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堂吉偉德:“貞操論”的女德早已成為“荒唐言”

作者:堂吉偉德

這兩天, 一名叫丁璿的資深女德教育專家火了。 最開始是因為她在江西九江學院辦了一個講座, 談到“女人衣著暴露易失身”、“女孩最好的嫁妝就是貞操”等……(5月25日《成都商報》)

女德教育本為傳統, 不過近年來卻悄然變味。 不是講立德立言立事, 而是講“貞操”、“隱忍”與“還債”, 講因果迴圈之類的東西。 尤以貞操論的捲土重來, 最是讓人無以接受。 真正是“滿紙荒唐言”, 以封建正統的婦德來教化於人, “女德專家”被狂噴則不難理解。

關於貞操的爭論存續已久, 雖然答案比較明確, 但是其實並未在社會層面達成共識。

類似的話題一旦提出, 必然引來一番爭論。 比如幾年前, 上海家喻戶曉的明星調解員柏阿姨, 因在電視節目中告誡未婚女青年要自尊自愛、不要過度放縱, 強調:“貞操是女孩給婆家最貴重的陪嫁!”, 而受到眾多女性網友的質疑, 從而引發了這座城市近年來少有的關於女性“貞操”的大爭論。

貞操既是對於女性而言, 也是對於男性而言, 假若這個世界只有女性而無男性, 那麼“貞操”也就無所謂存廢。 然而只要求女性遵守“貞操”, 而不談男性遵守, 此既背離公平, 也難以說服力。

這也是所謂“貞操論”的致命邏輯缺點。 “貞操論”的議題之所以方興未艾、議而未決, 其間有兩個比較複雜的因素, 一是此論有重男輕女和男尊女卑的傳統習俗,

並因此形成了強烈的性別和權利衝突。 一旦傳統陋習與現代宣導格格不入, 就必然會引發思想層面的大討論;二是此論蘊含著極強的社會道德焦慮。 一旦貞操外化成忠誠與誠信, 其則有了道德標準的參照。

正是基於對道德滑落的焦慮, 才引發了偽命題的公共化。

任何事物都需要辯證來看, 貞操論不論一概打死, 如果擴大其外延並挖掘其內涵, 對其則有更為合理的解釋與理解。 一個共識是, 現代的“貞操觀”早已脫離“處女情節”和“餓死事小, 失節事大”的階段, 進化到對婦女權利和身心的全面解放。 所以, “貞操觀”不能成為一種道德枷鎖, 而應成為解放權利的鑰匙。 注重貞操不是封建觀念的回歸, 淡化貞操也不是對性解放的支持,

真正的“貞操觀”是真情真愛為基礎, 以自尊自愛為核心。 既與是否處女無關, 也與婚前性行為無關。

因此, 就現實而言, 貞操觀仍有重提的必要, 但將其與“嫁妝”的捆綁, 其實是將其淩駕於個人權利和婚姻的幸福之上, 這無疑是對女性的一種道德強加。 就社會成員而言,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貞操觀”, 如何去營造一個尊重“貞操”的社會環境, 才是最需要反思的問題。 否則, 一切盲目的跟風與叫好, 未見得對“貞操”有多大的發言權。

貞操觀的重新受到關注, 背後的社會文化背景無法忽視。 此實為對當前道德水準不斷下降和社會風氣惡化的一種群體性反彈——因為傳統而純正的道德空氣稀薄, 人們渴望“致君堯舜上,

再使風俗淳”, 對現在的社會道德進行糾偏。 在此過程中, 可能會出現矯枉過正的言論。 或許, 認清了這一點, 我們才能更加清晰該如何討論“貞操”問題。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