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烏克蘭航發巨頭馬達西奇危機重重,中國出手投資2.5億美元相助

2017年5月, 烏克蘭媒體爆出一條消息, 西奇公司接近破產。

西奇公司全稱“馬達西奇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是蘇聯時期重要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公司。 這家成立於1907年的公司是航空公司中的祖師爺級別, 那時候萊特兄弟首飛還沒幾年, 西奇公司是沙俄第一批投身於航空工業製造的公司。 公司于烏克蘭紮波羅熱市, 是世界知名的發動機生產商, 主要為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提供動力系統。 早在蘇聯時期, 它的產品就隨著蘇聯的戰機出口到90多個國家, 有“蘇聯航空工業的心臟”之稱。

烏克蘭有適合運20的發動機

渦扇IV-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的D-18T

在重型戰略運輸機的研製發展上, 前蘇聯無疑獨佔鰲頭。 上世紀80年代出現的安-124“魯斯蘭”重型運輸機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 起飛重量達405噸。 它安裝了4台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生產的D-18T型高性能發動機。

1980年D-18T發動機就在馬達西奇的工廠裡成功進行了首次試車,

1985年12月通過了官方測試。 D-18T是由紮波羅熱“進步”機器製造設計局設計、馬達西奇公司生產的大涵道比三軸渦扇發動機, 單台造價約500萬美元。 D-18T也是前蘇聯第一種推力超過20000kgf(196千牛)的重型發動機, 全長5.4米, 寬2.93米, 高2.79米, 風扇直徑2.33米, 淨重4.1噸。 D-18T發動機採用7級中壓壓縮機、單級風扇和環形燃燒室設計, 最大推力可達23430kgf(229.77千牛), 發動機壓力比27.5, 涵道比5.7, 渦輪前溫度1327°C, 推重比約5.7:1, 發動機還設計有反推力裝置。

D-18T發動機是馬達西奇公司最為重視的發動機專案, 自量產後得到了多次改進, 該公司在自有資金中每年平均向該發動機投入科研費用達到了450萬美元。 早些年稱馬達西奇公司還可能把D-18T發動機設計專利轉讓中國,

而目前烏克蘭與俄羅斯方面也正在磋商進一步推進D-18T最新改型(第四批)的研發工作, 因此不難想像安裝這種新改型發動機的大飛機的性能還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航空發動機領域的沙皇--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

眾所周知, 在國產飛機系列中,

中國對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一直是一片空白, 雖然目前有WS-20(渦扇-20)專案, 但是這類機型技術要求高、風險大, 開發週期長, 如果憑現階段(工程理論階段)是很難滿足運20重型運輸機未來裝備國產發動機的。 而恰好烏克蘭方面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積累了豐富的裝備經驗, 具備良好的技術和理論基礎。 而D-18T發動機也已經運行多年, 製造工藝、工序等問題也比較成熟, 儘管和世界先進航空發動機相比並不很先進, 但是如果中國從烏克蘭引進該型號發動機, 通過快速的消化與仿製, 很容易實現與國內工業的對接, 從而解決掉中國目前無大發動機的情況。

殲20的發動機, 烏克蘭能提供啥幫助

馬達西奇公司外貿部副主任弗拉季斯拉夫在珠海上表示,

和中國的合作一直都在順利進行著, 並且在未來幾年內也將會繼續合作下去, 該渦扇發動機可能會用於中國設計的新型戰鬥機中, 比如中國的殲31和殲20, 以及未來新一代的戰機中。

解放軍新殲20發動機長度變短

殲20的發動機?是的, 你沒聽錯,烏克蘭確實會幫助中國解決發動機問題。中國的發動機專案在幾十年來都是中國武器裝備製造業的軟肋,即便中國研製的大功率火箭發動機早已達到世界的領先水準,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材料技術上。由於火箭、導彈的發動機只需要使用一次,要求標準不是很高。而戰機、艦艇、車輛的發動機卻要成百上千次地反復使用,因而研製這類優質的發動機的難度要高於研製導彈、火箭。

目前從2013號殲20原型機來看,未來殲20還是會採用AL-31F渦扇發動機作為自己的動力,作為與AL-31F類似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由於性能上的不穩定急需它國技術援助,和烏克蘭合作是最好的選擇。待“太行”發動機徹底解決性能問題後,殲20肯定會裝備“國產心”進行服役。

2011號實驗機上安裝的不同發動機,左邊箭頭指的是俄羅斯AL-31F發動機

中烏航空動力技術合作未來

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雖然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初步建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科研體系,但毋庸置疑的是“心臟病”一直是困擾中國發動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中國軍用發動機仍安裝有大量引進的型號。為了扭轉被動局面,除了抓緊自研型號為,也要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而烏克蘭是最為重要的國家!

近年來,俄羅斯對待技術方面的合作態度極為消極,拿本次蘇-35戰鬥機引進來說,雖然雙方已經確定購買了24架蘇-35(意向合同可能超過120架),但是在117S向量發動機、“雪豹”雷達仿製等問題上企圖“要脅”中國,雖然目前有傳言117S向量發動機問題已經解決。而未來防範甚至遏制的做法也不會鮮見。

俄羅斯空天部隊裝備的蘇-35戰鬥機

烏克蘭航空工業目前無法與俄羅斯相提並論,但是他繼承了蘇聯傳承下來的一整體體系,有一支經驗豐富的設計生產隊伍。目前混亂的烏克蘭更容易進行合作,動盪的局面可能會迫使烏克蘭軍工企業轉讓最後的技術。最為關鍵的是烏克蘭與中國沒有地緣政治上的衝突,在關鍵技術和產品出口方面對我國的政策比較寬鬆。所以筆者看好中烏航空動力方面的合作。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5月22日報導,庫比夫和烏克蘭代表團日前赴中國參加了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他在基輔舉行的參會情況和成果介紹會上,強調了中烏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達成的合作協定,並表示,使用烏克蘭技術在重慶生產航空發動機是“政府優先事項之一”。

目前,唯獨航空發動機一項,中國還需要烏克蘭持續提供成套設備

庫比夫說:“天驕航空和馬達西奇將聯合建立合資公司,在重慶利用烏克蘭技術生產航空發動機。我們將在2017年展示在這個工廠進行組裝第一台發動機。”

他還很高興地介紹了中國方面將在這個合作專案中投入2.5億美元,用於馬達西奇公司生產的現代化,並強調中烏在航空發動機的戰略合作將強化烏克蘭航空工業在全球市場的地位並增加其影響力。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你沒聽錯,烏克蘭確實會幫助中國解決發動機問題。中國的發動機專案在幾十年來都是中國武器裝備製造業的軟肋,即便中國研製的大功率火箭發動機早已達到世界的領先水準,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材料技術上。由於火箭、導彈的發動機只需要使用一次,要求標準不是很高。而戰機、艦艇、車輛的發動機卻要成百上千次地反復使用,因而研製這類優質的發動機的難度要高於研製導彈、火箭。

目前從2013號殲20原型機來看,未來殲20還是會採用AL-31F渦扇發動機作為自己的動力,作為與AL-31F類似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由於性能上的不穩定急需它國技術援助,和烏克蘭合作是最好的選擇。待“太行”發動機徹底解決性能問題後,殲20肯定會裝備“國產心”進行服役。

2011號實驗機上安裝的不同發動機,左邊箭頭指的是俄羅斯AL-31F發動機

中烏航空動力技術合作未來

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雖然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初步建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科研體系,但毋庸置疑的是“心臟病”一直是困擾中國發動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中國軍用發動機仍安裝有大量引進的型號。為了扭轉被動局面,除了抓緊自研型號為,也要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而烏克蘭是最為重要的國家!

近年來,俄羅斯對待技術方面的合作態度極為消極,拿本次蘇-35戰鬥機引進來說,雖然雙方已經確定購買了24架蘇-35(意向合同可能超過120架),但是在117S向量發動機、“雪豹”雷達仿製等問題上企圖“要脅”中國,雖然目前有傳言117S向量發動機問題已經解決。而未來防範甚至遏制的做法也不會鮮見。

俄羅斯空天部隊裝備的蘇-35戰鬥機

烏克蘭航空工業目前無法與俄羅斯相提並論,但是他繼承了蘇聯傳承下來的一整體體系,有一支經驗豐富的設計生產隊伍。目前混亂的烏克蘭更容易進行合作,動盪的局面可能會迫使烏克蘭軍工企業轉讓最後的技術。最為關鍵的是烏克蘭與中國沒有地緣政治上的衝突,在關鍵技術和產品出口方面對我國的政策比較寬鬆。所以筆者看好中烏航空動力方面的合作。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5月22日報導,庫比夫和烏克蘭代表團日前赴中國參加了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他在基輔舉行的參會情況和成果介紹會上,強調了中烏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達成的合作協定,並表示,使用烏克蘭技術在重慶生產航空發動機是“政府優先事項之一”。

目前,唯獨航空發動機一項,中國還需要烏克蘭持續提供成套設備

庫比夫說:“天驕航空和馬達西奇將聯合建立合資公司,在重慶利用烏克蘭技術生產航空發動機。我們將在2017年展示在這個工廠進行組裝第一台發動機。”

他還很高興地介紹了中國方面將在這個合作專案中投入2.5億美元,用於馬達西奇公司生產的現代化,並強調中烏在航空發動機的戰略合作將強化烏克蘭航空工業在全球市場的地位並增加其影響力。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