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日 “馬加爵”們背後的“推手”仍在

5月25日, 是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 從馬加爵案、藥家鑫案、再到林森浩案……一起起震驚全國的新聞事件背後, 折射出我國一些大學生存在亟需重視的心理問題。

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今年接受記者採訪時, 吐露了“馬加爵”犯罪背後的“真正推手”。

根據調查發現, 推手仍然在一些大學上空遊蕩。 一旦有適合的時機, 它們可能會塑造一出出悲劇……

案件重播

從馬加爵案、藥家鑫案、再到林森浩案……一起起震驚全國的新聞事件背後, 折射出我國一些大學生存在亟需重視的心理問題。

2004年, 大學生馬加爵在宿舍連殺4名同學, 案件震驚全國。

2010年10月的深夜, 在校大學生藥家鑫開車撞傷長安區26歲女子張妙, 擔心自己的車牌號被對方記下,

藥家鑫持水果刀朝對方連捅8刀, 致其死亡。

2013年4月, 復旦大學醫學院發生一起投毒案件, 致在校研究生黃洋死亡, 經偵查確認投毒者系黃洋同寢室同學林森浩。 本案因發生于大學校園等原因而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2015年12月, “復旦大學醫學院學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被依法執行死刑。

去年3月27日, 在四川師範大學成龍校區學生公寓發生一起殺人案。 經查, 因生活瑣事發生矛盾, 犯罪嫌疑人滕某殺害了同學蘆某。

去年4月30日至5月3日, 僅僅4天的時間, 上海高校連續發生了一起捅人致死和兩起墜樓事故……

今年,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 指出“馬加爵”們犯罪背後的“真正推手”——“真正導致馬加爵犯罪的是他強烈壓抑的情緒, 扭曲的人生觀, 還有以我為中心的性格缺欠。 ”

調查:20.3%受訪大學生遇到過心理問題

據悉,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網癮綜合症,已成為大學生常見心理疾病。

在京一所著名重點大學有40人被確診為抑鬱症,約占到學校心理諮詢中心訪問量的2成。智識高、求勝心強的大學生,已然成為抑鬱症高發人群。

而一項針對全國12.6萬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其中20.3%的學生遇到過心理問題。而據教育部相關調查,因各種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而休學、退學的大學生占已休學、退學總人數的50%左右。

2010年,廈門大學曾對1000多名大學生做過失眠調查。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有78%的人認為自己患有失眠症,表現為入睡困難,多夢,睡眠淺易醒,醒後無法入睡。其中28%的人出現抑鬱、心理負擔加重並影響了人際交往。

學者研究:學習成績優秀者一定數量存心理危機

多年來,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會名譽會長藺桂瑞教授一直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危機群體”的調查研究,通過案例分析,她發現這些選擇極端方式的學生群體都有著一些共同的特徵。

在遭遇心理危機的大學生群體中,患有抑鬱症的學生占比較高;擁有不良家庭關係或親子關係的學生占比較高;研究生數量目前雖然占比不高,但已呈現出升高趨勢;和大眾普遍認為的“成績好心理就健康”的理念不同,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這個群體中已經佔有一定數量。

藺桂瑞教授強調,目前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是良好的,但是的確存在一部分有心理危機隱患的學生。

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仍然存困境

近年來,教育部門和高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了各方面的投入。圖為廈大嘉庚學院在校園裡和網路上立起“吐槽牆”,讓同學們勇敢吐槽,宣洩壓力。

目前,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困境。 北京郵電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的張平主任說,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師往往還要承擔大量的行政管理類工作,真正投入到專業心理教育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心理輔導諮詢是專業度極高的工作,專業技能不夠純熟,面對實際問題時就會底氣不足。“如果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們能夠全心投入,或許能產生出更好的效果。”

“每年因為大學生心理問題導致的悲劇層出不窮。”揚州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劉正榮老師介紹,一項調查顯示,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占學生總數的16%以上,但只有不足1/5的人得到了適宜的疏導。

藺桂瑞告訴記者,雖然很多高校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相較于高校在學生專業技能的關注度來看,放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注意力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在高校之間、地區之間的發展狀況也很不平衡,有的高校和地區尚不具備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條件。

針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疾病,川大華西醫院上錦院區心理專家李進曾開展過免費一對一心理諮詢。李進提醒,在產生不良情緒時,大學生應及時適當地自我調節、合理宣洩。在自己無法應對時,應儘快向朋友、家人、老師等尋求幫助,或及時就醫,切不可因“愛面子”等延誤病情。

(綜合自澎湃新聞網、人民網、中國青年網、新華網等)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網癮綜合症,已成為大學生常見心理疾病。

在京一所著名重點大學有40人被確診為抑鬱症,約占到學校心理諮詢中心訪問量的2成。智識高、求勝心強的大學生,已然成為抑鬱症高發人群。

而一項針對全國12.6萬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其中20.3%的學生遇到過心理問題。而據教育部相關調查,因各種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而休學、退學的大學生占已休學、退學總人數的50%左右。

2010年,廈門大學曾對1000多名大學生做過失眠調查。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有78%的人認為自己患有失眠症,表現為入睡困難,多夢,睡眠淺易醒,醒後無法入睡。其中28%的人出現抑鬱、心理負擔加重並影響了人際交往。

學者研究:學習成績優秀者一定數量存心理危機

多年來,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會名譽會長藺桂瑞教授一直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危機群體”的調查研究,通過案例分析,她發現這些選擇極端方式的學生群體都有著一些共同的特徵。

在遭遇心理危機的大學生群體中,患有抑鬱症的學生占比較高;擁有不良家庭關係或親子關係的學生占比較高;研究生數量目前雖然占比不高,但已呈現出升高趨勢;和大眾普遍認為的“成績好心理就健康”的理念不同,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這個群體中已經佔有一定數量。

藺桂瑞教授強調,目前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是良好的,但是的確存在一部分有心理危機隱患的學生。

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仍然存困境

近年來,教育部門和高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了各方面的投入。圖為廈大嘉庚學院在校園裡和網路上立起“吐槽牆”,讓同學們勇敢吐槽,宣洩壓力。

目前,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困境。 北京郵電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的張平主任說,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師往往還要承擔大量的行政管理類工作,真正投入到專業心理教育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心理輔導諮詢是專業度極高的工作,專業技能不夠純熟,面對實際問題時就會底氣不足。“如果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們能夠全心投入,或許能產生出更好的效果。”

“每年因為大學生心理問題導致的悲劇層出不窮。”揚州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劉正榮老師介紹,一項調查顯示,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占學生總數的16%以上,但只有不足1/5的人得到了適宜的疏導。

藺桂瑞告訴記者,雖然很多高校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相較于高校在學生專業技能的關注度來看,放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注意力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在高校之間、地區之間的發展狀況也很不平衡,有的高校和地區尚不具備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條件。

針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疾病,川大華西醫院上錦院區心理專家李進曾開展過免費一對一心理諮詢。李進提醒,在產生不良情緒時,大學生應及時適當地自我調節、合理宣洩。在自己無法應對時,應儘快向朋友、家人、老師等尋求幫助,或及時就醫,切不可因“愛面子”等延誤病情。

(綜合自澎湃新聞網、人民網、中國青年網、新華網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