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京東跑步雞對“雙散模式”養雞的補充與思考

今年春節過後, 我對於扶貧的思考, 創建了生態雞的“雙散模式”養殖。 在實施過程中, 有一個最大的誠信問題, 我一直沒有能解決這個隱患。

怎麼樣能夠讓用戶徹底放棄疑慮, 相信我們的養殖模式一定會給使用者提供真正的生態雞和蛋,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 農民, 原本都是樸實的, 但現在被市場經濟教育的, 為了錢, 也會弄虛作假。

我放養下去的雞苗, 死傷慘重, 這是小問題。 最大的問題, 就是收回來的蛋, 無法保證這些蛋裡面沒有“混蛋”!依造良心, 在高額的利潤面前, 都是不靠譜的事。

他們只需要少少地喂點雞飼料,

就能夠把產蛋量從自然的兩三天一個蛋, 提升到了三天四個蛋上。 更有惡劣者, 竟然直接去蛋雞養殖戶收購, 混上生態蛋來頂差。

純正土雞蛋, 不喂一點飼料的雞蛋, 能夠自由運動, 身體力健的母雞下的蛋, 是能夠吃出味道來的。 也能夠找到兒時吃雞蛋的記憶, 那種蛋黃, 那個香味, 誘人而富有營養。

雙散模式要求的雞苗, 也不能是那種籠養的蛋雞苗, 那都是改良過的蛋雞, 只為高產蛋量存在的。 我是從農村尋找二代的土雞進行育苗, 過去純正的土雞已經絕種了。

我有時候都認為很可笑, 三十年前, 我們苦惱雞下的蛋太少。 想著多賺錢, 就只有努力提高產蛋量。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我們首先改良了雞種, 逐漸淘汰和消滅了原始的土雞。

到如今, 這些雞的模樣還是和它祖宗差不多, 但是身體機理卻已經加速了進化, 完全改變了。 這樣的一代雞苗, 你就是用土辦法、全生態的方法養大, 它產下的蛋也是味道欠佳的。

我現在卻是在讓這些雞退化, 退化到它原來的樣子, 讓它適應土生土養的環境。 記得小時候, 母雞有時候在草堆裡下了蛋, 自己就能孵化出來。

常常在一些破房子和場院裡發現一隻母雞帶著幾隻小雞在找食吃, 這是自然的進化。 而我們現在呢?全是人工孵化, 促進了雞的進化, 從根本上就失去了生態的意義!

真是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現在, 我們又開始懷念那個雞蛋的味道了。 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關注能不能吃上蛋,

而是關注吃的是什麼蛋。

用戶需求變了, 我們的養殖方向也應該改變的。 我一開始, 主要是為了自己能吃上健康的生態蛋, 後來發現, 這個蛋還能夠讓一些農戶脫貧。

於是, 我便推進研究這個“雙散模式”, 可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出現了我文章開頭時講的問題。 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 很難保證雞蛋的正宗。

這個如果放在三十年前, 是不需要考慮和解決的。 因為, 那個時候, 你就是想找高產的方法, 都找不到的, 只能自然地生養。

現在卻不同了, 三十年的時間, 雞蛋都沒有了雞蛋味, 只是一個雞蛋而已。 據一些養蛋雞的朋友說, 有時候, 一隻雞一天能崔生出兩隻蛋來!

現在, 一隻肉食雞45天長大, 有一些鴨子, 直接用食管捅到鴨嘴裡灌食。

只追求了產量, 沒有追求品質!

這個很好理解, 因為, 價格不變的情況下, 產量越大, 收益越高。 因此, 我們想在市場上吃到健康, 已經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前幾天, 我看到一則新聞, 就是劉強東搞了一個扶貧項目, 叫做跑步雞。 每一隻雞跑夠了多少萬步, 劉總就用一百多元的價格回購。

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 他依託京東生鮮這個強大的後盾, 以十畝地為一個園區, 生長週期延長到160天。 我個人認為, 他只是讓雞的生長回到了自然狀態, 整個生態鏈並沒有建立。

這樣的項目, 還不適合貧困戶操作, 他們沒有那個財力和魄力溝建跑步雞的生活園區!結合他的理念, 對雙散模式做一些適當思考和改變。

農村都需要放置柴草, 現在創建文明美麗宜居村莊,

村內已經沒有了堆放柴草的場地。 我們可以專門劃出地方堆放, 同時, 把貧困戶的土地集中調整, 讓他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來參與。

願意參與養殖的, 也可以到雞廠內進行工作, 不願意的, 可以拿股份紅利。 銷售還是應該由公司去操作, 這一塊畢竟需要專業人士才能行的事。

這就是意味著不再“全散”, 而是半散的狀態。 這樣以來, 能夠保證了品質和信譽, 只是先期投入, 就又要回到大公司資本上來了。

最後, 老王擔心農戶會被這樣的公司給控制或綁架了, 果子讓公司摘了, 農戶最後被踢出了局!這是我所不願意看到的, 看來, 這些模式, 還需要不斷地深化研究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