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膨化料是不是北方市場下一個風口,中小料企會逐步走向消亡嗎?這屆飼料研討會全面探討了以上問題

廣告

文/圖 水產前沿 李釩 實習編輯 何鴻浩

會議合影

3月18日, 第一屆聯鯤水產飼料技術研討會(天津場)由廣州市聯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聯牧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魚來魚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布勒集團、越南永環集團協辦, 共吸引了全國各地以及海外的企業代表約180人參加, 與會的主要嘉賓包括唐山中天勤飼料有限公司馮國明董事長、廣東聯鯤集團總裁楊勇博士、廣東聯鯤集團副總裁張松博士、廣州市聯牧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欣總經理等。

中小飼料企業走向突圍之路

隨著資訊時代的加強, 近幾年飼料行業的透明化, 導致飼料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 尤其在北方地區, 仍未出現具有絕對統治力的飼料品牌, 大大小小的飼料公司四處林立, 各個區域各個板塊之間的爭奪不斷。 原本的水產料老大哥在高額佔據下還想要有所突破, 而且許多畜牧飼料巨頭也紛紛入局, 這無疑讓許多的中小水產飼料企業舉步維艱。

廣東聯鯤集團總裁楊勇博士

廣東聯鯤集團總裁楊勇博士在《中小型水產飼料企業四大核心競爭力的打造》表示:“從水產品總量上看, 全球穩健成長, 總體向好。 全球生產、全球貿易的趨勢越發明顯。 電商、冷鏈物流的發展, 將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 讓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購買任何地方的產品。 雖然這兩者還不是主流, 但其潛藏的力量十分巨大。 再者, 我國不同管道經濟類型對應的消費需求正在改變。

消費者的經濟水準將會提升, 新生代的生活經歷和消費習慣的不同, 導致對加工、速食水產品的需求增長。 安全、營養、便捷將會是未來水產品的重要要求, 飼料企業也需要與行業共同發展一同進步。 ”

“再強的對手都會有短板, 只要知己知彼就能突破困境。 中小企業的破局之路在於產品力、行銷力、服務力、品牌力這四種力量的打造。 產品力需要提煉產品優勢、收集市場效果、將優勢視覺化, 讓客戶能夠直觀感受到產品的與眾不同和優勢所在。 行銷力則需要培養行銷人員的積極性與個人能力。 而服務力將會是穩固經銷商的關鍵, 為經銷商或者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 將提高經銷商對產品的認同。 最後品牌力是各個中小企業經常忽略的一點,

其實品牌的宣傳是必不可少的。 無論是向外宣傳自身, 或者邀請客戶來公司或者工廠參觀, 這都是樹立品牌形象的好方法, 好的品牌形象也將會帶給企業不小助力。 ” 楊勇博士稱。

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總經理彭志東

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總經理彭志東在報告《服務——水產飼料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力》中強調了服務的重要性,表示“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飼料企業銷售總量增長乏力。而服務就是構建差異化優勢的重要之處。服務一定是要深入人心,服務是需要至上而下推動的。服務建設關鍵點在高層,只有領導和核心人員先改變,這樣才能形成企業文化,讓企業上行下效,使得服務文化在基層人員中真正實施。服務成為開發維護的利器,服務也會成為新的核心競爭力。”

放眼海外,走出中國

全球一體化已成必然趨勢,經濟全球化進程不可逆轉。與其緊緊盯著國內的一畝三分地,不妨放眼國外,尋求更廣闊的市場,把握海外的商機。“中國、東南亞、南亞南美是水產品的主要產區,但中國的機會其實是最小的。大家不妨放眼海外,就會發現國外市場十分廣闊。” 楊勇博士在報告中提及。

唐山中天勤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國明

唐山中天勤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國明表示“我在考察西非奈及利亞農牧業現狀的時候,發現非洲很多國家已經走入民主化進程。在考察過程中,我沒有在農場見到大型農機,而且農牧業水準非常落後,基本處於刀耕火種人放天養的狀況,糧食及肉蛋魚奶需求巨大。通過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未來非洲會進一步成為農牧資本追逐的新大陸,而且非洲勞動力資源十分廉價並處於閒置狀態,市場及商業機會前景廣闊。”

水產原料新態勢

廣州市聯牧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欣

廣州市聯牧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欣在《非常規動物蛋白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中表示,怎麼接受非常規原料,如何評價並運用非常規原料才是現在應該思考的問題。按照我們的定義,除了秘魯魚粉之外,其他原料都可以定位為非常規原料。使用非常規原料不僅需要國內外的論文資料,還需要做實際的生產實驗,用一線生產資料去印證和不斷的修改認知。在未來,非常規原料一定會成為主流。

“進口美國雞肉粉同樣需要考驗各個企業的鑒別的能力。因為美國不同公司出口的雞肉粉將會有很大差距,不同批次的美國雞肉粉在營養指標上可能相差很大。所以採購原料之前需要分析原料的生產國、生產企業、貿易商和產品特點及價值分析。”王欣在報告中說到。

廣東聯鯤集團品質總監何芬

廣東聯鯤集團品質總監何芬在《水產飼料中動物蛋白源品質簽別》的報告中指出,近年中國進口魚粉維持在98-120萬噸之間,主要來自於秘魯。但是這個資料在2013年開始呈下降的趨勢,而泰國、越南等國的魚粉出口量卻呈上升趨勢。另一個現象則是國內動物蛋白源種類繁多,“魚粉新格局催生多種動物蛋白源,動物蛋白源如此之多,如何提高鑒別能力,傳統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魚粉品質鑒別急需升級。”何芬在報告中說到。

何芬總監詳細介紹幾種快速鑒別技術,比如鏡檢技術的應用,可以結合魚粉的一些細微特徵進行鑒別,可以通過鏡檢不同特徵骨,不同動物的毛髮的特徵、水解羽毛粉顆粒的特徵、酸泡後各種肌肉的纖維的特徵等一系列的蛛絲馬跡進行區別。

此外,何芬也指出,鑒別的新體系也要對傳統指標的綜合分析,比如常規成分的關係分析、新鮮度指標的客觀分析和檢測指標的動態分析等綜合手段對魚粉品質進行鑒別。

蝦料企業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

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總經理章太卓

“業內有句話,養蝦真神奇,成功是個迷。”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總經理章太卓在《對蝦的養殖成誰負責》報告中說到。章太卓指出,在EMS/AHPNS爆發,腸炎偷死大面積爆發,從南到北,海外東南亞國同樣,吃了料不長,最後怪罪飼料廠,公孫蝦,腸孢蟲病,EHP,不是飼料導致這個問題。對蝦病害爆發導致養殖產量驟降,南美白對蝦傳統養殖模式發展前景日趨嚴峻,蝦料企業如何應對對蝦行業現狀成為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章太卓建議蝦料企業通過優質種苗供應、養殖模式可控、功能飼料創新、品牌溢價銷售四個方面打造蝦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首先,蝦料企業在優質種苗供應上的競爭力要不斷提升,有條件的可直接投資種苗公司進行產業鏈延伸,也可與行業中專業的蝦苗公司強強聯手,協助養殖戶選擇購買品質相對較好的蝦苗和指導養殖戶如何判斷蝦苗品質優劣。而在養殖模式方面,要積極推廣生物安保設施,低密度生態養殖或工廠化養殖這些更可控的養殖模式。另外,蝦料企業要在功能性飼料方面進行突破,發展營養均衡、環境友好、原料優質、配方設計合理的功能性飼料,在幫助養好蝦後,對產業鏈進行合理延伸發展,推廣無藥殘、安全綠色食品,以提高蝦料企業品牌溢價的能力。

鯉魚飼料配方技術的關鍵點

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經理劉汝建

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經理劉汝建在《鯉魚飼料配方技術的關鍵點》報告中指出,鯉魚在全國範圍內約有200萬噸的飼料容量,東北三省、京津唐地區佔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根據資料顯示,飼料係數從2013年開始逐年下降,主要的改變因素為動物性蛋白添加量的增加與脂肪水準的提升。

“我們在實驗中發現,鯉魚料配方其實是可以改進的。使用雞肉粉、豬肉粉替代部分魚粉。這種配方能夠降低魚粉的使用量,從而保證蛋白的數量的同時又能降低了飼料成本,可行性很高。完成配方後並不代表萬事大吉,配方良好效果的表達涉及到方方面面,原料、定位、養殖模式、市場變化、生產工藝等每一個環節都應涵蓋在配方技術範圍中。所以我們經常會進行終端打樣,因為只有終端才能體現出魚體的真實健康狀態,最後我們才能得知飼料配方是否適合該地區的鯉魚。”劉汝建在報告中說到。

下一個風口:膨化料

廣東聯鯤集團副總裁張松博士

廣東聯鯤集團副總裁張松博士以《草魚膨化飼料技術的新突破》為主題作了報告,他首先詳細介紹了膨化料的9大優勢:消化利用率高、更利於魚類肝膽健康、便於觀察和控制魚的攝食、水分低,粉料少、表面多孔,利於內服藥物吸附、長速更快,縮短養殖週期、生產高油脂飼料、改善水質、效益好。可以說,從企業發展和環保的角度,膨化料的優勢會進一步體現出來。“膨化料的發展是大勢所趨,膨化料已成為江蘇及華中等市場熱捧的對象,北方市場或許會是下一個風口。”

張博士同時也指出,雖然膨化料的優勢很多,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出現一些負面的問題,例如體型差、大肚子、腸系膜脂肪多,肝膽負荷重、紅身,易掉鱗,不耐運輸等一系列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選用原料品質、配方和投喂策略存在問題。因此,張博士建議,在發展草魚膨化料的時候,一定要有精准的產品定位,從營養需求水準、顆粒料的定位、經銷商空間、競爭廠家、養殖模式、賣魚習慣等各方面去充分考量。

會議花絮:

轉載聲明

本文為“水產前沿”獨家稿件,版權合作,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未獲書面許可,一律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廣告

徵稿

zhenggao

水產前沿歡迎任何涉及水產的原創獨家好稿

聯繫郵箱:wx@fishfirst.cn

稿件或線索一經採用,均有酬謝

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總經理彭志東在報告《服務——水產飼料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力》中強調了服務的重要性,表示“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飼料企業銷售總量增長乏力。而服務就是構建差異化優勢的重要之處。服務一定是要深入人心,服務是需要至上而下推動的。服務建設關鍵點在高層,只有領導和核心人員先改變,這樣才能形成企業文化,讓企業上行下效,使得服務文化在基層人員中真正實施。服務成為開發維護的利器,服務也會成為新的核心競爭力。”

放眼海外,走出中國

全球一體化已成必然趨勢,經濟全球化進程不可逆轉。與其緊緊盯著國內的一畝三分地,不妨放眼國外,尋求更廣闊的市場,把握海外的商機。“中國、東南亞、南亞南美是水產品的主要產區,但中國的機會其實是最小的。大家不妨放眼海外,就會發現國外市場十分廣闊。” 楊勇博士在報告中提及。

唐山中天勤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國明

唐山中天勤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國明表示“我在考察西非奈及利亞農牧業現狀的時候,發現非洲很多國家已經走入民主化進程。在考察過程中,我沒有在農場見到大型農機,而且農牧業水準非常落後,基本處於刀耕火種人放天養的狀況,糧食及肉蛋魚奶需求巨大。通過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未來非洲會進一步成為農牧資本追逐的新大陸,而且非洲勞動力資源十分廉價並處於閒置狀態,市場及商業機會前景廣闊。”

水產原料新態勢

廣州市聯牧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欣

廣州市聯牧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欣在《非常規動物蛋白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中表示,怎麼接受非常規原料,如何評價並運用非常規原料才是現在應該思考的問題。按照我們的定義,除了秘魯魚粉之外,其他原料都可以定位為非常規原料。使用非常規原料不僅需要國內外的論文資料,還需要做實際的生產實驗,用一線生產資料去印證和不斷的修改認知。在未來,非常規原料一定會成為主流。

“進口美國雞肉粉同樣需要考驗各個企業的鑒別的能力。因為美國不同公司出口的雞肉粉將會有很大差距,不同批次的美國雞肉粉在營養指標上可能相差很大。所以採購原料之前需要分析原料的生產國、生產企業、貿易商和產品特點及價值分析。”王欣在報告中說到。

廣東聯鯤集團品質總監何芬

廣東聯鯤集團品質總監何芬在《水產飼料中動物蛋白源品質簽別》的報告中指出,近年中國進口魚粉維持在98-120萬噸之間,主要來自於秘魯。但是這個資料在2013年開始呈下降的趨勢,而泰國、越南等國的魚粉出口量卻呈上升趨勢。另一個現象則是國內動物蛋白源種類繁多,“魚粉新格局催生多種動物蛋白源,動物蛋白源如此之多,如何提高鑒別能力,傳統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魚粉品質鑒別急需升級。”何芬在報告中說到。

何芬總監詳細介紹幾種快速鑒別技術,比如鏡檢技術的應用,可以結合魚粉的一些細微特徵進行鑒別,可以通過鏡檢不同特徵骨,不同動物的毛髮的特徵、水解羽毛粉顆粒的特徵、酸泡後各種肌肉的纖維的特徵等一系列的蛛絲馬跡進行區別。

此外,何芬也指出,鑒別的新體系也要對傳統指標的綜合分析,比如常規成分的關係分析、新鮮度指標的客觀分析和檢測指標的動態分析等綜合手段對魚粉品質進行鑒別。

蝦料企業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

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總經理章太卓

“業內有句話,養蝦真神奇,成功是個迷。”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總經理章太卓在《對蝦的養殖成誰負責》報告中說到。章太卓指出,在EMS/AHPNS爆發,腸炎偷死大面積爆發,從南到北,海外東南亞國同樣,吃了料不長,最後怪罪飼料廠,公孫蝦,腸孢蟲病,EHP,不是飼料導致這個問題。對蝦病害爆發導致養殖產量驟降,南美白對蝦傳統養殖模式發展前景日趨嚴峻,蝦料企業如何應對對蝦行業現狀成為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章太卓建議蝦料企業通過優質種苗供應、養殖模式可控、功能飼料創新、品牌溢價銷售四個方面打造蝦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首先,蝦料企業在優質種苗供應上的競爭力要不斷提升,有條件的可直接投資種苗公司進行產業鏈延伸,也可與行業中專業的蝦苗公司強強聯手,協助養殖戶選擇購買品質相對較好的蝦苗和指導養殖戶如何判斷蝦苗品質優劣。而在養殖模式方面,要積極推廣生物安保設施,低密度生態養殖或工廠化養殖這些更可控的養殖模式。另外,蝦料企業要在功能性飼料方面進行突破,發展營養均衡、環境友好、原料優質、配方設計合理的功能性飼料,在幫助養好蝦後,對產業鏈進行合理延伸發展,推廣無藥殘、安全綠色食品,以提高蝦料企業品牌溢價的能力。

鯉魚飼料配方技術的關鍵點

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經理劉汝建

廣東聯鯤集團技術經理劉汝建在《鯉魚飼料配方技術的關鍵點》報告中指出,鯉魚在全國範圍內約有200萬噸的飼料容量,東北三省、京津唐地區佔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根據資料顯示,飼料係數從2013年開始逐年下降,主要的改變因素為動物性蛋白添加量的增加與脂肪水準的提升。

“我們在實驗中發現,鯉魚料配方其實是可以改進的。使用雞肉粉、豬肉粉替代部分魚粉。這種配方能夠降低魚粉的使用量,從而保證蛋白的數量的同時又能降低了飼料成本,可行性很高。完成配方後並不代表萬事大吉,配方良好效果的表達涉及到方方面面,原料、定位、養殖模式、市場變化、生產工藝等每一個環節都應涵蓋在配方技術範圍中。所以我們經常會進行終端打樣,因為只有終端才能體現出魚體的真實健康狀態,最後我們才能得知飼料配方是否適合該地區的鯉魚。”劉汝建在報告中說到。

下一個風口:膨化料

廣東聯鯤集團副總裁張松博士

廣東聯鯤集團副總裁張松博士以《草魚膨化飼料技術的新突破》為主題作了報告,他首先詳細介紹了膨化料的9大優勢:消化利用率高、更利於魚類肝膽健康、便於觀察和控制魚的攝食、水分低,粉料少、表面多孔,利於內服藥物吸附、長速更快,縮短養殖週期、生產高油脂飼料、改善水質、效益好。可以說,從企業發展和環保的角度,膨化料的優勢會進一步體現出來。“膨化料的發展是大勢所趨,膨化料已成為江蘇及華中等市場熱捧的對象,北方市場或許會是下一個風口。”

張博士同時也指出,雖然膨化料的優勢很多,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出現一些負面的問題,例如體型差、大肚子、腸系膜脂肪多,肝膽負荷重、紅身,易掉鱗,不耐運輸等一系列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選用原料品質、配方和投喂策略存在問題。因此,張博士建議,在發展草魚膨化料的時候,一定要有精准的產品定位,從營養需求水準、顆粒料的定位、經銷商空間、競爭廠家、養殖模式、賣魚習慣等各方面去充分考量。

會議花絮:

轉載聲明

本文為“水產前沿”獨家稿件,版權合作,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未獲書面許可,一律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廣告

徵稿

zhenggao

水產前沿歡迎任何涉及水產的原創獨家好稿

聯繫郵箱:wx@fishfirst.cn

稿件或線索一經採用,均有酬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