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離婚男人和女人離婚後的生活,一個無意的開始和一個未知的結局

一個無意的開始, 和一個未知的結局, 相逢就在這一瞬之間。 一對夫妻的分手鬧得大張旗鼓。 女方請來了許多親友, 當著眾人的面, 批評丈夫在婚姻之中的離譜之處。 我們聽到看到的都是女人的指責。

女人說, 女兒生病做手術, 男人不但不聞不問, 還把家裡的錢拿走一半, 一個人去參加南極遊。 還美其名曰要趁年輕多去冒險。 他不喜歡工作, 經常遲到早退, 幫他聯繫了幾家公司, 都被開除或者勸退。 這些年一直在靠我賺的錢養家。 他在家裡不做家務, 從來不記得我和女兒的生日, 結婚紀念日我送了他一個名牌錢包, 他轉手就賣了, 拿錢去打麻將。 女人產後抑鬱症, 最需要安慰的時候, 他說我裝病。 我最痛苦的時候用頭撞牆, 他還笑我在演戲, 連演都演得不像。

一樁樁一件件, 聽起來的確令人心寒不已。 女方敘述得很平靜, 男方羞怒交加, 在大家的聲討與感慨中, 臉色愈加紫漲, 又無法辯駁所有的事實。 終於一氣之下, 拂袖而去。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 離婚已是無可挽回。 兩人迅速簽署了協定, 男方被迫放棄了房子與大部分財產, 孩子跟了媽媽, 女方也放出話來, 不會讓男方再見孩子, 夫妻雙方就此分道揚鑣。

過了幾年, 大家再聚會, 很巧, 又遇到再婚的男方。 有意思的是, 這個曾經被前妻批判得一錢不值的男人, 如今對妻子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他給正來例假的妻子倒熱水, 細心地給小女兒剝開蟹殼, 喂她蟹肉。 哪裡還是以前那個以自我為中心、油瓶倒了都不扶的大男子主義模樣。
有好事者問他的妻子:丈夫對她如何?妻子立刻眉開顏笑, 對丈夫的優點如數家珍:“他熱愛工作, 上進, 顧家, 貼心。 最重要的是, 還懂得浪漫, 所有的節日都不忘記給我準備小禮物和鮮花, 嫁給這樣的一個人, 我很幸福, 很滿足。 ”大家面面相覷, 簡直不能相信聽到的與我們認識的是同一人。

與男方聊起他的轉變, 他有些尷尬, 但依然坦承:上一次婚姻的失敗, 的確給他帶來了巨大打擊。 以至於再談戀愛時, 那些刺耳的話總是浮上心頭, 每每想起就如鯁在喉, 極不愉快。 日子久了, 他卻漸漸發現, 前妻那一次毫不留情的“揭瘡疤”, 反倒成了他的“愛情聖經”。 他清晰地明白, 在經營一段感情時, 對方最需要的是什麼, 最排斥的又是什麼。 按圖索驥, 逐步克服, 居然慢慢擄獲芳心, 修成正果。 後來, 與他的前妻又見了面, 聊起其前夫的第二次成功婚姻。 她卻沒有驚訝, 只是有些感傷地笑了笑, 然後問我們是否看過一幅關於仙人掌的漫畫。

那幅漫畫:一個人緊緊擁抱了仙人掌,離開時帶走了滿身的刺。而第二個前來的人,順利地擁抱了沒有刺的仙人掌,從此圓滿結局。她說知道當初自己在那麼多人面前挑明他的缺點,完全沒有顧及他的面子,的確做得太絕太狠。可他就像那棵仙人掌,若不讓他覺得徹骨疼痛,他便無法醒悟,不能悔改。那麼即使他遇見下一個更好的人,新的刺依然會肆無忌憚地生長出來,再一次雙雙受傷。人痛了,知道下一次不要再擁抱仙人掌;仙人掌痛了,才知道收斂起它的刺,不要再讓擁抱它的人負傷。

我們都曾是仙人掌。被愛的時候,從不掩飾傷人的鋒芒,有恃無恐,覺得無論怎樣肆意傷害,那個擁抱你的人,永遠不會離開。直到有一天,那個人忽然抽身而走,而最可怕的是,彼此掙開的刹那,連著刺帶著皮肉,血淋淋的,痛得一哆嗦的時候,才明白什麼是兩敗俱傷。這記憶深入骨髓,終再難忘。然後我們遇見下一個人,我們小心翼翼,我們如履薄冰,我們開始改變。還是會有傷處癢癢的時候,那是身體裡開始蠢蠢欲動,想要生出新刺的欲望和掙扎。那便咬咬牙,生生把冒出的那一點刺頭兒奮力挖掉,永絕後患。在每一次談話中溫和地傾聽,直視對方的眼睛,體會對方的心情,對方說“感冒了”,不是草草地說句“喝點水”,而是急急趕過去守候在身旁;不再開口就是“你爸你媽”,而是親切婉轉的“咱爸咱媽”。因為看過結果,所以不肯再冒任何血肉模糊的風險。這是上一個擁抱的人教會我們的事。

最好的給予,並不是以犧牲者的身份帶走一身的刺,而是讓對方痛到再沒有生刺的念頭。遺憾的是女方後來一直不曾再嫁。問她為什麼,她說,怕遇見第二棵仙人掌。

那幅漫畫:一個人緊緊擁抱了仙人掌,離開時帶走了滿身的刺。而第二個前來的人,順利地擁抱了沒有刺的仙人掌,從此圓滿結局。她說知道當初自己在那麼多人面前挑明他的缺點,完全沒有顧及他的面子,的確做得太絕太狠。可他就像那棵仙人掌,若不讓他覺得徹骨疼痛,他便無法醒悟,不能悔改。那麼即使他遇見下一個更好的人,新的刺依然會肆無忌憚地生長出來,再一次雙雙受傷。人痛了,知道下一次不要再擁抱仙人掌;仙人掌痛了,才知道收斂起它的刺,不要再讓擁抱它的人負傷。

我們都曾是仙人掌。被愛的時候,從不掩飾傷人的鋒芒,有恃無恐,覺得無論怎樣肆意傷害,那個擁抱你的人,永遠不會離開。直到有一天,那個人忽然抽身而走,而最可怕的是,彼此掙開的刹那,連著刺帶著皮肉,血淋淋的,痛得一哆嗦的時候,才明白什麼是兩敗俱傷。這記憶深入骨髓,終再難忘。然後我們遇見下一個人,我們小心翼翼,我們如履薄冰,我們開始改變。還是會有傷處癢癢的時候,那是身體裡開始蠢蠢欲動,想要生出新刺的欲望和掙扎。那便咬咬牙,生生把冒出的那一點刺頭兒奮力挖掉,永絕後患。在每一次談話中溫和地傾聽,直視對方的眼睛,體會對方的心情,對方說“感冒了”,不是草草地說句“喝點水”,而是急急趕過去守候在身旁;不再開口就是“你爸你媽”,而是親切婉轉的“咱爸咱媽”。因為看過結果,所以不肯再冒任何血肉模糊的風險。這是上一個擁抱的人教會我們的事。

最好的給予,並不是以犧牲者的身份帶走一身的刺,而是讓對方痛到再沒有生刺的念頭。遺憾的是女方後來一直不曾再嫁。問她為什麼,她說,怕遇見第二棵仙人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