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共用單車開始免押,ofo為何急於肉搏?

3月16日, 共用單車平臺 ofo 宣佈與螞蟻金服旗下芝麻信用達成戰略合作。 凡 ofo 上海用戶, 只要芝麻信用分在 650 以上, 即可免去 99 元的用車押金,

直接享受 ofo 的共用單車服務。

據悉, 這一 “免押金” 政策將在 3 月 16 日於 App 端上線。 此外, 用戶也可直接在支付寶 App 享受信用授權免押金服務。 也許, 不久之後, 免押金將成為共用單車行業的標配。

共用單車是當下炙手可熱的資本風口。 現在市面上主流的共用單車, 如果需要騎行, 都需要繳納一定的押金, 從99-299元不等。

繳納押金首要的作用, 是為了保證用戶能夠及時還車。 押金還有更重要的作用。 根據相關估算, 目前一輛車可以對應幾個用戶。 大部分用戶並沒有在用車結束後第一時間提取押金, 這給了共用單車企業很大的資金沉澱。

據統計, 到2016年年底, 國內共用單車使用者規模已達2000萬人左右。 有人做過統計:如果摩拜有1000萬個帳戶,

按照每個帳戶299元計算, 僅押金收入就接近30億元。 而據央視財經測算, 摩拜單車去年12月的活躍用戶量已達313.5萬人, 每月活躍用戶押金總額超過9億元。

這就意味著, 投入一輛車, 可以立刻通過押金收回一輛車的成本, 甚至更多。 企業把這筆錢投入到自行車的生產中去, 就能實現“投車-更多押金-更廣地域佈局”的良性迴圈, 支撐共用單車企業能夠繼續發展下去。 當然, 這也可能是一條燒錢的惡性循環。 也正是這個原因, 目前也有人質疑押金的安全性問題。

雖然共用單車在一二線城市普及率已經比較高, 但仍處於發展的初期。 企業運營模式都處於探索當中。 初期, 很多企業都採用了押金的形式, 這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信用擔保的手段。

押金, 押的就是一份信任。 有了這筆押金, 人性中天然就會有所顧及。

而ofo卻反其道而行, 推出免押金的做法, 無非就是想快速拿下上海這座重要的城市。

自共用單車興起以來, 上海一直是市場的風向標。 隨著今年共用單車企業的不斷加碼, 上海市場單車投放數量很快將接近飽和。 公開資料顯示, 摩拜是最早進入上海市場的共用單車, 上海也一直是摩拜單車的大本營, 在上海市場摩拜單車可謂是注入了大量心血, 這給後來的進入者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由於ofo比摩拜的單車成本低, ofo想通過免押金撕開一道口子, 基於信用授權, 讓用戶不用繳納押金就可以騎車。 這顯然極大的降低了ofo的新用戶獲取成本。 而當新用戶面對299元押金的摩拜和免押金的ofo,

即使兩家公司覆蓋率大致相當, 用戶們也會更傾向於選擇門檻更低的平臺。

但是靠免費、補貼誘發出來的需求, 很多都是偽需求, 很多用戶也不是優質用戶。 這些都將給未來的良性運營帶來後患無數。

雖然免押金單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源於資金優勢, 沒有巨大的資金支持, 是無法負擔免押金模式的。 但是在造成單車方自身造血的能力下降的同時, 會使得單車平臺更加依賴於資本的支持, 在經營上的話語權逐漸向資本家轉移, 這對創始人來說並不是件好事。

從當初的堅持半小時1元的價格, 到如今越來越頻繁的免費騎行, 如今的單車平臺面臨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當初網約車大戰的身影。

隨著大規模融資的加劇, 共用單車這樣的燒錢節奏究竟能持續多久, 誰能笑到最後, 的確耐人尋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