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今晚我不帶套了,你吃藥吧,留點時間給大家講個徒弟的淘寶故事

對無數奮力打拼的電商人來說, 每天都是馬不停蹄的忙碌, 研究不完的資料, 拍不完的照片, 上不完的商品, 賣不完的貨……買個套都沒時間出門, 難得來聽聽這個徒弟的故事。

入淘2年, 算是一個新手, 分享一下這2年來的創業經歷。

是選擇新店小公司還是旗艦店大公司?

15年有一個偶然的機會可以到上海去學習電商, 當時因為對電商行業還比較感興趣(入行後才知道電商水很深), 所以選擇去上海電商運營。

先是去了一個熟人公司, 因為是新店起步, 剛開始學習寶貝上架、刷單、客服等比較基礎和簡單的工作。 3個月學習過後, 擺在我面前的有2個選擇:1、繼續留在這個公司做新店, 2、去旗艦店當助理(因為熟人推薦可以去旗艦店學習)。

其實各有優缺點, 留在小公司的新店, 優點是: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自己做, 想必自己開小店的朋友都能理解, 從運營到客服,

打包到發貨, 倉庫到快遞, 每個環節都是萬金油, 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 提升綜合能力比較好。

在大公司旗艦店不太一樣, 分工明確, 推廣就負責推廣, 運營, 店長, 產品專員, 都是分工明確, 每個崗位專業性極強。 (其實自己創業的話呆在一個小團隊可能更好, 因為必須什麼都會什麼做。 )最後我還是選擇去旗艦店學習, 因為可能一家小店能給我帶來的高度是有限的, 不能給我一個更好的平臺和更高的高度去學習更多的東西, 很就碰到天花板。

我選擇了去旗艦店學習運營助理

權衡之後, 我選擇了去旗艦店學習運營助理。 (最後看來這個選擇是對的, 一個平臺的高度決定自己的高度)。 到了旗艦店以後因為只會一些基本的店鋪操作(其實就是上下架, 刷單, 客服), 接到的一個工作任務就是報活動。

運營告訴我怎麼和小二對接申請資源, 需要報名的活動入口和申報活動的檔期與要求。 瞬間感覺大店和小店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可能在小店學習, 一年半載也接觸不到什麼淘搶購聚划算之類的活動,

並且也才知道除了這些官方活動, 有很多小資源位置都是和小二對接申請的, 沒有報名入口。 (這可能就是大店的資源優勢)。

當活動報名成功以後就會發現每檔活動運營都是需要策劃的, 包括活動推廣預算(直通車, 鑽展淘客), 客服培訓, 配合店內的滿減活動。 漸漸就學習到了做好一檔活動的前中後的流程與策劃。

一個好的店鋪不只靠技術支撐

大概做了1個多月以後公司來了一個淘大講師給所有這個品牌的店鋪的運營和老闆講課, 我們也就跟著一起學習, 才知道SEO搜索原理, 刷單原理, 關鍵字權重的概念(才知道以前刷單都是瞎刷的)。 然後直通車基本操作與原理。 (才知道, 我靠, 花錢還那麼講究)

大概9月左右, 自己慢慢的掌握了一些淘寶規則、搜索原理、直通車原理、活動策劃等技能。 作為一個運營助理或者運營, 技術很重要, 但是做好一個店鋪需要對整個市場的把握, 店鋪的定位, 產品的選擇都有很好的理解。

這些並不是從運營上學習的, 而是從店長那裡學習到的。店長的工作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這些簡單的選擇都是常年的經驗支持才能做出的。店長開始教我從年度目標到季度目標到月目標的規劃。從目前情況和行業情況去工廠找產品,研究產品特性,根據目標去訂貨。

因為保暖類目的旺季是10到2月,所以從夏天就開始選款、找工廠、訂貨。對於訂貨這個工作來說也是必須要經驗支援的。店長告訴我,訂貨這個只能憑藉店鋪情況,行業情況和經驗來判斷,訂貨多了庫存壓的多要死人的,定少了你推成爆款沒貨賣,之前投入都是打水漂,賣了貨發不出去也要死人的。

這個時候才知道技術是會過時的,做好一個店鋪需要好的定位,好的產品,好的服務。

16年回老家開始自己淘寶創業

學習了大概一年左右,16年回到四川,找到一個合夥人(已經有一個店鋪,開了一年),因為效果不理想,天貓保底沒完成,運營走了,正好沒運營就讓我來。

合作的形式是店鋪我來管,工資5000沒提成,股份占一半(股份一半就表示人員工資,推廣費用,網店費用,倉庫費用都需要出一半,包括進貨)。

當時人員配置是一個客服、一個美工,自己運營,團隊就3個人(不包括財務和倉庫人員)。算辦公室費用倉庫財務等各種人工,一個月2W多固定費用。這也算是創業的開始,大家各投資了40w。

當自己真正創業了心態才會完全發生變化,打工時自己盡力就好,創業是必須做好。(畢竟打工是給老闆打工,創業是給自己打工)。

但接到店鋪的1個月不到就出了么蛾子——訛詐。當時廣告法出來時修改極限詞想必大家也都經歷過,把美工搞得要死要活。當時因為極限詞被投訴工商局,私下協商是給800塊就算了,結果給了錢訛詐人又不撤銷投訴,最後又被工商局罰了2000多。

這裡提醒一下各位遇到廣告法投訴看金額,工商局一般都是叫修改就好了,之後檢查,遇到嚴重一點的就罰一點小錢,不會真罰20w。當遇到廣告法投訴先改詳情,遇到訛詐不要慫,錢少就妥協算了,錢多就沒必要了。

是自己單幹還繼續合夥,很矛盾

最後做了一年下來,新店做了200w銷售,沒賺錢,也沒虧錢,就當做自己給自己打工了(不算推廣費,固定費用就將近30W)。

現在的問題是,和合夥人協商交流,店鋪我自己一個人接下來做,也可以一起做。自己單幹就是說所以費用自己承擔,庫存也自己承擔了,如果壓庫存了就很惱火,並且投入資金也不是小數目,但是什麼都是自己說了算,不會有矛盾。

繼續合夥一起幹也有好處:資金投入沒有那麼大,如果壓的有庫存,合夥人有管道可以消一些,但是合夥一起做生意難免會有意見分歧。 所以現在也不知道是繼續合夥做還是單獨自己做好?

而是從店長那裡學習到的。店長的工作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這些簡單的選擇都是常年的經驗支持才能做出的。店長開始教我從年度目標到季度目標到月目標的規劃。從目前情況和行業情況去工廠找產品,研究產品特性,根據目標去訂貨。

因為保暖類目的旺季是10到2月,所以從夏天就開始選款、找工廠、訂貨。對於訂貨這個工作來說也是必須要經驗支援的。店長告訴我,訂貨這個只能憑藉店鋪情況,行業情況和經驗來判斷,訂貨多了庫存壓的多要死人的,定少了你推成爆款沒貨賣,之前投入都是打水漂,賣了貨發不出去也要死人的。

這個時候才知道技術是會過時的,做好一個店鋪需要好的定位,好的產品,好的服務。

16年回老家開始自己淘寶創業

學習了大概一年左右,16年回到四川,找到一個合夥人(已經有一個店鋪,開了一年),因為效果不理想,天貓保底沒完成,運營走了,正好沒運營就讓我來。

合作的形式是店鋪我來管,工資5000沒提成,股份占一半(股份一半就表示人員工資,推廣費用,網店費用,倉庫費用都需要出一半,包括進貨)。

當時人員配置是一個客服、一個美工,自己運營,團隊就3個人(不包括財務和倉庫人員)。算辦公室費用倉庫財務等各種人工,一個月2W多固定費用。這也算是創業的開始,大家各投資了40w。

當自己真正創業了心態才會完全發生變化,打工時自己盡力就好,創業是必須做好。(畢竟打工是給老闆打工,創業是給自己打工)。

但接到店鋪的1個月不到就出了么蛾子——訛詐。當時廣告法出來時修改極限詞想必大家也都經歷過,把美工搞得要死要活。當時因為極限詞被投訴工商局,私下協商是給800塊就算了,結果給了錢訛詐人又不撤銷投訴,最後又被工商局罰了2000多。

這裡提醒一下各位遇到廣告法投訴看金額,工商局一般都是叫修改就好了,之後檢查,遇到嚴重一點的就罰一點小錢,不會真罰20w。當遇到廣告法投訴先改詳情,遇到訛詐不要慫,錢少就妥協算了,錢多就沒必要了。

是自己單幹還繼續合夥,很矛盾

最後做了一年下來,新店做了200w銷售,沒賺錢,也沒虧錢,就當做自己給自己打工了(不算推廣費,固定費用就將近30W)。

現在的問題是,和合夥人協商交流,店鋪我自己一個人接下來做,也可以一起做。自己單幹就是說所以費用自己承擔,庫存也自己承擔了,如果壓庫存了就很惱火,並且投入資金也不是小數目,但是什麼都是自己說了算,不會有矛盾。

繼續合夥一起幹也有好處:資金投入沒有那麼大,如果壓的有庫存,合夥人有管道可以消一些,但是合夥一起做生意難免會有意見分歧。 所以現在也不知道是繼續合夥做還是單獨自己做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