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天哪,一天十億個包裹?馬雲說的小目標靠什麼來實現

文|財經無忌 陶魏斌

5月22日, 杭州武林廣場往南30公里, 雲棲小鎮, 菜鳥網路在這裡舉行“GSLS全球智慧物流峰會”——這家公司成立僅四年,

如今已高朋滿座。

馬雲當然是最奪目的。

即使他並不是最先出場的, 即使菜鳥網路的新logo酷得比得過任何一家矽谷科技公司——事實上, 這應該也是馬雲的“審美”, 因為在後面的演講中, 馬雲強調物流應該是 “時尚的、科技的”。

最讓大家吃驚的是, 馬雲拋出了一個物流“小目標”:每天10億個包裹, 並且預計將在8年內實現。

1、小目標背後的現狀, 物流公司沒有完全準備好

四年前, 阿裡聯合其他公司一起成立菜鳥網路。 那個時候, 馬雲說, 每年“雙11”最高的包裹量將會成為十年以後每天的平均包裹量, 我們必須為一天一億個包裹做好準備。 當時, 大多數人都覺得一億個包裹是太不可思議的事情, 包括當時的“四通一達”的物流企業在內。

“今年中國全年的總快遞量突破365億件, 平均每天1億個包裹是輕而易舉的。 ”

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裡研究院院長高紅冰此前預測, 到2020年, 中國每年將產生1000億隻包裹, 相當於一天三億個包裹——即使是這個資料, 大家都覺得是驚人的。 不過他的老闆顯然比他更有野心,

每天10億個的數量比他的三倍還多。

這對現在的物流公司來說, 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馬雲說, “過去的半年, 我高度關注了物流和快遞行業, 我發現絕大部分物流公司組織沒有準備好、人才沒有準備好、技術沒有準備好、眼光格局沒有準備好。 ”

2、繁榮中需要再升級, 把錢用到技術和人才上去

事實上, 作為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受益者, 中國的快遞公司在去年集中開啟了登陸資本市場的大門, 申通、圓通、韻達和順豐在國內上市, 而中通則在美國上市, 造就一大批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

上市之後怎麼樣?

馬雲直言不諱, 融資來的錢應該用到技術上去, 用到人才上去。

馬雲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如何在繁榮中看到危機是一個卓越領袖天生的本領。

國家郵政總局日前公佈的資料顯示, 快遞行業在2017年一季度, 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84.6億元, 同比增長27.4%, 增速有所下降。 平穩增長或將成為行業新常態。

對此, 川財證券分析師認為, 導致快遞行業今年一季度業務增速放緩, 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電商增速下降、一線城市招工難等, 認為快遞行業在資本的推動下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的情況下, 由於運營效率、自動化程度、服務品質以及人工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不均, 會最終導致快遞行業的格局變化。

就像當年讓信件實現快速高效傳遞的, 並不是郵政的功勞, 而是人類發明了電子郵件。 對於快遞來說, 也許在未來,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

改變現在的運作模式。

從這個角度來看, 目前的快遞公司需要在技術、人才和管理上面升級。

另一方面, 全球化的思維是很多快遞公司需要學習的。

如果僅僅是把眼光放在中國市場, 一天10億的包裹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數字, 但如果放在全世界, 這可能真的只是一個“小目標”。

3、未來菜鳥要做什麼?全面開放,智慧連接全世界

那麼,問題來了,被馬雲寄予厚望的菜鳥,又將會在接下來的這場翻天覆地的變革中,充當什麼樣的角色?

“只有全域優化能力,才能打破資料孤島,產生廣泛連接,讓資料網路發揮出真正的威力。”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總裁萬霖宣佈,未來幾年,菜鳥計畫全面開放資料和平臺能力,全域優化智慧物流生態,使智慧物流從中國連接世界,升級為世界連接世界。

而這恰恰正是前面目前大多數快遞企業面臨的困局。

在過去四年來,菜鳥著力打造五張網路圖景,包括提升快遞整個網路運營效率和成本的快遞網路,實現智慧庫存和全國分佈的倉配網路,解決最後一百米消費體驗的末端網路,連接萬千區縣的村級網路,以及聯合全球合作夥伴搭建的全球網路。

這五張網路都是圍繞大資料、智慧和協同來搭建的。“從第一天開始,菜鳥定位就是大資料驅動的智慧供應鏈協同平臺,我們反復強調三個關鍵字:大資料、智慧、協同。”萬霖表示。

而未來,菜鳥將著重打造兩個升級戰略。

首先是從資料開放到全面開放。過去4年,菜鳥推動了物流基礎資料的連接與開放,給大商家和大型物流企業帶來了能力提升。在萬霖的眼裡,大資料代表著更精確的解決方案。“我們將全面開放物流雲,開發更多具有行業屬性的中介軟體,説明我們的企業、幫助我們的商家更加智慧”。

隨著中小商家和中小物流大量進入智慧物流生態,菜鳥的局部優化戰略也將升級到全面優化戰略,計畫通過演算法聚合資料從而產生效益,產生1+1大於10的效益。預計未來幾年內,菜鳥將為超過10000個中小品牌提供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這些方案裡除了基礎通用的資料分析能力,還包括一系列個性化訂制的終極應用能力。

“我希望看到是快遞物流公司懂得更加可持久發展,懂得聯合作戰,而不是互相作戰。互相作戰,永遠沒有未來。”馬雲對在場的快遞公司說。

3、未來菜鳥要做什麼?全面開放,智慧連接全世界

那麼,問題來了,被馬雲寄予厚望的菜鳥,又將會在接下來的這場翻天覆地的變革中,充當什麼樣的角色?

“只有全域優化能力,才能打破資料孤島,產生廣泛連接,讓資料網路發揮出真正的威力。”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總裁萬霖宣佈,未來幾年,菜鳥計畫全面開放資料和平臺能力,全域優化智慧物流生態,使智慧物流從中國連接世界,升級為世界連接世界。

而這恰恰正是前面目前大多數快遞企業面臨的困局。

在過去四年來,菜鳥著力打造五張網路圖景,包括提升快遞整個網路運營效率和成本的快遞網路,實現智慧庫存和全國分佈的倉配網路,解決最後一百米消費體驗的末端網路,連接萬千區縣的村級網路,以及聯合全球合作夥伴搭建的全球網路。

這五張網路都是圍繞大資料、智慧和協同來搭建的。“從第一天開始,菜鳥定位就是大資料驅動的智慧供應鏈協同平臺,我們反復強調三個關鍵字:大資料、智慧、協同。”萬霖表示。

而未來,菜鳥將著重打造兩個升級戰略。

首先是從資料開放到全面開放。過去4年,菜鳥推動了物流基礎資料的連接與開放,給大商家和大型物流企業帶來了能力提升。在萬霖的眼裡,大資料代表著更精確的解決方案。“我們將全面開放物流雲,開發更多具有行業屬性的中介軟體,説明我們的企業、幫助我們的商家更加智慧”。

隨著中小商家和中小物流大量進入智慧物流生態,菜鳥的局部優化戰略也將升級到全面優化戰略,計畫通過演算法聚合資料從而產生效益,產生1+1大於10的效益。預計未來幾年內,菜鳥將為超過10000個中小品牌提供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這些方案裡除了基礎通用的資料分析能力,還包括一系列個性化訂制的終極應用能力。

“我希望看到是快遞物流公司懂得更加可持久發展,懂得聯合作戰,而不是互相作戰。互相作戰,永遠沒有未來。”馬雲對在場的快遞公司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