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他走過的路,恰是聯想崛起的道路,這一次他能否跑贏這個時代?

有人離開故土, 告別了熟悉的一切, 在他鄉在異地。 所懷戀的追憶的不過是年輕時追逐過的夢想, 不管離開多久都無法割捨。

從1993年開始奮鬥, 期間他們共同經歷過風風雨雨, 一次分開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再次看到劉軍是在他回歸聯想的第8天。 和記憶中的他相比, 今日重回聯想的他更加意氣風發。

但事實上, 回到聯想的這8天來, 劉軍每天都在工作——馬不停蹄的去熟悉, 馬不停蹄的去重新瞭解。 對他而言, 聯想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他在這裡奮鬥了22年, 這裡又有他「熟悉」的;可畢竟已經離開了兩年, 中國市場變化太大, 所有的都又有些「陌生」。

這次回歸, 劉軍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 但也和楊元慶有分不開的關係。

他們第一次交流這個問題, 是去年在西藏阿裡地區的神山崗仁波齊。 轉山花了兩天時間, 共50公里。 轉完山, 也就談的七七八八了。 我又去問了楊元慶,

答案是相同的。 話說我也有顆八卦的心。

其實在劉軍的心裡, 「並沒有真正的離開」。 當聽到有人說聯想的壞話時, 「會跟他們急眼」。

2

這次回歸, 劉軍覺得是楊元慶說的四個字打動了他。 這四個字, 是「回歸中國」。

在中國如此激烈的戰場, 如果想打勝仗, 團隊是最根本的保障。 楊元慶說他找來找去, 覺得還是劉軍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劉軍是聯想戰功卓著的老將, 他1993年加入聯想, 在產品開發、銷售、企劃等多種崗位上, 屢創佳績, 是PC行業出類拔萃的領導者。 聯想著名的雙模式業務的建立, 就有他的直接貢獻。 依靠雙模式業務, 聯想擊敗了強勁的競爭對手, 建立起了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楊元慶認為, 劉軍的戰略視野、端到端豐富的經驗,

以及對PC行業的洞察, 一定會帶領中國區PCSD業務開拓新模式, 實現新突破, 將帶領聯想中國區吹響進軍「新PC」時代的號角。

劉軍說這四個字讓他有了深深的共鳴感。 自從2005年聯想遠征國際市場以來, 家裡發生了太多的事兒, 「過去這十幾年, 聯想有些遠離了中國。 」

3

聯想要重新發現中國市場

與劉軍回歸幾乎同時的是聯想上一財年年報的發佈。 從財報內容可知, 在上一財年, 聯想集團收入430億美元, 同期淨利潤達到了5.3億美元, 實現了扭虧為盈, 對於公司的扭虧為盈, 聯想集團表示, “核心的個人電腦業務表現穩健, 移動業務轉型已上軌道, 資料中心業務正積極轉型至解決方案導向。 ”而資本市場的回應則是聯想股價盤中拉升最多大漲超過5%,

而在今日以+3.70%收盤。

聯想股價的上漲主要有兩大原因, 其一是業績高於市場普遍預期;其二則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 聯想業務已經基本趨穩, 正在獲得一個寶貴的喘息期。

而聯想正是要利用這段穩定期啟動其向中國市場傾斜的戰略調整。 首先是人事調整, 劉軍和童夫堯分別負責中國區重組後的個人電腦及智慧設備集團(PCSD)和資料中心業務集團(DCG)兩大業務, 劉軍領導中國平臺及中國區PCSD業務, 童夫堯負責DCG中國的端到端業務, 以及全球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業務。

聯想目前在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的業務比重是七三開, 從這個角度講, 聯想實際上早已經是中國最先實現國際化的公司, 國際化成功一直是聯想的自豪,

那麼現在, 聯想為什麼忽然要重新戰略回歸中國呢?

一方面是國際市場的變化, 而更多是中國市場的擴大帶來的需求增加。

4

劉軍回歸:中國區被賦予了新的使命

劉軍回歸, 有三件事情要做:

第一:把PC帶到更新的高度。

在PC領域, 聯想一直是行業的領導者, 有著深厚的積累。但是楊元慶和劉軍他們並不會滿足於此,將通過更加創新和前瞻的研發,為PC加入智慧和雲服務的新元素,遊戲電腦加上遊戲雲,教育電腦加上教育雲……從而形成「PC+雲」的新常態。

過去一年,聯想在高增長的細分市場(遊戲、可插拔和學生電腦二合一)實現了引領行業的創新。聯想推出的小新電腦「即時線上」的功能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第二:把聯想和中國更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隨著劉軍的回歸,中國區的角色將發生變化,在聯想集團的戰略地位將強化。

正如楊元慶在給劉軍回歸的歡迎信中所說:「中國區在公司整體業務中承擔著舉重的角色,既是全球化聯想的大本營,公司的現金牛,又是新業務的孵化器,新模式探索的急先鋒,更是聯想文化和價值觀的源頭,其發展對整個聯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中國市場有劉軍這樣的重量級人物來抓,體現了聯想正在提高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

今後的中國區,將是聯想未來發展的核心支點,也將是新業務的橋頭堡。

第三:做好聯想「新PC戰略」的落地工作。

我一直覺得,這第三件事,可能是劉軍覺得最刺激的地方,也是「老瓶裝新酒」中的新味道。

在劉軍負責的PCSD業務中,PC對於劉軍來說那是「濤聲依舊」,SD則是「新的客船」。

戰略規劃中,聯想PCSD業務集團的智慧終端機將會滿足各類場景需求,這也是聯想集團的未來重點發展方向,更是聯想「新PC戰略」的落腳點。

智慧設備將是未來連接使用者與智慧世界的視窗,聯想每年為使用者提供近1.5億台的智慧終端機設備,包括電腦、平板、智慧手機、智慧電視等。

作為全球智慧設備的領導廠商,聯想的願景是為用戶打造實用、便利、高效的工具和入口,提供「設備+雲」服務的完美結合體驗。其實,這不光是聯想,也是所有廠商的願景。

劉軍,把這些想的很透徹。

5

進軍「智慧家庭」領域,將是聯想PCSD業務集團的重中之重。

智慧互聯網時代,使用者端的產品該如何發展,是每個公司都要面臨的問題,也是聯想一直思考的問題。

劉軍介紹,隨著進入智慧互聯時代,聯想將堅持「設備+雲」的戰略,以使用者為中心進行產品創新,提供高效地智慧辦公和愉悅的智慧家庭體驗。

其「智慧家庭」領域將重點圍繞家庭娛樂、家庭安全、家庭健康與舒適化,以及家庭節能自動化四大方向來佈局。聯想致力於「解決用戶的問題、提供完美的用戶體驗」,打造出更多的集成設備和服務的「智慧家庭」應用,為用戶描繪出「智慧家庭」的全景圖。

自從亞馬遜的Echo火爆之後,所有巨頭都明白了智慧家庭的重要性,都在搶佔智能家庭的入口。亞馬遜之後,穀歌、蘋果、三星等等都在摩拳擦掌,欲在這個領域大顯身手。

因為大家都明白:誰能搶佔新市場,掌握智慧時代的先機,誰就能得天下。錯過這個機會,聯想將處於很被動的境地。

所以這次劉軍的回歸也標誌了聯想對搶佔新智慧時代的決心!

有著深厚的積累。但是楊元慶和劉軍他們並不會滿足於此,將通過更加創新和前瞻的研發,為PC加入智慧和雲服務的新元素,遊戲電腦加上遊戲雲,教育電腦加上教育雲……從而形成「PC+雲」的新常態。

過去一年,聯想在高增長的細分市場(遊戲、可插拔和學生電腦二合一)實現了引領行業的創新。聯想推出的小新電腦「即時線上」的功能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第二:把聯想和中國更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隨著劉軍的回歸,中國區的角色將發生變化,在聯想集團的戰略地位將強化。

正如楊元慶在給劉軍回歸的歡迎信中所說:「中國區在公司整體業務中承擔著舉重的角色,既是全球化聯想的大本營,公司的現金牛,又是新業務的孵化器,新模式探索的急先鋒,更是聯想文化和價值觀的源頭,其發展對整個聯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中國市場有劉軍這樣的重量級人物來抓,體現了聯想正在提高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

今後的中國區,將是聯想未來發展的核心支點,也將是新業務的橋頭堡。

第三:做好聯想「新PC戰略」的落地工作。

我一直覺得,這第三件事,可能是劉軍覺得最刺激的地方,也是「老瓶裝新酒」中的新味道。

在劉軍負責的PCSD業務中,PC對於劉軍來說那是「濤聲依舊」,SD則是「新的客船」。

戰略規劃中,聯想PCSD業務集團的智慧終端機將會滿足各類場景需求,這也是聯想集團的未來重點發展方向,更是聯想「新PC戰略」的落腳點。

智慧設備將是未來連接使用者與智慧世界的視窗,聯想每年為使用者提供近1.5億台的智慧終端機設備,包括電腦、平板、智慧手機、智慧電視等。

作為全球智慧設備的領導廠商,聯想的願景是為用戶打造實用、便利、高效的工具和入口,提供「設備+雲」服務的完美結合體驗。其實,這不光是聯想,也是所有廠商的願景。

劉軍,把這些想的很透徹。

5

進軍「智慧家庭」領域,將是聯想PCSD業務集團的重中之重。

智慧互聯網時代,使用者端的產品該如何發展,是每個公司都要面臨的問題,也是聯想一直思考的問題。

劉軍介紹,隨著進入智慧互聯時代,聯想將堅持「設備+雲」的戰略,以使用者為中心進行產品創新,提供高效地智慧辦公和愉悅的智慧家庭體驗。

其「智慧家庭」領域將重點圍繞家庭娛樂、家庭安全、家庭健康與舒適化,以及家庭節能自動化四大方向來佈局。聯想致力於「解決用戶的問題、提供完美的用戶體驗」,打造出更多的集成設備和服務的「智慧家庭」應用,為用戶描繪出「智慧家庭」的全景圖。

自從亞馬遜的Echo火爆之後,所有巨頭都明白了智慧家庭的重要性,都在搶佔智能家庭的入口。亞馬遜之後,穀歌、蘋果、三星等等都在摩拳擦掌,欲在這個領域大顯身手。

因為大家都明白:誰能搶佔新市場,掌握智慧時代的先機,誰就能得天下。錯過這個機會,聯想將處於很被動的境地。

所以這次劉軍的回歸也標誌了聯想對搶佔新智慧時代的決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