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邏輯思維視頻停播轉戰音訊 羅振宇:關於內容付費行業的思考

得到APP

羅輯思維出品, 為你提供省時間的高效知識服務。 提倡碎片化學習方式, 讓使用者短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知識。 為你訂制:每天聽本書、知識新聞隨時聽、馬徐駿說雜誌、大咖專欄、知識乾貨。 每天20分鐘, 在這裡學知識、長見識、擴展認知, 終身成長。

昨天。 除了李笑來和李翔之外, 得到上還有其他16位關注商業、科技、讀書乃至音樂的大V作者。

羅振宇豪言:要讓這些作者每年都至少賺到100萬元

而對於這些問題, 羅振宇看起來不太擔心, 他在演講中對於這些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分享了自己對內容付費的市場觀察總結的心得:

1.內容付費是一個新興市場, 這個市場到目前為止, 只有協作沒有競爭。 大家都是汪洋大海裡孤獨的打漁人。

2.能把握住這輪機會的人, 不見得是傳統意義上的大V。 而是有能力把知識轉化成好產品的人, 即“知識產品家”。

3.正如滴滴提供隨叫隨到的專車服務,

美團、餓了麼提供應有盡有的餐飲服務, “知識服務業”提供滿足用戶終身、跨界、碎片學習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4.工業時代, 人類的知識交付分成教育、出版、傳媒三個行業來進行。 移動互聯網時代, 這三個行業的邊界開始模糊, 一個叫“知識服務”的新行業正在誕生。

5. 知識服務的交付方式是產品, 產品必須要做功能冗餘。 比如, Office軟體, 絕大部分使用者只用到千分之一的功能, 但是這些看似“冗餘”的功能也必須做好。

6. 好的知識服務產品, 本質上是説明用戶完成“人格躍遷”的工具, 即滿足用戶“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期待。

7. 有兩種商業模式:一種滿足用戶的欲望, 讓他爽;另一種滿足用戶的自我期許, 讓他變得更好。 前者順應人性,

規模大;後者逆人性, 價值大。

8. 免費內容追求流量和影響力, 用戶黏性、打開率是性命攸關的大事;付費內容追求產品和服務, 產品本身的品質和使用者的體驗才是核心。

9. 這一輪消費升級的動力, 不是把更貴的東西賣給更有錢的人, 而是在完成從“迎合用戶人性”到“幫助用戶實現自我提升”的切換。

10.行銷界有句話:“人們需要的不是鑽孔機。 而是牆上有個孔。 ”在知識服務領域, 使用者的真實需求是對知識的高效獲取、易於記憶、便於轉述。 這是我贊成碎片化學習產品的原因。

11.用戶總時間有限, 而向使用者索取時間的產品和服務在爆發性增長, 從長期看, 只有頭部內容有商業機會。

12.我們沒有流量, 但是產品本身就是流量。

我們產品不多, 但是每一個都力求成為精品。

13.我們的免費產品不是為了吸引流量, 而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付費使用者。 就像酒店一樣, 對住店客人提供免費的自助早餐和游泳池。

14.中期內, 智慧音箱將成為重要的內容入口, 一個叫“智慧內容”的趨勢正在到來。

15.要積累使用者資料, 尤其是優質使用者的資料。 優質使用者群的內容推薦未來價值巨大。

無論是創業階段還是已經有所盈利的企業, 在未來發展的路上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初衷!

- END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