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壽山鄉的老師,做紅木的工人,到收白茶的藏家~

文/小陳茶事

《1》

馬上到端午節了, 茶城裡熙來攘往, 別說停車了, 連路都走不動。

福建人在傳統習俗的保留上, 堪稱全國前列。

比如,

福建就是全國現存寺廟最多的省份, 沒有之一。

每到大節, 家家戶戶都會響起此起彼伏的鞭炮聲, 走道裡走一圈, 全是燒紙的味道。

對神靈的崇拜和對祖先的祭奠, 是各大節日的重頭戲。 有錢的整雞整羊, 沒錢的也要湊上5碗葷菜, 恭敬地擺上香燭紙錢, 倒上酒, 奉上碗筷, 乞求神靈庇佑, 家宅平安。

即將來臨的端午節, 就是一個大節, 不但要供奉神靈和祖先, 還要給親戚們送禮納吉。

作為產海鮮的大省和產茶葉的大省, 福建人過節的節禮, 除了螃蟹海參黃瓜魚, 便是白茶岩茶鐵觀音。

有人說, 過幾年就該輪到建盞了。

這是後話, 另文再述。

《2》

茶城是最熱鬧的所在, 也是最平等的地方, 販夫走卒, 達官貴人, 一律平等地坐在一張桌子上喝茶聊天。

所以這裡能聽到無數的新鮮事, 各種段子和神話。

今天聽到的是兩個收藏界的神話, 左右無事, 就講給大家聽聽。

第一個, 叫做“瘋狂的石頭”。

講的是一個福州壽山鄉(就是國石壽山石的故鄉, 出田黃的地方)上的老師。

這位老師, 在90年代, 任教于福州北峰的一個小學。

國人的傳統, 對老師一向是尊敬的, 逢年過節都要給老師束修, 就是送一些禮品, 以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之情。

那個時代, 壽山石基本沒行情, 知道的壽山石的人不多, 收藏的人更少。 所以, 壽山村的農民們采到的石頭, 基本上就只是一塊爛石頭,

不值錢。

所以, 逢年過節, 這位小學老師收到的禮物, 就是一堆外表看起來精美的石頭, 他也不在意, 隨便堆在房間裡。

過了7-8年, 壽山石收藏風興起, 這位老師才知道撿到了寶。

他屋子裡隨便一塊石頭, 就能賣出5位數。

目前他的身家, 比拆遷分到10套房產的人還富有。

《3》

第二個故事, 講述的是一位木工。

曾經, 這位木工在莆田一家紅木廠工作, 不久, 工廠倒閉了。

老闆沒錢給他付工資, 於是給了他許多木頭, 把他打發回家了。

他老老實實地把那些木頭也拉回家了, 準備以後家裡蓋房子用。 接著他去了別的地方繼續做木工。

那些木頭就隨便堆在他家的老房子裡,也沒人去搭理它們。

過了幾年,紅木的行情一路上漲,莆田人控制了紅木市場的半壁江山。

這個擁有大批紅木原木的人,一夜之間就富了。

《4》

當然,段子總歸是段子,有許多機會主義的成分在裡面。

然而,這兩個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底色:在低位元的時候買進,在高位的時候賣出,就能大賺一筆。

這是一個簡單的商業法則,放之四海皆准。

譬如白茶,2017年的茶青價格就比去年上漲了4-6成,而岩茶的茶青價格比去上上漲了2成。

也許有人會說,咦,為什麼岩茶的漲幅不如白茶?

讓村姑陳淡定地告訴你,岩茶的底價就比白茶高3倍以上,雖然上漲倍數小,但基數大,所以,結果一樣很可觀。

從這點上來看,白茶的價格是遠低於岩茶的,也遠低於其它同類的茶。

聰明的人是不是想到了什麼?

《5》

村姑陳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以普洱茶為例,描繪過普洱這些年價格飛漲的軌跡。

普洱茶在2004年之前,大多數人都忘記了中國還有這種茶的存在,包括昆明人。

但是自從馬幫進京這個絕妙的炒作出現之後,普洱一舉躍身成為全國皆知的名茶。

普洱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從最初的一百多塊錢一公斤,上漲到現在的幾千元一公斤。

當初那些存普洱的人,現在都大發了。

而後進入普洱市場的人,除了羡慕,還是羡慕。

然而,投資這件事,靠的主要是敏銳的嗅覺和敢於下手的決心,還有,一點點的運氣。

《6》

白茶與普洱,其實有許多相似之處。

比如,它們都有收藏價值,越存越老越好。

比如,它們都有藥用價值,保健係數5顆星。

再比如,它們都產自原生態的未開化山區,得天獨厚擁有優質養分。

再再比如,它們的工藝都不複雜,簡單地就保留了最原生態的物質。

.........

SO,有了普洱的前車之鑒,在面對2017年白茶茶青漲價的風波時,做為一名普通茶客,您有沒有想到更多?

鄙如,您有沒有想過逢低吸納,趁低下手?

您有沒有成為想成為未來的白茶先知,上好老白茶的屯茶者?

您有沒有想過在白茶現今仍處於低價位的時候,為自己的藏茶史增添上重墨重彩的一筆?

《7》

不能再寫了,再寫就成廣告了。

村姑陳不是先知,只是比較善於從別的事物身上總結規律而已。

從普洱之興,村姑陳望到了白茶的未來。

如果不希望自己未來的某一天,看到當初與自己一樣的白茶小白,成為了擁有天價藏茶的土豪,那請你認真看村姑陳的這篇文章,看完,再認真思考思考。

不冒進,不盲從,但,決不是簡單觀望。

以上圖片、文字均歸小陳茶事所有,未經允許媒體不許轉載

歡迎茶友們轉發到朋友圈

*

那些木頭就隨便堆在他家的老房子裡,也沒人去搭理它們。

過了幾年,紅木的行情一路上漲,莆田人控制了紅木市場的半壁江山。

這個擁有大批紅木原木的人,一夜之間就富了。

《4》

當然,段子總歸是段子,有許多機會主義的成分在裡面。

然而,這兩個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底色:在低位元的時候買進,在高位的時候賣出,就能大賺一筆。

這是一個簡單的商業法則,放之四海皆准。

譬如白茶,2017年的茶青價格就比去年上漲了4-6成,而岩茶的茶青價格比去上上漲了2成。

也許有人會說,咦,為什麼岩茶的漲幅不如白茶?

讓村姑陳淡定地告訴你,岩茶的底價就比白茶高3倍以上,雖然上漲倍數小,但基數大,所以,結果一樣很可觀。

從這點上來看,白茶的價格是遠低於岩茶的,也遠低於其它同類的茶。

聰明的人是不是想到了什麼?

《5》

村姑陳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以普洱茶為例,描繪過普洱這些年價格飛漲的軌跡。

普洱茶在2004年之前,大多數人都忘記了中國還有這種茶的存在,包括昆明人。

但是自從馬幫進京這個絕妙的炒作出現之後,普洱一舉躍身成為全國皆知的名茶。

普洱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從最初的一百多塊錢一公斤,上漲到現在的幾千元一公斤。

當初那些存普洱的人,現在都大發了。

而後進入普洱市場的人,除了羡慕,還是羡慕。

然而,投資這件事,靠的主要是敏銳的嗅覺和敢於下手的決心,還有,一點點的運氣。

《6》

白茶與普洱,其實有許多相似之處。

比如,它們都有收藏價值,越存越老越好。

比如,它們都有藥用價值,保健係數5顆星。

再比如,它們都產自原生態的未開化山區,得天獨厚擁有優質養分。

再再比如,它們的工藝都不複雜,簡單地就保留了最原生態的物質。

.........

SO,有了普洱的前車之鑒,在面對2017年白茶茶青漲價的風波時,做為一名普通茶客,您有沒有想到更多?

鄙如,您有沒有想過逢低吸納,趁低下手?

您有沒有成為想成為未來的白茶先知,上好老白茶的屯茶者?

您有沒有想過在白茶現今仍處於低價位的時候,為自己的藏茶史增添上重墨重彩的一筆?

《7》

不能再寫了,再寫就成廣告了。

村姑陳不是先知,只是比較善於從別的事物身上總結規律而已。

從普洱之興,村姑陳望到了白茶的未來。

如果不希望自己未來的某一天,看到當初與自己一樣的白茶小白,成為了擁有天價藏茶的土豪,那請你認真看村姑陳的這篇文章,看完,再認真思考思考。

不冒進,不盲從,但,決不是簡單觀望。

以上圖片、文字均歸小陳茶事所有,未經允許媒體不許轉載

歡迎茶友們轉發到朋友圈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