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真的沒有嗑藥」,一位元音樂「聯覺者」腦中的世界

打噴嚏的聲音是淺粉色, 鬧鐘的「嗶嗶」聲是青綠色, 現代鄉村樂是髒髒的黃橙色……如果有一天你聽到音樂時, 眼前無意識地出現漫天飛舞的色彩,

你會怎麼做?這聽起來似乎有點詭異, 但對美國密蘇里州坎薩斯城的27 歲女藝術家梅麗莎·麥克拉肯(Melissa McCracken)小姐來說, 這一切卻真實發生。

文|黎詩韻

編輯|張薇

圖|網路

梅麗莎是一名「聯覺者」(Synesthete), 當她聽到歌曲時, 眼前會浮現出各種色彩, 她用油畫和丙烯顏料將這些音樂畫面繪製成了一系列《歌曲肖像畫》(Song Portraits)。

「我感覺音樂的旋律是交織在一起的流動色彩和紋理, 每首歌曲就像可以看見和感受到的東西。 」梅麗莎說。 世界上有約2%-4%和她一樣的「聯覺者」, 他們的「聯覺」是一種認知途徑自發且非主動地引起兩種及以上感官同時運作的精神類病症, 常見的有字形與顏色的聯覺、聲音與顏色的聯覺等。 「聯覺沒讓我精神恍惚或心神不寧,

卻讓我在感受這個世界時感到一種額外的、獨有的活力。 」梅麗莎表示。

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聯覺人:納博科夫在自傳裡描述了他從字母中看出顏色的體驗;英國當代作家瓊安娜·哈裡斯特能從顏色中聞到氣味;英國著名畫家大衛·霍克尼和芬蘭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能從音樂中看出顏色並將其運用于創作……

梅麗莎的聯覺與生俱來, 她一直以為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 生活在一個色調豐富、自她出生起就知道的動態色彩王國。 回憶起7歲時在哥哥的臥室聽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歌曲的情景, 梅麗莎沒法記起房間是什麼樣的, 卻記得「我看到顏色的漩渦, 不同的象牙色雲彩, 粉紅色進入我的視線, 隨著歌曲推進, 吉他的黃金色突然閃現在眼前,

我真的沒有嗑藥……」

直到15歲的一天——她和好友蒂伯坐在廚房, 她想選邁克爾·傑克遜的Cheater當手機鈴聲, 便對好友說, 「這首歌絕對完美, 它是橙色和紅色, 很配我的海軍藍手機, 因為它們是互補色。 」好友的不解讓她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同。

知道自己擁有聯覺能力後, 梅麗莎經常收到別人如「這首歌是什麼顏色」、「我的名字是什麼顏色」等提問, 儘管她很喜歡這種互動, 但卻覺得自己無法準確描述感受, 「我看到的是一個視覺化的東西, 我不想從口頭上表述它。 」她開始學習繪畫。

18歲時, 她考上大學並畫出了自己的第一首歌, 那首歌是好友蒂博寫的。 梅麗莎很滿意自己的處女作, 她這樣描述:「它混合了一堆橙色、紅色、藍色等, 在角落裡我還畫了個可愛的小吉他, 表明這是音樂。 」後來她也修了一些繪畫相關的課程。

2013年, 22歲的梅麗莎拿到心理學學士學位並從威廉·賈威爾大學畢業, 但她決定繼續畫下去, 她開始利用自己的先天條件創作動態的、交互的藝術作品,

把繪製音樂當作自己的職業。

在2016年的拉法耶特學院TED演講中, 這位略帶嬰兒肥的女藝術家語速飛快, 毫無卡頓地回顧了自己的創作過程:「我的方式是『分層法』, 每當我覺得我的頭腦變得完全清澈後, 我就想到一片海軍藍色的空間區域, 然後在此基礎上堆疊不同調、不同樂器的歌曲顏色。 我可能會用一個金黃色的炸裂展示電吉他獨奏, 或者一種不同顏色的混合物沿邊滴淌來呈現鋼琴和絃, 我會繼續堆疊分層, 直到我覺得創造了一張準確表現我視覺所見的照片。 」

在她的畫作中, 有的顏色清淡, 以紫色調為主, 周圍用柔和白色渲染, 就像落滿積雪的樹葉;有的色彩瑰麗, 以深藍色為底, 橙色和紫色為主色調進行勾勒, 宛如玄妙的星空;還有的以綠色為基調,用黃色渲染了分界線,好似叢林中初升的太陽,呈現出一種靜謐之美。

談到具體作品——史蒂夫·雷·沃恩的Lenny最抓住她的是一開頭的吉他掃弦,「一點點炸裂,後面是一種乳白色的感覺,緩緩移動呈現出不同形狀。」;在約翰·列儂的Imagine裡,她的關注點變成了鋼琴和絃,她將其呈現在畫布右邊,「這首歌感覺非常神聖和充滿希望,所以很多白色的迸裂也加入了進來。」;伊特·珍的At last這類爵士樂在她眼中則往往有非常閃耀的外觀,所以她放入了很多金色,歌曲最吸引她的地方是伊特第一次唱到「At last……」時,她將其表現為白色條塊,「聲音的顫動又讓我沿側加入了點滴和濺潑。」

迄今為止,梅麗莎已經創作了近50幅作品,它們幾乎都已售出,售價在幾百至上千美金不等。她的作品通常得到三種回應:一種是未聽說過「聯覺」的觀眾的新奇;一種是困惑的觀眾對她聲稱的「繪製音樂」的懷疑;還有一種是同為「通覺者」的人們看過畫作後,為其他人也有跟自己類似的經歷而感到更有「安全感」。

宛如玄妙的星空;還有的以綠色為基調,用黃色渲染了分界線,好似叢林中初升的太陽,呈現出一種靜謐之美。

談到具體作品——史蒂夫·雷·沃恩的Lenny最抓住她的是一開頭的吉他掃弦,「一點點炸裂,後面是一種乳白色的感覺,緩緩移動呈現出不同形狀。」;在約翰·列儂的Imagine裡,她的關注點變成了鋼琴和絃,她將其呈現在畫布右邊,「這首歌感覺非常神聖和充滿希望,所以很多白色的迸裂也加入了進來。」;伊特·珍的At last這類爵士樂在她眼中則往往有非常閃耀的外觀,所以她放入了很多金色,歌曲最吸引她的地方是伊特第一次唱到「At last……」時,她將其表現為白色條塊,「聲音的顫動又讓我沿側加入了點滴和濺潑。」

迄今為止,梅麗莎已經創作了近50幅作品,它們幾乎都已售出,售價在幾百至上千美金不等。她的作品通常得到三種回應:一種是未聽說過「聯覺」的觀眾的新奇;一種是困惑的觀眾對她聲稱的「繪製音樂」的懷疑;還有一種是同為「通覺者」的人們看過畫作後,為其他人也有跟自己類似的經歷而感到更有「安全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