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足協U23新政策,不亞于中超元年G7俱樂部搞的足球大改革

U23出場政策

足協推出的政策關鍵點:U23球員上場的人數, 要和外援上場的人數相同。 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本賽季, 足協強行推出U23政策,

俱樂部也都執行了。 無非就是浪費了換人次數, 上場十分鐘被換下, 走走過程。 如今又推出U23加強政策, 又是模糊概念。 可不可以先上3名U23球員, 十分鐘後三名外援換下U23球員。 今年還是U23, 明年24又超齡了, 又要找新的U23球員。 三名外援, 三名U23球員。 只有四個位置給球隊的主力球員和培養1年的U24球員。

乒乓球、足球都是球。 只有想不到, 沒有做不到。 在競技賽場不講優勝劣汰, 而是比年齡。 強行干預足球規律, 揠苗助長。 最後的結果可能是苗沒有長高, 地也荒了。 這種奇葩政策, 放眼世界足壇, 都屬首例。 管理足球全憑想像。

中超元年積分榜

這次足球大變革讓人想起, 中超元年G7俱樂部搞足球革命。 當時以大連實德、北京國安為首的7家俱樂部投資人, 發起的“政企分開、管辦分離”為主要目標的足球大變革。 當時中超俱樂部12家, G7聯盟的7家俱樂部:大連實德、北京國安、遼寧中譽、上海國際、青島頤中、深圳健力寶、四川冠城形成統一。 中立:上海申花、天津泰達。 支持足協:山東魯能、重慶力帆、瀋陽金德。 那次是足協組建聯賽以來遇到的最大危機。 當年足協如果沒有魯能、力帆。 金德的支持, 恐怕足協也面臨大變革。 最後G7俱樂部發起的足球大變革以失敗告終。 大連實德、北京國安均被扣分處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