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可“表白”、可聽歌,半小時0.5元!共用雨傘來真的,連馬雲也入局了!

作者 | 李東陽

來源 | 首席行銷官:(id:cmo1967)原創互聯網行銷第一媒體。

最近全國各地一言不合就下雨

淋你個措手不及

最慘的就屬沒帶傘的單身狗

別人等送傘, 你在等雨停

不過, 在共用經濟越來越發達的今天

這些都不是問題。

這不, 在5月18號行走在深圳香蜜湖地鐵站、騰訊大廈、深圳特區報社大廈、車公廟地鐵站等公交、地鐵、商場的路邊的人們, 一定會被一把顏色紛繁豔麗的傘奪走了眼球。

這些共用雨傘隨意地置放在馬路欄杆上

和共用單車一樣想用隨時可以取走

合上傘柄就算完成歸還

押金19元, 租金每半小時收費0.5元

這樣的雨傘, 你約不?

1、共用e傘, 短短幾天投放4000把雨傘

深圳的共用雨傘又叫做“e傘”。 據共用e傘創始人趙書平說, “我們16號晚上、17號淩晨開始在深圳市內投放,

目前在全深圳已經投放了將近4000把雨傘, 已經有1.2萬用戶註冊使用了。 ”

目前, e傘的開發和運營成本達到90元一把, 但收取的押金僅需19元, 租金為0.5元每半小時, 並且現在充值滿19元起就有5元至100元不等的充值贈送。

而接下來一段時間, 公司將加大在深圳的投放力度, 力爭在深圳街頭的投放比例是常住人口的10:1左右, 計畫總計在深圳投放數量為180萬把左右。

“e傘”怎麼租?

e傘的租賃方式和共用單車中ofo差不多, 在傘柄上外加了一把智能鎖,

完全就是傻瓜式的操作, 還不理解的小夥伴,

你可以理解鎖是和ofo差不多一樣的鎖, 只是將單車換成了傘。

此外, 比共用單車更加人性化:設置了專門的運營團隊, 除了對共用傘盡心投放和回收外, 當在雨天時, 遇到不會使用的小學生和老人, 運營人員就會協助開鎖且免費使用。

針對被盜這個問題, 共用e傘創始人趙書平表示自己並不是特別擔憂。 “我們希望使用者將雨傘帶回家, 我們的傘是自帶密碼, 知道密碼的話, 家人之間可以共用。 其實這個東西就是說如果不帶回家使用, 反而損失會大。 我們是主張大家帶回去共用。 ”

從共用單車的被動免費使用, 到共用雨傘的主動免費使用, 這是共用經濟路上的又一進步。

2、多元化功能, 豐富產品使用場景

為了進一步加大雨傘的應用場景,

“e傘”設計也是心機重重 。

可做拐杖

據設計者介紹,傘柄略顯粗重,但是厚重,可兼具拐杖功能。設計者煞費苦心,根據人們日常對雨傘的使用習慣,偶爾喜歡將傘當成支撐,特別是老人群體,將傘設計為路邊“可移動拐杖”,可真是一舉兩得,也符合了最大限度利用資源的共用經濟理念。

定位芯綁密碼鎖

這把雨傘跟共用單車一樣,具備定位功能,定位晶片與密碼鎖綁定在一起,是為了給市民發送定位資訊,利於查找和使用。二維碼下面安裝這太陽能充電板,及時為晶片充電。

同時“e傘”還帶紫外線防曬功能

怕曬的美眉也可以用來遮陽

可做“漂流瓶”

細心的用戶可發現傘內的愛心小“喜”袋,這個被喻為“可行走的漂流瓶”具備交友功能,市民可以在喜袋中寫上祝福和想說的話,傳遞到下一個使用者。這可謂是一把“帶著情懷”的雨傘。

設計者的初衷是利用喜袋

達成漂流瓶似的交友功能

如果遇到心儀的TA,還可以當表白神器!

二代帶MP4

目前投放的一代共用雨傘還沒有安裝MP4,但安裝設計者的思路,二代傘將擁有MP4播放等功能。

較之先前的共用單車、共用充電寶,共用雨傘更加注重設計上的細節,賦予了共用雨傘豐富多元的功能,讓用戶覺得“有用”更“有趣”,體驗感十足,所以共用雨傘正名約“e傘”,即電子智慧傘之稱。

3、已獲500萬元融資,連馬雲也入局了

雨傘是具有明顯“墨菲定律”的物品,人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出門在外突然遇到下大雨,因為沒有帶傘便臨時在街邊購買,使用完傘拿回家,下次又遇到同樣情況。

如此反復,最後導致了人們家裡有了很多雨傘,卻還需要頻繁買。而共用雨傘似乎剛好解決了人們的這一痛點。

據新芽NewSeed消息,5月21日,共用雨傘項目“春筍”宣佈獲得500萬元天使輪融資,預計將於6月份在北京和上海鋪設首批10萬件產品。

隨著共用雨傘的火熱,進入者也越來越多,其中就包括阿裡,而且為了爭奪用戶,還免押金,並讓你免費使用7-18天。

目前在廣州已經有三家共用雨傘項目進入落地運營階段,其中就包含了阿裡旗下芝麻信用平臺,以及廣州地鐵內部的便民傘。

據瞭解,芝麻信用的雨傘在哪裡借必須哪裡還。背靠支付寶,好處在於只要滿600分芝麻分可以免58元押金,現在試運營期間借傘免費,但7天借傘期限到了未還會扣58元。

“魔力傘”在廣州投放較多,用戶用手機掃一掃解鎖完成租傘,用完了搜下附近的傘點還傘。這種借傘的收費模式是,雨傘可以免費借給你15天,超過期限後每24小時收2元。

近期這些共用雨傘與支付寶合作,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的用戶可免押金。

“魔力傘”公司表示,接下來他們大概會在廣州投放50萬到100萬把,以滿足更多人需求。

其實,共用雨傘這個項目還挺招人喜歡,僅曝出來的就有這麼多。

不得不感慨地說,共用經濟下的產物已經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你說現在還有什麼不能共用的?

4、 風口行業,卻喜憂參半!

就目前來看,共用雨傘並不被資本看好!

截止目前,共用雨傘僅僅只有“春筍”獲得5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而之前被王思聰唱衰的共用充電寶卻已經融資12次獲取12億資本了。共用傘為何不被資本青睞?

一般來說,資本青睞的是高頻次、普遍需求的共用經濟專案。而共用雨傘具有低成本、低使用率、低靈活性且同時需要多投放,難以盈利的特點。

因此,共用雨傘能否成功,也就要取決於它的消費者是否普遍客觀存在、消費頻次是否高?

看來讓共用傘能夠真正的運行起來,首要的一步就是加大共用傘佈局,提高使用者的使用頻率!

以共用e傘為例,據創始人趙書平說,除了深圳預計投放180萬把雨傘外,e傘還計畫在長三角、珠三角、廣西、海南、福建等地佈局,到年底全國計畫投放3000萬把傘。

此外,未來e傘的投放地點將不限於街頭,還將廣泛投放在的士、專車甚至共用單車上。目前已經有一些比較小的共用單車平臺希望能夠跟其合作,計畫在共用單車上裝專門的傘托,置放這種雨傘。

因此,共用雨傘完全可以成為一個高頻的產品,可覆蓋室內室外雙場景,此外雨傘本身就是天然的可移動廣告媒體,通過大規模的投放,可通過雨傘租賃廣告收入、雨傘定制、資料增值等方式獲得盈利。

對於目前如火如荼的共用經濟來說,向來不乏資本的追捧。即便是此前不被看好的共用充電寶,也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做得風生水起,相信共用傘能夠逐漸形成了成熟、完善的盈利模式,實現“用得好、用得久”。

我們其它小夥伴

“e傘”設計也是心機重重 。

可做拐杖

據設計者介紹,傘柄略顯粗重,但是厚重,可兼具拐杖功能。設計者煞費苦心,根據人們日常對雨傘的使用習慣,偶爾喜歡將傘當成支撐,特別是老人群體,將傘設計為路邊“可移動拐杖”,可真是一舉兩得,也符合了最大限度利用資源的共用經濟理念。

定位芯綁密碼鎖

這把雨傘跟共用單車一樣,具備定位功能,定位晶片與密碼鎖綁定在一起,是為了給市民發送定位資訊,利於查找和使用。二維碼下面安裝這太陽能充電板,及時為晶片充電。

同時“e傘”還帶紫外線防曬功能

怕曬的美眉也可以用來遮陽

可做“漂流瓶”

細心的用戶可發現傘內的愛心小“喜”袋,這個被喻為“可行走的漂流瓶”具備交友功能,市民可以在喜袋中寫上祝福和想說的話,傳遞到下一個使用者。這可謂是一把“帶著情懷”的雨傘。

設計者的初衷是利用喜袋

達成漂流瓶似的交友功能

如果遇到心儀的TA,還可以當表白神器!

二代帶MP4

目前投放的一代共用雨傘還沒有安裝MP4,但安裝設計者的思路,二代傘將擁有MP4播放等功能。

較之先前的共用單車、共用充電寶,共用雨傘更加注重設計上的細節,賦予了共用雨傘豐富多元的功能,讓用戶覺得“有用”更“有趣”,體驗感十足,所以共用雨傘正名約“e傘”,即電子智慧傘之稱。

3、已獲500萬元融資,連馬雲也入局了

雨傘是具有明顯“墨菲定律”的物品,人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出門在外突然遇到下大雨,因為沒有帶傘便臨時在街邊購買,使用完傘拿回家,下次又遇到同樣情況。

如此反復,最後導致了人們家裡有了很多雨傘,卻還需要頻繁買。而共用雨傘似乎剛好解決了人們的這一痛點。

據新芽NewSeed消息,5月21日,共用雨傘項目“春筍”宣佈獲得500萬元天使輪融資,預計將於6月份在北京和上海鋪設首批10萬件產品。

隨著共用雨傘的火熱,進入者也越來越多,其中就包括阿裡,而且為了爭奪用戶,還免押金,並讓你免費使用7-18天。

目前在廣州已經有三家共用雨傘項目進入落地運營階段,其中就包含了阿裡旗下芝麻信用平臺,以及廣州地鐵內部的便民傘。

據瞭解,芝麻信用的雨傘在哪裡借必須哪裡還。背靠支付寶,好處在於只要滿600分芝麻分可以免58元押金,現在試運營期間借傘免費,但7天借傘期限到了未還會扣58元。

“魔力傘”在廣州投放較多,用戶用手機掃一掃解鎖完成租傘,用完了搜下附近的傘點還傘。這種借傘的收費模式是,雨傘可以免費借給你15天,超過期限後每24小時收2元。

近期這些共用雨傘與支付寶合作,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的用戶可免押金。

“魔力傘”公司表示,接下來他們大概會在廣州投放50萬到100萬把,以滿足更多人需求。

其實,共用雨傘這個項目還挺招人喜歡,僅曝出來的就有這麼多。

不得不感慨地說,共用經濟下的產物已經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你說現在還有什麼不能共用的?

4、 風口行業,卻喜憂參半!

就目前來看,共用雨傘並不被資本看好!

截止目前,共用雨傘僅僅只有“春筍”獲得5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而之前被王思聰唱衰的共用充電寶卻已經融資12次獲取12億資本了。共用傘為何不被資本青睞?

一般來說,資本青睞的是高頻次、普遍需求的共用經濟專案。而共用雨傘具有低成本、低使用率、低靈活性且同時需要多投放,難以盈利的特點。

因此,共用雨傘能否成功,也就要取決於它的消費者是否普遍客觀存在、消費頻次是否高?

看來讓共用傘能夠真正的運行起來,首要的一步就是加大共用傘佈局,提高使用者的使用頻率!

以共用e傘為例,據創始人趙書平說,除了深圳預計投放180萬把雨傘外,e傘還計畫在長三角、珠三角、廣西、海南、福建等地佈局,到年底全國計畫投放3000萬把傘。

此外,未來e傘的投放地點將不限於街頭,還將廣泛投放在的士、專車甚至共用單車上。目前已經有一些比較小的共用單車平臺希望能夠跟其合作,計畫在共用單車上裝專門的傘托,置放這種雨傘。

因此,共用雨傘完全可以成為一個高頻的產品,可覆蓋室內室外雙場景,此外雨傘本身就是天然的可移動廣告媒體,通過大規模的投放,可通過雨傘租賃廣告收入、雨傘定制、資料增值等方式獲得盈利。

對於目前如火如荼的共用經濟來說,向來不乏資本的追捧。即便是此前不被看好的共用充電寶,也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做得風生水起,相信共用傘能夠逐漸形成了成熟、完善的盈利模式,實現“用得好、用得久”。

我們其它小夥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