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志剛:我們有信心到2020年讓貧困群眾邁入小康

中國網5月26日訊 今天,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指導,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亞洲開發銀行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扶貧國際論壇在京召開,

來自16個國際機構、7個國家的100多位中外嘉賓出席論壇。 此次論壇的主題是:減貧治理方案的開發與分享。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總編輯王曉輝主持本次論壇, 他表示, 此次論壇將圍繞“減貧治理方案的開發與分享”這一主題,

深入探討減貧案例, 分享中國扶貧經驗, 尋找適合不同發展中國家的脫貧之路。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志剛在做主旨發言中指出, 消除貧困是人類發展的共同目標, 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這次會議以“減貧治理方案的開發與分享”為主題,

對於促進國際社會開展減貧知識分享, 提升貧困治理能力, 應對貧困挑戰, 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來自中國政府扶貧部門的代表, 我願意借此機會和大家簡要分享一下中國減貧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減貧工作, 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宣導者和有力推動者。 新中國成立後,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開展了大規模、有組織、有計劃的扶貧開發, 貧困地區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 貧困群眾生活水準明顯提高, 30多年累計減少貧困人口7億多人, 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 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陳志剛表示,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 明確提出到2020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貧困縣全部摘帽, 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 習近平主席親自掛帥、親自部署、親自督戰, 提出了脫貧攻堅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觀點、重大戰略決策、重大戰略部署, 形成了新時期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 進一步豐富發展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戰略, 為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政治指導和行動指南。

資料顯示, 四年多來, 中國的脫貧攻堅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 2013-2016年, 中國農村共有5500多萬人口脫貧, 連續四年實現了每年減少1000萬以上貧困人口的減貧任務, 創造了中國扶貧歷史上的最佳戰績。

陳志剛介紹, 我國能取得如此佳績首先便是強化脫貧攻堅“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扶貧管理體制, 構建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

中西部各省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 立下軍令狀, 貧困縣黨政正職攻堅期內保持穩定, 形成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脫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局面。 同時, 向建檔立卡貧困村選派駐村幹部和“第一書記”, 充分發揮我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 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的基礎上, 中辦、國辦出臺11個相關配套檔, 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出臺118個政策檔或實施方案, 各地相繼出臺和完善了“1+N”的脫貧攻堅系列檔。

由此,很多難點問題都有了針對性的措施,打出了政策組合拳。

同時,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國家脫貧攻堅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通過建立精准扶貧工作機制,健全幹部駐村幫扶機制,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完善金融服務機制,創新社會參與機制,改進貧困縣考核機制,建立貧困縣約束機制,規範貧困退出機制,嚴格考核評估機制等,著力解決好幫扶誰、誰來幫、怎麼扶、如何退等問題,不斷消除扶貧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動力活力。

目前,中國扶貧工作已到了“啃硬骨頭”的階段,鑒於此我國提出了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戰略,即“六個精准”——扶持物件精准、專案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脫貧成效精准。

具體為對現階段每個貧困戶進行建檔立卡,逐個分析致貧原因,因村因戶因人分類施策。按照“五個一批”的工作思路,組織開展教育、健康、金融、交通、水利、勞務協作、危房改造、科技、中央企業百縣萬村、民營企業萬企幫萬村等十大精准扶貧行動,組織實施整村推進、職業教育培訓、扶貧小額信貸、易地扶貧搬遷、電商扶貧、旅遊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龍頭企業帶動等十項精准扶貧工程,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

與此同時,政府的投入也不斷增加,金融支援力度空前,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脫貧攻堅。

據統計,四年多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961億元,年均增長19.22%,其中2016年為667億元,增幅超43%;省級為493億元,同比增長56%。金融部門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833億元,其中2016年新增1706億元,累計發放扶貧再貸款1127億元。

而保險業扶貧、證券業扶貧等工作力度也明顯加強。充分挖掘貧困地區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開發等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推動貧困地區的經濟增長,脫貧攻堅思路進一步拓寬,基礎進一步夯實。

不僅如此,社會參與合力攻堅發揮各方面脫貧攻堅的積極性,也是脫貧攻堅的主要力量。中國政府將每年10月17日確定為中國的扶貧日,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宣傳先進典型,動員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脫貧攻堅,著力構建社會扶貧“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參與機制。

完善東西部扶貧協作關係,東部9省市對口幫扶西部12個省份,實現對30個民族自治州全覆蓋,啟動實施東部地區267個經濟強縣和西部地區406個貧困縣“攜手奔小康”行動。加強定點扶貧,中央層面共有320個單位定點幫扶592個貧困縣,軍隊和武警部隊結對幫扶2000多個貧困村。實施“萬企幫萬村”活動,2.65萬家民營企業精准幫扶了2.46萬個村38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比如,中國最大民營企業之一,恒大集團幫扶了中國貴州省的一個貧困縣,不僅投入了30億元人民幣的幫扶資金,更重要的是在理念、人才、技術、市場、信息等多方面進行了扶持。

陳志剛指出,扶貧不是慈善救濟,而是要引導和支持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

所以,堅持開髮式扶貧方針,扶貧與扶志、扶智並舉,幫助貧困群眾擺脫思想貧困、意識貧困。充分發揮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引導貧困地區幹部群眾樹立“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觀念,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建立正向激勵機制,總結推廣脫貧致富成功經驗,宣傳脫貧致富先進典型,不斷增強自我發展的動力與能力,讓貧困群眾真正心熱起來、行動起來,光榮脫貧、勤勞致富。

陳志剛表示,新中國成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的中國減貧歷程,我們深刻感受到,減貧成就的取得源於我們始終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減貧的根本途徑,把制度優勢作為減貧的根本保障,把以人為本作為減貧的根本立場,把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為減貧的基本方略,把改革創新作為減貧的動力活力。

“當前,中國的減貧事業正朝著更高目標邁進。但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中國還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有4335萬貧困人口。”陳志剛提出,由於減貧特點,越往後脫貧難度越大,中國的減貧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今後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戰略,圍繞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個中心任務,以集中攻堅、穩定脫貧為工作重點,以扶貧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推動力量,深入實施重大扶貧工程,落實區域支援政策和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強化脫貧攻堅支撐保障體系,全力推進脫貧攻堅事業。

“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啃下這塊‘硬骨頭’,確保到2020年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陳志剛還說,中國在致力於自身消除貧困的同時,始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60多年來,中國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元人民幣援助,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先後7次宣佈無條件免除重債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到期政府無息貸款債務,向69個國家提供醫療援助,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説明。

同時,為進一步加強減貧經驗交流與分享,中國政府與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等國際組織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十多年來,我們先後打造了“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中非減貧與發展會議”等機制性品牌性論壇,並培訓了來自12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2600多名減貧工作者,與他們分享了中國的減貧經驗。

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全球治理”的理念,表示中國願為全球治理格局貢獻“中國智慧”。我們將充分發揮好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等國際減貧交流平臺作用,利用南南合作減貧知識分享網站等有效途徑,積極分享中國減貧經驗,提出中國減貧方案,為全球貧困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共同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促進全球減貧事業發展。(伍策 冷竹)

由此,很多難點問題都有了針對性的措施,打出了政策組合拳。

同時,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國家脫貧攻堅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通過建立精准扶貧工作機制,健全幹部駐村幫扶機制,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完善金融服務機制,創新社會參與機制,改進貧困縣考核機制,建立貧困縣約束機制,規範貧困退出機制,嚴格考核評估機制等,著力解決好幫扶誰、誰來幫、怎麼扶、如何退等問題,不斷消除扶貧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動力活力。

目前,中國扶貧工作已到了“啃硬骨頭”的階段,鑒於此我國提出了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戰略,即“六個精准”——扶持物件精准、專案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脫貧成效精准。

具體為對現階段每個貧困戶進行建檔立卡,逐個分析致貧原因,因村因戶因人分類施策。按照“五個一批”的工作思路,組織開展教育、健康、金融、交通、水利、勞務協作、危房改造、科技、中央企業百縣萬村、民營企業萬企幫萬村等十大精准扶貧行動,組織實施整村推進、職業教育培訓、扶貧小額信貸、易地扶貧搬遷、電商扶貧、旅遊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龍頭企業帶動等十項精准扶貧工程,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

與此同時,政府的投入也不斷增加,金融支援力度空前,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脫貧攻堅。

據統計,四年多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961億元,年均增長19.22%,其中2016年為667億元,增幅超43%;省級為493億元,同比增長56%。金融部門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833億元,其中2016年新增1706億元,累計發放扶貧再貸款1127億元。

而保險業扶貧、證券業扶貧等工作力度也明顯加強。充分挖掘貧困地區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開發等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推動貧困地區的經濟增長,脫貧攻堅思路進一步拓寬,基礎進一步夯實。

不僅如此,社會參與合力攻堅發揮各方面脫貧攻堅的積極性,也是脫貧攻堅的主要力量。中國政府將每年10月17日確定為中國的扶貧日,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宣傳先進典型,動員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脫貧攻堅,著力構建社會扶貧“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參與機制。

完善東西部扶貧協作關係,東部9省市對口幫扶西部12個省份,實現對30個民族自治州全覆蓋,啟動實施東部地區267個經濟強縣和西部地區406個貧困縣“攜手奔小康”行動。加強定點扶貧,中央層面共有320個單位定點幫扶592個貧困縣,軍隊和武警部隊結對幫扶2000多個貧困村。實施“萬企幫萬村”活動,2.65萬家民營企業精准幫扶了2.46萬個村38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比如,中國最大民營企業之一,恒大集團幫扶了中國貴州省的一個貧困縣,不僅投入了30億元人民幣的幫扶資金,更重要的是在理念、人才、技術、市場、信息等多方面進行了扶持。

陳志剛指出,扶貧不是慈善救濟,而是要引導和支持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明天。

所以,堅持開髮式扶貧方針,扶貧與扶志、扶智並舉,幫助貧困群眾擺脫思想貧困、意識貧困。充分發揮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引導貧困地區幹部群眾樹立“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觀念,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建立正向激勵機制,總結推廣脫貧致富成功經驗,宣傳脫貧致富先進典型,不斷增強自我發展的動力與能力,讓貧困群眾真正心熱起來、行動起來,光榮脫貧、勤勞致富。

陳志剛表示,新中國成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的中國減貧歷程,我們深刻感受到,減貧成就的取得源於我們始終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減貧的根本途徑,把制度優勢作為減貧的根本保障,把以人為本作為減貧的根本立場,把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為減貧的基本方略,把改革創新作為減貧的動力活力。

“當前,中國的減貧事業正朝著更高目標邁進。但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中國還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有4335萬貧困人口。”陳志剛提出,由於減貧特點,越往後脫貧難度越大,中國的減貧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今後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戰略,圍繞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個中心任務,以集中攻堅、穩定脫貧為工作重點,以扶貧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推動力量,深入實施重大扶貧工程,落實區域支援政策和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強化脫貧攻堅支撐保障體系,全力推進脫貧攻堅事業。

“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啃下這塊‘硬骨頭’,確保到2020年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陳志剛還說,中國在致力於自身消除貧困的同時,始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60多年來,中國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元人民幣援助,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先後7次宣佈無條件免除重債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到期政府無息貸款債務,向69個國家提供醫療援助,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説明。

同時,為進一步加強減貧經驗交流與分享,中國政府與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等國際組織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十多年來,我們先後打造了“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中非減貧與發展會議”等機制性品牌性論壇,並培訓了來自12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2600多名減貧工作者,與他們分享了中國的減貧經驗。

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全球治理”的理念,表示中國願為全球治理格局貢獻“中國智慧”。我們將充分發揮好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等國際減貧交流平臺作用,利用南南合作減貧知識分享網站等有效途徑,積極分享中國減貧經驗,提出中國減貧方案,為全球貧困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共同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促進全球減貧事業發展。(伍策 冷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