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最令人無語的Hololens應用 AR正開始淪為行銷噱頭

紐西蘭航空的PR部門上周在自己的官網上發佈了一篇《這是航空服務的未來?》(Is this the future of inflight service?)的官宣稿件, 並且配了一段“概念應用”的視頻。

在官方稿件中,

紐西蘭航空宣佈自己一直在與一家英國軟體公司Dimension Data合作, 整合航司所積累的乘客資訊, 並且通過微軟的增強現實頭顯HoloLens來為客艙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在這段宣傳視頻中, 紐西蘭航空的客艙管家佩戴著HoloLens工作, 在與乘客面對面溝通的過程中, 可以全程解讀眼前乘客的個人資訊, 包括這位元乘客上一次飲酒的時間、對餐飲的傾向性, 甚至能檢測乘客的情緒是“焦慮”還是“平和”。

紐西蘭航空的客艙總經理認為通過AR技術, 能為客艙提供更好的“定制化服務”。 而該航司負責數位技術的“領導”則表示:“航空公司已經形成了與類似HoloLens這樣的高新科技相關的強大體驗文化。 ”

呵呵。 是不是有一種就要爆發“飛行焦慮症”的即視感。

估計大多數人看見這個新聞都會有下面的感受:WTF!這真讓人無語。 想當年風頭無兩的Google Glass還沒“上天”呐, 就因為不接地氣的“令人厭惡的極客產品理念”被朝陽群眾給按在地下了。 原則上要用溫良恭儉讓的服務, 安撫懸在半空的乘客情緒的空乘人員, 人人戴個笨重的高科技頭顯跟乘客面對面,

是有多令人抓狂呢?還不用說就目前的HoloLens那個狹窄的視域, 乘客看著一個“鬥雞眼”空乘人員在自己面前比比劃劃會感覺很開心對嘛。

各大航機公司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如何通過強大的廣告攻勢, 把常飛旅客都鎖定在自己白金club的list上, 成了所有航機公司挖空心思要做的事情。 紐西蘭航空選擇了與熱門高新科技接軌做宣傳, 也算獨樹一幟, 只是這個“應用場景”的選擇實在有點令人尷尬。

說到行銷噱頭, 在VR的泡沫消失後, 比VR在技術上更超前的AR不幸又淪為“眾矢之的”。 各行各業都在爭先拿AR說事, 比如某直銷護膚品牌, 最近推出的所謂“AR應用”就讓筆者看得一臉蚊子血。 這麼玩下去, 估計用不了多久AR、AI會跟VR一樣統統都在社交媒體上歇菜。

而那些熱衷於在社交平臺“引爆熱點”的話題或者正在成為“謠言批發中心”, 或者讓真正的品牌退避三舍。

事實上, 國際上很多航空公司在技術上的應用本來都不弱。 比如前段時間被國內罵成渣的美聯航(當時感覺天朝群眾是美聯航的絕壁主流市場), 作為廉價航空的客艙服務雖然不盡如人意, 但在互聯網技術上還是很得心應手的。 在美國本土的各大機場, 幾乎全都是包括行李托運的自助式值機服務區, 對於那些並不把飛行當成奢華享受的人士來說, 是非常便捷的。 極大節省人力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使得機票價格降低。

相關閱讀:

漂流太空1年的宇航員Scott評價Hololens:好玩 不暈

馬特·達蒙用VR帶你領略美聯航新飛機商務艙

即使MR也需要VR內容 看Hololens如何消費360°視頻

[消息來自airnewzealand 視頻/圖片來自YouTube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