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智造”火了!從鐮刀到智慧型機器 京山這群綠林好漢真會玩

湖北日報網 記者裴斌 陳博雷 王焱堯 鄧創 通訊員黃河

匠人手中落下的鐵錘, 隨著紅爐裡向上的火苗一起跳躍, 依稀可辨, 綿延至今。

有些文明總是能是融入大地山川, 融入人們的血脈。 從鐮刀、斧頭、鍬到高端裝備和職能製造, 幾十年間, 荊門市京山這個地處大洪山南麓的縣城, 見證著“中國製造”的發展史, 也實踐著“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邁進。

“玩”出新花樣

京山的歷史悠久無需多言,

舉世聞名的屈家嶺文化書寫了農耕文明的傳奇, “綠林”賦予了這裡新的的內涵。 西漢末, 荊州一帶發生饑荒, 新市人(今京山)王匡、王鳳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農民起義——“綠林起義”。 綠林起義席捲全國, 他們殺富濟貧, 開倉放糧反抗封建統治階級, 被後人稱作“綠林好漢”。

過往的種種預示著一個更加不平凡時代的到來。 1957年秋, 宋河鎮鐵業社和宋河鎮木業聯合創建了化工廠, 初名“宋河地方國營星火農具廠”。 靠著幾部紅爐、幾把鐵錘便在那時起了家。

1961年擴大生產鐮刀、斧頭、鍬等農用產品;

1972年生產水輪機、鑽夾頭等產品;

1983年發開瓦楞機、膠水機、切角機;

2004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

鐵匠鋪裡傳出的叮噹聲綿延了幾十年,

悠揚悅耳。 誰也不會想到這個起步於計劃經濟, 發展於改革開放, 壯大於經濟轉型, 曾以鐮刀、斧頭、鍬……等傳統農具為主要產品的小作坊, 日後會在深交所主機板上市, 成長為全省民營百強企業, 年產值達到百億元, 產業涵蓋高端裝備和智慧製造, 汽車零部件, 行銷與輻射網路輻射全球, 覆蓋俄羅斯, 土耳其中東等多個國家。

歷經20年發展成為銷量世界第一的包裝龍頭企業, 這家企業不在中國的珠三角、長三角, 而是在中國中部地區的一座小縣城, 京山輕機的發展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玩”出新格調

有人說, 京山輕機發展到今天最大歷史功臣當屬於前任董事長孫友元。

這麼說並非空穴來風。 孫友元是鐵匠出身, 作為宋河鎮首批上山下鄉知識青年, 1970年孫友元被招工進廠。 1984年, 時任京山輕工機械廠銷售科副科長的孫友元, 被京山縣委組織部認命為湖北京山輕工機械廠廠長。

接任京山輕工機械廠廠長時, 這家小型集體企業的主要產品還停留在鐮刀、斧頭、錘子等五大農具上,

說它是一家大的鐵匠鋪也不為過, 整個工廠產值不到100萬元, 利稅幾乎為零。

為了改變這種面貌, 孫友元上任後便開始了他大刀闊斧的改革。 “孫總最重視的就是人”京山輕機集團工會前主席戴文炳說, 孫友元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引進人才。

“第一項政策就是解決戶口問題, 當時很多在武漢學機械專業的畢業生和高級工程師, 都被他招致麾下。 ”當時環境下什麼是最稀缺的資源?是“農轉非”的指標。 戴文炳說, 1987年的時候, 縣政府專門獎勵給京山輕機15個“農轉非”指標, 也就在那年京山輕機產值突破了千萬元大關, 邁上新臺階。

孫友元對人才重視不只停留在高端人才。 京山輕機曾有一名姓詹的老鐵匠師傅, 詹老走後,孫友元就像兒子一樣去抬棺、端遺像。這種行為不單感動了家屬,也打動了全廠的工人。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京山輕機目前仍保存著行業內唯一的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在高端智慧裝備領域上,擁有一支400餘人的技術研發團隊,和百余項製造行業的國家技術專利。

除此之外,銷售員出身的孫友元憑藉其敏銳的市場判斷力,果斷地選擇包裝機械領域作為行業切入點,並緊貼市場緊跟客戶,終於將企業帶出了困境,走上持續發展之路。

“玩”出新境界

有著機械裝備製造產業基礎,輕工包裝機械、鍋爐輔機、液壓搬運機械產品在國內佔有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2013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將京山縣確立為“中國機械工業輕機名城”,這是我省獲此稱號的首個縣市。

如今,智慧製造成為其主攻方向。

在國寶橋米公司,一台紅色智慧搬運機器人,左轉、前行、右轉……將一袋袋橋米,按照預設好的路線自動搬運。

這個“小傢伙”並非漂洋過海請來的“外援”,而是“根正苗紅”由京山本土智慧裝備製造企業自主生產。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公司用的機器人都是從國外進口,一台動則超過百萬元,如今用了自己的控制系統,造價一下降了幾十萬元,功能也差不多。

京山,正在成為一座引領智慧製造的產業之城。“中國製造2025”在這裡落地見效。全縣14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行“機器換人”,3平方公里“智造小鎮”建設風生水起。

智慧製造產業園,立足高端智慧製造,園區規劃總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總投資68億元。李培根院士工作站進駐,為引進智慧製造高端人才提供了技術支撐。全國領先IT服務商軟通動力、創新製造專家廈門視貝、專業鐳射產品製造商楚天鐳射,一家家企業陸續登陸這片智慧之地。

詹老走後,孫友元就像兒子一樣去抬棺、端遺像。這種行為不單感動了家屬,也打動了全廠的工人。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京山輕機目前仍保存著行業內唯一的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在高端智慧裝備領域上,擁有一支400餘人的技術研發團隊,和百余項製造行業的國家技術專利。

除此之外,銷售員出身的孫友元憑藉其敏銳的市場判斷力,果斷地選擇包裝機械領域作為行業切入點,並緊貼市場緊跟客戶,終於將企業帶出了困境,走上持續發展之路。

“玩”出新境界

有著機械裝備製造產業基礎,輕工包裝機械、鍋爐輔機、液壓搬運機械產品在國內佔有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2013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將京山縣確立為“中國機械工業輕機名城”,這是我省獲此稱號的首個縣市。

如今,智慧製造成為其主攻方向。

在國寶橋米公司,一台紅色智慧搬運機器人,左轉、前行、右轉……將一袋袋橋米,按照預設好的路線自動搬運。

這個“小傢伙”並非漂洋過海請來的“外援”,而是“根正苗紅”由京山本土智慧裝備製造企業自主生產。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公司用的機器人都是從國外進口,一台動則超過百萬元,如今用了自己的控制系統,造價一下降了幾十萬元,功能也差不多。

京山,正在成為一座引領智慧製造的產業之城。“中國製造2025”在這裡落地見效。全縣14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行“機器換人”,3平方公里“智造小鎮”建設風生水起。

智慧製造產業園,立足高端智慧製造,園區規劃總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總投資68億元。李培根院士工作站進駐,為引進智慧製造高端人才提供了技術支撐。全國領先IT服務商軟通動力、創新製造專家廈門視貝、專業鐳射產品製造商楚天鐳射,一家家企業陸續登陸這片智慧之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