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可燃冰的投資啟示:如何從新能源的突破中獲“財”

原標題:“可燃冰”的投資啟示

5月18日,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佈, 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采成功。 據國土資源部專家預計, 2030年以前我國將使可燃冰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能源產業的重大突破和發展, 看似與普通百姓無關, 實則息息相關。 你我如何調整投資佈局, 從新能源的突破中獲“財”呢?

駱曉昀/採訪整理

可燃冰的財富鏈

尤力(證券分析師)

開啟中國商業片新時代的《泰囧》, 在片頭玩了個能源財富的“老梗”:“核心機密”水變油。 現在可燃冰來了, 電影中的財富秘密似乎有了現實版。

據估算,

世界上天然氣水合物所含的有機碳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 是未來增長潛力最大的能源之一。 中國可燃冰資源潛力約800億噸油當量, 相當於沙特目前可探明石油儲量的1.25倍以上, 陸域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噸油當量, 可供中國使用近90年。

這是一場真正的能源革命, 有了可燃冰, 未來中國能源匱乏的問題有望妥善解決, 關鍵時刻將實現自給自足。

按照央視報導所舉的例子: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 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里, 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 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里。 當然這個演算法只是理想中的, 因為可燃冰只有在低溫高壓下才能維持固體狀態, 相關技術還需突破,

但是上述對比至少讓我們大致瞭解可燃冰的高熱值特徵。

關於可燃冰的消息一經發佈便引起了A股市場的震動, 相關概念股連續漲停。 從商業使用角度出發, 可燃冰量產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 但在股市上, 它已經為投資者帶來了回報。

由於可燃冰主要分佈在海底, 長遠來看海上油氣鑽采設備及服務板塊受益最大。 從受益時間順序看, 前期主要是開發開採難度較低的陸域可燃冰氣田, 因此陸地油氣鑽采設備及服務板塊將率先受益。

看好可燃冰的投資者可適時介入以海上鑽井設備、油田服務、LNG(液化天然氣)應用設備、測井設備、海洋工程和LNG 船等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

原油價格未受可燃冰消息影響

曹毅今(現貨分析師)

新能源的發現和使用對於常規能源的價格體系有影響, 但從近日國際原油價格的表現看, 國際市場對可燃冰的消息反應不大。

5月19日國際原油開于49.28美元, 收于50.53美元, 日內最高觸及50.53美元, 最低下探至49.28美元。 油價連續第二周周線收漲, 原因在於國際社會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其他產油國同意延長減產協議的預期升溫。 原油價格自5月5日探底43.76美元後, 一直處於上升通道。

國際社會預計相關產油國會將日減產180萬桶的協定延長至2018年3月底。 來自金融機構的資訊表明, 對沖基金預計原油供過於求會有所緩解並再次建立看漲頭寸, 這說明, 國際對沖基金已經站到了多頭一方。 有分析師稱, 若產油國能保持近期的減產效率,

油價沒有理由不能升至55至60美元區間。 原油多方現在可謂“兵強馬壯”。

從其他國際消息看, 此前德國商業銀行稱, 如果伊朗總統魯哈尼能連任, 可能會起到鼓勵西方投資和提振伊朗石油產量的作用, 這對於原油價格上漲或是負面因素。 實際上伊朗大選結果落地, 魯哈尼獲得連任, 但至5月23日原油價格並未受影響。

可燃冰或許能在將來部分替代原油, 但距離商業化開採仍然較遠, 很多技術難題尚未找到解決方法。 目前要首先攻克這些技術難題, 才有可能讓可燃冰產業形成商業化運作。 目前在化工生產領域, 原油依舊有其不可替代性。 對於投資者而言, 我建議不必盲目跟隨可燃冰消息而動, 以空頭眼光看待原油市場,

事實上, 原油市場目前正處於觸底反彈階段, 多頭隊伍越強大, 則原油價格越發堅挺。

葉岩氣的財富神話破滅了嗎

王立陽(能源行業研究者)

在可燃冰之前, 影響能源市場、為美國帶來巨額財富的新能源是葉岩氣。 這種能源從被賦予極大預期到如今“人氣”極降, 不過短短十年時間。

2007年開始, 在葉岩氣產量井噴的帶動下, 美國的天然氣產量迅猛增長, 供大於求的趨勢下, 天然氣價格從每千立方英尺8美元一路跌到2012年的2美元(1000立方英尺約等於28.3立方米)。 不管是中國、日本, 還是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價格都比美國貴多了。 這也大大推動了美國工業部門能源成本的降低。 美國經濟和普通民眾生活都從葉岩氣開採中受益匪淺, 僅2011年美國就從低氣價中獲益超過1000億美元。

2012年開始,美股已收復了金融危機後的“半壁江山”,當時投資美國房地產公司和葉岩氣公司股票回報都相當大。奧巴馬執政期間,美股漲幅超過200%。

中國的葉岩氣潛力也很可觀,國土資源部評估認為,陸上(不含青藏地區)國內葉岩氣可采資源潛力25萬億立方米,與陸域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相當,也與美國相當。

2016年底,顯示美國葉岩氣行業不景氣的現象越來越多。切薩皮克能源公司是美國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2016年12月的股價與2014年的高點相比,已經下跌75%。而在美股一片大好的形勢下,奧巴馬執政期間表現最差的三檔股票都與能源相關:太陽能公司,海外鑽探公司和西南能源公司,奪下倒數三甲。

如何介入可燃冰相關領域的股票或期貨投資?我想提醒投資者的是,參與投資之前,不妨把葉岩氣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起落認真研究一遍,從中或許可以體會到很多規律性的東西。

天然氣使用規模和成本

楊升(大宗商品交易分析師)

與原油不同,天然氣一直沒有形成全球性市場,只有歐洲、北美和亞洲三大市場,這三大市場的天然氣價格長期存在“落差”。

北美洲市場:液化天然氣的競爭能源是管輸天然氣,其價格主要參照亨利管網中樞(Henry Hub)天然氣現貨和期貨價格。北美地區價格完全由市場競爭形成,美國天然氣市場化程度高,液化天然氣進口價格很低。

歐洲市場:液化天然氣價格參考其他競爭的燃料價格,如低硫民用燃料油、汽油等,在一些新貿易合同中,也開始引入其他指數(如電力庫價格指數),以反映天然氣在新領域中的競爭。歐洲液化天然氣價格相對較低,波動也就小。

亞洲市場:亞洲是液化天然氣最大的市場,其價格與進口原油綜合價格掛鉤,同時實行長期穩定的照付不議合同。亞洲地區不但天然氣資源貧乏,而且從市場流動性來看,亞洲市場天然氣生產商、銷售商以及管道氣供應商都相對有限,不利於競爭進口,價格水準偏高。

目前,在中國,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僅為4%,比世界平均水準低了近20個百分點。同時,對外依存度還挺高,根據諮詢機構ATKearney的預測報告,到2030年中國天然氣中有42%仍然需要進口。

這一切,都可能隨著可燃冰的開採和商業化應用而改變。

長江證券研究部的資料顯示,由可燃冰獲得的天然氣總成本為每立方米0.7667元,其中採收工程成本占0.6686元。2017年2月,中國各地天然氣的價格在1.20元/立方米(拉薩)至3.45元/立方米(廣州)之間,可以預見如果可燃冰得以廣泛使用,天然氣的價格勢必降低。

能源成本在生產成本中占比越高的企業,從能源價格下調中獲利越多,投資者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考慮如何進行佈局。

責編:郭豔麗

僅2011年美國就從低氣價中獲益超過1000億美元。

2012年開始,美股已收復了金融危機後的“半壁江山”,當時投資美國房地產公司和葉岩氣公司股票回報都相當大。奧巴馬執政期間,美股漲幅超過200%。

中國的葉岩氣潛力也很可觀,國土資源部評估認為,陸上(不含青藏地區)國內葉岩氣可采資源潛力25萬億立方米,與陸域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相當,也與美國相當。

2016年底,顯示美國葉岩氣行業不景氣的現象越來越多。切薩皮克能源公司是美國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2016年12月的股價與2014年的高點相比,已經下跌75%。而在美股一片大好的形勢下,奧巴馬執政期間表現最差的三檔股票都與能源相關:太陽能公司,海外鑽探公司和西南能源公司,奪下倒數三甲。

如何介入可燃冰相關領域的股票或期貨投資?我想提醒投資者的是,參與投資之前,不妨把葉岩氣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起落認真研究一遍,從中或許可以體會到很多規律性的東西。

天然氣使用規模和成本

楊升(大宗商品交易分析師)

與原油不同,天然氣一直沒有形成全球性市場,只有歐洲、北美和亞洲三大市場,這三大市場的天然氣價格長期存在“落差”。

北美洲市場:液化天然氣的競爭能源是管輸天然氣,其價格主要參照亨利管網中樞(Henry Hub)天然氣現貨和期貨價格。北美地區價格完全由市場競爭形成,美國天然氣市場化程度高,液化天然氣進口價格很低。

歐洲市場:液化天然氣價格參考其他競爭的燃料價格,如低硫民用燃料油、汽油等,在一些新貿易合同中,也開始引入其他指數(如電力庫價格指數),以反映天然氣在新領域中的競爭。歐洲液化天然氣價格相對較低,波動也就小。

亞洲市場:亞洲是液化天然氣最大的市場,其價格與進口原油綜合價格掛鉤,同時實行長期穩定的照付不議合同。亞洲地區不但天然氣資源貧乏,而且從市場流動性來看,亞洲市場天然氣生產商、銷售商以及管道氣供應商都相對有限,不利於競爭進口,價格水準偏高。

目前,在中國,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僅為4%,比世界平均水準低了近20個百分點。同時,對外依存度還挺高,根據諮詢機構ATKearney的預測報告,到2030年中國天然氣中有42%仍然需要進口。

這一切,都可能隨著可燃冰的開採和商業化應用而改變。

長江證券研究部的資料顯示,由可燃冰獲得的天然氣總成本為每立方米0.7667元,其中採收工程成本占0.6686元。2017年2月,中國各地天然氣的價格在1.20元/立方米(拉薩)至3.45元/立方米(廣州)之間,可以預見如果可燃冰得以廣泛使用,天然氣的價格勢必降低。

能源成本在生產成本中占比越高的企業,從能源價格下調中獲利越多,投資者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考慮如何進行佈局。

責編:郭豔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