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要不是因為窮,我們早就離婚了

一個 涼風習習的夏夜, 我們和認識十幾年的哥們兼合夥人博文打完球, 癱坐在籃球場上, 創業初期的壓力, 讓我們只有靠打球發洩。

博文喝了口水, 一邊喘氣一邊一邊忿道:“等我們的大業成了, 我一定要跟我老婆離婚!”

我嗤之以鼻:“糟糠之妻不下堂, 你這是找雷劈啊!”

他不予理會, 繼續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 狠狠道:“實在忍無可忍了!”

見他越說越起勁, 如數較真的列出妻子種種“罪行”, 我只能“呵呵”

有人做過統計, 再恩愛的夫妻, 也有100次想要離婚50次想要掐死對方的念頭。

我對博文一言不合就放肆叫囂“離婚”的話早已泰然處之, 讓我無限感慨的是:即使偶爾無法控制體內的洪荒之力, 他依對自己的這個決定加上了一個前提條件;等他有錢了

我層好奇問他, 你不是一直決定難以忍受妻子的行為嗎?為什麼還要有個前提

他給出這樣的答案:

“雖然我們個性格差異太大,

總是吵架, 但是, 她好歹也跟了我十年, 我眼看著這麼一個年輕貌美的小姑娘蹉跎成了中年婦女, 如果沒有足夠的錢養她到老, 就要中途離開, 那至少要給她一大筆贍養費, 有錢了, 總不至於在我離開後過得比現在淒涼。 我現在一窮二白, 什麼都給她不了, 怎麼能讓她離開?”

如果不能保你溫飽, 護你周全, 免你饑寒交迫之苦, 四下流離之苦, 我又怎能狠下心來獨自離開?

江河奔騰, 日夜不息, 芸芸眾生,或許你只是滄海一粟。

當愛情的甜蜜外衣在柴米油鹽中一絲絲消失殆盡, 婚姻帶給我們的, 不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而是一地雞毛的不堪與鍋碗瓢盆的交響曲。

大概是老天活了那麼久, 太孤單了, 所以嫉妒相愛的人, 才會給夫妻, 戀人們安排了那麼多的挫折和磨難。

每一次磨合伴隨著犧牲自我的劇烈疼痛, 每一次的爭吵都自帶著刀槍, 刀刀見血, 重創對方也傷了自己。 。

愛情的巨輪再大, 也經不起婚姻這片海洋上無數的冰山暗礁, 甚至不期而至的狂風暴雨,

稍有不慎, 頃刻覆滅。

無數次, 陷於圍城如困獸的你我想要離開這該死的婚姻, 可轉念一想, 又總是要這樣給自己一個期限, 一個障礙, 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

“等我有錢了, 就跟她離了。 ”

“等他有錢了, 我就走。 ”

可生活會打給你一記響亮的耳光然後告訴你:

這輩子, 我永遠沒存夠離開她需要的贍養費;

這輩子, 我也總等不來他掙夠我可以放心離開的安頓費。

據說, 我們遇到的99%的婚姻問題錢都能解決, 剩下的1%, 則是需要用更多的錢。

這話或許不是完全正確, 但一點是不得不承認:有錢, 我們才能做出更多的選擇, 沒有, 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如果不是因為窮, 我們不知道早離婚了多少次。

因為現在的離婚率太高, 總是讓我錯以為, 上世紀70, 80年代的愛情, 似乎無關金錢, 無關欲望, 以為父輩的愛情必然緘默而深沉, 祖輩的愛情一定堅貞而雋永, 因為沒有辦法親歷, 我總將那些成迷的歲月想像地無比純潔美好。

恰恰我忘了,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 骨子裡的人性都是不會改變的。

結婚之前, 母親從不跟我透露他們那個年代關於婚姻的任何消息,哪怕正面的,負面的,從來都隻字不提。以至於我無比堅定的認為,他們那代人精神純潔,對家庭責任感極強,一顆心只能夠容納一個人。

直到我也結婚了,網路資訊鋪天蓋地的湧出,經常能看到父輩們那個年代的精英們晚節不保。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終究,我還是沒看懂。

唐朝有個女詩人名李冶,是個美貌動人的女道士。一生都不曾為妻的她,卻將夫妻之道寫得最為深刻透徹。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好一個至親至疏夫妻!大意是說所有直系親屬關係中最薄弱的就是夫妻關係,有感情就是最親密的人,一旦沒有感情了,又沒有血緣關係的牽連,就可以是最疏遠的人。

多年以後,我腦子裡常會浮現這樣一幕場景,步履蹣跚的奶奶,每次和爺爺鬧矛盾,她都會用那根乾枯的手指指向爺爺佝僂的背影,扁著嘴對我念叨著:

“要不是因為窮,我早跟這糟老頭子離婚了。可惜窮啊,我走了,他和你爸不是要挨餓啊!”

每每想起,總是紅了眼眶。

母親從不跟我透露他們那個年代關於婚姻的任何消息,哪怕正面的,負面的,從來都隻字不提。以至於我無比堅定的認為,他們那代人精神純潔,對家庭責任感極強,一顆心只能夠容納一個人。

直到我也結婚了,網路資訊鋪天蓋地的湧出,經常能看到父輩們那個年代的精英們晚節不保。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終究,我還是沒看懂。

唐朝有個女詩人名李冶,是個美貌動人的女道士。一生都不曾為妻的她,卻將夫妻之道寫得最為深刻透徹。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好一個至親至疏夫妻!大意是說所有直系親屬關係中最薄弱的就是夫妻關係,有感情就是最親密的人,一旦沒有感情了,又沒有血緣關係的牽連,就可以是最疏遠的人。

多年以後,我腦子裡常會浮現這樣一幕場景,步履蹣跚的奶奶,每次和爺爺鬧矛盾,她都會用那根乾枯的手指指向爺爺佝僂的背影,扁著嘴對我念叨著:

“要不是因為窮,我早跟這糟老頭子離婚了。可惜窮啊,我走了,他和你爸不是要挨餓啊!”

每每想起,總是紅了眼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