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蔡昉:讓農民工變成市民,才能真正解決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3月18日,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在主題為“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分組會上,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談到, 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的關鍵是人口問題, 過去兩年中國城鎮化速度明顯提高, 某種程度不是來自于農民工的落戶, 而是行政區劃的改變, 這解決不了真正意義上的城鎮化問題。

蔡昉說, 此前有一些說法是“中國一百年都不會缺人口”, 這是指數量, 而中國人口的年齡結構和素質問題依然存在, 人口結構問題宏觀來說就是“未富先老”。

他進一步闡釋, “未富先老”更直接地反映在現實經濟中的勞動力短缺。

他說, 勞動力短缺不是指高技能勞動者的短缺, 而是指普通勞動者、非技能勞動者的短缺。 到目前為止, 因為勞動力短缺, 普通勞動者工資上漲速度非常快, 單位勞動成本提高, 也就意味著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在逐漸消失。 “某種程度上, 可以歸結為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 ”

過去很多年, 城市化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供給、較高的資本回報率、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 如今, 當這些減慢後, 城市化還有沒有潛力?

蔡昉指出,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之間還有差別, 這個差別在於農民工。 很多農民工在城市就業和居住, 時間不短但是沒有享受到基本的城市公共服務,

因此他們的勞動力供給是不穩定的, 當他們從生產率高的城市回到生產率較低的鄉村, 生產率就在後退, 這些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長是不利的。

蔡昉說, 過去兩年, 中國的城鎮化速度明顯提高, 今年已經達到41%以上, 這某種程度不是來自于農民工的落戶, 而是行政區劃改變帶來的增加, 解決不了真正意義上的城鎮化問題, 也解決不了以生產率提高為導向的城鎮化。 把1.7億在城市的農民工留在城市, 這就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真正解決城鎮化, 難點在於城市化, 特別是把農民工變成市民, 這是需要支付成本的, 他們的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是需要財政支出的。 但這部分還沒有明顯合理的分配。 ”

蔡昉認為, 應該創造更好的制度條件,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合理分擔農民工落戶的改革成本, 合理分享改革紅利, 才能真正推動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