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讓廉潔陽光照耀你我的家

家庭是國家和社會的細胞, 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一個國家的興盛、社會的安寧、個人的成就, 都會受到家風“潤物細無聲”般的影響, 優良的家風是一個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的“傳家寶”。 家風正, 則民風淳;家風好, 則政風清;反之, 家風濁, 則社風渾;家風邪, 則世風日下。

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 趙立春的以權謀私, 趙瑞龍的狐假虎威, 父子倆的落馬不就是家風不正種下的惡果嗎?自古至今, 我們不乏好的榜樣, 他們也許並不出名, 卻不應被遺忘。

蘇天爵 清廉家風父子相沿

元代名臣蘇天爵不僅是一個為政清廉的好官, 也是在歷史上很有名望的學問家、思想家。 他的成就背後既有自身的勤勉努力, 也有深厚的家風涵養。

蘇天爵的父親蘇志道, 以吏起家, 清廉奉公, 官至嶺北行省左右司郎中(從五品)。 曾參與處理江南白雲宗獄及嶺北行省賑濟饑民事件, 頗有聲譽。

蘇志道為官20 多年所表現出的“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品質直接影響了蘇天爵後來的為官品格, 成為蘇氏子孫寶貴的精神財富。

“內正身心以端其本, 外修刑政以輔其民。 ”蘇天爵子承父志, 為官34年, 清正廉潔, 秉公執法, 不徇私情, 剛正不屈, 不畏權勢,

敢於同貪污腐敗做鬥爭, 揭露、懲治了很多徇私枉法的貪官污吏, 被時人、後世譽為 “元代包公”“蘇青天”等。

黃克誠 兩條家規兩袖清風

無論是在艱難困苦的戰爭年代, 還是新中國建立以後位高權重、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的時候, 黃克誠都始終保持著從簡從低的生活作風, 始終為人民群眾著想。

1949年10月下旬, 黃克誠率領一批幹部從天津南下湖南。 此行, 他是奉毛澤東主席親令赴任湖南省委書記。 隨他南下的, 還有他的夫人唐棣華和1歲的小兒子黃晴。 途經武漢時, 黃克誠會見了四野和華中局的領導人之後, 去岳母家接上了兩個孩子——6歲的大女兒黃楠和5歲的大兒子黃煦。 他們是黃克誠1945年從蘇北進軍東北時被寄放在岳母家裡的。 黃楠、黃煦滿臉又新奇又害羞地看著他們, 還有些害怕似的躲著他們, 不肯喊爸爸媽媽。 也難怪, 一晃就是5年了, 孩子們不認識父母親並非異常。

那一刻, 一向覺得為革命舍小家是理所當然、把小家的聚散看得平常的黃克誠也禁不住熱淚盈眶。

現在好了, 解放了, 一家五口可以團聚, 可以有一個真正的家了。

一到湖南, 黃克誠就對唐棣華說:“棣華, 今後孩子們就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了, 條件比過去好了, 但一定要記住, 我們是黨的高級領導幹部, 高級幹部的家風影響著黨風政風。 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子女、對周圍的人都會產生影響。 從今天起我們家要訂兩條規矩。 一, 不准動用公家的汽車辦私事;二, 不准向公家伸手要照顧。 ”

李堅真 嚴以律己以身作則

李堅真作為老一輩革命先驅, 從早年參加革命活動到建國後歷任省紀委書記、省委書記等領導崗位, 始終如一堅守信仰、克己奉公、嚴於律己, 獻身祖國革命和建設事業60多年, 身後沒有為自己的親人留下一分錢。 她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 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家人親屬常懷律己之心,規範言行舉止,繼承優良品德。

李堅真於1907年出生在豐順縣小勝鎮東葉佘小山村,她的弟弟李永良第一次到廣州看望她卻是在1969年。平時,李堅真對家鄉親屬要求很嚴格,寫信或者捎來的話總是:“我很好,你們不用掛念,不要浪費時間、金錢,不要專門到廣州來,你們在家要搞好生產,做好工作。”

這一回,弟弟終於得到姐姐同意,到了廣州。他首先感覺就是驚奇:這就是經過長征的姐姐家嗎?房子普普通通,傢俱很舊,幾張長條凳,一把籐椅,一張在鄉下也常能看見的茶几桌,實在與他想像中姐姐的房子相差太遠太遠了。

一天,永良小聲地說:“姐姐,老家的房子太舊了,我們住的還是你出生時候住的老房子,現在打算蓋一座新的。”同時,提出要大姐幫助蓋房子的要求。李堅真聽後,笑了笑說:“姐姐沒有錢,即使有,也是黨和國家的,家裡要蓋房子,還是自力更生好。”此後,弟弟聽從姐姐囑託,自力更生,真的建起了新房。

如果說家是預防和抵制腐敗的重要陣地,那麼廉潔家風教育就是這道防線建設的基石,就是一道照亮家庭成員心靈的廉潔之光。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牽頭在全市黨員幹部中開展“廉潔好家風”主題教育活動,推動全市廣大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深入踐行廉潔好家風。

5月14日上午,全市黨員幹部“廉潔好家風”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在皋亭山孝廉文化廣場舉行。來自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市婦聯,各區、縣(市)紀委,各區、縣(市)婦聯組織負責人,以及來自江幹區的黨員幹部代表共30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他們面向宣誓牆,進行了集體宣誓。

同時,為迎接“5·15”國際家庭日,紀檢組率先組織市委組織部、市編委辦、市委老幹部局、市關工委辦公室、市考評辦、市委黨校、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等9家單位黨員幹部100戶家庭200餘人,在市區26個路口開展“家庭公益一小時”文明引導志願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響應本次主題教育活動,拉開了助推9家單位開展“廉潔好家風”主題教育活動的序幕。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這千千萬萬個細胞健康活潑,呼吸吐納著文明勤儉、廉潔自律的氧氣,社會和國家這一龐大的肌體才會生機勃、充滿活力!

讓我們共同營造一個清正廉潔的家庭環境,真正築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讓家庭成為溫馨和睦的港灣,成為遠離腐敗的淨土。讓廉潔陽光照耀你我的家!

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家人親屬常懷律己之心,規範言行舉止,繼承優良品德。

李堅真於1907年出生在豐順縣小勝鎮東葉佘小山村,她的弟弟李永良第一次到廣州看望她卻是在1969年。平時,李堅真對家鄉親屬要求很嚴格,寫信或者捎來的話總是:“我很好,你們不用掛念,不要浪費時間、金錢,不要專門到廣州來,你們在家要搞好生產,做好工作。”

這一回,弟弟終於得到姐姐同意,到了廣州。他首先感覺就是驚奇:這就是經過長征的姐姐家嗎?房子普普通通,傢俱很舊,幾張長條凳,一把籐椅,一張在鄉下也常能看見的茶几桌,實在與他想像中姐姐的房子相差太遠太遠了。

一天,永良小聲地說:“姐姐,老家的房子太舊了,我們住的還是你出生時候住的老房子,現在打算蓋一座新的。”同時,提出要大姐幫助蓋房子的要求。李堅真聽後,笑了笑說:“姐姐沒有錢,即使有,也是黨和國家的,家裡要蓋房子,還是自力更生好。”此後,弟弟聽從姐姐囑託,自力更生,真的建起了新房。

如果說家是預防和抵制腐敗的重要陣地,那麼廉潔家風教育就是這道防線建設的基石,就是一道照亮家庭成員心靈的廉潔之光。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牽頭在全市黨員幹部中開展“廉潔好家風”主題教育活動,推動全市廣大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深入踐行廉潔好家風。

5月14日上午,全市黨員幹部“廉潔好家風”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在皋亭山孝廉文化廣場舉行。來自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市婦聯,各區、縣(市)紀委,各區、縣(市)婦聯組織負責人,以及來自江幹區的黨員幹部代表共30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他們面向宣誓牆,進行了集體宣誓。

同時,為迎接“5·15”國際家庭日,紀檢組率先組織市委組織部、市編委辦、市委老幹部局、市關工委辦公室、市考評辦、市委黨校、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等9家單位黨員幹部100戶家庭200餘人,在市區26個路口開展“家庭公益一小時”文明引導志願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響應本次主題教育活動,拉開了助推9家單位開展“廉潔好家風”主題教育活動的序幕。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這千千萬萬個細胞健康活潑,呼吸吐納著文明勤儉、廉潔自律的氧氣,社會和國家這一龐大的肌體才會生機勃、充滿活力!

讓我們共同營造一個清正廉潔的家庭環境,真正築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讓家庭成為溫馨和睦的港灣,成為遠離腐敗的淨土。讓廉潔陽光照耀你我的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