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80多年歷史的錦江飯店 到管理全球7700多家酒店

視頻:住“錦江” 感知有溫度城市名片。 蔡黃浩 攝製

從市黨代會回到工作崗位, 錦江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俞敏亮近來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讓“錦江”品牌成為有溫度的文化名片。 “錦江”, 這個擁有80多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品牌, 從當初的錦江飯店, 到現在管理7700多家酒店, 未來三年目標, 實現管理酒店規模超過1萬家, 客房超過100萬間, 向“世界前三”進軍, 努力把民族品牌建成世界知名品牌。

圖說:錦江飯店食品雕刻大師郭予文工作室, 是市總工會首批命名的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 陳夢澤 攝

傳承前行 站到世界酒店集團前列

說起“錦江”品牌的歷史, 可以追溯至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錦江川菜館和錦江茶室。 上海解放之後, 隨著對內對外交往的需要, 市政府準備設立一個賓館接待場所。 1951年6月9日, 錦江飯店正式掛牌。 隨後, 一些歷史更久的酒店紛紛加入“錦江”,

成為大家庭的成員, 如十裡洋場最早、最豪華的現代酒店——匯中飯店(即和平飯店南樓)、享譽遠東第一高樓30年的國際飯店等等。 這些酒店均因其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 彙聚成為錦江品牌源遠流長的文化資源。

上世紀三十年代, 孫中山、魯迅、卓別林、蕭伯納等駐足和平飯店, 並留下回味無窮的功能表;“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須努力”的勵志名言, 就是孫中山先生在匯中飯店提出的……

新中國成立後, 錦江酒店中的一些賓館飯店, 成為了党和國家領導人在上海開展國事、外交活動的重要場所。 1959年, 中國共產黨八屆七中全會在上海舉行, 錦江小禮堂是主會場;1972年, 《中美聯合公報》在錦江小禮堂簽署。 改革開放後, 錦江先後參與了在上海舉辦的APEC、六國峰會、世博會和亞信峰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的接待服務。

經過幾十載的積澱,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 錦江形成了彰顯企業風格的“五種精神”:精益求精的服務精神、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追求卓越的敬業精神、海納百川的融合精神和同心同德的和諧精神。

進入二十一世紀, 錦江邁出國際化發展新步伐。 近年來先後收購法國盧浮酒店集團、戰略投資雅高酒店集團、鉑濤集團和維也納酒店集團, 初步實現了“全球佈局、跨國經營”。 和2003年重組時相比, 錦江酒店規模從105家增至7700多家, 客房數量從2.4萬間增至近80萬間, 佈局從國內拓展至全球67個國家, 全球酒店集團300強中排名從47位上升至第5位, 擁有1億會員, 站到了世界酒店集團前列,

中國民族品牌在全球市場煥發了生機與活力, 展示了實力與抱負。

圖說:錦江小禮堂見證了眾多歷史瞬間。 陳夢澤 攝

品牌戰略 讓中國人在全球住“錦江”

位於遵義南路上的虹橋錦江大酒店翻牌三個月以來, 一些新的服務細節正悄然發生。

酒店總經理韓喬慶介紹, “我們在大堂的茶水中特別增加了各色的中國茶, 搭配中西合璧的茶點, 讓客人們更能感受我們這裡的特色。 ”而酒店二樓的麵包房, 自製的手工冰淇淋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紅”, 不少白領更是趁著中午休息的時候, 去購買他們家的自製麵包。 “接下來, 我們還要推出‘鮮筵’, 這也是錦江首選公司傾力打造的特色餐飲品牌。 ”酒店副總經理劉京英說。

從原來外資品牌管理翻牌到由“錦江”品牌管理的虹橋錦江大酒店, 是錦江全力打造自主高端品牌的重大動作。 背後, 是集團品牌戰略的一整盤棋。 通過成立錦江首選酒店管理公司, 重點打造J、岩花園、錦江、昆侖四個自主高端品牌, 建設上海中心J酒店、上海岩花園、錦江飯店、新錦江大酒店、東錦江大酒店、虹橋錦江大酒店等七個樣板酒店。

據介紹,上海中心J酒店是世界最高酒店,並將融合中華文化、上海風格和錦江精神,形成奢華而又沉穩,經典而又時尚的品格。目前,正抓緊推進酒店區域籌建工作。上海岩花園是繼北京岩花園之後,以“中華傳統居住文化體驗園”為主題的文化專案,通過中國傳統特色的建築、陳設、傢俱、庭院園林等元素,呈現中國古典起居文化的樣本範例。

在康鉑外灘酒店的大堂中,一根罩著玻璃的柱子格外引人注目。據酒店總經理李宣介紹,這是酒店前身——大方飯店保留至今的樑柱。大方飯店始建於1933年,於1936年開業,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由中國人經營的著名飯店之一,舊上海大世界娛樂圈主要落腳場所。酒店所在地曾誕生了上海第一盞煤油路燈,故被稱為上海文明的起源地。2015年,錦江收購法國盧浮酒店集團後,引入康鉑品牌。時光流轉,中外文化融合,開啟了新的品牌故事。酒店的大堂內,隨處可見藍眼睛、黃頭髮的歐洲客人,濃濃的法國味,與外面的老城廂風景融為一體,點上一杯咖啡以及純正的法式麵包,可以享受愜意的時光……

康鉑是錦江加快發展中端酒店的一個縮影。在錦江中端酒店的品牌中,還包括錦江都城、Golden Tulip(鬱錦香)、Kyriad(康驛)、麗楓、喆·啡、維也納等七個品牌,各自的樣板店將一一亮相申城。

品牌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的因數。“我們目前正在打造兩大互聯網共用平臺系統,一是WeHotel全球直銷共用平臺,創新‘智慧化酒店+移動互聯網+共用服務平臺+消費金融’商業模式,讓中國人在全球能住‘錦江’民族品牌的酒店。二是打造全球統一採購共用平臺,以全球設計與中國製造產能‘走出去’結合的盈利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最終與互聯網及金融服務結合,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讓中國製造和‘錦江’品牌產品走向世界。”俞敏亮說。

圖說:錦江收購的法國盧浮酒店集團鬱錦香馬賽酒店外景。資料圖片

人才培養 傳承民族酒店文化基因

如今的錦江品牌大家庭裡,有著來自五湖四海、全球各地的人才,經營管理7700多家酒店。錦江在實施品牌戰略的過程中,堅持全球視野,統籌錦江、盧浮、鉑濤和維也納人才戰略,加快培養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人才,為品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李宣就是到法國培訓2個多月後,走上了康鉑酒店總經理的崗位。像他這樣的人正不斷被挑選出來,在錦江全球酒店裡進行交流培訓。據悉,錦江在完成第一輪百人境外培訓的基礎上(80%得到提拔使用,其中17%安排到重要崗位),正在實施新一輪百人境外培訓交流計畫,培養更多適應新的發展需求的人才。

除了經營管理人才,錦江注重服務大師的培養。錦江飯店食品雕刻大師郭予文自進入錦江飯店工作後,數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食雕藝術。其設計製作的鏤空南瓜盅,國宴結束後應客人的要求,被當成禮品贈予各國元首夫人們。2011年,“郭予文食雕藝術工作室”正式掛牌,這是上海市總工會首批命名的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在我的這些雕刻作品中還能看到屬於錦江傳統的影子,我會傳授給徒弟們,為錦江品牌盡心盡力。”郭予文說。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翁建和,是錦江湯臣洲際大酒店中餐營運總監。錦江建立了翁建和首席技師工作室,成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並建立了首席技師工作制度,旨在通過該制度,培養一線的生產技術骨幹,鼓勵崗位學習、崗位創新、崗位成才、崗位奉獻,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技能水準,為不斷提升“錦江”品牌品質提供保障。

在虹橋錦江大酒店資深副廚師長楊蔚君身上,則體現了一家三口兩代錦江人的緣分。“我父母都是在錦江旗下的和平飯店工作。小時候,我的幼稚園就在和平飯店後門。因此他們常常帶著我上班,我放學後在老年爵士吧等他們下班。”楊蔚君說,“長大之後,我也選擇了在酒店工作,當時母親建議我去外資酒店試試,因而就選擇了虹橋喜來登,現在翻牌為虹橋錦江大酒店,我也成為了‘錦江人’。曾經有人問從外資品牌變成錦江品牌之後感覺怎麼樣?我覺得雖然是國企,但是我們的工作熱情卻絲毫不遜色於外企!”

最近,虹橋錦江大酒店組織了員工食堂征名活動,楊蔚君起的“屋裡廂”以最高得票當選。這一上海話裡飽含的或許不僅是員工對企業有家的感覺,也是民族品牌走向世界蘊藏的文化基因。

記者手記

卓越城市需要一流酒店

在剛剛結束的市黨代會上,“溫度”無疑成為了最引人注目的關鍵字之一。“始終有溫度”的城市應該處處體現向上向善、公平正義的正能量,處處體現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而作為城市的一張名片,酒店則是向海內外遊客展現“溫度”的視窗之一。

因為一家酒店,你會愛上一座城。上海要在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須有與之相匹配的酒店,相傳承的文化。對於“錦江人”來說,向“世界前三”進軍,不僅意味著企業的實力,而且要能夠打造體現世界頂級、中國文化、海派風格和錦江元素的品牌。

據介紹,上海中心J酒店是世界最高酒店,並將融合中華文化、上海風格和錦江精神,形成奢華而又沉穩,經典而又時尚的品格。目前,正抓緊推進酒店區域籌建工作。上海岩花園是繼北京岩花園之後,以“中華傳統居住文化體驗園”為主題的文化專案,通過中國傳統特色的建築、陳設、傢俱、庭院園林等元素,呈現中國古典起居文化的樣本範例。

在康鉑外灘酒店的大堂中,一根罩著玻璃的柱子格外引人注目。據酒店總經理李宣介紹,這是酒店前身——大方飯店保留至今的樑柱。大方飯店始建於1933年,於1936年開業,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由中國人經營的著名飯店之一,舊上海大世界娛樂圈主要落腳場所。酒店所在地曾誕生了上海第一盞煤油路燈,故被稱為上海文明的起源地。2015年,錦江收購法國盧浮酒店集團後,引入康鉑品牌。時光流轉,中外文化融合,開啟了新的品牌故事。酒店的大堂內,隨處可見藍眼睛、黃頭髮的歐洲客人,濃濃的法國味,與外面的老城廂風景融為一體,點上一杯咖啡以及純正的法式麵包,可以享受愜意的時光……

康鉑是錦江加快發展中端酒店的一個縮影。在錦江中端酒店的品牌中,還包括錦江都城、Golden Tulip(鬱錦香)、Kyriad(康驛)、麗楓、喆·啡、維也納等七個品牌,各自的樣板店將一一亮相申城。

品牌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的因數。“我們目前正在打造兩大互聯網共用平臺系統,一是WeHotel全球直銷共用平臺,創新‘智慧化酒店+移動互聯網+共用服務平臺+消費金融’商業模式,讓中國人在全球能住‘錦江’民族品牌的酒店。二是打造全球統一採購共用平臺,以全球設計與中國製造產能‘走出去’結合的盈利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最終與互聯網及金融服務結合,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讓中國製造和‘錦江’品牌產品走向世界。”俞敏亮說。

圖說:錦江收購的法國盧浮酒店集團鬱錦香馬賽酒店外景。資料圖片

人才培養 傳承民族酒店文化基因

如今的錦江品牌大家庭裡,有著來自五湖四海、全球各地的人才,經營管理7700多家酒店。錦江在實施品牌戰略的過程中,堅持全球視野,統籌錦江、盧浮、鉑濤和維也納人才戰略,加快培養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人才,為品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李宣就是到法國培訓2個多月後,走上了康鉑酒店總經理的崗位。像他這樣的人正不斷被挑選出來,在錦江全球酒店裡進行交流培訓。據悉,錦江在完成第一輪百人境外培訓的基礎上(80%得到提拔使用,其中17%安排到重要崗位),正在實施新一輪百人境外培訓交流計畫,培養更多適應新的發展需求的人才。

除了經營管理人才,錦江注重服務大師的培養。錦江飯店食品雕刻大師郭予文自進入錦江飯店工作後,數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食雕藝術。其設計製作的鏤空南瓜盅,國宴結束後應客人的要求,被當成禮品贈予各國元首夫人們。2011年,“郭予文食雕藝術工作室”正式掛牌,這是上海市總工會首批命名的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在我的這些雕刻作品中還能看到屬於錦江傳統的影子,我會傳授給徒弟們,為錦江品牌盡心盡力。”郭予文說。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翁建和,是錦江湯臣洲際大酒店中餐營運總監。錦江建立了翁建和首席技師工作室,成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並建立了首席技師工作制度,旨在通過該制度,培養一線的生產技術骨幹,鼓勵崗位學習、崗位創新、崗位成才、崗位奉獻,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技能水準,為不斷提升“錦江”品牌品質提供保障。

在虹橋錦江大酒店資深副廚師長楊蔚君身上,則體現了一家三口兩代錦江人的緣分。“我父母都是在錦江旗下的和平飯店工作。小時候,我的幼稚園就在和平飯店後門。因此他們常常帶著我上班,我放學後在老年爵士吧等他們下班。”楊蔚君說,“長大之後,我也選擇了在酒店工作,當時母親建議我去外資酒店試試,因而就選擇了虹橋喜來登,現在翻牌為虹橋錦江大酒店,我也成為了‘錦江人’。曾經有人問從外資品牌變成錦江品牌之後感覺怎麼樣?我覺得雖然是國企,但是我們的工作熱情卻絲毫不遜色於外企!”

最近,虹橋錦江大酒店組織了員工食堂征名活動,楊蔚君起的“屋裡廂”以最高得票當選。這一上海話裡飽含的或許不僅是員工對企業有家的感覺,也是民族品牌走向世界蘊藏的文化基因。

記者手記

卓越城市需要一流酒店

在剛剛結束的市黨代會上,“溫度”無疑成為了最引人注目的關鍵字之一。“始終有溫度”的城市應該處處體現向上向善、公平正義的正能量,處處體現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而作為城市的一張名片,酒店則是向海內外遊客展現“溫度”的視窗之一。

因為一家酒店,你會愛上一座城。上海要在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須有與之相匹配的酒店,相傳承的文化。對於“錦江人”來說,向“世界前三”進軍,不僅意味著企業的實力,而且要能夠打造體現世界頂級、中國文化、海派風格和錦江元素的品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