核心業務陶瓷的出色表現,在營收增長66.77%的情況下,毛利率仍有增長至44%,顯示較佳成長性。

整個江門板塊,2016年營業利潤告虧的公司由前年的3家減少為2家,分別是美達股份以及廣東甘化。

其中廣東甘化已經是連續告虧,從年報可以看到,其造紙、制糖、生化產品均勉強能夠盈利,告虧的主因為曾被寄予厚望、多年前易主被“裝入”的LED業務。

廣東甘化L E D業務去年實現收入6332萬元,營業成本12045萬,毛利率為-90 .22%。

自從某上市公司賣學區房保殼成為段子笑談,上市公司營業利潤能在當地買幾套樓便成為慣用的一個對比角度。

江門上市公司營業利潤能買幾套樓呢?江門北新區是入住率較高的新城片區,根據網簽資料,5月截至23日,江門北新區住宅銷售均價為8729元每平方米,我們取8700元作為均價,100平方米的住宅總價87萬元;去年11家公司平均營業利潤約9111萬元,亦即每家公司平均能購房105套。

具體到各公司,除卻營業利潤虧損的美達股份、廣東甘化,其餘9家公司營業利潤均有“購房”能力。

2016年江門上市公司營業利潤最高的為4月新上市的世運電路,達到了3.14億元,可以“壕購”北新區洋房360套。

江粉磁材以微弱劣勢次之,3.12億元可“購”得359套洋房。

過億元營業利潤的公司還有地爾漢宇、道氏技術、特一製藥,“購房”能力均在百套以上。

而營業利潤僅有979萬元的金萊特,則只夠“購房”11套。

把營業外等利潤計算在內,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江門11家公司去年總共賺了10 .43億元,較2015年的7.52億元增長38.7%。增幅較之營業利潤低,主要是廣東甘化去年三舊改造“賣地”收益大幅減少,不過儘管如此,其去年這部分土地補償金仍使得公司淨利潤為盈利狀態。如此,去年江門淨利潤虧損的僅為美達股份一家。而“賺錢王”則為世運電路,去年淨利潤達到了2.65億元。

高管薪酬

最高年薪406萬 亦有董事長零年薪

●高管

11家A股江企去年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文中統稱“高管薪酬”)總額達到了5456萬元。

其中,世運電路高管薪酬總額達到975 .65萬元,領跑江企,大手筆並購後多個核心人員進入管理層的春暉股份、江粉磁材高管薪酬總額同樣超過900萬。

而高管薪酬總額最低的為地爾漢宇205.2萬元。11家公司中,有6家高管薪酬總額在200萬至300萬元區間。

高管中報酬最高的是春暉股份的董事姜炯,其年薪達到406萬元。姜炯是在春暉並購轉型高鐵設備製造商後進入春暉董事會的。簡歷顯示,薑炯,1 9 6 1年出生,大學學歷,天津大學E M B A;曾任南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現任青島亞通達鐵路設備有限公司暨青島亞通達鐵路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薪酬緊隨其後的是世運電路董事長佘英傑,這位港資企業掌舵人年薪為324.91萬元。

百萬年薪在江門A股高管隊伍中也並非普遍,各公司年薪最高的11人中,僅有3人為百萬年薪以上,另一人為江粉磁材董事、副董事長曹雲,其年薪為233.6萬元。

在上述有3家年薪百萬高管人士的公司中,薪酬過百萬的高管加起來也不過10人(春暉股份、江粉磁材各3人,世運電路4人)。

●董事長

11公司董事長年薪也差異較大。

年薪最高的自然是世運電路董事長佘英傑,按目前持股市值,其也是江門上市公司首富;年薪最低的為廣東甘化董事長胡成中,其並沒有從公司領取報酬。

●董秘

董秘最高薪酬的系道氏技術的秦智宏,其去年薪酬為94.09萬元,他也兼任道氏技術財務總監,算得上多勞多得了。

●獨董

獨立董事薪酬最為豐厚的公司為美達股份,兩名獨立董事的總薪酬就達到了46 .8萬元,領先於其他公司,其中美達獨董李漢國一人的報酬為27 .15萬元,為11家公司獨董之最。李漢國早期曾在閩發證券等公司任職,2007年至今在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任教,任江西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中心主任。

獨立董事待遇最低的為世運電路,三個獨董薪酬總和為10 .8萬元,每人均為3 .6萬元,均是11家江門A股公司最低的。

員工年薪

“機器換人”進行時

上市公司生產人員普遍減少

2016年報資料顯示,11家江門上市公司員工數量31416人,其中有3家公司員工人數超過3000,在並購東方彩亮、帝晶光電後,江粉磁材員工人數逾萬達到了16945人,遙遙領先其他江企;世運電路、美達股份以員工人數3263、3116人次之。從員工人數來看,量子高科系最“迷你”的江門企業,員工人數僅為314人。

智慧製造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機器換人”,這從上市公司員工結構上也可以體現出來。普遍來自製造行業的江門板塊公司,生產人員占總員工人數比例多達到了50%以上,其中江粉磁材的占比更是達到了80%以上。

不過,從資料來看,生產人員數量2016年較2015年,11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生產人員數量出現下降,生產人員減少的公司數量遠遠高於銷售、技術、行政員工減少的公司數量。如銷售人員減少的公司,11家公司中僅有美達股份,相比其它“工種”,銷售隊伍可謂穩定;技術人員人數減少的公司亦有不少,達到5家。

生產人員增加的公司多是並購後子公司人員納入員工隊伍,如江粉磁材、科恒股份等。考慮到這個因素,可以看到生產人員的減少是大勢所趨。

員工平均年薪

達10萬元公司有3家

員工薪酬方面又是如何呢?我們以年報合併報表“以支付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作為支付員工報酬的依據(未考慮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期末差額情況)。

南都記者計算到,11家公司中,員工人均年薪超10萬的公司有3家(道氏技術、量子高科、金萊特),占比約27%。人均年薪最低為科恒股份,僅為4.63萬元。

需要強調的是,員工薪酬統計包括了管理層等薪酬,年薪上百萬的高管會直接推高平均數,因而員工人均年薪比日常觀感要高;另外,科恒股份合併報表為去年11月份,但員工數目則按併入報表人數全部計算,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平均數據。總體來看,全部11家A股江企員工總人數31416人,年支付報酬總額228673.78萬元,人均年薪7.28萬。

從員工人均創造營業利潤的角度觀察,主營業務有3家公司員工人均創造利潤在10萬以上,其中量子高科以年人均營業利潤23.68萬元領跑,道氏技術、地爾漢宇分別以15.95萬、13.46萬元次之,值得一提的是三家公司均在創業板上市,一定程度也反映了板塊創新經濟產出效益較高的特點。營業利潤為盈利狀態的9家公司中,金萊特去年較低的利潤直接拖後腿,人均年營業利潤不足1萬元。

06-08版

數據/采寫:南都記者 張奇鋒

較之2015的5.41億元增長85.21%。與營收增長類同,營業利潤增幅前三依然是並購得力的上述3家公司。營業利潤翻倍的還有道氏技術,主要是得益於其核心業務陶瓷的出色表現,在營收增長66.77%的情況下,毛利率仍有增長至44%,顯示較佳成長性。

整個江門板塊,2016年營業利潤告虧的公司由前年的3家減少為2家,分別是美達股份以及廣東甘化。

其中廣東甘化已經是連續告虧,從年報可以看到,其造紙、制糖、生化產品均勉強能夠盈利,告虧的主因為曾被寄予厚望、多年前易主被“裝入”的LED業務。

廣東甘化L E D業務去年實現收入6332萬元,營業成本12045萬,毛利率為-90 .22%。

自從某上市公司賣學區房保殼成為段子笑談,上市公司營業利潤能在當地買幾套樓便成為慣用的一個對比角度。

江門上市公司營業利潤能買幾套樓呢?江門北新區是入住率較高的新城片區,根據網簽資料,5月截至23日,江門北新區住宅銷售均價為8729元每平方米,我們取8700元作為均價,100平方米的住宅總價87萬元;去年11家公司平均營業利潤約9111萬元,亦即每家公司平均能購房105套。

具體到各公司,除卻營業利潤虧損的美達股份、廣東甘化,其餘9家公司營業利潤均有“購房”能力。

2016年江門上市公司營業利潤最高的為4月新上市的世運電路,達到了3.14億元,可以“壕購”北新區洋房360套。

江粉磁材以微弱劣勢次之,3.12億元可“購”得359套洋房。

過億元營業利潤的公司還有地爾漢宇、道氏技術、特一製藥,“購房”能力均在百套以上。

而營業利潤僅有979萬元的金萊特,則只夠“購房”11套。

把營業外等利潤計算在內,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江門11家公司去年總共賺了10 .43億元,較2015年的7.52億元增長38.7%。增幅較之營業利潤低,主要是廣東甘化去年三舊改造“賣地”收益大幅減少,不過儘管如此,其去年這部分土地補償金仍使得公司淨利潤為盈利狀態。如此,去年江門淨利潤虧損的僅為美達股份一家。而“賺錢王”則為世運電路,去年淨利潤達到了2.65億元。

高管薪酬

最高年薪406萬 亦有董事長零年薪

●高管

11家A股江企去年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文中統稱“高管薪酬”)總額達到了5456萬元。

其中,世運電路高管薪酬總額達到975 .65萬元,領跑江企,大手筆並購後多個核心人員進入管理層的春暉股份、江粉磁材高管薪酬總額同樣超過900萬。

而高管薪酬總額最低的為地爾漢宇205.2萬元。11家公司中,有6家高管薪酬總額在200萬至300萬元區間。

高管中報酬最高的是春暉股份的董事姜炯,其年薪達到406萬元。姜炯是在春暉並購轉型高鐵設備製造商後進入春暉董事會的。簡歷顯示,薑炯,1 9 6 1年出生,大學學歷,天津大學E M B A;曾任南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現任青島亞通達鐵路設備有限公司暨青島亞通達鐵路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薪酬緊隨其後的是世運電路董事長佘英傑,這位港資企業掌舵人年薪為324.91萬元。

百萬年薪在江門A股高管隊伍中也並非普遍,各公司年薪最高的11人中,僅有3人為百萬年薪以上,另一人為江粉磁材董事、副董事長曹雲,其年薪為233.6萬元。

在上述有3家年薪百萬高管人士的公司中,薪酬過百萬的高管加起來也不過10人(春暉股份、江粉磁材各3人,世運電路4人)。

●董事長

11公司董事長年薪也差異較大。

年薪最高的自然是世運電路董事長佘英傑,按目前持股市值,其也是江門上市公司首富;年薪最低的為廣東甘化董事長胡成中,其並沒有從公司領取報酬。

●董秘

董秘最高薪酬的系道氏技術的秦智宏,其去年薪酬為94.09萬元,他也兼任道氏技術財務總監,算得上多勞多得了。

●獨董

獨立董事薪酬最為豐厚的公司為美達股份,兩名獨立董事的總薪酬就達到了46 .8萬元,領先於其他公司,其中美達獨董李漢國一人的報酬為27 .15萬元,為11家公司獨董之最。李漢國早期曾在閩發證券等公司任職,2007年至今在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任教,任江西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中心主任。

獨立董事待遇最低的為世運電路,三個獨董薪酬總和為10 .8萬元,每人均為3 .6萬元,均是11家江門A股公司最低的。

員工年薪

“機器換人”進行時

上市公司生產人員普遍減少

2016年報資料顯示,11家江門上市公司員工數量31416人,其中有3家公司員工人數超過3000,在並購東方彩亮、帝晶光電後,江粉磁材員工人數逾萬達到了16945人,遙遙領先其他江企;世運電路、美達股份以員工人數3263、3116人次之。從員工人數來看,量子高科系最“迷你”的江門企業,員工人數僅為314人。

智慧製造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機器換人”,這從上市公司員工結構上也可以體現出來。普遍來自製造行業的江門板塊公司,生產人員占總員工人數比例多達到了50%以上,其中江粉磁材的占比更是達到了80%以上。

不過,從資料來看,生產人員數量2016年較2015年,11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生產人員數量出現下降,生產人員減少的公司數量遠遠高於銷售、技術、行政員工減少的公司數量。如銷售人員減少的公司,11家公司中僅有美達股份,相比其它“工種”,銷售隊伍可謂穩定;技術人員人數減少的公司亦有不少,達到5家。

生產人員增加的公司多是並購後子公司人員納入員工隊伍,如江粉磁材、科恒股份等。考慮到這個因素,可以看到生產人員的減少是大勢所趨。

員工平均年薪

達10萬元公司有3家

員工薪酬方面又是如何呢?我們以年報合併報表“以支付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作為支付員工報酬的依據(未考慮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期末差額情況)。

南都記者計算到,11家公司中,員工人均年薪超10萬的公司有3家(道氏技術、量子高科、金萊特),占比約27%。人均年薪最低為科恒股份,僅為4.63萬元。

需要強調的是,員工薪酬統計包括了管理層等薪酬,年薪上百萬的高管會直接推高平均數,因而員工人均年薪比日常觀感要高;另外,科恒股份合併報表為去年11月份,但員工數目則按併入報表人數全部計算,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平均數據。總體來看,全部11家A股江企員工總人數31416人,年支付報酬總額228673.78萬元,人均年薪7.28萬。

從員工人均創造營業利潤的角度觀察,主營業務有3家公司員工人均創造利潤在10萬以上,其中量子高科以年人均營業利潤23.68萬元領跑,道氏技術、地爾漢宇分別以15.95萬、13.46萬元次之,值得一提的是三家公司均在創業板上市,一定程度也反映了板塊創新經濟產出效益較高的特點。營業利潤為盈利狀態的9家公司中,金萊特去年較低的利潤直接拖後腿,人均年營業利潤不足1萬元。

06-08版

數據/采寫:南都記者 張奇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