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世界望遠鏡攜手觀測,並非在找外星人的戴森球!

石破驚天的論斷, 需要有非同凡響的論據來支持, 而支持外星人戴森球的證據, 基本為零。

被人懷疑可能有外星人在其周圍建造戴森球的那顆恒星, 它的怪異行為又再次上演了!

這顆恒星名為KIC 8462852, 被昵稱為塔比的恒星, 因為它的古怪行為最早由美國耶魯大學天文學家塔貝薩·“塔比”·波雅江(Tabetha “Tabby” Boyajian)在2015年發現。 當時科學家發現它的亮度有些古怪, 會發生看似隨機的變暗現象。 如果沒有這些古怪行為, 這顆恒星應該是一顆普普通通的F型恒星, 比我們的太陽略大一些, 也稍熱一些, 位於天鵝座中, 距離地球大約1480光年。

然而, 當天文學家波雅江及其同事分析NASA的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收集的資料時, 他們發現KIC 8462852發生過幾十次奇怪的變暗現象, 幅度最大的一回變暗了22%之多。

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淩星現象來發現太陽系外繞著其他恒星旋轉的行星。

通常來說, 如果有行星環繞一顆恒星旋轉, 當這顆行星恰好運行到恒星正前方, 遮擋住一部分星光時, 開普勒望遠鏡就會看到這顆恒星出現短暫的變暗現象。 然而, 對於塔比的恒星來說, 變暗現象的幅度太大, 根本不可能用行星來解釋。 因為就算是木星那麼大的行星, 也只能遮擋這顆恒星大約1%的星光, 而這差不多已經是行星能夠達到的最大尺寸了。

不是行星的話, 會是什麼東西遮擋了它的星光?科學家開始尋求其他的解釋。 一些人甚至提出, 這可能是外星智慧生命所為——確切來說, 是一個戴森球遮擋住了它的一部分光線。 所謂戴森球, 指的是假想中高等智慧生命可能會建造的一種超大工程結構, 環繞著一整顆恒星,

盡可能多地收集恒星的星光, 來為他們的高等文明提供所需的能源。

KIC 8462852, 即塔比的恒星, 被人懷疑可能有外星人在其周圍建造戴森球。 來源見浮水印。

“當然, 這種情況為真的可能性極低, 但這是一個可以檢驗的假說。 ”美國天文學家、著名天文博客The Bad Astronomy博主菲爾·普賴特(Phil Plait)評論說,

“可惜, 到目前為止, 在監聽從那裡發出的智慧文明信號方面, 我們仍然一無所獲。 ”

可能性更大的情形是, 有某些東西正繞著這顆恒星旋轉, 或許是一大群彗星, 也可能是發生碰撞的小行星, 會釋放出大量塵埃團遮擋這顆恒星。 然而, 科學家提出來的所有假說, 包括涉及到外星人的假說, 都無法完全跟觀測資料相符。

為了破解這一謎團, 天文學家計畫在“塔比的恒星”變暗期間, 通過將星光分解成不同波長的分光觀測手段, 完整分析這顆恒星的光譜。 因為不同的物質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線, 這顆恒星的光譜有可能揭示導致它的星光出現波動的原因。

問題在於, 在此之前, 天文學家一直是在變暗現象發生之後, 有時甚至是在好幾個月之後, 才從開普勒望遠鏡自動記錄的觀測資料庫裡發掘出這些現象。 天文學家需要抓住一次機會, 能夠即時觀測這顆恒星的變暗現象。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詹森·賴特(Jason Wright)說, “我們一直在等待, 等著抓住它再次變暗。 ”

現在,這顆恒星的古怪行為終於再次上演了。而這一回,天文學家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他們正爭分奪秒,用能夠利用的盡可能多的望遠鏡,在盡可能多的波段上觀測這顆恒星。

“整個星期都有跡象表明,有些事情可能即將發生。”賴特在5月19日的一次線上訪談中說,“果然,今天淩晨大約4點(美國太平洋時間),我接到了塔比的一個電話,說亞利桑那的費爾本天文臺已經證實,這顆恒星比平常暗了3%。這個幅度足夠說明,這絕對不是統計上的誤差,而且現在我們已經從多個天文臺得到了觀測上的證實。”

天文學家提出的幾種可能的原因,每一種都會產生不同的光譜特徵。如果是塵埃團遮擋星光導致恒星變暗,由於塵埃通常會吸收光譜中偏藍色的光,就會導致恒星看起來稍稍偏紅一些,闖入恒星附近的彗星則會被加熱而釋放出紅外線。如果是星際氣體導致恒星變暗,它們通常富含納、氫和鈣,會在恒星光譜中留下特殊的吸收譜線。如果變暗的原因來自“塔比的恒星”本身所固有的現象,光譜就不會顯示出任何跡象表明有東西在吸收恒星的星光。如果變暗的原因是外星人的超大工程結構,那就很難預言可能會看到什麼——如果這種結構是固體的,賴特說,“我們可能會看到星光在所有波段都同步變暗。”

不過,正如普賴特在此前為塔比的恒星撰寫的科普博客中再三強調的那樣,外星人的解釋為真的可能性真的不高。畢竟,石破驚天的論斷需要有非同凡響的論據來支持,而在SETI計畫的持續監聽之下,塔比的恒星周圍迄今仍未接收到任何可能來自智慧生命的無線電或者鐳射信號。

波雅江及其同事曾在2017年預言,2017年5月可能會出現一次變暗現象。基於開普勒望遠鏡的觀測資料,他們提出“塔比的恒星”變暗的現象可能遵循著一個大約750天的週期。“時間剛剛好,”賴特說。不過波雅江本人否認這是一個準確的預言。她表示,“這個預言只是一次大膽的猜測——我們撒了一張長達好幾百天的大網。”

賴特表示,科學家正計畫用下列望遠鏡來觀測正在發生的這次變暗事件,包括: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綠堤望遠鏡,世界上最大的可轉動式射電望遠鏡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約瑟附近利克天文臺的自動行星發現者,全自動光學望遠鏡

美國夏威夷凱克天文臺的兩台望遠鏡,在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觀測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MMT望遠鏡,可見光望遠鏡

NASA的雨燕號伽馬暴衛星,在伽馬射線、X射線、此外線波段進行觀測

拉斯昆布瑞天文臺,全球光學望遠鏡網路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費爾本天文臺,在可見光波段觀測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雙筒望遠鏡,在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觀測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霍比-埃伯利望遠鏡,可見光望遠鏡

“我們計畫在盡可能多的波段上觀測這顆恒星,”賴特說。“就在這個週末,我們採集到的資料有可能破解這一謎團。”還有更多的望遠鏡可能會加入進來。“這真是令人瘋狂的18個小時,絕對會是一個真正讓人興奮的週末。”

目前仍然不知道此次變暗現象可能會持續多久。“開普勒資料中的大多數變暗現象會持續2-7天,”賴特說。“如果這次變暗的幅度很大,它有可能會持續一周。如果變暗幅度較小,它可能很快就會結束。希望這是一次幅度較大的變暗現象。”開普勒的資料還表明,這樣的變暗現象往往會紮堆發生。

“有可能這只是一個開場,”賴特補充道。

本文編譯自《科學美國人》網站 Bizarre Star Dims Again, and Astronomers Scramble to Catch It in the Act 一文,並增加了一部分有關外星人解釋的評論。

現在,這顆恒星的古怪行為終於再次上演了。而這一回,天文學家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他們正爭分奪秒,用能夠利用的盡可能多的望遠鏡,在盡可能多的波段上觀測這顆恒星。

“整個星期都有跡象表明,有些事情可能即將發生。”賴特在5月19日的一次線上訪談中說,“果然,今天淩晨大約4點(美國太平洋時間),我接到了塔比的一個電話,說亞利桑那的費爾本天文臺已經證實,這顆恒星比平常暗了3%。這個幅度足夠說明,這絕對不是統計上的誤差,而且現在我們已經從多個天文臺得到了觀測上的證實。”

天文學家提出的幾種可能的原因,每一種都會產生不同的光譜特徵。如果是塵埃團遮擋星光導致恒星變暗,由於塵埃通常會吸收光譜中偏藍色的光,就會導致恒星看起來稍稍偏紅一些,闖入恒星附近的彗星則會被加熱而釋放出紅外線。如果是星際氣體導致恒星變暗,它們通常富含納、氫和鈣,會在恒星光譜中留下特殊的吸收譜線。如果變暗的原因來自“塔比的恒星”本身所固有的現象,光譜就不會顯示出任何跡象表明有東西在吸收恒星的星光。如果變暗的原因是外星人的超大工程結構,那就很難預言可能會看到什麼——如果這種結構是固體的,賴特說,“我們可能會看到星光在所有波段都同步變暗。”

不過,正如普賴特在此前為塔比的恒星撰寫的科普博客中再三強調的那樣,外星人的解釋為真的可能性真的不高。畢竟,石破驚天的論斷需要有非同凡響的論據來支持,而在SETI計畫的持續監聽之下,塔比的恒星周圍迄今仍未接收到任何可能來自智慧生命的無線電或者鐳射信號。

波雅江及其同事曾在2017年預言,2017年5月可能會出現一次變暗現象。基於開普勒望遠鏡的觀測資料,他們提出“塔比的恒星”變暗的現象可能遵循著一個大約750天的週期。“時間剛剛好,”賴特說。不過波雅江本人否認這是一個準確的預言。她表示,“這個預言只是一次大膽的猜測——我們撒了一張長達好幾百天的大網。”

賴特表示,科學家正計畫用下列望遠鏡來觀測正在發生的這次變暗事件,包括: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綠堤望遠鏡,世界上最大的可轉動式射電望遠鏡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約瑟附近利克天文臺的自動行星發現者,全自動光學望遠鏡

美國夏威夷凱克天文臺的兩台望遠鏡,在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觀測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MMT望遠鏡,可見光望遠鏡

NASA的雨燕號伽馬暴衛星,在伽馬射線、X射線、此外線波段進行觀測

拉斯昆布瑞天文臺,全球光學望遠鏡網路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費爾本天文臺,在可見光波段觀測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雙筒望遠鏡,在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觀測

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霍比-埃伯利望遠鏡,可見光望遠鏡

“我們計畫在盡可能多的波段上觀測這顆恒星,”賴特說。“就在這個週末,我們採集到的資料有可能破解這一謎團。”還有更多的望遠鏡可能會加入進來。“這真是令人瘋狂的18個小時,絕對會是一個真正讓人興奮的週末。”

目前仍然不知道此次變暗現象可能會持續多久。“開普勒資料中的大多數變暗現象會持續2-7天,”賴特說。“如果這次變暗的幅度很大,它有可能會持續一周。如果變暗幅度較小,它可能很快就會結束。希望這是一次幅度較大的變暗現象。”開普勒的資料還表明,這樣的變暗現象往往會紮堆發生。

“有可能這只是一個開場,”賴特補充道。

本文編譯自《科學美國人》網站 Bizarre Star Dims Again, and Astronomers Scramble to Catch It in the Act 一文,並增加了一部分有關外星人解釋的評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