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的明憲小學

我們的明憲小學

日色淡薄, 雨意濃厚, 這樣的日子, 很適合用來懷念或是回憶。 想起小巷深處的某處故地, 腳步不由自主地邁了出去。

微風依依, 小巷寂寂, 午後的時光有點慵懶, 我的腳步卻有些急切——小巷深處, 是我們的老明憲小學。

由於棚戶區改造, 這裡的集市散了, 房子拆了, 學校也搬走了。 幸好我們的老校舍還沒被拆掉, 今天我還能站在這裡, 和她說說話。

伸手拍拍緊鎖的大鐵門, 算是和學校打了個招呼。 鐵門不語, 可我知道它聽見了我的聲音。 現在這裡真是安靜啊, 沒有了那些抑揚頓挫或是拖拖遝遝的讀書聲, 沒有了喧鬧歡樂的課間十分鐘, 只剩下風和陽光在操場上散步, 和滿操場的花花草草玩遊戲。

在大門口的臺階上坐下來, 能看見我們那個簡陋的旗台。 如今旗台已經顯得荒蕪, 唯有那面褪了顏色的國旗還在執著地隨風飄揚, 還倔強地挺直了腰杆, 仿佛有它在, 我們的明憲小學就還在似的。 操場上散落著許多枯萎的木棉花, 紅妝不再, 形容枯槁。 在這個寂寞的春天, 木棉花們依然守著時節盛裝綻放, 每一朵花都燃燒著屬於它們的熱情, 雖然沒有了觀眾, 但我能想像得出它們還是開得和從前一樣認真而且熱情, 所以這些凋零的花朵才會那麼從容, 在這個半夏微醺的黃昏。 和木棉樹面對面的是一棵石榴,

長得有兩個成年人那麼高, 我從來沒見過像樹一樣壯實的石榴。 此時, 正是石榴花開的季節, 石榴花在安靜的操場上靜靜地舒展著火一樣鮮紅的花瓣, 為這所古老的學校帶來幾分勃勃生機。 花壇邊角上長滿了野草, 許久沒有人來清理了, 這些草們大大方方地展現自己蓬勃的生命, 明明只是些許微微的風它們卻搖擺得如此愜意。 旗台邊上的這棵三角梅正當繁榮的時節, 滿樹紫紅色的酒盞, 盛滿了春夏的佳釀, 是在邀我一醉麼?不禁想起第一次來到這所學校, 也是這株三角梅用它滿樹繁花隆重迎接我。 一晃幾年過去,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 終於物是人非。 我似乎聽見了三角梅的一聲歎息。

還清楚地記得剛調到這所學校時,先生擔心我這個毫無方向感的人會在老城的巷子裡把自己走丟了,提前帶著我探了探路。當我們拐過一個彎看見學校時,他感慨道:“這裡居然還和三十年前我在這裡念書時一個樣!”那座牆壁已經斑駁發黑的教學樓,那株盛開成一幅紫色瀑布的三角梅,令他心潮難平。如今,還是這座教學樓,還是這株三角梅,讓我心裡慢慢溢出無限親切。

來到這所學校工作時間並不長,但她就是讓我覺得親切,或許這就是一所上百年的老學校特有的魅力吧。像一支緩慢的、流淌著的經典老歌,讓每一個來到她身邊的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份寧靜,從而不由自主地就想守護這一方淨土。

其實學校已經很破舊了,很多設施也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高科技的教育在我們這裡無法大顯身手,老城區的老問題倒是不少。上學放學時間,接送的家長能將窄窄的 巷子擠滿,交通只能告急;若是遇上雷雨天氣,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就能叫操場上的積水淹沒我們的腳踝。

孩子們卻興奮極了,一下課迫不及待地來到這個從天而降的水上樂園嬉戲玩耍,哪怕藉口上廁所也要出去踩踩水過把癮,急得老師這個勸那個拉,現在想來,那也是多麼有意思。

說實話學校上班挺緊張的,不過現在回憶起來,那些緊張的時刻都不記得了,只剩下某些小插曲,溫暖點滴滲透心底。天晴的時候,偷空站在三樓的走廊上,看漫天的流雲在瓦藍的天空隨意舒卷,偶爾裝得像個詩人一樣發個感慨;看藍天下我們老城區特有的青黑的磚瓦屋頂,在我的視線中勾出一幅沉甸甸的畫;看我們學校的體育老師帶著一幫朝氣逼人的孩子跑跑跳跳,熱火朝天揮汗如雨淋漓盡致,仿佛自己心裡的激情也能被點燃,又回到年少青春。操場上有一株枇杷樹,果子成熟的時候,會淘氣地伸進辦公廳的窗戶,不知是哪個同事一伸懶腰看見了金黃渾圓的它,欣喜地邀請我們分享它的滋味,卻不想被酸得齜牙咧嘴,換來滿室笑聲……

還記得去年年底,拆遷的通知正式下來了。學期結束,校長邀請了所有在這裡工作過的老師,趕在校舍拆遷前來合個影留個紀念。天氣不是很好,冷風吹得太陽都躲起來了,難得的是每個人都來了。大家一邊歡笑一邊唏噓不已,為這所百年老校。許多老師在這裡工作了一輩子,青春熱血激蕩情懷都獻給了這所學校,而今重返校園,他們更是激動。

一位老師甚至在學校的儲藏室裡翻出了她當年為排練一個舞蹈而製作的航太模型,她說要再一次和這模型合照,就像和當年一樣。站在這樣的老師身邊,我們這些新加入的明憲老師,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們沒有明說的心願——愛這裡吧,愛這所學校,把她的精神發揚,哪怕她已經不在了。

我們詔安流傳著“四街多文人”的說法,而四街的文人多是在我們這所明憲小學開的啟蒙。雖然這些文人啟蒙的時候我估計都還沒有出生,但我還是覺得我何其有幸,能成為一個明憲人;何其有幸,我能在這塊土地上追尋這麼多文人墨客的足跡。這麼一想,我甚至有點為自己成為明憲小學的一員而歡欣雀躍。

暮色四合,我拍拍身後的大門,和它作了個告別,拐個彎,老學校消失在我的視線。再過不久,她將永遠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可她,她所秉承的一種意念,卻會在我們這些明憲人的心裡一直傳承下去。會的,我堅信。

作者:江燕鴻

幽蘭的伴

還清楚地記得剛調到這所學校時,先生擔心我這個毫無方向感的人會在老城的巷子裡把自己走丟了,提前帶著我探了探路。當我們拐過一個彎看見學校時,他感慨道:“這裡居然還和三十年前我在這裡念書時一個樣!”那座牆壁已經斑駁發黑的教學樓,那株盛開成一幅紫色瀑布的三角梅,令他心潮難平。如今,還是這座教學樓,還是這株三角梅,讓我心裡慢慢溢出無限親切。

來到這所學校工作時間並不長,但她就是讓我覺得親切,或許這就是一所上百年的老學校特有的魅力吧。像一支緩慢的、流淌著的經典老歌,讓每一個來到她身邊的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份寧靜,從而不由自主地就想守護這一方淨土。

其實學校已經很破舊了,很多設施也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高科技的教育在我們這裡無法大顯身手,老城區的老問題倒是不少。上學放學時間,接送的家長能將窄窄的 巷子擠滿,交通只能告急;若是遇上雷雨天氣,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就能叫操場上的積水淹沒我們的腳踝。

孩子們卻興奮極了,一下課迫不及待地來到這個從天而降的水上樂園嬉戲玩耍,哪怕藉口上廁所也要出去踩踩水過把癮,急得老師這個勸那個拉,現在想來,那也是多麼有意思。

說實話學校上班挺緊張的,不過現在回憶起來,那些緊張的時刻都不記得了,只剩下某些小插曲,溫暖點滴滲透心底。天晴的時候,偷空站在三樓的走廊上,看漫天的流雲在瓦藍的天空隨意舒卷,偶爾裝得像個詩人一樣發個感慨;看藍天下我們老城區特有的青黑的磚瓦屋頂,在我的視線中勾出一幅沉甸甸的畫;看我們學校的體育老師帶著一幫朝氣逼人的孩子跑跑跳跳,熱火朝天揮汗如雨淋漓盡致,仿佛自己心裡的激情也能被點燃,又回到年少青春。操場上有一株枇杷樹,果子成熟的時候,會淘氣地伸進辦公廳的窗戶,不知是哪個同事一伸懶腰看見了金黃渾圓的它,欣喜地邀請我們分享它的滋味,卻不想被酸得齜牙咧嘴,換來滿室笑聲……

還記得去年年底,拆遷的通知正式下來了。學期結束,校長邀請了所有在這裡工作過的老師,趕在校舍拆遷前來合個影留個紀念。天氣不是很好,冷風吹得太陽都躲起來了,難得的是每個人都來了。大家一邊歡笑一邊唏噓不已,為這所百年老校。許多老師在這裡工作了一輩子,青春熱血激蕩情懷都獻給了這所學校,而今重返校園,他們更是激動。

一位老師甚至在學校的儲藏室裡翻出了她當年為排練一個舞蹈而製作的航太模型,她說要再一次和這模型合照,就像和當年一樣。站在這樣的老師身邊,我們這些新加入的明憲老師,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們沒有明說的心願——愛這裡吧,愛這所學校,把她的精神發揚,哪怕她已經不在了。

我們詔安流傳著“四街多文人”的說法,而四街的文人多是在我們這所明憲小學開的啟蒙。雖然這些文人啟蒙的時候我估計都還沒有出生,但我還是覺得我何其有幸,能成為一個明憲人;何其有幸,我能在這塊土地上追尋這麼多文人墨客的足跡。這麼一想,我甚至有點為自己成為明憲小學的一員而歡欣雀躍。

暮色四合,我拍拍身後的大門,和它作了個告別,拐個彎,老學校消失在我的視線。再過不久,她將永遠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可她,她所秉承的一種意念,卻會在我們這些明憲人的心裡一直傳承下去。會的,我堅信。

作者:江燕鴻

幽蘭的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