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收購ARM又投英偉達,誰會是軟銀下一個目標?

精彩導讀:昨日有爆料稱, 軟銀成為英偉達第四大股東!此時的英偉達正在AI晶片界與微軟、穀歌等打得難分難解, 難道軟銀也想插一腳?

▽▽▽

據彭博社5月24日曝料, 日本巨頭軟銀集團已經成功收購了英偉達公司價值約40億美元的股份, 持股比例為4.9%, 成為這家圖形晶片製造商的第四大股東。 截至發稿, 軟銀已經跳漲4.5%, 觸及近兩周高位8,894日圓, 並為日經指數貢獻了31個點的升幅。 英偉達股價達到了138.57美元, 市值為816.18億美元。

▲英偉達股價

值得一提的是, 軟銀去年剛剛收購全球半導體智慧財產權提供商ARM, 這家公司主要是設計智慧手機晶片, 並授權給三星、高通等公司使用。 據估計, ARM架構的晶片去年出貨量達到150億片。 2016年7月18日, ARM接受了軟銀32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軟銀資金實力雄厚不容置疑, 只是頻頻搭線正在致力於研究AI晶片的業界大佬, 難道也要來分一杯羹?

晶片大佬英偉達

英偉達創立於1993年1月, 是一家以設計智核晶片組為主的無晶圓(Fabless)IC半導體公司。 英偉達 是全球圖形技術和數位媒體處理器行業領導廠商, 英偉達的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克拉拉市, 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5700名員工。 公司在可程式設計圖形處理器方面擁有先進的專業技術, 在並行處理方面實現了諸多突破。 由於押注人工智慧, 投資者關注和銷售增加讓英偉達股價在過去幾年中一路飆升。 英偉達股價在去年一年中漲幅超過200%, 2017年之後的漲幅接近30%。 達到800億美元左右。

開創英偉達時代的產品

英偉達收購著名圖形晶片廠商3dfx之前, 英偉達奠定自己王者之路的品牌, 到了TNT2時代, 128位核心、支持AGP4X、支持32M顯存, 這些特性都為GeForce系列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英偉達 GEFORCE:為圖形和視頻所設計的GPU

配有英偉達 GeForce 系列GPU的臺式電腦和筆記型電腦帶給使用者無法比擬的性能, 明快的照片, 高清晰的視頻重播, 和超真實效果的遊戲。 GeForce 系列的筆記本GPU還包括先進的耗電管理技術, 這種技術可以在不過分耗費電池的前提下保證高性能。

英偉達 GOFORCE:為行動電話所設計的超低能耗手持GPU

真實的流動數位電視、控制台類的3D遊戲、高保真環繞聲效、流暢的DVD品質視頻重播、和明快生動的照片。 所有這些都有更長的電池壽命作保證。

英偉達 QUADRO:完整的專業解決方案帶來性能突破和高品質

所有領先的專業圖形應用均通過鑒定。 專業顯示部件領域的王者。 英偉達 Quadro Plex 是業內第一個專屬視覺運算系統(VCS)。

英偉達 NFORCE: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心邏輯解決方案

NFORCE 媒體通信處理器(MCP)帶來高頻寬系統性能、先進的網路、存儲和數位媒體連接。 可以在臺式電腦、筆記型電腦、工作站和伺服器上使用。 英偉達 解決方案的應用正在改變很多行業和很多組織, 比如麻州總醫院、美國航空航太管理局、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Sportvision公司 和皇家歌劇院。

英偉達 TEGRA:世界首款移動超級晶片

搭載的首個移動雙核 CPU 可實現極高的多工處理性能, 可將流覽速度提升兩倍, 從而實現絕佳 Web 體驗, 而所搭載的英偉達精視 (英偉達 GeForce) GPU 可實現 Flash 硬體加速以及遊戲機品質的遊戲體驗。

英偉達作為晶片界的大佬, 都能投身軟銀旗下, 實在叫人摸不著頭腦。

收購大佬軟銀

軟銀(軟體銀行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風險投資公司, 1981年創立並於1994年在日本上市, 創始人孫正義。 軟銀主要致力IT產業的投資, 包括網路和電信。 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 其中300多家 IT 公司軟銀擁有多數股份。

1981年, 孫正義先生在日本創立軟銀集團, 當時公司業務是推銷套裝的軟體;

1988年, 軟銀集團公司業務擴大, 開始了多國貿易, 在美國成立了美國軟體銀行分公司(SOFTBANKAmerica);

1989年, 軟銀集團公司在日本發行了日語版PCHomeMagazine電腦雜誌;

1995年, 軟銀集團公司購買了InterfaceGroup'sTechnologyEvents部門(Comdex,WindowsWorld), 從此軟銀集團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腦大展的東道主;

1996年, 軟銀集團公司又買下了Ziff-Davis出版公司, 該公司掌握了全世界電腦和網路高科技資訊, 成為科技資訊的權威;

2006年, 軟體銀行宣佈收購日本沃達豐的協議, 以進入日本價值7800億的手機市場;

2012年,Sprint公司在東京宣佈,該公司已經被軟銀以201億美元收購;

2016年,ARM接受了軟銀32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2017年,軟銀傳出收購英特爾消息;

縱觀軟銀幾十年發展歷程,從軟體到電腦、手機、再到晶片,軟銀似乎是要在晶片界撐起一片天啊!

野心勃勃軟銀欲改寫高科技版圖

軟銀於20日宣佈與沙特等共同成立10萬億日元規模的“軟銀願景基金”。投資物件並非大企業,而是AI晶片等高科技相關初創企業。這一超出全球風險投資總額的巨型基金的出現,可能將改寫美國西海岸矽谷主導的高科技產業的世界版圖。近來,基金已籌集到930億美元。今後的半年裡將達到1000億美元。包括軟銀持有的英國半導體設計公司ARM控股的部分股票在內,軟銀將出資280億美元。基金由軟銀負責運營。

新基金有可能明顯改變投向初創企業的資金流向。從全球風投基金的投資額來看,中美兩國尤為突出,但均不足4萬億日元。預計新基金最大的投資對象在美國,但孫正義曾在挖掘亞洲潛力企業方面取得實績,今後也許會加強對亞洲的投資。

當創業家們在新創意和技術方面進行競爭之時,會掀起創新的浪潮。軟銀顯示了要主導創新浪潮的野心。孫正義在形容IT產業湧現出的創新浪潮時稱,“真正的淘金熱即將啟幕”。物聯網時代來臨和人工智慧(AI)的發展促進了變革。孫正義說:“AI將重新定義所有產業。”孫正義還暗示機器人產業也是有力選項。現階段投資對象達到近30家。

巨型基金的出現,意味著此前由美國主導的高科技產業將誕生新的軸心。而軟銀收購英偉達消息傳出,野心便昭然若揭了!

戰火連天軟銀能分一杯羹?

AI晶片界戰火連天,微軟、穀歌、英特爾群雄逐鹿,軟銀能分得一杯羹?

在機器學習“淘金熱潮”中,晶片巨頭英偉達正處於領先位置,而英偉達目前傳出被軟銀收購消息,兩方一榮俱榮,軟銀對AI晶片也抱了很大期望!但來自其他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的競爭正變得日益激烈。AI晶片大戰愈演愈烈,軟銀能從中分得一杯羹嗎?

英偉達已經在新興AI晶片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電腦圖形學所需要的基本數學、運算,與被稱為人工神經網路的機器學習方式所用方法基本相同。從2012年開始,研究人員就展示了通過運用這種技術的背後力量,説明圖形處理器讓軟體執行任務時變得更加聰明,比如解釋圖片或語音時。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Jensen Huang)日前在加州聖約瑟市一個擁擠的會議廳中宣佈,該公司的最新晶片可説明加速人工智慧(AI)演算法。過去幾年中,英偉達的股價和盈利不斷增長,因為其支援遊戲和圖形製作的圖形處理器説明機器學習領域取得許多突破。

隨著AI市場成長,英偉達已經調整其晶片設計功能以支援神經網路。新的V100晶片就是這種努力的成果,其核心就是專注於加速深度學習數學。這種晶片的能力和能源效率有助於公司或雲服務供應商大幅提升其使用AI的能力。

但是隨著AI領域投資漸增,英偉達現在面臨英特爾、穀歌以及其他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這些公司也在開發自己的AI晶片。領先的雲計算服務供應商穀歌、亞馬遜以及微軟都押下重注,打賭許多公司會使用它們的雲服務運營自己的AI軟體,同時價格花費鉅資打造支援這些軟體的新硬體。英偉達的新競爭對手認為,通過從頭調整晶片設計而非適應圖形晶片技術,它們可讓運行AI軟體的硬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比如下面這些公司的AI晶片:

英特爾:英特爾計畫於2017年底發佈深度學習晶片,它是基於其2016年收購初創企業Nervana的技術開發的。英特爾還準備基於收購自Altera的技術推出新產品,以加速深度學習。Altera的晶片名為FPGAs,可以為特定演算法重新分配功率。

微軟:微軟投入鉅資,使用FPGAs晶片支援其機器學習軟體,讓它們成為其雲平臺Azure的核心部分。

穀歌:谷歌於2016年透露,正利用專為AI定制研發的晶片TPU。這種晶片曾支援智慧程式AlphaGo戰勝人類圍棋冠軍。穀歌並不對外出售這種晶片,但稱那些使用其雲計算服務的公司可從中受益。不過説明開發穀歌晶片的多名工程師已經離職,並籌資1000萬美元組建了名為Groq的初創企業,專門研發機器學習晶片。其他正從事類似項目的初創企業包括Wave Computing,據說客戶已經可以測試其硬體。

黃仁勳對穀歌的TPU表示不屑一顧!他稱:類似穀歌TPU等定制晶片過於僵化,不適用於不同種類的神經網路,也不足以推動新的AI創意測試和採用。而微軟和英特爾押注的FPGAs過於耗能。英偉達的技術正擊中“甜蜜點”,其他公司還沒有!

芯師爺小結:看來軟銀收購英偉達,是對英偉達抱了很大希望!不過英偉達的競爭對手今年將推出更多產品,不知軟銀還笑不笑得出來...

來源 | 彭博社、商務部網站、網易科技

芯師爺獨家整理

以進入日本價值7800億的手機市場;

2012年,Sprint公司在東京宣佈,該公司已經被軟銀以201億美元收購;

2016年,ARM接受了軟銀32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2017年,軟銀傳出收購英特爾消息;

縱觀軟銀幾十年發展歷程,從軟體到電腦、手機、再到晶片,軟銀似乎是要在晶片界撐起一片天啊!

野心勃勃軟銀欲改寫高科技版圖

軟銀於20日宣佈與沙特等共同成立10萬億日元規模的“軟銀願景基金”。投資物件並非大企業,而是AI晶片等高科技相關初創企業。這一超出全球風險投資總額的巨型基金的出現,可能將改寫美國西海岸矽谷主導的高科技產業的世界版圖。近來,基金已籌集到930億美元。今後的半年裡將達到1000億美元。包括軟銀持有的英國半導體設計公司ARM控股的部分股票在內,軟銀將出資280億美元。基金由軟銀負責運營。

新基金有可能明顯改變投向初創企業的資金流向。從全球風投基金的投資額來看,中美兩國尤為突出,但均不足4萬億日元。預計新基金最大的投資對象在美國,但孫正義曾在挖掘亞洲潛力企業方面取得實績,今後也許會加強對亞洲的投資。

當創業家們在新創意和技術方面進行競爭之時,會掀起創新的浪潮。軟銀顯示了要主導創新浪潮的野心。孫正義在形容IT產業湧現出的創新浪潮時稱,“真正的淘金熱即將啟幕”。物聯網時代來臨和人工智慧(AI)的發展促進了變革。孫正義說:“AI將重新定義所有產業。”孫正義還暗示機器人產業也是有力選項。現階段投資對象達到近30家。

巨型基金的出現,意味著此前由美國主導的高科技產業將誕生新的軸心。而軟銀收購英偉達消息傳出,野心便昭然若揭了!

戰火連天軟銀能分一杯羹?

AI晶片界戰火連天,微軟、穀歌、英特爾群雄逐鹿,軟銀能分得一杯羹?

在機器學習“淘金熱潮”中,晶片巨頭英偉達正處於領先位置,而英偉達目前傳出被軟銀收購消息,兩方一榮俱榮,軟銀對AI晶片也抱了很大期望!但來自其他科技巨頭和初創企業的競爭正變得日益激烈。AI晶片大戰愈演愈烈,軟銀能從中分得一杯羹嗎?

英偉達已經在新興AI晶片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電腦圖形學所需要的基本數學、運算,與被稱為人工神經網路的機器學習方式所用方法基本相同。從2012年開始,研究人員就展示了通過運用這種技術的背後力量,説明圖形處理器讓軟體執行任務時變得更加聰明,比如解釋圖片或語音時。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Jensen Huang)日前在加州聖約瑟市一個擁擠的會議廳中宣佈,該公司的最新晶片可説明加速人工智慧(AI)演算法。過去幾年中,英偉達的股價和盈利不斷增長,因為其支援遊戲和圖形製作的圖形處理器説明機器學習領域取得許多突破。

隨著AI市場成長,英偉達已經調整其晶片設計功能以支援神經網路。新的V100晶片就是這種努力的成果,其核心就是專注於加速深度學習數學。這種晶片的能力和能源效率有助於公司或雲服務供應商大幅提升其使用AI的能力。

但是隨著AI領域投資漸增,英偉達現在面臨英特爾、穀歌以及其他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這些公司也在開發自己的AI晶片。領先的雲計算服務供應商穀歌、亞馬遜以及微軟都押下重注,打賭許多公司會使用它們的雲服務運營自己的AI軟體,同時價格花費鉅資打造支援這些軟體的新硬體。英偉達的新競爭對手認為,通過從頭調整晶片設計而非適應圖形晶片技術,它們可讓運行AI軟體的硬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比如下面這些公司的AI晶片:

英特爾:英特爾計畫於2017年底發佈深度學習晶片,它是基於其2016年收購初創企業Nervana的技術開發的。英特爾還準備基於收購自Altera的技術推出新產品,以加速深度學習。Altera的晶片名為FPGAs,可以為特定演算法重新分配功率。

微軟:微軟投入鉅資,使用FPGAs晶片支援其機器學習軟體,讓它們成為其雲平臺Azure的核心部分。

穀歌:谷歌於2016年透露,正利用專為AI定制研發的晶片TPU。這種晶片曾支援智慧程式AlphaGo戰勝人類圍棋冠軍。穀歌並不對外出售這種晶片,但稱那些使用其雲計算服務的公司可從中受益。不過説明開發穀歌晶片的多名工程師已經離職,並籌資1000萬美元組建了名為Groq的初創企業,專門研發機器學習晶片。其他正從事類似項目的初創企業包括Wave Computing,據說客戶已經可以測試其硬體。

黃仁勳對穀歌的TPU表示不屑一顧!他稱:類似穀歌TPU等定制晶片過於僵化,不適用於不同種類的神經網路,也不足以推動新的AI創意測試和採用。而微軟和英特爾押注的FPGAs過於耗能。英偉達的技術正擊中“甜蜜點”,其他公司還沒有!

芯師爺小結:看來軟銀收購英偉達,是對英偉達抱了很大希望!不過英偉達的競爭對手今年將推出更多產品,不知軟銀還笑不笑得出來...

來源 | 彭博社、商務部網站、網易科技

芯師爺獨家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