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Sam|紮克伯格:創建一個所有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

文 | Sam

今天週五, 外面是好久不見的漂亮天氣, 溫暖的陽光略有寫意, 多多少少減緩了週六要上班的幽怨。 今天不想寫嚴肅的話題,

咱們溫柔愉悅一點, 放輕鬆, 也或多或少來點感動。 恰好剛剛看完紮克伯克為今年哈佛畢業生做的演講, 有那麼點波動, 想分享出來。

話說小紮可是正兒八經的哈佛“輟學生”, 要去給這群“畢業生”做演講, 莫名的喜感。 這不, 為了收拾這個“爛攤子”, 讓小紮的演講能正兒八經的出發, 哈佛在演講開始前為小劄授予了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結果小紮同學在開場就很不給面子的說道:“今天和你們待在一起我備感榮幸, 因為說實話, 你們完成了一個我永遠無法辦到的成就。 等我做完這個演講, 這將是我第一次在哈佛大學完成的某件事。 2017的畢業班同學, 祝賀你們!”(全場笑)

小紮在演講中談了很多, 說到他拿哈佛offer的時候正在玩《文明》;也”善意的告誡“後輩“要與人為善”,

因為在哈佛上課的第一天, 只有KX Jin沒介意小紮穿反了衣服跟他搭了話(facebook聯合創始人);更談到了他在哈佛最美好的回憶, 是遇見Priscilla(紮克伯格妻子):在Pfoho Belltower的衛生間外, 小紮對Priscilla說, “我三天后就要被趕出學校了, 所以我們需要儘快開始約會。 ”

還挺有意思不是?當然, 但讓我真正有點感動的是小紮同學接下來談到的話題:“我們這代人面臨的挑戰, 是創造一個人人都能有使命感的世界。 ”是的, 小紮同學談的是使命感, 我認為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最缺少的東西, 特別是在中國。

使命感是什麼, 用小紮的話說是“Purpose”:決心去做的一個目標

現在我們面臨的環境是科技膨脹, 物質失控。 一方面生活越來越便利, 另一方面也更加需要物質上的滿足。

我們生活的中間有人因為跟不上時代而喪失了目標, 也有人因為沉溺於物質而變得目標單一, 在通俗一點, 就是在乎的只有金錢。

就像小紮在演講中說道的:“為了保持社會的進步, 我們身負挑戰——不僅僅是創造新的工作, 還要創造新的目標。 ”為因科技發展而跟不上時代的人創造目標, 為沉溺於金錢的人創造目標, 甚至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創造一個共同的目標, 就像我們上一輩人做到的那樣:數百萬志願者為世界各地的孩子注射了小兒麻痹症疫苗;花費巨大的力氣建設公共工程;以及用盡人類的智慧去實現“登月計畫”。

我們這代人的“登月計畫”會是什麼?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地球摧毀之前,

去阻止氣候變化?讓數百萬人願意參與制造和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治癒所有疾病?得到志願者跟蹤他們的健康資料和分享他們的基因組? 去改變花上50倍的價格去治療病人, 而不是找到一種治療方法讓人類第一時間無法染上疾病的不合理情況。 去推進民主現代化, 去讓每個人都能在網上投票, 以及通過個性化教育讓每個人都能學習?”

這都是答案, 化繁為簡, 我們的“登月計畫”就是從“去做有意義的事”開始, 一點點去重新構建我們的社會, 建立一個連結、自由, 讓每個人都能承受自己失敗的社會。

咱們稍稍跑點題, 中國富起來了, 成就了很多人也誕生了很多龐大的企業。 華為、騰訊、阿裡巴巴、百度等等。 這些先富先成長起來的個人和企業,

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去創造這種使命感, 去創造凝聚大家的新目標。

不能說小劄的Facebook就做到了這一點, 但是“連結一切人”的願景確實為世界很多地方帶去了新的世界。 什麼時候我們的這些先行者能夠在遊戲外、在廣告外、在外賣外、在盈利外去凝聚更多的青年人創造新的目標, 新的使命感, 相信我們這一輩的中國年輕人, 創造力不會比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年輕人要差, 必將取得只有我們才能實現的遠大願景。

非常喜歡小紮演講的結束語, 此處亦借用收尾:

"May the source of strength, who blessed the ones before us, help us *find the courage* to make our lives a blessing.

我希望你們也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勇氣, 使你們的生命成為一個祝福。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