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張中南:生命來來往往,沒有來日方長,那就用愛豐富生命的每一天

戰略支援部隊某部助理工程師張中南——

生命在強軍征程中閃耀

司衛東、楊亞洲、趙瀟逸

2017年5月10日上午, 戰略支援部隊某部助理工程師張中南在執行值班任務時, 感到胸悶胸痛, 依然堅守崗位, 在軍醫的勸說下被送往醫院, 途中突發心梗, 病情加重, 經搶救無效犧牲, 獻出了年僅33歲的生命。

入伍9年來, 張中南把使命視如生命, 將青春與汗水揮灑在東極邊陲的林海雪原, 用生命詮釋了一名軍人的赤誠大愛。

1

三次選擇, 他離家更遠離使命更近

“是選擇離家較近、條件更好的單位, 還是到駐地偏遠、條件艱苦的單位?”2008年6月, 大學畢業的張中南面臨這樣一道人生選題。

張中南家在吉林遼源, 他是家中的獨子, 母親和幾個姑姑對他疼愛有加, 都希望他能夠到離家近一點的單位工作。 有一段時間, 張中南也想到離家近的單位工作, 也想留在母親身邊盡一份責任。

但他想“作為一名軍人, 應該首先考慮事業的需要, 在更大的舞臺上有所作為、實現價值。 ”那個時候, 剛組建的單位駐地偏遠, 正在列裝一批國際一流的先進裝備, 事業發展前景廣闊。 想到這些, 這個熱血青年就心生嚮往。

幹自己喜歡幹的事, 再苦再累都不覺得有什麼。 就這樣, 張中南主動申請來到東極邊陲的某部。 在這裡, 他苦中作樂, 找到了幹事創業的動力, 很快就成長為一名技術骨幹。

2010年, 該部要列裝一套先進的設備, 急需抽調一批技術能手組成新的單位, 這個單位在原始森林的邊緣, 方圓數十公里都沒有人煙。 因為附近有七座山巒簇擁在一起, 人們都叫它“七峰場區”。 去那裡工作, 不僅意味著條件更差, 還意味著要放下熟悉的業務, 從零開始, 考慮到這些, 很多人退避三舍。

“我大學學的就是這個專業, 去那裡還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 讓我去吧。 ”沒有任何猶豫, 沒有絲毫擔憂, 張中南再次做出選擇, 投入到了新單位的組建當中。

由於工作表現突出, 張中南被抽調到機關工作,

任職後, 張中南的業務能力和工作作風都得到了領導和戰友們的一致認可。 3年後, 他瞭解到“七峰場區”的單位缺少技術骨幹, 深思熟慮之後, 他再次提出申請, 要求回到“七峰場區”工作。

“設備在七峰, 我就要紮根在七峰。 ”回到“七峰場區”, 面對曾經熟悉的設備, 張中南謙虛請教同事、重溫專業知識, 很快又將自己打磨成了崗位精兵, 從此, 再也沒有離開他摯愛的事業。

2

平凡崗位, 他滿懷熱情兢兢業業

有這樣一組資料, 9年時間, 3個部門、6個崗位, 無論在哪個崗位, 張中南都滿懷熱情地投入其中, 樂此不疲, 在平凡工作中幹出了不一樣的精彩。

張中南在機關裝備參謀崗位的第一年, 單位有4套大型設備同時進站安裝聯試, 責任重大。

某大型設備安裝進入關鍵時刻, 張中南強忍季節性過敏帶來的皮膚痛癢、咳嗽不止等症狀, 在施工現場一住就是20多天。 大家都勸他趕緊回市區就醫, 他擺了擺手說, “每年都這樣, 沒啥大毛病。 ”正當大家為完成關鍵的安裝任務而喜悅時, 張中南一頭栽倒在地, 手捂腹部,臉色蒼白,豆大的汗珠從頭上滾落。戰友們急忙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第二天,病情有所緩解,張中南又回到了崗位上。

2013年7月,張中南接到了敷設光纜的任務。由於工程量小、施工難度大,找了幾家承包工程的單位,都不願意接。於是,他帶領22名官兵組成施工隊開進荒山,開始了一場攻堅戰。從地形勘測到擬制施工方案,從物資採購到後勤保障,都由他一個人承擔。行業標準將光纜溝規定深度為0.6米,考慮到駐地環境因素,他將挖掘深度增加到1米。光纜溝要經過茂密的山林區,粗大的樹根錯綜複雜,挖掘工作非常困難。

在他的帶動下,大家幹勁十足,硬是在平均坡度60度的密林中,完成了敷設任務。戰友高清陽至今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張中南招蚊蟲叮咬,胳膊和大腿全是包,一邊幹活,一邊跟大家說笑:“這蟲子的嘴是鐵打的,衣服都給我咬漏啦。”

這些年,張中南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熱情和衝勁。去年,他僅用1個月的時間就拿到了“雙崗”上崗證,成為跨崗融合的“第一人”。

3

心不荒涼,哪裡都有精彩的人生

“七峰林場”的冬天,最低氣溫能達到零下45攝氏度,大雪封山更是長達5個月,出行非常困難,幾乎與世隔絕。有人說“這麼艱苦的環境,躺著都是做貢獻。”可張中南工作生活在這裡,吃苦不言苦,不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還用積極樂觀的心態感染著身邊的戰友。

王學進是張中南的室友,剛到“七峰場區”工作時,家裡妻子、孩子、岳母同時生病無法回家照顧,內心非常糾結痛苦。張中南得知後,常常和他聊生活、嘮家常,不斷地寬慰他、鼓勵他,幫助他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七峰場區”文化娛樂設施有限,大家都忙工作,交流很少,即便是輪休,也都各自窩在宿舍。張中南想方設法把大家聚到一起,活躍氣氛。他酷愛運動,尤其是足球,閒暇時,經常組織大家踢上一場,既鍛煉身體又緩解壓力。單位組織各類文藝晚會、演講比賽,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一次次為戰友們帶來歡聲笑語,被大家稱為“七峰貝斯手”“相聲達人”。

在戰友們的印象中,張中南幽默風趣,平日裡總是笑呵呵的,充滿正能量。其實,他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煩惱。在他犧牲後大家才得知,由於長期兩地分居,相戀6年的愛人選擇了與他離婚。可以想像,他當時內心的煎熬。除了單位少數領導外,他很少向身邊的戰友提起。張中南家庭條件優越,親友們考慮到他母親年紀大了仍然獨自一人生活,都勸說他轉業到地方,甚至為他聯繫好了單位,但都被他拒絕了。為此,親友們沒少埋怨他。

去年春節的時候,張中南本來可以休假回家,得知戰友王兆曦家裡有急事,張中南把休假的機會讓給了他。入伍這些年,張中南很少一次性休假超過半個月。母親也曾不滿,可他總是說:“工作忙,我回來久了,兄弟們就辛苦了。”有人不理解,“七峰場區”這麼偏僻艱苦,張中南為什麼能一直充滿激情?在張中南看來,參軍入伍是他從小的願望,從事的事業更是無上光榮,能在這裡工作,每天都很充實。

“生命來來往往,沒有來日方長,現在的每一天,都是餘生最美好的一天。大愛無疆,讓我們用愛豐富生命的每一天。”就在犧牲的前幾天,張中南還在朋友圈裡寫道

歡迎大家評論

小編會精心挑選留言

作者 | 司衛東、楊亞洲、趙瀟逸

來源 | 解放軍報戰略支援部隊分社

監製 | 鄒維榮

責編 | 韓阜業

編輯 | 李志勇

手捂腹部,臉色蒼白,豆大的汗珠從頭上滾落。戰友們急忙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第二天,病情有所緩解,張中南又回到了崗位上。

2013年7月,張中南接到了敷設光纜的任務。由於工程量小、施工難度大,找了幾家承包工程的單位,都不願意接。於是,他帶領22名官兵組成施工隊開進荒山,開始了一場攻堅戰。從地形勘測到擬制施工方案,從物資採購到後勤保障,都由他一個人承擔。行業標準將光纜溝規定深度為0.6米,考慮到駐地環境因素,他將挖掘深度增加到1米。光纜溝要經過茂密的山林區,粗大的樹根錯綜複雜,挖掘工作非常困難。

在他的帶動下,大家幹勁十足,硬是在平均坡度60度的密林中,完成了敷設任務。戰友高清陽至今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張中南招蚊蟲叮咬,胳膊和大腿全是包,一邊幹活,一邊跟大家說笑:“這蟲子的嘴是鐵打的,衣服都給我咬漏啦。”

這些年,張中南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熱情和衝勁。去年,他僅用1個月的時間就拿到了“雙崗”上崗證,成為跨崗融合的“第一人”。

3

心不荒涼,哪裡都有精彩的人生

“七峰林場”的冬天,最低氣溫能達到零下45攝氏度,大雪封山更是長達5個月,出行非常困難,幾乎與世隔絕。有人說“這麼艱苦的環境,躺著都是做貢獻。”可張中南工作生活在這裡,吃苦不言苦,不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還用積極樂觀的心態感染著身邊的戰友。

王學進是張中南的室友,剛到“七峰場區”工作時,家裡妻子、孩子、岳母同時生病無法回家照顧,內心非常糾結痛苦。張中南得知後,常常和他聊生活、嘮家常,不斷地寬慰他、鼓勵他,幫助他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七峰場區”文化娛樂設施有限,大家都忙工作,交流很少,即便是輪休,也都各自窩在宿舍。張中南想方設法把大家聚到一起,活躍氣氛。他酷愛運動,尤其是足球,閒暇時,經常組織大家踢上一場,既鍛煉身體又緩解壓力。單位組織各類文藝晚會、演講比賽,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一次次為戰友們帶來歡聲笑語,被大家稱為“七峰貝斯手”“相聲達人”。

在戰友們的印象中,張中南幽默風趣,平日裡總是笑呵呵的,充滿正能量。其實,他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煩惱。在他犧牲後大家才得知,由於長期兩地分居,相戀6年的愛人選擇了與他離婚。可以想像,他當時內心的煎熬。除了單位少數領導外,他很少向身邊的戰友提起。張中南家庭條件優越,親友們考慮到他母親年紀大了仍然獨自一人生活,都勸說他轉業到地方,甚至為他聯繫好了單位,但都被他拒絕了。為此,親友們沒少埋怨他。

去年春節的時候,張中南本來可以休假回家,得知戰友王兆曦家裡有急事,張中南把休假的機會讓給了他。入伍這些年,張中南很少一次性休假超過半個月。母親也曾不滿,可他總是說:“工作忙,我回來久了,兄弟們就辛苦了。”有人不理解,“七峰場區”這麼偏僻艱苦,張中南為什麼能一直充滿激情?在張中南看來,參軍入伍是他從小的願望,從事的事業更是無上光榮,能在這裡工作,每天都很充實。

“生命來來往往,沒有來日方長,現在的每一天,都是餘生最美好的一天。大愛無疆,讓我們用愛豐富生命的每一天。”就在犧牲的前幾天,張中南還在朋友圈裡寫道

歡迎大家評論

小編會精心挑選留言

作者 | 司衛東、楊亞洲、趙瀟逸

來源 | 解放軍報戰略支援部隊分社

監製 | 鄒維榮

責編 | 韓阜業

編輯 | 李志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