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蘇丹「民族和解」能否實現?

2017年5月11日, 拖延了3個月的蘇丹「民族和解」政府組成名單終於公佈。 「民族和解」政府是蘇丹政府發起的「全國對話」的成果之一。 去年10月閉幕的「全國對話」大會向總統巴希爾提出大量建議, 其中包括任命一位總理並重組政府。

今年1月, 巴希爾根據「全國對話」大會的建議解散政府, 任命第一副總統巴克爾·哈桑·薩利赫為總理, 授權其組建新政府。 「民族和解」政府由31名部長和44名國務部長組成。 上一屆政府的部長中留任17名, 包括外交部長易卜拉欣·甘杜爾和國防部長歐達·本·奧夫。

在新任的部長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財政和經濟計畫部部長穆罕默德·奧斯曼·蘇萊曼·拉卡比中將,

這位將軍在入伍前擔任過該部的高級職位, 這次出任財政和經濟計畫部部長可謂是「再次出征」。

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

與上一屆政府相比, 蘇丹執政黨全國大會黨讓出了12個席位(6個部長席位和6個國務部長席位),

其執政夥伴民主聯合党讓出了1個國務部長席位。 然而, 執政黨仍然控制著外交部、國防部、內政部等關鍵部門。 新政府吸納了參與「全國對話」的多個政治派別。 沒有參與「全國對話」的派別則被排除在外, 包括民族烏瑪党和蘇丹革命陣線等主要反對派和武裝團體。

「民族和解」還是拉攏分化?

這一輪「民族和解」源于蘇丹政府倡議的「全國對話」。 2014年, 蘇丹總統巴希爾邀請蘇丹境內所有的反對派和武裝團體進行全國對話, 共同就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和未來的憲法進行討論。

許多反對派懷疑政府的誠意, 要求政府在全國對話前採取措施增加政府信任度, 包括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言論自由, 中止安全機構對媒體和反對派的審查和拘捕等。

然而在「全國對話」舉行前期和舉行期間, 蘇丹安全局仍不時沒收報紙、逮捕反對派領導人。 所以很多媒體分析, 蘇丹政府並不是真心想與反對派和解, 所謂「全國對話」僅僅是拉攏、分化反對派的策略。

最大反對黨 「民族烏瑪黨」拒絕加入「全國對話」, 同樣抵制的還有反政府武裝聯盟——「蘇丹革命陣線」, 這兩個組織要求全國對話在非盟主持下於國外舉行, 而蘇丹政府則堅持「全國對話」在蘇丹國內舉行, 雙方難以達成一致, 反對派認為政府誠意不足, 雙雙宣佈抵制「全國對話」。

2015年1月, 反對黨指責巴希爾不遵守政治改革的承諾

「全國對話」召開前, 蘇丹另一反對黨「民主聯合黨」已經與執政黨結盟。 而「全國大會黨」分裂出來的「人民大會黨」也加入了「全國對話」。 所以除了「民族烏瑪黨」以外的主要反對黨都已加入「全國對話」。

依據現有情況來看, 無論政府的真實目的如何, 「全國對話」確實進一步分化了反對派。 而「民族和解」政府的組建也在某一方面更印證了懷疑者的猜測:「全國對話」只是用權力分享來拉攏反對派的計策。

雖然新組建的政府號稱「民族和解」政府, 但這個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民族和解仍值得懷疑。 活躍在達爾富爾、南科爾多凡、青尼祿州的反政府武裝並沒有加入「全國對話」, 這些反政府武裝以少數族群為主, 他們揭竿而起的目的是反抗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歧視和邊緣化。

如果不能回應他們的合理訴求, 只怕民族和解沒有實現的可能。 令人遺憾的是, 「全國對話」的成果檔中並沒有反映少數族群關心的問題, 雖然文件中有籠統地提到尊重蘇丹境內的不同文化、體現公正與平等的原則等, 但對於少數族群聚居的邊緣地區與中央之間的關係、如何實現各族群之間的平等這些重大問題, 檔中都沒有提及。這些阻礙蘇丹民族國家構建的關鍵問題得不到解決,蘇丹的民族和解與長治久安便無從談起。

總統巴希爾(右)任命薩利赫(左)擔任總理

沉默的大多數

蘇丹民眾對於「全國對話」和「民族和解」新政府的反應不一。一些民眾持樂觀看法,認為「民族和解」政府將落實「全國對話」達成的成果,真正解決阻礙蘇丹和平與發展的問題。另一些民眾的看法沒有那麼積極,認為「全國對話」與「民族和解」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

而更多的民眾則以一種冷漠和置身事外的心態看待這一系列事件,他們對參與「全國對話」的政客們之間的權力分贓毫無興趣,哪個黨派分到幾個部長席位對不會對他們的生活帶來任何改變。與以往一樣,所謂的「和解」只不過是少數精英之間的交易,民眾並沒有參與到對話與和解之中,他們構成沉默的大多數。

自獨立以來,蘇丹的歷屆政府不僅沒有實現國家的安定與統一,沒有做到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蘇丹民眾——尤其是邊緣地區的民眾飽嘗戰亂與貧窮之苦,以往無論哪個派別的政治精英上臺,他們的訴求都沒有得到回應。

在這痛苦的過程中,他們對政治精英的信心早已耗盡,而政治精英也總是處於某種目的習慣性的忽視邊緣地區的民眾。所以毫不奇怪,在民眾看來「全國對話」只不過是精英對話,參與者僅限於政黨和武裝團體的領導人及一些社會上的頭面人物。

沒有民眾的參與,「全國對話」的任何成果都不可能深入人心,「民族和解」政府也無法代表全體人民。蘇丹政府如果真的希望「全國對話」發揮作用,就應該設法讓普通民眾參與到對話中來,在事關國家前途的重大問題上徵詢民眾的意見。

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在2016年12月31日在全國第61個獨立日期對國家發表講話

結語

儘管有著種種缺陷,「全國對話」與「民族和解」政府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穩定政局的作用。蘇丹政府通過召集「全國對話」和組建「民族和解」政府不但分化了反對派陣營,還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優勢,使不願加入「全國對話」與「民族和解」政府的反對派處於不利的地位。

可以預計的是,未來蘇丹政府還將繼續採用拉攏、分化反對派的政策,一方面用權位招安反對派,另一方面對不願妥協的反對派採取高壓手段,對叛軍實行武力清繳。這種策略雖不能在短時間內徹底實現蘇丹的和平穩定,但確實能保證局勢總體平穩。在可預見的未來,蘇丹政權更迭的可能性較低。

同時,這一舉措也有助於改善蘇丹的國際形象和環境。就在本月,美國國會認定蘇丹已達到解除制裁的標準,今年7月將解除美國對蘇丹的制裁。蘇丹政府已經與美國公司討論過相關油氣合作事宜。一旦制裁解除,蘇丹與美國之間的經貿合作關係預計將獲得迅速發展,而中國的公司在蘇丹市場中會遭遇更激烈的競爭。

蘇丹政府未來可能會更加平衡地發展與各世界大國的關係,在與中國的合作中會更看重現實利益,中國在對蘇丹的外交中也應該相應採取更靈活務實的政策,在繼續保持與蘇丹政府良好關係的同時,也應該與蘇丹的反對派和少數族群有所接觸,兩國關係未來將在現實利益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今日主筆 張璡

檔中都沒有提及。這些阻礙蘇丹民族國家構建的關鍵問題得不到解決,蘇丹的民族和解與長治久安便無從談起。

總統巴希爾(右)任命薩利赫(左)擔任總理

沉默的大多數

蘇丹民眾對於「全國對話」和「民族和解」新政府的反應不一。一些民眾持樂觀看法,認為「民族和解」政府將落實「全國對話」達成的成果,真正解決阻礙蘇丹和平與發展的問題。另一些民眾的看法沒有那麼積極,認為「全國對話」與「民族和解」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

而更多的民眾則以一種冷漠和置身事外的心態看待這一系列事件,他們對參與「全國對話」的政客們之間的權力分贓毫無興趣,哪個黨派分到幾個部長席位對不會對他們的生活帶來任何改變。與以往一樣,所謂的「和解」只不過是少數精英之間的交易,民眾並沒有參與到對話與和解之中,他們構成沉默的大多數。

自獨立以來,蘇丹的歷屆政府不僅沒有實現國家的安定與統一,沒有做到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蘇丹民眾——尤其是邊緣地區的民眾飽嘗戰亂與貧窮之苦,以往無論哪個派別的政治精英上臺,他們的訴求都沒有得到回應。

在這痛苦的過程中,他們對政治精英的信心早已耗盡,而政治精英也總是處於某種目的習慣性的忽視邊緣地區的民眾。所以毫不奇怪,在民眾看來「全國對話」只不過是精英對話,參與者僅限於政黨和武裝團體的領導人及一些社會上的頭面人物。

沒有民眾的參與,「全國對話」的任何成果都不可能深入人心,「民族和解」政府也無法代表全體人民。蘇丹政府如果真的希望「全國對話」發揮作用,就應該設法讓普通民眾參與到對話中來,在事關國家前途的重大問題上徵詢民眾的意見。

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在2016年12月31日在全國第61個獨立日期對國家發表講話

結語

儘管有著種種缺陷,「全國對話」與「民族和解」政府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穩定政局的作用。蘇丹政府通過召集「全國對話」和組建「民族和解」政府不但分化了反對派陣營,還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優勢,使不願加入「全國對話」與「民族和解」政府的反對派處於不利的地位。

可以預計的是,未來蘇丹政府還將繼續採用拉攏、分化反對派的政策,一方面用權位招安反對派,另一方面對不願妥協的反對派採取高壓手段,對叛軍實行武力清繳。這種策略雖不能在短時間內徹底實現蘇丹的和平穩定,但確實能保證局勢總體平穩。在可預見的未來,蘇丹政權更迭的可能性較低。

同時,這一舉措也有助於改善蘇丹的國際形象和環境。就在本月,美國國會認定蘇丹已達到解除制裁的標準,今年7月將解除美國對蘇丹的制裁。蘇丹政府已經與美國公司討論過相關油氣合作事宜。一旦制裁解除,蘇丹與美國之間的經貿合作關係預計將獲得迅速發展,而中國的公司在蘇丹市場中會遭遇更激烈的競爭。

蘇丹政府未來可能會更加平衡地發展與各世界大國的關係,在與中國的合作中會更看重現實利益,中國在對蘇丹的外交中也應該相應採取更靈活務實的政策,在繼續保持與蘇丹政府良好關係的同時,也應該與蘇丹的反對派和少數族群有所接觸,兩國關係未來將在現實利益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今日主筆 張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