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瓜不甜菜不香? 我省三年內將果菜茶化肥用量降2成

揚子晚報網5月26日訊 小時候的青菜有股濃郁的菜香, 紅蘿蔔吃在嘴裡都是甜甜的, 為什麼現在的青菜變得寡淡無味, 蘿蔔也成了辣的?追其根源就是化肥施多了。 記者從25日、26日省農委召開的全省菜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工作推進會上獲悉, 我省將用3年時間, 將全省果菜茶優勢產區化肥用量降低20%以上, 全面提升水果、蔬菜、茶葉品質, 還原“小時候的味道”。

“舌尖上的安全”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 記者瞭解到, 江蘇居民平均每年吃下去的蔬菜超過100公斤, 水果超過40公斤, 城鎮居民的吃菜量甚至大大超過了米麵的攝入量,

果蔬品質好不好, 口感佳不佳, 直接關係到居民生活品質的高低。

事實上, 江蘇也是蔬菜、水果的生產大省。 據省農委通報, 我省蔬菜、茶葉、果樹種植面積分列全國第3位、第15位和20位, 每年全省生產梨77萬噸、桃60多萬噸, 蔬菜年產量達5600萬噸。 但長期以來, 為促增產、保供給, 我省農業資源超強利用, 化肥投入過量, 水果、蔬菜、茶葉生產尤為明顯。 同時畜禽養殖廢棄物等有機肥資源利用不足或品質不佳, 帶來成本增加和環境污染, 影響產品品質和綜合效益提升。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 果蔬品質、口感大不如前, 很多消費者坦言瓜不甜、菜不香, 果蔬沒有了“小時候的味道”。 推進菜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十分緊迫、十分重要。

為此, 江蘇提出扎實開展菜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計畫, 具體目標是“一減兩提”:

一是化肥用量明顯減少。 到2020年, 全省化肥使用總量較2015年下降5個百分點, 菜果茶優勢產區化肥用量減少20% 以上, 菜果茶核心產區和知名品牌生產基地(園區)化肥用量減少50% 以上。

二是產品品質明顯提高。 到 2020年, 在菜果茶優勢產區加快推進“三品一標”認證, 創建一批地方特色突出、特性鮮明的區域公用品牌, 推動品質指標大幅提高, 100% 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農產品品質安全行業標準, 增加中高端產品供給, 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

三是土壤品質明顯提升。 到 2020年, 優勢產區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3個百分點以上, 茶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2個百分點以上,

菜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穩定在25g/kg 左右。 果園、茶園、菜地土壤貧瘠化、酸化、次生鹽漬化等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據瞭解, 今年農業部計畫在全國建立100個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縣, 我省金壇、六合、東台、邳州列入其中。 省農委副主任張堅勇要求, 各地堅持以化肥減量與綜合增效並重、生產與生態統籌、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結合, 集中連片打造核心示範區, 通過種養育結合, 有機肥資源迴圈利用, 實現生態環境更加優美, 土壤品質更加清潔肥沃, 農產品品質更加優質安全。

但隨著政策的支援、企業引導實踐、農戶的敢於嘗試, 還原瓜甜菜香“小時候的味道”不再是奢望。 編輯:肖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