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英特爾、思科、索尼、高通,學學這些全球最牛科技公司怎麼起名字

之前寫過幾篇文章, 講述了一些用創始人名字命名的公司。 這次全叔跟大家說說幾家當今全球最牛的科技公司名字的由來。

IBM

IBM最早的名字是國際時間記錄公司(ITR), 後來收購了一家製表機公司, 公司的核心業務變為收集、量化和分析資訊。 1911年, ITR與另外幾家公司合併為計算-製表-記錄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 ), 即C-T-R公司。

製錶機很快成為C-T-R最具潛力的技術。 但是由於經理人管理不善, C-T-R公司業務一直停滯不前。 於是, 1914年公司雇用了湯瑪斯·沃森(Thomas Watson Sr.)來運作公司。 在接下來的10年中, 湯瑪斯·沃森將 C-T-R 的分散業務合併成為一家具有優秀文化的統一公司。 他將資源集中到製表機業務, 預見到了資訊技術的美好前景, 並且真正地創造了信息行業。

到1924年, 已經身為公司總經理的湯瑪斯·沃森決定將C-T-R改為一個更大氣的名字, 即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簡稱IBM)。 湯瑪斯·沃森也因此被公認為是IBM公司的創始人。

為了向沃森致敬, IBM公司後來將其面向未來的人工智慧平臺命名為IBM Watson。

英特爾

說起英特爾, 就要先提到半導體晶片行業的“黃埔軍校”仙童半導體。 1957年, 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和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等八個天才成立了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 仙童半導體很快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富創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奮的半導體生產企業。

諾伊斯後來發明了積體電路, 摩爾則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

到1967年, 仙童半導體成立十年時, 由於無法忍受企業惰性, 諾伊斯和摩爾與很多人選擇了離開。 1968年, 他們創辦了另外一家公司——英特爾(Intel), 最終這家公司成為半導體行業的翹楚。

公司最初起名時, 考慮把兩名創始人諾伊斯和摩爾的名字都包含進去。 但是發現“Moore Noyce”會被理解為“更多雜訊”(more noise)。 於是, 公司就先取名為“NM Electronics”。 當公司名字確定為“Intel”時, 發現商標已經被Intelco酒店註冊。 後來, 他們從這家酒店購買了“Intel”的商標使用權, 公司才改成現在的名字“Intel”。 據說, “Intel”的名字來源自于英文單詞“Intelligence”(智慧), 又與英文的“Integrated Electronics”(集成電子)很相似。

思科

思科公司由同在斯坦福大學工作的萊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桑蒂·勒納(Sandy Lerner)夫婦創立。 1984年, 波薩克夫婦在自家的車庫裡設計和製造出了“多協定路由器”, 並試用在斯坦福大學的網路。 這對夫婦向斯坦福大學請求製造和銷售這種多協定路由器, 但沒有得到校方支援。 於是,

他們決心自己創辦公司。

波薩克夫婦喜歡三藩市英文“San Francisco”的讀音, 也喜歡三藩市的代表性建築“金門大橋”。 他們原想用“San Francisco”作為公司名稱, 但按照美國的法律, 任何公司不得以城市名作為產品品牌名稱, 於是就使用“San Francisco”的後五個字母“cisco”註冊了公司(所以logo一直是小寫字母形式), 同時將“金門大橋”作為公司的徽標, 代表通過信號進行連接和溝通。 “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 Inc.)就在1984年12月誕生了。

索尼

索尼公司是由井深大(Masaru Ibuka)和盛田昭夫(Akio Morita)兩位天才一手創立起來的。

1946年,井深大邀請盛田昭夫加入,成立了“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在盛田昭夫的父親以及各方友人的幫助下,公司以19萬日元起家,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歷程。技術研究和開發是井深大的專長,盛田昭夫則負責行銷和管理。

當時,“日本製造”幾乎是低質廉價貨的代名詞。1955年,井深和盛田做出了偉大的決定,為了讓公司走向世界,製作了新的產品商標——Sony。他們只是希望取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能容易地讀出和記住的公司名字,讓這個名字成為對產品負責、讓消費者信任的同義詞。

“Sony”是由表示聲音的拉丁文詞根“sonus”和含義為“聰明可愛”的“sonny”兩個片語成而來的。這四個容易發音、世界通用的字母,其語源為“一個活潑調皮的小孩”。它沒有局限於電氣或者哪個特定的行業,也與創業者的名字無關。把原來日本式的公司名字改得非常西化,在當時的日本被視為異類,但它充分顯示了井深和盛田的遠見和魄力。

微軟

微軟公司由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保羅·艾倫(Paul Allen)創立。兩個人在中學時被稱作“電腦瘋子”。

1974年,MITS公司推出了最早基於英特爾微處理器的個人電腦Altair 8800,MITS公司創始人愛德華·羅伯茨(Edward Roberts)用“Personal Computer”來描敘他的新發明,因此羅伯茨也被稱為“PC之父”。

艾倫興奮的向蓋茨展示了這款機器圖片。數天后,蓋茨就給羅伯茨打電話,表示他們已經為這款機器開發出了BASIC程式,實際上當時他們一行代碼也沒有寫。蓋茨和艾倫經過8周奮戰,編寫出可在Altair 8800上運行的程式。羅伯茨回憶說:“我們的機器終於成了一台有用的電腦,我為此高興得頭腦暈眩。”由此,艾倫被提任MITS軟體部主任。此後,蓋茨從哈佛大學輟學,也來到MITS公司,兼職為公司編制程式。

1975年,蓋茨和艾倫創立了微軟公司,但艾倫和蓋茨還都在MITS公司工作,可以說微軟是“寄生”在MITS上。他們與羅伯茨達成了BASIC使用權的協定,限期10年。1976年11月26日,蓋茨和艾倫註冊了“微軟”(Microsoft)商標(即microcomputer“微型電腦”和software “軟體”的縮寫)。

1976年,加拿大佩特克公司收購了MITS公司,羅伯茨成為了百萬富翁。羅伯茨不同意讓競爭公司得到BASIC的銷售許可證,與蓋茨的關係日漸緊張。1977年4月,蓋茨宣佈單方面終止合同。羅伯茨大為惱火,向法庭提出申訴。宣判結果,微軟獲勝,奪回了BASIC軟體的所有權。

高通

艾文·雅各斯(Irwin Jacobs)攻讀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後成為大學老師,他和另一名教員合著了名為《通信工程基礎》的教科書。在加州大學聖達戈分校任教時,雅各斯與幾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一起創立了諮詢公司Linkabit Corp,開發應用于軍用衛星通訊領域的技術,並於1985年退休。

1985年7月,雅各斯與六個Linkabit公司的同事共同創立了高通(Qualcomm)。高通的名字來自於“quality communications”,也就是“高品質的通信”。當時,高通公司沒有產品,也沒有商業計畫,整個公司只是一間辦公室。

高通公司當時發現了CDMA在移動通訊領域的發展潛力,由於CDMA良好的抗干擾性能,最初用於政府絕密通訊。高通公司花了數年時間進行實地實驗、驅動測試以及行業演示,證明CDMA不僅有用,還能用於各個領域。1993年,CDMA終於被公認為行業標準。1993年,高通生產出第一部CDMA手機CD-7000。經過六年多的推銷,第一個商業性CDMA網路系統1995年在香港建立。隨後,Bell Atlantic電信於1996年推出了美國第一個CDMA網路。

高通在日新月異的移動設備行業大獲成功,如果沒有高通,智慧手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索尼公司是由井深大(Masaru Ibuka)和盛田昭夫(Akio Morita)兩位天才一手創立起來的。

1946年,井深大邀請盛田昭夫加入,成立了“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在盛田昭夫的父親以及各方友人的幫助下,公司以19萬日元起家,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歷程。技術研究和開發是井深大的專長,盛田昭夫則負責行銷和管理。

當時,“日本製造”幾乎是低質廉價貨的代名詞。1955年,井深和盛田做出了偉大的決定,為了讓公司走向世界,製作了新的產品商標——Sony。他們只是希望取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能容易地讀出和記住的公司名字,讓這個名字成為對產品負責、讓消費者信任的同義詞。

“Sony”是由表示聲音的拉丁文詞根“sonus”和含義為“聰明可愛”的“sonny”兩個片語成而來的。這四個容易發音、世界通用的字母,其語源為“一個活潑調皮的小孩”。它沒有局限於電氣或者哪個特定的行業,也與創業者的名字無關。把原來日本式的公司名字改得非常西化,在當時的日本被視為異類,但它充分顯示了井深和盛田的遠見和魄力。

微軟

微軟公司由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保羅·艾倫(Paul Allen)創立。兩個人在中學時被稱作“電腦瘋子”。

1974年,MITS公司推出了最早基於英特爾微處理器的個人電腦Altair 8800,MITS公司創始人愛德華·羅伯茨(Edward Roberts)用“Personal Computer”來描敘他的新發明,因此羅伯茨也被稱為“PC之父”。

艾倫興奮的向蓋茨展示了這款機器圖片。數天后,蓋茨就給羅伯茨打電話,表示他們已經為這款機器開發出了BASIC程式,實際上當時他們一行代碼也沒有寫。蓋茨和艾倫經過8周奮戰,編寫出可在Altair 8800上運行的程式。羅伯茨回憶說:“我們的機器終於成了一台有用的電腦,我為此高興得頭腦暈眩。”由此,艾倫被提任MITS軟體部主任。此後,蓋茨從哈佛大學輟學,也來到MITS公司,兼職為公司編制程式。

1975年,蓋茨和艾倫創立了微軟公司,但艾倫和蓋茨還都在MITS公司工作,可以說微軟是“寄生”在MITS上。他們與羅伯茨達成了BASIC使用權的協定,限期10年。1976年11月26日,蓋茨和艾倫註冊了“微軟”(Microsoft)商標(即microcomputer“微型電腦”和software “軟體”的縮寫)。

1976年,加拿大佩特克公司收購了MITS公司,羅伯茨成為了百萬富翁。羅伯茨不同意讓競爭公司得到BASIC的銷售許可證,與蓋茨的關係日漸緊張。1977年4月,蓋茨宣佈單方面終止合同。羅伯茨大為惱火,向法庭提出申訴。宣判結果,微軟獲勝,奪回了BASIC軟體的所有權。

高通

艾文·雅各斯(Irwin Jacobs)攻讀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後成為大學老師,他和另一名教員合著了名為《通信工程基礎》的教科書。在加州大學聖達戈分校任教時,雅各斯與幾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一起創立了諮詢公司Linkabit Corp,開發應用于軍用衛星通訊領域的技術,並於1985年退休。

1985年7月,雅各斯與六個Linkabit公司的同事共同創立了高通(Qualcomm)。高通的名字來自於“quality communications”,也就是“高品質的通信”。當時,高通公司沒有產品,也沒有商業計畫,整個公司只是一間辦公室。

高通公司當時發現了CDMA在移動通訊領域的發展潛力,由於CDMA良好的抗干擾性能,最初用於政府絕密通訊。高通公司花了數年時間進行實地實驗、驅動測試以及行業演示,證明CDMA不僅有用,還能用於各個領域。1993年,CDMA終於被公認為行業標準。1993年,高通生產出第一部CDMA手機CD-7000。經過六年多的推銷,第一個商業性CDMA網路系統1995年在香港建立。隨後,Bell Atlantic電信於1996年推出了美國第一個CDMA網路。

高通在日新月異的移動設備行業大獲成功,如果沒有高通,智慧手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