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當的是海軍航空兵幹的是驅鳥活,這些兵哥哥都有種職業病

5月17日17時40分, 渤海灣畔某機場, 海軍航空兵某飛行團在陌生海域低空訓練返場途中, 突然, 鳥情觀察員魏旭東發現一群歸巢野鴿出現在機場40米空域內,

情況危急, 3號、5號驅鳥位的四名驅鳥隊員迅即點燃鈦雷彈, 受驚的野鴿驚慌而散, 解除了警報, 戰鷹安全著陸。

據統計, 最近50年間, 由於飛機撞鳥, 造成世界各國數百架軍用飛機損失和百余名軍人喪生, 國際航空聯合會更是把鳥害升級為“A”類航空災難。

海軍航空兵某場站驅鳥班升級為驅鳥隊已有半年, 他們對於破解飛機與飛鳥相撞的“世界級難題”有哪些“妙招”呢?一起來看看“上線”半年的驅鳥隊兵哥哥如何與鳥兒過招!

鳥害, 愁壞了飛行員

飛鳥撞機這事兒到底有多恐怖?編輯先給你看一個物理算式——飛機以300米/秒的速度飛行, 一隻體重500克的小鳥以10米/秒的速度與其相撞, 如果相撞時間約為3毫秒, 那麼小鳥撞擊飛機的衝擊力高達10.3噸,

目前的飛機材料大都經受不住。

再給你描述一張照片裡的場景——一架飛機與野鴨相撞, 發動機進氣道內糊滿了血跡和鳥的羽毛、殘骸, 發動機葉片受損多達250片, 被迫進廠更換價值約3000萬元的發動機。

一隻鳥撞擊到高速旋轉的飛機發動機風扇葉片, 不僅風扇葉片會被鳥擊斷, 而且葉片碎片會被高速甩入燃燒室, 導致發動機停車, 釀成嚴重飛行事故。

所以你看, 鳥害, 就像卡在心尖上的針, 容不得半點忽視!

但是, 驅鳥又談何容易呢!

畢竟藍天是飛機的, 更是鳥兒的。 人類飛上天空才多長時間?而鳥兒已經在天空飛翔了億萬年之久。

首先, 鳥兒並不害怕飛機。 鳥類並沒有將飛機視為天敵, 不具備害怕或避開飛機的本能。

其次, 新型戰機速度快、進氣道口徑大、發動機吸力大, 鳥類很難對戰機進行避讓。

第三, 近年來機場附近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鳥類種群數量逐年上升, 而鳥類活動的高峰期與飛行訓練時間往往重疊, 鳥撞飛機幾率大增。

防治,

變著法“請”鳥走

撞壞戰機, 危險不言而喻。 殺死鳥兒, 也違背保護動物的良知。 該場站的兵哥哥們只能放大招, 將鳥兒“請”走了。

驅鳥模擬人

在機場跑道的兩邊, 每隔數十米就可以看見一個身穿制服頭戴鋼盔的“模特假人”, 這是兵哥們的“替身”, 和農田裡粗糙的稻草人不同,

他們擺放的“模特”不僅外形更加逼真, 還能擺出各種嚇鳥的“Pose”。 模擬模特的位置、姿勢和顏色要經常變換, 為的是防止鳥兒熟悉後不會害怕。

風動雕梟

驅鳥隊還在跑道周邊佈設帶有猙獰的鷹眼圖案的“恐怖眼”, 眼睛下方還安裝著不銹鋼金屬片, 在陽光照射下發出刺眼的光芒。這個就屬於心理戰了,因為酷似老鷹的眼睛,小鳥見了都會躲得遠遠的。

風輪

風輪由藍、白、綠、黃4色組成,分佈在機場東西跑道的南北頭。利用彩色風輪葉片旋轉對鳥兒視覺系統產生刺激,達到驅鳥效果。

到了夜晚,黑暗中的假人、鷹眼、風輪都對鳥兒失去了效果,而驅鳥隊員則另有高招。

煤氣炮

電動打火,太陽能充電,遠端遙控,通過製造巨大的聲音以及回聲刺激鳥類聽覺系統,達到低空驅鳥目的。

二踢腳炮

與煤氣炮相同,主要用來中空驅鳥。

鈦雷炮

與煤氣炮、二踢腳炮相同,主要用來高空驅鳥,能夠產生聲、光、電、振動和氣浪衝擊,直接嚇跑鳥群。

驅鳥車

車上配備了“驅鳥王”語音驅鳥器,不僅“嗓門”大到可以驅趕500米範圍內的飛鳥,還能發出老虎獅子的吼叫、機槍掃射、爆炸等上百種鳥類報警驚叫、求救悲鳴或天敵鳴叫的聲音。隊員們介紹說,鳥兒很聰明,時間長了也會知道人們是虛張聲勢,因此還得不斷變換播放內容,3至10分鐘內以5至60秒的間隔播放錄音。

氨水桶陣

利用氨水味道刺激的特點,在飛機起飛線和降落線周圍佈設氨水桶陣,鳥禽受到刺激會遠遠飛離,極大地減小了飛機在起飛和降落發生鳥情的危險。

“誘惑”鳥陣

在起飛線和降落線周圍架設50x50米的大型鳥陣,裡面放置三個大型音箱播放鳥禽求偶等聲音誘惑鳥禽飛往鳥陣,防止飛機起飛或者降落時,鳥禽飛向飛機。

捕鳥網

捕鳥網與跑道平行,有2公里長。為的就是防止飛機在起降過程中,有鳥兒沖向機坪。捕鳥網的杆子都是易折的材質,如果出現什麼特殊情況,一碰就折。他們還會及時把撞網的鳥兒解救下來。如果遇到受傷的小鳥,他們還會小心餵養,待其傷癒後再進行放飛。

高空驅鳥彈、二踢腳

驅鳥隊員分佈在機場跑道周圍,發現鳥群有飛來的跡象立即燃放。這種方式在飛行日是用的最多的,每個飛行日大約要消耗300多顆。

獵槍

請注意!這種手段一般只是用來起震懾作用的,我們的兵哥哥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會將槍口對準鳥兒。

根治,讓機場少些鳥

然而,這些辦法還是治標不治本。最好的驅鳥效果,是鳥兒根本不往機場飛。然而,這可能嗎?那就再來看看兵哥的終極絕招吧!

動物標本

該場站最有特色的驅鳥辦法,是生態治理。據瞭解,驅鳥隊員每年都要對機場周邊半徑8公里範圍內的飛鳥做統計,在場務連的鳥情資料警示室裡,共收集了機場附近山林中100餘種鳥類的標本,旁邊附注了各類鳥兒的生活習性:它們喜歡在哪裡嬉戲?何時“談戀愛”?何時生兒育女?在哪裡築巢安家……

利用消防車,大面積噴灑農藥,殺滅草坪裡鳥禽覓食的食物鏈。

研究這些幹什麼?好處多多。比如,很多鳥兒“光顧”機場,是來覓食的。驅鳥隊就及時切斷鳥兒的“食物鏈”,滅除草地裡的昆蟲,抑制螞蟻、蚯蚓等動物的生長,減少雜草和植物開花結果;或者給機場跑道旁邊的草坪通通理“平頭”,防止草坪太高藏匿老鼠、野兔,減少老鷹等猛禽“惠顧”。 像喜鵲、山斑鳩、野鴨等鳥類,活動半徑不離開鳥窩,驅鳥隊就趁著飛行間隙把機場附近樹上的鳥窩給摘除。

拆除鳥窩

該場站常見的鳥類有綠嘴鴨、水鴨、喜鵲、老鷹、白鷺、斑鳩、野鴿、燕子、麻雀等十多種,驅趕這些鳥類要根據種類和習性分別對待,有的飛鳥要用聲音驅趕,有的就得逼迫他們“搬家”,而在鳥兒繁殖季節,母鳥不來,公鳥就不會來。

為了更好地掌握駐地鳥類生活習性,他們主動向駐地農業局鳥類專家請教,並對機場附近鳥情進行深入的系統研究,自主研發出了“機場鳥情查詢系統軟體”,建立起120多種鳥類資料庫,擴充完善了《鳥群分類顯示圖》《鳥類活動動態曲線圖》等,以此為依據分析總結出重點時段、重要節點有效驅鳥的好方法,大大提升了場站驅鳥工作的品質。

延伸閱讀

只願戰鷹自由翱翔

漸入夏季,又到了鳥兒覓食繁衍的旺季,每到這個時候驅鳥隊員們就格外警惕,裝彈、瞄準、發射……一枚空包彈帶著嘯叫的尾音沖向天空,隨著一聲爆鳴,盤旋在機場跑道上空的鳥兒被驚得四散飛去。

早上6點,驅鳥隊的官兵們就已經在跑道四周巡視,“天亮前後是飛鳥外出覓食比較集中的時間,經常有成群結隊的鳥群起飛,這時候就是我們最緊張忙碌的時候。”陳寒告訴筆者,每個飛行日他們早晨6點就得上崗,遇到重大任務,4點半、5點上崗的時候都有。

機場內的草坪不得超過30釐米,起飛線和降落線更是不能超過15釐米,割草機割過後,壓路機要把草地再壓一遍,防止鳥禽在草裡搭窩挖洞繁衍。

飛鳥對戰機的威脅主要集中在飛機的起降階段,因此起降滑行跑道周邊是驅鳥隊員關注的重點。隊員們天天圍著機場跑道轉,一圈下來就是15公里,一年相當於繞山東半島一圈半。在驅鳥隊工作已經有8個年頭的李小龍幽默地說:“機場周圍的每棵樹下都有我的腳印。”

春去秋來,四季變化,驅鳥隊的工作卻沒有季節之分。機場地域開闊,夏天驕陽似火,地面都能燙熟雞蛋,空曠的跑道讓驅鳥隊員無處躲避烈日的炙烤;冬天寒風凜冽,呼嘯而過的北風無遮無擋,坐在密閉的驅鳥車上也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然而無論寒冬酷暑,鳥情就是命令,一有飛行,跑道四周最早出現的總是驅鳥隊員們的身影。

常年和鳥類打交道,也讓驅鳥隊的官兵們練出了神奇的本領,每名隊員都對鳥類“如數家珍”,機場周邊4大類28個品種鳥類的生活習性,他們能隨口道來。

多年的驅鳥工作甚至讓隊員們都患上了一種職業病,即使休假回家,見到天空中飛過一隻小鳥,心裡都會“咯噔”一下。

按理說驅鳥隊的官兵對小鳥應該深惡痛絕,但李小龍告訴筆者:“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的職責是驅鳥,而不是捕殺鳥兒,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傷害它們。”有時會有飛鳥誤撞到機場滑行跑道兩側的鳥網,驅鳥隊員發現後,就會及時把撞網的鳥兒解救下來。如果遇到受傷的小鳥,他們還會小心餵養,待其傷癒後,遠離機場再進行放飛。

這是一隻誤撞鳥網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鶚,由於撞到鳥網時過度掙扎翅膀受傷,驅鳥隊的隊員們在照顧了近半個月傷好後將它放飛。

就是這群可愛的官兵,在幕後默默奉獻,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在機場上空築起了一道“安全網”,為戰鷹自由翱翔鋪平了天路。望著他們明亮的眸子和黝黑的皮膚,一種崇敬之情會在心底油然而生。

作者:李偉超 趙翎越 曾俊

編輯:毛志文

編審:曲延濤

在陽光照射下發出刺眼的光芒。這個就屬於心理戰了,因為酷似老鷹的眼睛,小鳥見了都會躲得遠遠的。

風輪

風輪由藍、白、綠、黃4色組成,分佈在機場東西跑道的南北頭。利用彩色風輪葉片旋轉對鳥兒視覺系統產生刺激,達到驅鳥效果。

到了夜晚,黑暗中的假人、鷹眼、風輪都對鳥兒失去了效果,而驅鳥隊員則另有高招。

煤氣炮

電動打火,太陽能充電,遠端遙控,通過製造巨大的聲音以及回聲刺激鳥類聽覺系統,達到低空驅鳥目的。

二踢腳炮

與煤氣炮相同,主要用來中空驅鳥。

鈦雷炮

與煤氣炮、二踢腳炮相同,主要用來高空驅鳥,能夠產生聲、光、電、振動和氣浪衝擊,直接嚇跑鳥群。

驅鳥車

車上配備了“驅鳥王”語音驅鳥器,不僅“嗓門”大到可以驅趕500米範圍內的飛鳥,還能發出老虎獅子的吼叫、機槍掃射、爆炸等上百種鳥類報警驚叫、求救悲鳴或天敵鳴叫的聲音。隊員們介紹說,鳥兒很聰明,時間長了也會知道人們是虛張聲勢,因此還得不斷變換播放內容,3至10分鐘內以5至60秒的間隔播放錄音。

氨水桶陣

利用氨水味道刺激的特點,在飛機起飛線和降落線周圍佈設氨水桶陣,鳥禽受到刺激會遠遠飛離,極大地減小了飛機在起飛和降落發生鳥情的危險。

“誘惑”鳥陣

在起飛線和降落線周圍架設50x50米的大型鳥陣,裡面放置三個大型音箱播放鳥禽求偶等聲音誘惑鳥禽飛往鳥陣,防止飛機起飛或者降落時,鳥禽飛向飛機。

捕鳥網

捕鳥網與跑道平行,有2公里長。為的就是防止飛機在起降過程中,有鳥兒沖向機坪。捕鳥網的杆子都是易折的材質,如果出現什麼特殊情況,一碰就折。他們還會及時把撞網的鳥兒解救下來。如果遇到受傷的小鳥,他們還會小心餵養,待其傷癒後再進行放飛。

高空驅鳥彈、二踢腳

驅鳥隊員分佈在機場跑道周圍,發現鳥群有飛來的跡象立即燃放。這種方式在飛行日是用的最多的,每個飛行日大約要消耗300多顆。

獵槍

請注意!這種手段一般只是用來起震懾作用的,我們的兵哥哥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會將槍口對準鳥兒。

根治,讓機場少些鳥

然而,這些辦法還是治標不治本。最好的驅鳥效果,是鳥兒根本不往機場飛。然而,這可能嗎?那就再來看看兵哥的終極絕招吧!

動物標本

該場站最有特色的驅鳥辦法,是生態治理。據瞭解,驅鳥隊員每年都要對機場周邊半徑8公里範圍內的飛鳥做統計,在場務連的鳥情資料警示室裡,共收集了機場附近山林中100餘種鳥類的標本,旁邊附注了各類鳥兒的生活習性:它們喜歡在哪裡嬉戲?何時“談戀愛”?何時生兒育女?在哪裡築巢安家……

利用消防車,大面積噴灑農藥,殺滅草坪裡鳥禽覓食的食物鏈。

研究這些幹什麼?好處多多。比如,很多鳥兒“光顧”機場,是來覓食的。驅鳥隊就及時切斷鳥兒的“食物鏈”,滅除草地裡的昆蟲,抑制螞蟻、蚯蚓等動物的生長,減少雜草和植物開花結果;或者給機場跑道旁邊的草坪通通理“平頭”,防止草坪太高藏匿老鼠、野兔,減少老鷹等猛禽“惠顧”。 像喜鵲、山斑鳩、野鴨等鳥類,活動半徑不離開鳥窩,驅鳥隊就趁著飛行間隙把機場附近樹上的鳥窩給摘除。

拆除鳥窩

該場站常見的鳥類有綠嘴鴨、水鴨、喜鵲、老鷹、白鷺、斑鳩、野鴿、燕子、麻雀等十多種,驅趕這些鳥類要根據種類和習性分別對待,有的飛鳥要用聲音驅趕,有的就得逼迫他們“搬家”,而在鳥兒繁殖季節,母鳥不來,公鳥就不會來。

為了更好地掌握駐地鳥類生活習性,他們主動向駐地農業局鳥類專家請教,並對機場附近鳥情進行深入的系統研究,自主研發出了“機場鳥情查詢系統軟體”,建立起120多種鳥類資料庫,擴充完善了《鳥群分類顯示圖》《鳥類活動動態曲線圖》等,以此為依據分析總結出重點時段、重要節點有效驅鳥的好方法,大大提升了場站驅鳥工作的品質。

延伸閱讀

只願戰鷹自由翱翔

漸入夏季,又到了鳥兒覓食繁衍的旺季,每到這個時候驅鳥隊員們就格外警惕,裝彈、瞄準、發射……一枚空包彈帶著嘯叫的尾音沖向天空,隨著一聲爆鳴,盤旋在機場跑道上空的鳥兒被驚得四散飛去。

早上6點,驅鳥隊的官兵們就已經在跑道四周巡視,“天亮前後是飛鳥外出覓食比較集中的時間,經常有成群結隊的鳥群起飛,這時候就是我們最緊張忙碌的時候。”陳寒告訴筆者,每個飛行日他們早晨6點就得上崗,遇到重大任務,4點半、5點上崗的時候都有。

機場內的草坪不得超過30釐米,起飛線和降落線更是不能超過15釐米,割草機割過後,壓路機要把草地再壓一遍,防止鳥禽在草裡搭窩挖洞繁衍。

飛鳥對戰機的威脅主要集中在飛機的起降階段,因此起降滑行跑道周邊是驅鳥隊員關注的重點。隊員們天天圍著機場跑道轉,一圈下來就是15公里,一年相當於繞山東半島一圈半。在驅鳥隊工作已經有8個年頭的李小龍幽默地說:“機場周圍的每棵樹下都有我的腳印。”

春去秋來,四季變化,驅鳥隊的工作卻沒有季節之分。機場地域開闊,夏天驕陽似火,地面都能燙熟雞蛋,空曠的跑道讓驅鳥隊員無處躲避烈日的炙烤;冬天寒風凜冽,呼嘯而過的北風無遮無擋,坐在密閉的驅鳥車上也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然而無論寒冬酷暑,鳥情就是命令,一有飛行,跑道四周最早出現的總是驅鳥隊員們的身影。

常年和鳥類打交道,也讓驅鳥隊的官兵們練出了神奇的本領,每名隊員都對鳥類“如數家珍”,機場周邊4大類28個品種鳥類的生活習性,他們能隨口道來。

多年的驅鳥工作甚至讓隊員們都患上了一種職業病,即使休假回家,見到天空中飛過一隻小鳥,心裡都會“咯噔”一下。

按理說驅鳥隊的官兵對小鳥應該深惡痛絕,但李小龍告訴筆者:“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的職責是驅鳥,而不是捕殺鳥兒,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傷害它們。”有時會有飛鳥誤撞到機場滑行跑道兩側的鳥網,驅鳥隊員發現後,就會及時把撞網的鳥兒解救下來。如果遇到受傷的小鳥,他們還會小心餵養,待其傷癒後,遠離機場再進行放飛。

這是一隻誤撞鳥網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鶚,由於撞到鳥網時過度掙扎翅膀受傷,驅鳥隊的隊員們在照顧了近半個月傷好後將它放飛。

就是這群可愛的官兵,在幕後默默奉獻,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在機場上空築起了一道“安全網”,為戰鷹自由翱翔鋪平了天路。望著他們明亮的眸子和黝黑的皮膚,一種崇敬之情會在心底油然而生。

作者:李偉超 趙翎越 曾俊

編輯:毛志文

編審:曲延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