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瓜子與58合作,豪言占8成流量,但二手車電商戰爭遠沒有結束

[釘科技報導]二手車交易市場體量龐大, 優信、瓜子、人人車等都以電商模式切入這一市場, 並通過補貼、廣告等方式, 角逐這一新興市場。

和互聯網專車市場早期發展狀況類似, 市場競爭伴隨著口水戰、資料戰甚至訴訟戰。 釘科技注意到, 近日優信二手車對瓜子二手車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起訴, 訴稱瓜子二手車直賣網存在“捏造或散播不實消息”。 而瓜子二手車在否認自己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同時, 表示將積極應訴, 通過法律手段駁斥優信二手車的惡意指責。

實際上, 優信與瓜子在市場份額資料解讀、競爭手段等方面,

早就存在矛盾, 在瓜子與58宣佈戰略合作以及優信獲得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後, 二者的矛盾或許會進一步激化。

2C市場到底誰是第一?

釘科技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資料, 那就是瓜子和優信都宣稱自己是相關市場的第一名。 比如, 瓜子二手車宣稱自己要佔據C2C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日前與58的戰略合作上也表示, 二者合作後將佔據二手車領域80%的精准流量。

關於優信的市場資料包道

佔據C2C 80%的市場份額, 記憶佔據二手車領域80%的流量, 是瓜子二手車自己的說法, 釘科技並沒有從協力廠商檢測資料中公查詢到。

優信二手車的市場資料也同樣漂亮。 去年10月艾瑞諮詢發佈的《2016 H1中國二手車電子商務行業白皮書》顯示, 2016年上半年, 優信二手車的成交量達到28.3萬輛, 占2C模式整體成交量的70.3%, 在行業中領先優勢明顯。

關於瓜子的市場資料包道

一個是占8成市場, 一個佔據7成市場, 很多人可能看不明白了, 瓜子和優信到底誰是第一?其實, 仔細解讀不難發現, 二者其實並沒有在一個維度比拼。

瓜子二手車一直強調的是自己在C2C市場的王者, 而優信則說自己是2C市場的冠軍, 也並不矛盾。

從2014年開始, 二手車市場湧現了諸多電商玩家, 電商的模式也在不斷創新, 從C2C、C2B、B2C、B2B到C2B2C等模式。

因此, 如果資料沒錯, 那麼C2C領域瓜子二手車稱王,

但整個2C領域優信更強, 未來鹿死誰手真不一定。

拉上58同城, 瓜子就能勝出?

3月17日, 二手車平臺瓜子二手車直賣網與58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雙方表示將在流量、車源、金融風控等方面展開合作, 並將打通多維大資料系統, 以此建立以大資料為核心的競爭壁壘。

瓜子和58戰略合作

瓜子與58的合作, 其實並不意外。 趕集與58合併後, 趕集網老大楊永浩最終“出走”58集團, 成立了瓜子二手車, 58也成為瓜子的股東。 這般千絲萬縷的聯繫, 讓如今有所成就的瓜子與58牽手, 是很自然的結果。 但瓜子與58合作後, 就能真的在激烈的二手車電商市場勝出嗎?

在釘科技看來, 二手車電商市場的爭奪遠遠沒有落幕, 瓜子與58的合作, 並不會對市場格局產生實質性影響。

從瓜子與58的合作看, 主要就是流量和資料的共用和打通——所有經過瓜子二手車認證的車源, 會從資料庫級別對接到58平臺上, 瓜子二手車在售車也可以在58上賣, 用戶可以看到認證標準和每一項得分。 而58本身的個人用戶也可以選擇採用瓜子二手車的服務, 來檢測使車輛賣的更快,另一方面,底層資料的打通,就金融端來說,雙方的不良客戶及資訊,也得到共用,讓雙方風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上述合作,對整合流量有一定作用,但對市場的規模擴張並不實質説明。即便二者沒有宣佈合作之前,瓜子與58想必也在資源上有很多共用。而市場的真正擴大,目前來看還是需要廣告、補貼、服務、管理等因素驅動。

瓜子拉上了58,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戰鬥力,但對手也並不是毫無作為。公開資料顯示,在過去的2016年,優信二手車雖然深陷負面新聞,但其業務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優信二手車董事長兼CEO戴琨表示,2016年公司業務規模較2015年增長了3倍,其中,2016年12月份單月交易突破5萬台,交易規模37億元,單月收入超過1.5億元。2017年,優信二手車成交車輛將達到80萬輛,交易總規模將突破600億元,營收規模將翻兩番。

資本是這一市場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二手車電商廣告費超過了8億元人民幣,2016年廣告費金額更是高達10億元,燒錢成為電商平臺的普遍玩法。如果沒有資本的支持,很難在這一市場生存。

在融資方面,瓜子的競爭對手也很強勢。2016年9月,瓜子二手車完成超過2.5億美元的A輪融資,同月人人車也宣佈完成1.5億美元的D輪融資,今年1月優信二手車完成5億美元的D輪融資。

可以看出,不僅瓜子,優信等對手也備足了“彈藥”,二手車電商市場的戰爭遠沒有結束。

(本文為IT互聯網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

來檢測使車輛賣的更快,另一方面,底層資料的打通,就金融端來說,雙方的不良客戶及資訊,也得到共用,讓雙方風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上述合作,對整合流量有一定作用,但對市場的規模擴張並不實質説明。即便二者沒有宣佈合作之前,瓜子與58想必也在資源上有很多共用。而市場的真正擴大,目前來看還是需要廣告、補貼、服務、管理等因素驅動。

瓜子拉上了58,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戰鬥力,但對手也並不是毫無作為。公開資料顯示,在過去的2016年,優信二手車雖然深陷負面新聞,但其業務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優信二手車董事長兼CEO戴琨表示,2016年公司業務規模較2015年增長了3倍,其中,2016年12月份單月交易突破5萬台,交易規模37億元,單月收入超過1.5億元。2017年,優信二手車成交車輛將達到80萬輛,交易總規模將突破600億元,營收規模將翻兩番。

資本是這一市場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二手車電商廣告費超過了8億元人民幣,2016年廣告費金額更是高達10億元,燒錢成為電商平臺的普遍玩法。如果沒有資本的支持,很難在這一市場生存。

在融資方面,瓜子的競爭對手也很強勢。2016年9月,瓜子二手車完成超過2.5億美元的A輪融資,同月人人車也宣佈完成1.5億美元的D輪融資,今年1月優信二手車完成5億美元的D輪融資。

可以看出,不僅瓜子,優信等對手也備足了“彈藥”,二手車電商市場的戰爭遠沒有結束。

(本文為IT互聯網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